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紧贴热点、弘扬传统诗词文化。
近期,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与诗词类相关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在引爆收视狂潮的同时更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于古典诗词的记忆与热爱,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飞花令”环节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套书便在紧贴热点、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原作的基础之上,按照飞花令的行令规则,遴选了近500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策划了一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融知识性、审美性、文化性于一炉的大众类文化读物。
2、体例新颖,别具一格。
全书共分三卷,每一卷都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以古诗词为载体,以字引诗,以诗解字,每首诗词后均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带领读者在书香墨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
3、图文并茂,版式素雅大方。
除了内容丰富的诗词之外,本套书更配有精美的图片,为读者营造一种“诗画结合”的唯美意境,配合着素雅大方的版式设计,为读者带来很棒的阅读体验。
4、诉诸经典,品质保证。
特约中华书局资深编辑沈锡麟老师进行审稿,进一步确保本套丛书内容的严谨性。
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于情感至真至纯的吟咏与讴歌,本套书则均以诗词作为载体,按照一年365天,计遴选历代诗词365首,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选取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云、月、夜等几十个常见字进行编排,每首诗词后均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带领读者在书香墨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天山:此指祁连山,在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白登: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匈奴曾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戍客:指戍边的兵士。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古乐府《关山月》传统的主题就是写征戍或远别之苦。李白此诗即叹息前方战士的辛苦和后方思妇的愁苦。诗一开始以天山明月出没于苍茫云海起兴,由万里长风把人们带到遥远的边塞,接着写征战的激烈和严酷。然后写戍客思归,闺妇怀远。后四句,和他在《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对征戍战士及其家属的无限同情。全诗气势雄浑,意境苍茫、悲慨,感人至深。明胡应麟评此诗“浑雄之中,多少娴雅”。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弯弯曲曲。自:来自。
《浪淘沙》是刘禹锡于长庆年间(821—824)所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本文所选的为第一首。这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著名诗篇,同历代名家一样,刘禹锡也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但更具形象化。
黄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歌颂它的诗歌数不胜数,出名的亦不在少数,王之涣《凉州词》中就有“黄河远上白云间”夸张而又高远的描写,李白更是在《将进酒》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表达了黄河的壮美之态。此诗首句“九曲黄河万里沙”,从视觉上写黄河,弯弯曲曲,百转千回,又波涛汹涌,夹带着黄色的泥沙,仿佛从天边奔流而下。“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一句承接首句,更加渲染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大浪淘沙,奔腾不息。三、四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引用了“张骞泛槎”的典故。传说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曾乘木槎逆黄河而行,便直上天河,遇到了牛郎织女。当然,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刘禹锡引此典故,也是为了更形象化地描述“黄河之水天上来”,另外,神话故事的引用,也让诗的意境更加唯美浪漫。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刈麦:收割小麦。荷箪(d`n)食:扛着用竹篮盛的饭。荷(h-):肩负,扛。浆:古时候的一种酸味汤食,或者米酒。饷田:为在地里劳作的人送饭。秉:即拿着的意思。输税:向官府缴纳租税。石(d3n):古时容量单位,一石为十斗。岁晏:年底,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晏,晚。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叙事之作,写于周至县县尉任职期间,虽然当时的作者享受朝廷俸禄,但因为所见所感而心生不公。所以,这首诗不只是白居易的一首讽喻诗,更是为历来诗人所观摩并感同身受的著名之作。
这首诗所展现的是一幅非常凄苦的农村画卷:夏日太阳炎热,田间的青壮年农民都不顾脚下升腾起来的热浪,以及背上当空而照的炎阳,拼命抢收着田里成熟的小麦。为了早点收割完麦子,妇人提着竹筐来送饭,连小孩子也手提瓦罐送汤水。可就算这样辛苦,还是有吃不饱饭的人。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一手拿着麦穗,甚至没有空余来抹去头上流下的汗水,这就是悲苦的现实生活。可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缴纳国家赋税。为着缴税,农民已经到了无粮果腹的境地。此情此景直击人的心灵,又如何不叫人心酸,又如何不让人愤慨?
