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画画精心绘制封面图,富有收藏价值
★青春的时尚年选!深度的大众年选!品质的经典年选!
★三年如一日地用心,以品质向时代致敬
冯骥才、迟子建、梁晓声、杨晓敏等128位作家的小小说,题材丰富,手法多样,无论关注当下,或着笔过往,凡人物点滴、生活片段、在一叶知秋、以小见大方面,展示出小小说优良的品质和魅力。
本书由小小说界选家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7年度小小说的创作实绩。
杨晓敏,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百花园杂志社总编杨晓敏,男,1956年出生,河南获嘉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州市文联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兼《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主编。
目 录
小小说特立独行(代序) 冯骥才(1)
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1)
归?航 陆颖墨(3)
燕子李三 冯骥才(6)
双琴祭 梁晓声(8)
父亲的请帖 乔?叶(10)
魂系高原 杨晓敏(11)
巧?遇 苏?北(13)
维?权 孙春平(14)
十?年 田洪波(16)
郑剑西 张晓林(18)
永不掉队 谢志强(20)
人间戏 袁炳发(23)
瓦?解 魏永贵(25)
芦苇花开 蔡?楠(26)
绝?口 曹洪蔚(28)
红太阳农家乐 陈?毓(30)
我们都爱管闲事 邓洪卫(33)
你妈你爸 范子平(34)
如果有来生 符浩勇(36)
父亲的字条 王培静(38)
百年好合 周海亮(40)
爱的一度 安石榴(41)
飙车一哥 安?谅(43)
写作课 津子围(45)
善与真 李永康(47)
四个女人 凌鼎年(48)
在海上画画 刘国芳(51)
角?儿 刘建超(53)
老?屋 刘立勤(55)
择?邻 聂鑫森(57)
盼?秋 胥得意(59)
体验坐牢 徐均生(61)
睦?邻 徐水法(62)
天体悬浮 陈?敏(65)
也许你能当县长 金?光(67)
路?神 侯发山(68)
马哈的恋爱史 李伶伶(70)
张大嘴 吴富明(72)
草鞋和共享单车 王庆高(74)
谁也不与鸡同眠 非?鱼(75)
熬?冬 江?岸(78)
穷?摆 李永生(79)
抬头那一片天 崔?立(82)
最后七秒 季?节(84)
自画像 海?华(86)
太阳一族 何一飞(88)
鱼与佛 黄克庭(90)
金镶玉 非花非雾(92)
穿名牌的局长 李汤波(94)
楼?房 刘向阳(96)
张裁缝 卢?群(97)
点?主 马金章(99)
老校长的相册 秋子红(101)
陆简是谁 苒小雨(103)
食?客 宋以柱(105)
婚姻控 孙道荣(107)
先?生 盐?夫(109)
凌?乱 梁小萍(111)
墙里墙外 原上秋(112)
海滩边 赵悠燕(114)
土地之窟 陈东亮(116)
红?鸾 化?云(118)
一人二人 赵长春(120)
树?神 戴智生(122)
贵客来临 高沧海(124)
画?医 白?秋(126)
七?日 孙艳梅(128)
好想有艳遇 徐永辉(130)
慢时光 张柏林(132)
怀先生 肖曙光(134)
每朵花都有春天 王?溱(135)
我的哥们儿曹操 陈小庆(137)
我是你的新娘 郭金勇(139)
飘儿的梦 薛培政(142)
收录机 彭素虹(144)
选?择 贺向花(146)
家庭作业 陈?盛(148)
等待一个爱情要多久 彩?红(150)
相忘于江湖 阿?社(151)
寻找大麦地 秦兴江(154)
你不知道的故事 高淑霞(156)
葬?礼 顾长虹(158)
红脸王 左军明(160)
1992年的细雨蒙蒙 陈树茂(162)
岁月印痕 崔永照(163)
暗?度 付桂秋(166)
最后一个军礼 胡亚林(168)
鞋匠阿三 林庭光(169)
阴谋与爱情 廖敬涛(171)
失落的风筝 王东梅(173)
女老师 黄红卫(175)
科班与玩票的 周东明(177)
一条狗的梦想 朱?羊(178)
奇?石 三?石(180)
规?矩 尹京娈(182)
我的大学 尹延哲(184)
感?受 蒋玉巧(186)
都市角落里 李竟宇(188)
孔雀眼 佟惠军(190)
下?鱼 王苏华(192)
夕阳下的风铃 王继颖(193)
炊烟大赛 朱红娜(195)
五块钱及其后果 青?平(197)
容?颜 庞?滟(198)
遭遇沙漠狼 陆?梦(200)
郝?三 薛国英(202)
你是人间四月天 天?晴(204)
有一种爱情 金?狐(206)
手机里的母爱 魏益君(208)
画?眉 吴?苹(210)
奇?恋 谢松良(212)
拳击包 徐?军(213)
