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

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浩 著
图书标签:
  • 劳动合同法
  • 劳动法
  • 法律
  • 法规
  • 用工
  • 劳动关系
  • 合同
  • 法律法规
  • 工作
  • 权益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915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76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突出的亮点是将案例与实务结合的方式阐释劳动合同法的要点和疑难点,通俗易懂,能学以致用。

内容简介

  《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针对劳动者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在阐明相关基本法律概念的同时,配以具代表性的案例,加之编写者对案情、裁判要点和法律规则等的生动分析和细致说明,使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劳动合同法的重点知识和争议问题。

作者简介

  冯浩,法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经济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江苏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诉讼法学、劳动法学等教学、研究工作。曾主持省部级、厅局级法学研究课题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出版专着2部。

目录

第一章劳动合同法概述 / 001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 003
一、劳动者 / 003
二、用人单位 / 014
第二节劳动关系相关概念辨析 / 023
一、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 024
二、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 / 028
第三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问题 / 030
一、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性质 / 031
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 / 033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 041
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 043
一、合法原则 / 043
二、公平原则 / 044
三、平等自愿原则 / 044
四、协商一致原则 / 045
五、诚实信用原则 / 045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 / 047
一、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048
二、建立劳动关系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 / 052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种类 / 054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054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054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056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内容 / 058
一、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 058
二、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 060
三、限制与禁止约定的条款 / 070
第五节劳动合同的效力 / 074
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 075
二、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法律后果 / 077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 081
第一节劳动合同的履行 / 083
一、劳动合同履行原则 / 083
二、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工资报酬 / 089
三、劳动合同履行中的休息休假 / 097
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保护 / 102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变更 / 103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和原因 / 103
二、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 / 105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 111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 117
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解除 / 119
一、劳动合同协商解除 / 119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 123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 125
四、劳动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 / 133
五、用人单位即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135
六、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 / 143
七、经济性裁员 / 149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终止 / 155
第五章工伤保险问题 / 165
第一节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 168
第二节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 176
第三节工伤认定程序及待遇 / 180
第四节特殊情形下的工伤保险责任 / 188
第五节工伤与第三人侵权竞合法律适用问题 / 190
一、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与理解 / 191
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相关规定与理解 / 193
三、各地方性相关规定与理解 / 195
四、
解决工伤与第三人侵权竞合法律适用问题的具体思路 / 196
第六章劳动合同特别规定 / 199
第一节劳务派遣相关问题 / 201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与特征 / 201
二、劳务派遣与其他类似制度的区别 / 203
三、劳务派遣的作用 / 207
四、劳务派遣的分类 / 209
五、
劳务派遣的岗位范围和比例限制及派遣单位的资格限制 / 213
六、劳动者、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 / 214
七、派遣工与正式工的同工同酬问题 / 217
八、劳务派遣的退回及退回后的处理 / 223
九、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行为效力的溯及力 / 225
十、派遣无效情形下劳动关系的处理 / 225
十一、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责任承担 / 226
第二节非全日制用工相关问题 / 228
一、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及沿革 / 228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范围 / 229
三、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则 / 230
四、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条件基准法适用 / 232
五、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条件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适用 / 233
六、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争议的处理 / 234
第七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235
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问题 / 237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与分类 / 237
二、劳动争议的范围 / 240
三、劳动争议的救济手段 / 248
第二节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及诉讼管辖 / 251
一、管辖的一般规定 / 251
二、特殊情况下的管辖 / 252
第三节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和代理人 / 255
一、仲裁当事人的种类 / 255
二、特殊情况下,当事人主体的确定问题 / 256
第四节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时效 / 259
一、仲裁时效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内容 / 259
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仲裁时效规定的溯及力 / 263
三、仲裁时效的裁审衔接问题 / 263
第五节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 / 264
一、举证责任一般原则 / 264
二、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 / 265
三、劳动争议诉讼证明妨碍问题 / 266
第六节仲裁与诉讼衔接的若干问题 / 270
一、一般性规定 / 270
二、特殊情形的处理 / 273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多年以来,伴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对其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该法对于规范劳动关系、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对《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文作出修改。此次修法连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四部司法解释共同构成了现阶段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针对劳动者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在阐明相关基本法律概念的同时,配以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加之编写者对案情、裁判要点和法律规则等的生动分析和细致说明,使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劳动合同法的重点知识和争议问题。


