本書是一部關於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兵器、戰士和戰爭的插圖百科全書,追溯瞭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800年間希臘與羅馬世界戰爭藝術的演進過程。作者通過對大量曆史文獻的分析和梳理,並藉助史詩、傳奇故事和現代考古發現,力圖復原真實的曆史場景,內容涵蓋特洛伊戰爭、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蠻族入侵等著名戰爭,以及亞曆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等軍事奇纔,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由此呈現在我們麵前。
書中包含盔甲、裝備、兵器、戰艦、攻城武器等各類插圖,並附有詳細的解說。此外,書中還包括16幅地圖、125幅照片(其中65幅為彩色)和50幅據新研究成果繪製的戰爭示意圖(及錶格)。
著者簡介
約翰·沃利,英國著名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古希臘軍事史,著有《亞曆山大:波斯帝國徵服史》《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著作中的美學觀念》,閤著《亞曆山大大帝》《亞曆山大大帝的軍隊與戰役》等。
譯者簡介
孟馳,業餘作傢、譯者,愛好文史,著有《梟雄錄》,譯作有《茶葉大盜》《迦太基必須毀滅》。
這是一部關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軍事科技的吸引人的傑作。作者通過對該領域的研究,整閤齣瞭一部完善而易讀的單捲本著作。強烈推薦。
——美國《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序
古代語言的讀音
第 1 章 荷馬時代與邁锡尼時代的戰爭?
第 2 章 波斯戰爭?
第 3 章 伯羅奔尼撒戰爭?
第 4 章 斯巴達衰落與底比斯稱雄?
第 5 章 亞曆山大大帝?
第 6 章 繼業者們與晚期希臘世界?
第 7 章 伊庇魯斯的皮洛士與羅馬共和國?
第 8 章 布匿戰爭與羅馬的擴張?
第 9 章 馬略與蘇拉?
第 10 章 龐培及其時代?
第 11 章 尤裏烏斯·愷撒?
第 12 章? 三頭同盟時代的戰爭?
第 13 章 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務?
第 14 章 蠻族到來?
術語錶?
齣版後記?
序
在這裏寫幾句與本書的結構和圖片有關的話,可能會對讀者有所幫助。本書的14章均以對古代文獻的綜述及相關時期所涉及的戰爭的政治背景為開頭。這一時期的戰爭史被劃分為多個章節,每個章節的時間跨度各不相同,例如:第12章(三頭同盟時代的戰爭)的時間跨度為13年,而第13章(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務)則囊括瞭長達3個世紀的帝國時代史。每一章時間間隔的劃分依據是本章所涉及的政治事件,因為在戰爭史的舞颱上,戰爭是由政治環境決定的。或者正如眾所周知的剋勞塞維茨(Clausewitz)的名言所說:“戰爭無非是政治交流的延續而已,這一延續是將各式各樣的手段雜糅在一起而實現的。”然而,本書每一章的大部分段落都在緻力於以簡短的篇幅來研究軍事藝術、兵器、防禦工事、海軍、攻堅技術、單場戰役和將領的指揮能力等話題。
就上述規劃而言,第1章是一個例外。我們不必為試圖從荷馬史詩中摘錄真實曆史而感到抱歉。我們已經將它設定為可能已流傳瞭5個世紀之久的長篇口述史,把荷馬的文學演繹同他的“原始文獻”分離開來。詩歌是一種比散文更為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早先尚無文字的時代,它的功用就是記錄曆史,至於詩意則是副産品。因此,普裏阿摩斯(Priam)的特洛伊王國與最初用於紀念這個王國的傳說可能在荷馬之前就已齣現,其相隔年代與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及托勒密(Ptolemy) —與亞曆山大同時代的見證者—的事跡和阿裏安(Arrian)之間的間隔一樣久遠。這些口頭資料的存在說明瞭在荷馬史詩中得到鮮明反映的邁锡尼文明的特點,就像它們將在沒有文字的數個世紀之間遭到多次篡改和遺忘那樣。
在本書的全部篇幅中值得注意的是,畫師們繪製的復原圖及所附的說明文字大多是根據構成本書14章內容之基礎的獨立研究而創作的。一緻性在本書的每個部分都是被優先考慮的目標,但倘若本書遭到尖銳的批評,或被察覺存在著觀點分歧的傾嚮,則並不會令人感到驚訝,也不會令任何一位明白本書主題本身就存在著爭議性質的讀者感到沮喪。在某些完全受限於篇幅的章節,我們安排文字作者和畫師們進行分工協作。第12章就是一個例子,它將少數我們已知的曆史事實同亞剋興戰役聯係在一起,與此同時,戰役示意圖和附加的注釋為這些曆史事件提供瞭一份有爭議的現代解說。
當然,本書顯然隻是一篇概述。而相應的影響就是,在概述過程中,許多重要的細節和各式各樣的論證將不可避免地被略去。此外,盡管本書的主題頗具吸引力,但在詳細研究的過程中産生的問題往往比其結論所帶來的問題更多。在這樣的條件下,想要將這部文風枯燥的作品與讀者共享,勢必要受到持續不斷的限製性因素的乾擾。作者和畫師們有時可能會顯得草率而獨斷,但即便如此,無論在何處遇到不確定的問題,他們總是會在采用自己的觀點之前先考慮一下他人的觀點。例如,三列槳戰艦的示意圖中繪有中央甲闆和一個用於嵌入桅杆的開口的做法就得到瞭普遍認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瞭解舷側甲闆及中央天井理論—例如起源於德國,並早在1949年就得到 G. S. 柯剋(G. S. Kirk)教授強有力擁護的理論。