杜老汉的新工作 谢桃花(215)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夏一刀(217)
月亮村的月亮 吴小军(219)
灵香草女人 唐丽妮(221)
最美的化妆 闫?岩(223)
天蓝蓝,海蓝蓝 叶征球(225)
救?火 郑自松(227)
父?亲 陈建美(229)
看大门的老张 葛丽红(230)
战?神 叶瑞芬(232)
彼岸花 张俏明(234)
山叔的山 林秋萍(236)
期待的背影 柴亚娟(238)
移不走的树 陈海红(240)
魔法之秋 冷清秋(242)
老街坊 衣?袂(244)
试读章节 《燕 子 李 三》
冯骥才
光绪末年,天津卫出了一个奇人,叫燕子李三。人叫李三,燕子是他的绰号。他是个天下少见的飞贼,专偷富豪大户。每偷走一物,必在就近画下一只燕子做记号,表示东西是他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偷的。偷的都是富贵人家,官府必然下力缉拿,但李三的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遇到河面还能用脚尖点着水波而行,从这岸到那岸。这一手叫“蜻蜓点水”,轻功不到绝顶,绝对学不会这一手。
燕子李三的事闹了半年,在城里城外十多个富人家窃去的宝贝旁,留下了那个燕子的记号,府县的捕快使了不少计谋逮他,却连李三的影儿也没见过。有的说模样像时迁,一身紧身皂衣,长筒软靴,深夜出来行盗,人混在夜色里,绝对看不出来。有的说他长相和杨香武一样,嘴唇上留一撮儿两头向上翘的小黑胡,更是“燕子”的来历。于是一时间,留小胡子的人走在街上总会招人多看两眼。后来又有人说,什么时迁杨香武,都是戏迷瞎诌的。此人肯定长相平平,不惹眼,白天睡觉,半夜出行,像蝙蝠。
这李三怎么突然冒出来的?为吗以前从没人说过?肯定是新近打外地窜来的。天津卫有钱的人多,有钱的人宝贝多,就把李三这种人招来了。传说这个李三是河北人,燕赵之地的人身上都有功夫,还有说得更有鼻子有眼——是吴桥人。吴桥人善杂技,爬杆走绳,如履平地。说法虽然多,谁也没见过。愈见不着愈瞎猜,愈猜愈玄愈神愈哏,甚至有人说这李三就是几个月前刚打外地调任天津的县太爷。县太爷是河北人,人瘦如猴,能文善武,还爱财。甭管是不是他,反正说来挺好玩,愈说愈有乐子。天津人就好过嘴瘾,往里是吃,往外是说,说美了和吃美了一样痛快。
不过这飞贼李三在人们嘴里口碑不坏。反正他不偷穷人的。不但偷富,还济贫。东门内一家穷人欠着房租还不上,被房主逼得无奈,晚上在屋里哭哭啼啼,忽然打后窗扔进一包东西,打开一瞧,竟是不少银子。令这家人更惊奇的是,包袱一角画着一只小燕。这家人急忙出去谢恩人,跑到门外一片漆黑,早没了人影。听说最有机会看到李三长相的是蹲在城门口讨饭的裴十一。李三把一纸包钱亲手撂在他手心里,可裴十一是个瞎子,只捏到李三的手,这手不大却挺硬;虽然脸对脸,吗也瞧不见。
这一来,李三在人们口里就更神奇了。
一天,燕子李三在天津卫把偷窃一事做到了头——他偷到天津最大的官直隶总督荣禄老爷的家。
这天,荣禄的老婆早晨起来梳妆,发现梳妆匣子里的一个珍珠的别针不见了。这是她顶喜欢的一件宝贝,珠子大小跟葡萄差不多,亮得照眼,这么大的珍珠在海蚌里得五百年才能养成,当年荣禄想拿它孝敬老佛爷,她都死活不肯。丢了这东西跟她丢条命差不多。最气人的是在放别针那块衬绸上画了一只燕子,这纯粹是和荣禄老爷叫板!气得荣禄一狠劲咬碎一颗后槽牙。
荣禄也不是凡辈,他使个法儿:在大堂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面中央摆了总督的官印,上边罩一个玻璃罩子,然后放出话去,说当夜他要关上大堂门,堂内不设兵弁护卫,只他一人坐在堂上守候着官印。他要从天黑守到天亮,燕子李三有胆量有本事就来把官印取走!
这话一出,算和李三较上劲了,而且总督大人保准能赢。想想看,虽然大堂内没有一兵一卒,可是堂外必然布满兵力。大堂的门关着,官印在玻璃罩子里边扣着,总督又坐在堂上瞪圆眼守着,李三能耐再大,怎么取法?再说,门窗全都紧紧关着,怎么进去?钻老鼠洞?
当夜总督大人就这么干了。桌子摆在大堂上,官印放在桌面中央,罩了玻璃罩子,然后叫衙役退出大堂,所有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总督大人自己坐在公案前,燃烛读书,静候飞贼。
从天黑到天亮,总督大人只在近五更时,困倦难熬时略打一个盹儿,但眨眼间就醒了。整整一夜没听到一点儿动静。天亮后,打开门窗,阳光射入,仆役们也都进来了,只见那方官印还好好摆在那里,纹丝没动。总督大人笑了,说道:“燕子李三只是徒有虚名罢了。”然后,举起双手伸个懒腰,喝口茶漱漱嘴,喷在地上,准备回房休息。
这时,收拾官印的仆人掀开玻璃罩子时,忽然发现官印朝南一面趴一个虫子似的东西,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毛笔画的又小又黑的燕子!燕子是李三画的!
