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 [GoldenBe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in China(2017)]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 [GoldenBe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in China(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格非,于志宏,管竹笋 著
图书标签:
  • 企业社会责任
  • CSR报告
  • 中国
  • 可持续发展
  • 金蜜蜂
  • 企业责任报告
  • ESG
  • 公司治理
  • 社会责任
  • 报告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05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90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外文名称:GoldenBe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in China(2017)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蓝皮书只有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但该指数仅聚焦于中国300强企业,缺乏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全面研究,本蓝皮书分为报告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系列,报告研究的范围涵盖中国企业公开发布的全部社会责任报告,实践研究分析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履责行动、信息披露和典型实践,与报告研究相辅相成,形成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殷格非,男,汉族,51岁,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推动人,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14年的工作经验。擅长为政府、行业组织服务,包括起草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标准、构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管理体系,开展相关培训推动标准和体系的落地。从2003年开始一直专注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推广,率先提出企业责任竞争力理念,并推动形成企业责任竞争力、产业责任竞争力和国家/区域责任竞争力理论体系,提出了责任三层次论、责任竞争三阶段论、责任竞争规则体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三大领域、十条路径等理念、概念和主张,并主导创建了“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和研讨。主编我国第一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专著《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1月出版)、我国第一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著作《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础教程》(2008年9月出版)等15部著作。另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各类出版物总计达四百余万字。

目录

Ⅰ 总报告
1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001
  一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方法/002
  二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007
  三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阶段性特征/046
  四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议/058

Ⅱ 分报告
2 金蜜蜂中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060
3 金蜜蜂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078
4 金蜜蜂中国内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097

Ⅲ 行业报告
5 金蜜蜂中国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09
6 金蜜蜂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26
7 金蜜蜂中国电力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44
8 金蜜蜂中国建筑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63
9 金蜜蜂中国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78
10 金蜜蜂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报告研究/196
11 金蜜蜂中国房地产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12