但顯而易見的是,單從文字證據來看,三列槳戰艦的結構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古代世界的人們所掌握的三列槳戰艦的型號,可能並不比現代學者推測而得的型號少。除瞭畫師們繪製的復原圖,插圖中還包括古代畫像、防禦工事的廢墟和殘留至今的兵器的照片,以及地圖、示意圖和以圖錶呈現的統計數據及曆史事件。橫列於每頁頁底的年錶的作用,是將在地中海和西亞發生的事件與遠東的文明中心發生的事件相互關聯起來。但事實上,本書的大部分曆史記錄仍屬於希臘-羅馬史範疇,特定的年代也將有效地增補相關章節的內容。我們小心翼翼地避免將文章弄成編年史形式,以便為一係列單獨的、獨立的軍事研究部分騰齣空間。即便如此,我們仍嘗試著追溯任何隱藏著某種曆史綫索的主題的發展進程、起因和結果,並將14章的內容描繪成一幅連續不斷的曆史畫捲。不管怎樣,我們不希望本書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不幸的是,教學大綱有時會給我們帶來這種印象:古代史於亞曆山大大帝去世之時突然終結瞭,而後在完全沉寂瞭一段時期後,在羅慕路斯(Romulus)、雷穆斯(Remus)和狼的神話的指引下,在意大利重新拉開序幕。
伯明翰大學的格拉漢姆·韋伯斯特(Graham Webster)博士對本書貢獻甚大,他校對瞭7至14章,並就某些問題—他在相關領域的權威性得到廣泛認可—提齣瞭自己的建議。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嚮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愛德華·奧多諾休(Edward O’Donoghue)先生緻謝,他校對瞭1至6章。一些以各種不同方式幫助我們的機構和個人,也應該得到我們的感謝。其中包括希臘學研究促進學會和羅馬學學會聯閤創辦的圖書館的全體員工,他們多次為我們效勞,其中包括用通電話的形式為我們提供希臘文引文—甚至在周六早晨也不例外。位於桑德赫斯特皇傢軍事學院中央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倫敦大學圖書館及其考古研究所和皇傢霍洛威學院的工作人員也提供瞭大量的意見和幫助。此外,作者還以一名大學教師的身份享受著大英博物館提供的便利,並很高興地接受瞭同館內的希臘、羅馬古文物部門及西亞古文物部門的專傢們討論與通信的機會。我們還要嚮齣版社和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駐倫敦大使館的信息服務及文化專員緻謝,感謝他們提供的幫助;嚮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緻謝,他們為書中的圖拉真紀念柱浮雕的仿真品及復製品提齣過相關建議;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研究人員緻謝,他們提供瞭關於幸存至今的早期戰車的信息;嚮劍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緻謝,對於作者谘詢的關於西徐亞弓的問題,他們給予瞭及時的答復;嚮倫敦科學博物館運輸部的工作人員緻謝,他們提供瞭關於古代戰艦結構的豐富材料。我們的感謝還應當緻予梵蒂岡伊圖裏亞美術館的弗朗西斯科·龍卡利(Francesco Roncalli)教授,他嚮我們提供瞭保存在意大利的古代盾牌的相關細節。還有劍橋大學的A. M. 斯諾德格拉斯(A. M. Snodgrass)教授—他的名字總是與希臘兵甲研究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他在期刊上為書中的照片和注釋給予瞭寶貴的指點。但毫無疑問的是,作者、研究者和畫師們享有各自負責部分的全部功勞,對相應的遺漏部分亦負有全部責任。
約翰·沃利
於薩裏郡坎伯利鎮
齣版後記
本書是一部關於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兵器、戰士和戰爭的插圖百科全書,於1980年首次齣版,後曾多次再版。本書作者約翰·G. 沃利是英國著名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古希臘軍事史,著有《亞曆山大:波斯帝國徵服史》《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著作中的美學觀念》,閤著《亞曆山大大帝》《亞曆山大大帝的軍隊與戰役》等。
從邁锡尼文明的崛起到拉文納的陷落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本書追溯瞭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800年間希臘與羅馬世界戰爭藝術的演進過程。這段令人神往的時空之旅始於特洛伊,荷馬史詩中的傳奇故事和現代考古發現使我們可以復原真實的曆史場景。隨後齣現的則是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蠻族入侵等著名戰爭,以及亞曆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等軍事奇纔,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由此呈現在我們麵前。
除瞭詳盡而生動的文字,書中還包含大量插圖,包括盔甲、裝備、兵器、戰艦、攻城器械等,並附有詳細的解說。此外,書中還配有編年紀、地圖以及大量照片和據最新研究成果繪製的戰役示意圖。
需要指齣的是,書中戰役示意圖的注釋往往與早期研究者的結論不同,作者並不總是對古代文獻中記錄的兵力數字照單全收,因為參戰部隊的規模和傷亡數字經常由於種種原因而被誇大。書中的戰役示意圖由古代軍事史學者保羅·麥剋唐納-斯塔夫(Paul McDonnell-Staff)製作。他研讀瞭本書提到的每一場戰役的所有現存材料,將這些戰役置於戰場地形學的框架下進行講述,並提供瞭各個作戰單位可能占據的正麵寬度,以確保示意圖的嚴謹程度。書中地圖的作用在於闡明每個時期公認的大緻曆史走嚮。某些現代地名與鮮為人知的古代地名並列,這些地名的寫法與每一章所使用的寫法保持一緻,以便讀者進行對照和查閱。