不过,诗的后篇非常委婉,只是笔锋略转便指到自己身上来:不劳动,不下田,却有吃有穿有薪俸。作者一边说着自己的惭愧一边暗指政策之不公,从而将其内心之怜悯、对民之所系的深情表达了出来。白居易素以长诗叙事著称,诗作之美在于细化人情物态,又曲折生动,使其情感自然流露且饱满充盈。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的信号。饮马:给马喂水,傍:顺着。交河:在唐陇右道西部,安西都护府西州境内。行人:出征的战士。蒲桃:今作“葡萄”。
李颀七古,雄浑磅礴,纯用气势夺人。此诗写当代之事,古来帝王多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讽刺之中,悲壮异常。
全诗描写了塞外的从军生活,白日登山,望烽火来巡视边警;黄昏饮马,落日萧条而近交河。一整天的紧张状态被概括得淋漓尽致。诗人用“行人刁斗”和“公主琵琶”作对,刻画了塞外夜晚的凄冷与肃穆,同时以“公主琵琶”来暗示出征将士的思乡之情。在这种情绪下,诗人接下来着意渲染了塞外边陲的环境。野云万里,这里何等空旷,尤其在没有城郭时,这种空旷更是惊人,加以雨雪纷纷,荒沙大漠,其凄冷枯寂更是显而易见。景中含情,情随景深。
最后四句,愈收愈紧,前文渲染思乡之情,后文则重在渲染归乡不得的事实,玉门被阻,已是归乡无望、置于死地的征戍人,只能背水一战,随将军出生入死,而这样一来的结果,只是年年战斗,白骨埋在荒外,而在征人付出生命代价之后,只是微不足道的蒲桃(葡萄)进入汉地而已。意味深远,讽嘲尖刻犀利,尤其末尾一句,更具画龙点睛之妙。
全诗收缩自如,开合有度,在音节上,错落有致,声韵和谐,叠字叠韵的应用,更为该诗增色不少。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后和亲匈奴。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村:指王嫱生长的乡村。去:离开。紫台:紫宫,汉宫名。连:这里是联姻的意思。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这里指匈奴所在地。青冢:指王嫱的坟墓。向黄昏:指王嫱死后凄凉冷落。省识:指约略地看。环佩:古人衣带上系的玉佩,这里指昭君。“环佩”句说昭君死于匈奴,怀念故土,但不得归汉,即使月夜魂归,也是徒然。曲中论:乐曲中抒发感情。
这首诗咏昭君。首联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颈联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尾联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诗。诗借古讽今,借昭君来抒发感慨,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系:联结,拴。短篷:即小船。短,小;篷,船帆,代指船。杖藜:拄着藜杖的意思。杖,拄着;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秆坚硬,可做拐杖,藜杖,指的便是用藜的老茎做的拐杖。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的雨。寒:寒冷、寒凉。杨柳风:古时,人们将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杨柳风也是花信风的一种,指的是清明节前后的风。因为清明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杨柳风。
志南僧的诗,若芙蓉点面,别有几分迷离娇俏的意境。
诗是小诗,题材也很普通,写的不外是细雨微风中拄杖闲游的春趣,但如此普通的题材,在志南笔下,却变得格外巧致与生动。
诗上半部叙事,写已然老迈的诗人驾一叶扁舟自潋滟湖光中而来,近岸后,将小船泊在蓊郁的古木浓荫之下,然后拄着拐杖登岸东行,走过一座小桥,无尽春色伴着东风便扑面而至。语句不算华美,但清新小巧,显得格外别致,尤其是“杖藜扶我”一句,以一个“扶”字将藜杖彻底拟人化,读之,更显亲昵贴切。
而诗的下半部,笔锋一转,由叙事转向写景,一路东行,春光明媚,蒙蒙的细雨中,杏花娇媚烂漫,婀娜的杨柳舞动着东风,东风送暖,轻拂着人的脸颊,更撩动着人的思绪。其中,“欲湿”“不寒”二词用得最妙。“欲湿”凸显了细雨蒙蒙、若有似无的意境;“不寒”则间接表明了季节,春光融融,春风送暖,映着杨柳的风姿、杏花的娇媚,色彩纷繁、画面明丽,凸显了春的和暖、宜人与生动。而这份宜人与生动,恰恰又表现出了诗人春日远足的惬意、安然与愉悦。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无一丝斧凿的痕迹,令人赞叹不已。
2017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节目在引爆收视狂潮的同时更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于古典诗词的记忆与热爱,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飞花令”环节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谓“飞花令”本是中国古时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首选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一般而言,行令时,诗句不仅必须含有相对应的关键字,而且对该关键字出现在诗词中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诗词之美,美在情感之真纯,亦美在表达之深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抹亮色,以其真实的表达与动人的遐思,在历史的长河中缤纷闪耀,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故此,我们策划编辑了《飞花令:每天一首好诗词》这套丛书。本套丛书共分为3册,每册均以诗词作为载体,从诗歌的缘起——《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精心遴选了150余位诗人的经典古诗词,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选取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云、月、夜等几十个常见字进行编排,每一首诗词后均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并辅以精心设计的花絮版块和插图,带领读者在诗香词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
最近迷上古诗词,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套《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光是名字就足够吸引人。“飞花令”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的雅致,让人联想到觥筹交错间,唇齿留香的诗句对答。而“每天一首好诗词”,则更显日常和易于亲近,仿佛有一位温柔的引路人,日复一日地将我带入诗词的殿堂。拿到手里,三本书的厚度适中,纸质温润,排版清晰,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点,就是实实在在的内容。翻开第一页,便是一个熟悉的意境,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配以简练的解读。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与老友重逢,又像是初次探索一个未知的宝藏。我喜欢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需要我一开始就啃下艰涩的诗集,每天只需一点点,慢慢滋养,慢慢品味。而且,我一直觉得,诗词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情感的寄托,是历史的回响,是古人留下的精神食粮。这套书,似乎就是为填补我心中这片空白而来的。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在这三本书的陪伴下,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感受文字的力量,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和宁静。