Ⅳ 附录
12 2017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名录/229

13 后记/290

Abstract/292
Contents/294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 一、 引言:时代浪潮下的责任觉醒与信息披露需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SR)已不再是企业发展的边缘选项,而是融入企业战略、运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互动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2017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社会公平问题。在此背景下,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值不断提升,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关注其对社会、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 Report)作为企业向社会各界展示其责任实践、沟通责任理念、回应利益相关方关切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与透明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品牌价值以及市场竞争力。一份高质量的CSR报告,不仅是企业责任担当的有力证明,更是企业与社会建立信任、实现共赢的基石。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正是诞生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时代节点。本书旨在深入剖析2017年度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为企业提升CSR报告质量、投资者更精准地评估企业价值、政策制定者制定更有效的引导策略,以及社会公众更清晰地理解企业责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参考。本书的研究范围聚焦于在中国境内注册并发布了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力求展现中国企业CSR报告披露的全貌。 二、 研究方法与框架: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 为了确保研究的客观性、严谨性和前瞻性,《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采用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发布的、在中国市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样本选择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行业分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不同行业如金融、能源、制造、消费品、科技等)、地域覆盖(重点关注不同区域的CSR实践情况)以及报告发布的主动性与规范性。具体的数据收集途径包括企业官方网站、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平台、以及相关行业协会提供的公开信息。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本书的核心是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的CSR报告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借鉴了国际主流的CSR报告框架,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标准,同时结合了中国本土的企业发展特点和政策导向。评估指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报告的规范性与完整性: 考察报告是否遵循既定的披露标准,是否包含了基本的公司信息、战略、管理方针、绩效数据以及未来目标。例如,报告是否明确了其重要性议题(Materiality Assessment),是否说明了报告的边界(Reporting Boundary)。 责任议题的覆盖度: 评估报告对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议题的覆盖程度,包括但不限于: 环境责任: 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防治等。 社会责任: 员工权益(薪酬福利、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发展、多元化与包容性)、供应链管理(劳工标准、环境标准)、消费者权益(产品安全、隐私保护、负责任营销)、社区参与(公益捐赠、社区发展项目、利益相关方沟通)等。 公司治理: 商业道德、反腐败、反垄断、透明度、董事会构成与责任、股东权利等。 绩效数据的质量与可靠性: 关注报告中披露的绩效数据是否定量化、具体化,是否提供了可比性信息,以及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是否清晰。本研究还将考察报告中是否存在第三方鉴证(Assurance)信息,以提升数据的可信度。 战略关联性与前瞻性: 评估CSR报告是否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是否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和责任承诺。报告是否设定了可衡量的短期和长期CSR目标,并说明了实现目标的路径。 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有效性: 考察报告是否清晰识别了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并有效回应了他们的关切。报告是否提供了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渠道。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可读性: 评估报告的语言是否清晰易懂,结构是否逻辑严谨,信息呈现是否直观。是否存在模糊不清或回避关键问题的现象。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本研究不仅通过量化指标对报告的各项内容进行评分和排名,还结合定性分析,深入解读报告所体现的管理理念、战略规划和实践创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的报告,揭示共性与差异。 趋势分析与问题识别: 在梳理年度报告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将横向对比往年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企业CSR报告披露的长期趋势,识别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预判。 三、 主要研究内容概览:洞察中国企业CSR报告的深度剖析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模块展开深入研究: 1. 中国企业CSR报告的宏观环境分析: 2017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CSR实践的影响。 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政策法规更新与解读。 社会对企业责任的期待与监督机制的演变。 国际CSR发展趋势在中国企业CSR报告中的体现。 2. 2017年度中国企业CSR报告总体状况分析: 报告发布数量、发布率的变化趋势。 不同类型企业(国有、民营、外资)在CSR报告披露上的差异。 重点行业(如金融、能源、制造业、科技、消费品等)的CSR报告披露特点与领先实践。 区域性企业CSR报告披露的特色与发展水平。 3. CSR报告内容维度深度剖析: 环境责任维度: 重点分析企业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利用效率、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披露情况。评估企业是否有效量化了其环境影响,以及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社会责任维度: 细致考察企业在员工关怀、劳动者权益保护、供应链道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障、社区贡献与投资等方面的披露质量。特别关注企业在人权、工作条件、产品责任方面的具体承诺与实践。 公司治理维度: 分析企业在商业道德、反腐败、风险管理、董事会责任、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披露水平。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合规体系。 利益相关方沟通维度: 考察企业如何识别、界定并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政府、NGO等)进行有效沟通。评估沟通的渠道、频率和内容。 4. CSR报告质量评估与领先企业案例分析: 基于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CSR报告进行量化评分,并识别出在不同维度表现突出的企业。 精选若干批具有代表性的领先企业,对其CSR报告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提炼其在CSR战略制定、实践落地、信息披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5. 当前中国企业CSR报告披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披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议题重要性识别不充分。 绩效数据的量化不足,可比性差,第三方鉴证缺失。 战略关联性不强,CSR与业务融合度有待提升。 利益相关方沟通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互动。 报告的可读性与透明度有待提高。 6. 未来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展望中国企业CSR报告披露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数字化报告、ESG(环境、社会、治理)整合报告的兴起。 针对企业、监管机构、投资者、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提出提升CSR报告质量、推动企业责任实践的政策性、操作性建议。 四、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推动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发展 《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的研究成果,对于多个群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企业而言: 本书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当前CSR报告的行业平均水平和最佳实践,识别自身报告的短板,学习领先企业的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其CSR报告的质量与透明度,增强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 本书提供的研究数据和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评估企业的非财务风险和长期价值,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并引导资本流向更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 本书揭示的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引导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公众和学术界而言: 本书为理解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促进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CSR的认知水平。 总而言之,《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7)》不仅是一份对当年中国企业CSR报告的梳理与评估,更是对中国企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企业在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实现基业长青,做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份研究的结构设计似乎颇为精妙,它没有像一些报告那样陷入孤立的数据展示,而是努力将数据置于一个动态的历史情境中去考察。我猜想,在深入分析部分,作者肯定会尝试对不同年份的报告质量进行对比,从而勾勒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成熟路径。令人振奋的是,这份研究的题目暗示了其强大的实证基础——“研究”二字,意味着背后有大量数据的清洗、筛选和统计分析。我非常期待看到他们如何处理样本的选择偏差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一套公平、一致的评分体系来衡量不同报告的优劣。如果能够对那些在社责报告方面做得特别突出的“领跑者”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出可复制的成功要素,那么这份报告的实用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见便带着一种沉稳的学术气息,但当你翻开第一页,会被它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框架所吸引。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核心内容,但从目录结构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梳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脉络上的巨大努力。他们似乎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文本罗列,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模型,去衡量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在信息披露上的进步与不足。我特别期待看到他们是如何界定“有效性”和“影响力”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毕竟,一份报告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说了什么”,更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这种对深度挖掘的追求,让人对后续章节中关于具体案例分析和趋势预测抱有很高的期望。如果研究能触及到报告背后驱动力——例如政策导向、投资者压力或是消费者认知变化——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评分

读完导论部分,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时代关切。报告选择在2017这个时间节点进行研究,无疑抓住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这份研究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可能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企业“软实力”演进的独特窗口。一个成熟的市场,其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必然是内化于战略核心的,而非仅仅是公关层面的点缀。我很好奇,研究者们是如何处理“漂绿”现象的识别和量化难题的?毕竟,企业报告中的语言往往经过高度修饰,如何穿透这些修饰,捕捉到最真实的行动轨迹,是衡量这份报告学术功底的关键试金石。希望后面的章节能够展现出令人信服的量化方法论,让结论不仅停留在描述层面,更能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哪怕只是对行业观察者而言。

评分

坦率地说,这份研究的厚度本身就给人一种踏实的信赖感。它似乎不仅仅关注于“现状”,更在试图回答“未来会怎样”。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中国企业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未来走向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份资料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关注报告中关于“透明度”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探讨的章节。在许多西方研究中,这种关联性已经有诸多论证,但在中国的特定市场环境下,这种联系是否同样显著,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的议题。如果研究能提供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支撑,那么它就能成为推动企业界更认真对待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推手。这种由学术研究驱动的实践变革的潜力,是我对这份资料抱有最高期待的原因。

评分

从排版和引文格式来看,这份报告显然是面向专业人士和高级研究人员的。那种对细节的执着,从脚注的规范性中就能窥见一斑。我注意到作者在引言中提到了对国际标准(如GRI等)的借鉴与本土化适应性的探讨。这正是中国语境下社责研究的难点——如何将全球化的框架有效地嵌入到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结构中去。我个人非常关注他们对于地方性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在报告形成中的权重分析。如果研究能揭示出,哪些非强制性的驱动因素在推动着报告质量的提升,那么这份成果将远超一份简单的年度回顾,而成为一份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变革指南。这种对制度背景的细致考量,是任何粗浅的阅读都无法替代的深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