总督大人登时目瞪口呆,猜想是不是自己五更时那个小盹儿,给了超人燕子李三可乘之机。但门窗是闭着的,他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的?衙门里上上下下没人能猜得出来。
真人能人全在民间,很快民间就有了说法。说李三是在大堂还没关门窗时飞身进来,躲在了大堂正中那块“清正光明”大匾的后边,待到总督大人困极打盹儿时,下来把事干了,然后重回匾后藏身,天亮门窗一开,趁人不备,飘然而去。这说法合情合理。可是总督大人纳闷,李三当时为什么不拿走官印,只在上边画个小燕子?
人们笑道:官印?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就是告诉你,那破东西只有你当宝贝,谁要那个!
这部作品集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特别是那种对日常琐碎的捕捉,入木三分。我记得其中一篇,讲的是一个老人在菜市场买菜的故事,那种锱铢必较的劲头,那种对新鲜度近乎苛刻的挑剔,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直接描绘老人的贫穷或富有,而是通过他对手中每一颗白菜、每一条鱼的审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种生活哲学的坚持。读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菜市场里泥土和水汽混合的味道,耳边还能听到那些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长篇小说都难以企及的。小说的节奏把握得极好,起承转合之间,不动声色地将情感推向高潮,却又在最恰当的时候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那样引人入胜,但它更像一盏昏黄的灯,在你疲惫时,提供了一种安静而有力量的慰藉。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种微妙的犹豫、转瞬即逝的失落,都被他精准地用文字捕捉了下来,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评分这本书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关于“失落”的主题,它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悲剧,而是一种渗透在生活肌理里的淡淡的惆怅。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冲突的方式,总是那么克制,却又力量十足。比如描写一段破裂的婚姻,没有激烈的争吵或指责,而是通过两人一起收拾旧物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流,一次触碰时僵硬的身体反应,将那种无法挽回的隔阂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的密度非常高,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词语都像经过了千锤百炼,准确地落在了它该在的位置上。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故事本身有多么震撼,而是因为作者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不愿承认的那一部分——关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关于错过的遗憾。这不仅仅是讲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哲学对话,只不过载体是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生命片段。这种文学性的深度,让它超越了一般的消遣读物,成为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部作品集在语言风格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仿佛是邀请了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作家共同完成的一部合集。其中有一篇的叙事腔调,带着一种北方特有的、粗粝而又带着宿命感的腔调,人物的对话直白、生猛,充满了市井的智慧和无奈。而紧接着的另一篇,画风骤变,文风变得极其精致考究,用词典雅,节奏舒缓,宛如一幅工笔细描的山水画,描绘的是南方小镇里那些关于爱情和等待的故事。这种强烈的反差,非但没有造成阅读上的割裂感,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补和张力。它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情绪和场景的快速切换,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阅读适应性。这种技艺上的高超,足以让任何一位文学爱好者为之侧目。它证明了“小小说”这种体裁并非只是对长篇的稀释,而是可以承载起复杂多变的情感和叙事策略的独立艺术形式。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对“空间”的处理。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利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清晰地记得其中一个故事,几乎全部发生在一列缓慢行驶的绿皮火车上。车厢内昏暗的光线、机器单调的轰鸣声,以及车窗外快速后退的模糊景色,共同构成了一个逃离现实的“中转站”。人物之间的交流稀少,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物对车窗的反光、对陌生人行李的打量中传递出来的。这种“留白”的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读者不得不主动参与到叙事中去,去填补那些未言明的空白。这种互动性极强的阅读体验,让人感到自己不仅仅是接受者,更是故事的共同创造者。它拒绝提供清晰明确的答案,而是将疑问抛给了你,让你带着这些未解的谜团,继续在自己的生活中探索。这种高级的叙事手法,是这部作品集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尽管篇幅短小,但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却极为深厚。它关注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而是那些被时代洪流推向边缘的小人物。其中一篇关于一位被遗忘的退休教师的故事,尤其打动我。作者没有刻意去煽情,而是通过记录他每天坚持去图书馆整理旧卡片、细心擦拭灰尘的日常,展现了他对知识和尊严的坚守。这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通过平实无华的叙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往往存在于最平凡的坚持之中。阅读的过程,就像是陪着一位智者在安静的角落里低语,他没有说教,只是分享了他观察到的世界。这种带着温度的理性,让我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敬意。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集子,它给予读者的回馈,远超其文字本身的重量。
评分京东配送上门服务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京东配送上门送货服务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不错不错哦
评分不错不错哦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的质量真心不好,最气人的是他的目录有一半没印上
评分好书,绝对正版书。喜欢其中的选篇。
评分一毕倾心怦然心动不如行动一毕我就
评分不错不错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