我們在此要感謝譯者孟馳先生的辛勤付齣,他精彩的譯筆為本書增色不少。由於編輯水平所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後浪齣版公司
2017 年12 月
這本書的真正價值體現在其對史料的挖掘深度和批判性分析上。它顯然不是簡單地對已知事件的重復敘述,而是充滿瞭對傳統觀點的挑戰和新的解讀視角。每當引入一個主要論點時,作者都會輔以大量的側麵證據和多方引述,構建起一個極其穩固的論證結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模糊不清的曆史記載時所展現齣的審慎態度,他從不武斷地下結論,而是引導讀者一同參與到曆史的求證過程中。這種學者式的嚴謹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讓讀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提升瞭自己的曆史思辨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帶有一種令人沉醉的文學色彩,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像是一次藝術鑒賞而非枯燥的學習。作者似乎對古典修辭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的遣詞造句既精準地傳達瞭曆史事實,又賦予瞭文字生命力。讀到描述重大戰役或人物命運轉摺的關鍵段落時,那種氣勢磅礴或令人扼腕的敘述力量,幾乎可以讓人聯想到荷馬史詩的餘韻。我甚至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細細品味那些用詞的巧妙之處,仿佛在品嘗一壇陳年的美酒。這種兼具學術深度與文學美感的寫作,是當下許多曆史讀物所欠缺的,也是我珍視這本書的最大原因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極具吸引力,那種古樸的色調和精緻的字體排版,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我拿起它時,首先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史詩氛圍所感染。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遙遠過去的門。裝幀的質感非常齣色,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顯示齣齣版方在製作上的用心。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閱讀起來眼睛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不會感到疲勞。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上對古典美學的把握,無論是扉頁的裝飾性圖騰,還是章節標題的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那個時代精神的尊重。這種對形式美的追求,無疑提升瞭閱讀的整體體驗,讓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
評分從裝幀設計上來說,這本書無疑是精益求精的典範。我指的是它的版式布局和插圖排布。在許多曆史書籍中,地圖和示意圖往往是生硬地拼湊進去的,但在這裏,所有的視覺輔助材料都經過瞭精心的編排,與周圍的文字段落完美融閤。那些綫描圖和復原插畫,不僅具有極高的信息量,其藝術水準也相當高,仿佛是那個時代的遺物被重新發掘齣來。這種視覺和文字的和諧統一,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復雜軍事地理和戰術部署的門檻,讓一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穿梭於古戰場之上。
評分閱讀體驗的流暢度是衡量一本曆史著作是否成功的關鍵,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拖遝冗長,也不會為瞭追求速度而犧牲掉重要的背景鋪陳。他似乎深諳如何在高密度的信息流中保持讀者的興趣,總能在關鍵的轉摺點設置懸念或拋齣深刻的見解。文字的駕馭能力令人贊嘆,那種古典又不失現代清晰度的錶達方式,使得即便是復雜的軍事部署和政治博弈,也能被描繪得條理分明,引人入勝。我發現自己很難停下來,總想一口氣讀完下一個章節,這大概是對一本好書最高的贊譽瞭。
評分快遞很快 書不錯 比想象中大很多啊
評分京東正品!送貨快服務好有保障!
評分這一套書都是經典獲奬文學,內容豐富多彩,印刷清晰文字大小閤適,傢人都很滿意!
評分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物流迅速,價格便宜,值得購買!
評分今年618活動還算可以,用劵後400減280,下瞭好幾單,購物車都清空瞭,書都不錯,送貨也快
評分很薄一本書,但是印刷很精美。
評分非常喜歡書,每次京東有活動都會買買買,希望喜歡過的書都能在京東集齊,要是活動的力度更大就更令人開心瞭?想買更多有趣的書籍?希望京東圖書越搞越好的說,也希望自己能全部吸收書中的知識????希望自己能夠有很大提升的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評分非常喜歡,非常好的經典,贊一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