法律前沿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与合规体系构建 本书聚焦于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对企业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以及跨国合规实践提出的全新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技术迭代加速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叠加,传统公司治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企业如何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综合性治理框架。 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结构重塑 本部分首先对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治理理念变迁进行了宏观梳理。我们探讨了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兴起,并详细分析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如何从非财务指标演变为影响企业价值和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驱动力。书中着重分析了在跨国经营中,董事会构成、问责机制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度所面临的文化差异和法律冲突。 董事会职能的演变与专业化: 详细阐述了独立董事在风险监督、战略决策中的角色转变。特别分析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董事会应如何引入技术专家、网络安全专家等多元化技能组合,以有效管理新兴风险。我们通过多个国际知名案例,剖析了董事会失灵的常见模式(如“隧道视野”效应、群体思维),并提出了构建更具韧性的决策机制。 所有权结构与控制权博弈: 针对当前全球资本流动加速和“快钱”涌入的现象,本书深入研究了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新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书中构建了衡量所有权分散程度与治理效率关系的计量模型,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反收购条款和双重股权结构设计,平衡短期市场压力与长期战略发展。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与现代治理的融合: 对于全球范围内数量庞大的家族企业而言,如何在保持家族文化和控制力的同时,引入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和透明的财务报告机制,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本书提供了将传统家族价值观(如长期主义、信誉)融入现代治理框架的具体操作指南。 第二部分:前沿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在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时代,企业面临的风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和运营领域,网络安全、数据主权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权重急剧上升。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构建主动性、预测性的风险管理体系。 网络风险治理与数据主权合规: 详细解读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全球主要数据保护法规对跨国企业数据流动的制约。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数据生命周期安全治理框架”,涵盖了从数据采集、跨境传输到销毁的全过程合规要求。同时,探讨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和防范欺诈的潜力。 反腐败与制裁合规的深度融合: 针对日益严格的《反海外贿赂法》(FCPA)和国际经济制裁体系,本书不再停留在基础的政策宣贯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异常监测,构建“预测性合规风险评分系统”。案例分析部分侧重于对复杂并购交易中目标公司历史合规瑕疵的尽职调查深度要求。 内部控制的敏捷化与自动化: 传统的年度内部审计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本书主张推行“持续监控”(Continuous Monitoring)理念,利用流程挖掘技术映射实际业务流程与标准流程的偏差,实现对内控薄弱环节的即时预警和干预,从而大幅提高审计效率与合规效能。 第三部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法律实践 “漂绿”(Greenwashing)风险的增加,要求企业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嵌入其核心运营和信息披露体系中。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旨在为企业提供将气候行动和人权尽职调查转化为具体法律行动的路径。 气候风险的法律披露与治理集成: 分析了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最新建议,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内部决策流程的考量因素。本书提供了计算和披露范围三(Scope 3)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技术和法律难点解析,以及如何制定具有科学基础的目标(SBTi)。 全球供应链中的人权尽职调查: 鉴于多国正在加强对强迫劳动和供应链透明度的立法要求(如特定区域的进口禁令),本书详细介绍了基于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人权尽职调查方法论。这包括如何识别高风险供应商、建立有效的申诉和补救机制,并将这些机制纳入采购合同的强制性条款中。 社会影响评估与“双重重大性”原则: 阐释了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运营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影响重大性),还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财务重大性)。本书倡导企业采用“双重重大性”视角来指导其社会投资和合规战略的制定,确保企业行动既能创造商业价值,又能实现积极的社会影响。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来自全球顶尖律所、跨国企业法务部门和顶尖商学院的实战经验与学术研究成果。其深度和广度超越了单一法域的探讨,旨在为公司高管、法务总监、风险合规官以及关注企业治理前沿的学者,提供一个全面、前瞻且极具操作性的战略指南。全书采用大量国际案例、判例分析及监管问答形式,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 HR,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与劳动合同相关的问题,以前总是需要翻阅厚厚的法典或者咨询专业律师,《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章节的编排上,它能够直击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痛点,比如如何正确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处理员工的违约行为、如何进行合规的解雇等等。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甚至会考虑到一些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意图,这让我不仅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评分

这本书实在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讲解劳动合同法关键知识点的教材,终于找到了《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这本书的作者真是太有才了,他/她不仅对法律条文有着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个重点条款的解析,它不仅仅罗列了法律条文,还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些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时候,我会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一个法庭,亲眼见证着案件的审理过程,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评分

坦白说,起初我购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的劳动合同法书籍实在太多了,良莠不齐。但是,《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重点内容用醒目的颜色标记出来,辅助内容用相对柔和的色调呈现,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疲劳,而且能够迅速抓住核心信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可视化,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我发现,通过这些图表,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也更容易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劳动合同法这门课程时,我曾感到头绪繁杂,难以把握重点。《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扫清了许多学习上的障碍。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逻辑性极强,他/她能够将看似庞杂的法律条文抽丝剥茧,提炼出最核心的考点和难点。每当遇到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书中都会提供通俗易懂的解释,并且附带相关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严谨,但又不失生动,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激发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堆砌,更注重培养读者的法律思维。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精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有争议的法律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客观和中立,他/她会呈现不同的观点和学说,并结合司法实践进行分析,这对于我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劳动合同法领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