评分这套《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套装共3册)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我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资料,常常是零散地阅读,感觉很难真正领会其精髓。当我看到这套书时,便被其“每天一首”的理念所吸引。拿到手后,更是欣喜不已。书籍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纸张触感也很好,让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安排极具匠心。每一天,你都能接触到一首精选的诗词,从简短的解读开始,逐渐深入到作者的生平、诗歌的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样在诗词领域“摸索”多年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意象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阐释,让原本抽象的诗句变得鲜活起来。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我每天都会坚持阅读,把它当作一种精神上的“午后茶歇”,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三本书,就像三位慈祥的长者,用最温柔的方式,为我打开了通往古典诗词世界的大门。
评分老实说,我对诗词的入门一直是个“半吊子”,要么是中学课本上零星几首,要么是偶尔在影视剧里听到的只言片语,总觉得隔靴搔痒。直到我遇到了这套《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才真正体会到了“入木三分”的乐趣。这套书的编排方式实在是太贴心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诗句,而是将每一首诗都做了一个小小的切入点,有的从作者生平入手,有的从诗句的创作背景切入,有的则聚焦于诗句中的某个意象,然后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一些生僻字的解释,以及对诗句深层含义的挖掘,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懂了,但经过书中的解读,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境。这种“顿悟”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而且,书中的选材也非常广博,从先秦的《诗经》到唐宋的大家,再到明清的一些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每天读一篇,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小小的精神仪式,不仅能让我了解一首诗,更能让我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里面的每一首都读透,把这些珠玉般的诗句烂熟于心。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职场人士,我一直想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寻找到一种能够放松身心、同时又能提升自我的方式。在众多的选择中,诗词一直是我心中的“白月光”。这套《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它的设计非常巧妙,每天一首的模式,对于时间碎片化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厚重的诗集,只需要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的间隙,拿起其中一本书,就能沉浸在诗词的海洋里。而且,这本书的解读方式,不像一些学术专著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它会告诉你,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觉得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我尤其欣赏它在诗句的赏析中,会将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风俗民情穿插其中,让我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三本书,仿佛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娓娓道来,将那些沉淀了千年的智慧,一点点地传递给我。
评分购买这套《飞花令 每天一首好诗词》纯属偶然,但却意外地成为了我近期最喜欢的一套读物。我一直认为,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然而,真正能够深入理解并欣赏的,却少之又少。这套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的优点实在太多了,首先,它的体量适中,三本书合在一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庞杂。其次,它的内容编排非常人性化,每天一首,循序渐进,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每一首诗词,都配有精彩的解读,这些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注释,更深入地挖掘了诗词的意境、情感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它能够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首诗,发现诗词中隐藏的无限魅力。我常常在读完一首诗后,会被作者的才情和智慧深深折服,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这套书,不仅仅是让我认识了更多的诗词,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也,人之初也,怎能不叫人喜极而泣……看着交易成功,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卖家,如果将来我再也遇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加到我的好友里了,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卖家,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心血吗?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评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从来只有被模仿,永远不会被超越!实力打造经典,王者绝非偶然!
评分东西很好,物流很快,性价比高,值得购买,格式评价
评分非常棒,以后还会继续来买的!
评分物流非常快,京东一直是不错的选择,唯一不足的就是包装真的不怎么滴,但是,这么多书,寄过来也要费时费力,所以就不多说啥了。感谢物流师傅,都特别熟了,人特好!没事干多读福诗,挺好!
评分为上初中孩子买的!书的质量很好,孩子很喜欢!
评分物流非常快,京东一直是不错的选择,唯一不足的就是包装真的不怎么滴,但是,这么多书,寄过来也要费时费力,所以就不多说啥了。感谢物流师傅,都特别熟了,人特好!没事干多读福诗,挺好!
评分喜欢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其中的飞花令最是考验参赛者的识记、应变等多种能力。工作之余,也读读飞花令,自有一番情趣。
评分与《长物志》一样,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不需要有生存的压力,必竞都是有父母的负担.虽然现在读书的压力很大,但请务必相信你是幸福的.所以,有时间还是要多学习一下.现在京东经常搞活动,现在在京东买书真是最合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