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完整定本,更完整的背景介绍,更清晰的分门别类,为您完整地展现韩寒眼中的世界。
◆韩寒文集文艺版,全新修订升级的韩寒首部杂文集。收录韩寒亲选杂文。
◆从边缘少年作家到主流公共知识分子,看公民韩寒是如何炼成的。
2018新版韩寒文集采用统一设计,极简的封面更符合韩寒一贯大气的风格,用纸更精心挑选,以日本进口的新罗纱纸配以内文瑞典进口的轻型纸,质感满分。
韩寒首部杂文集全新修订,。
这些书集合了以韩寒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杂文,评论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等。什么样的事让韩寒有直指人心的气魄;什么样的人会引起韩寒的注意;什么样的电影值得韩寒一说。
韩寒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中国知名青年之一。他是年少成名的畅销书作家,自本世纪初出道,十八年来始终保持在中国畅销作家TOP3之列,小说、散文作品总销量超2000万,首本长篇小说《三重门》为中国近20年畅销小说,《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青春》等著作出版当年表现不俗,主编《独唱团》畅销500万册;他也是乘风破浪的赛车选手,作为中国职业赛车手,获得过中国场地、拉力双冠职业车王殊荣;他还是是优秀的歌手和词作者,填词主题曲《后会无期》获得第51届金马奖电影原创歌曲奖;而这两年他更是成为了后会有期的电影导演,2014年凭借处女作《后会无期》跨入导演行列,获得第9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编剧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青年导演"提名,第二部作品《乘风破浪》电影票房破10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名身法飘逸的电竞选手,FPS狂热爱好者,他成为了电竞战队1246创立者和精神领袖,并获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韩寒大事记
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
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
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
2001年出版文集《零下一度》;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
2003年出版杂文集《通稿2003》,同年开始职业赛车生涯;
2004年出版《五年文集》、长篇小说《长安乱》;
2005年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
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
2008年出版《杂的文》;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他的国》、文集《可爱的洪水猛兽》;
2009年拿下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
2010年4月被评为"全球*影响力一百人"之一,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11年出版文集《青春》;
2013年出版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2014年拍摄电影《后会无期》;
2016年拍摄电影《乘风破浪》。
序:我所理解的生活
国事
太平洋的风
什邡的释放
已来的主人翁
跳出棋盘的棋子
我和官员的故事
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
暴雨行车指南
"文艺"没问题,"复兴"有问题
答台湾记者问
答香港读者问
答亭林镇青年问
天下势
韩三篇
就要做个臭公知
这一代人
家世
偶像:写给张国荣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须强求
我不讨好任何人
写给每一个自己
过去式
操,你想怎样
微博
我的2011
这事儿都过气了
一个流传多年的谣言
我造就了我自己
我是
春萍,我做到了
青春就是一场远行
其实我是一个作家
维权
碎片
让大家扫兴了
尴尬事
东望洋
我只希望我可以自由地写作和说话
我最终想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人生
跋:写作三种,神凡两忘
"急死你"世界纪录
国人的奇特心理
关于马的若干问题
公民韩寒的交通问题
你为什么比我贵
太贵
对京沪高速山东段汽油的疑惑
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
上海的磁悬浮
不能搞一次
不问安全期,就是没文化
可能是我不够敏感
蚂蚁上树
别这样
记一件奇怪的事
脆弱的生活
同学聚会
大航海时代
我酷毙了,他帅呆了
无题
王朔
说徐志摩
应该废除学生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和绝代天骄
我的前卫与荒唐
传统美德
我不能,我没有
中国电影
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踩死人总是不对的
英雄本色
没意思
推荐
小不点的大不列颠
关于作家富豪榜的一些回答
文人几文
凶残的撞击
假装火车
小报告和胡指导
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
不能拿这个来要求事
支持海岩
此文枪手所写,慎入
跑了
此文炒作,慎入
某教授做的学问
脆弱的教授
文学群殴学术造假,案件聚焦大结局以及主要代表讲话
诗人急了,不写诗了
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
谢谢我的对手
千万不要这样想
咨询
礼物
GAMEOVER
超级玛丽亚和松鼠岛
7月22日,关于底盘的扫盲
开阳站勘路归来
开阳的比赛流水账
试车记录
竞争力
转向不足,人品不行
杆位发车
库比卡
今年的比赛
局部完美的结局
汽车知识和生命模样
《春萍,我做到了》
从浙江龙游离开的时候,老天依照往年的惯例在下雨。
如果没有拉力赛,我想也许此生我都不会来到这个县城。每次开到这里都是凌晨两点,都要去杨爱珍大排档吃一碗小馄饨。
离开的时候都是周一的中午,再随手买一些吃的带上车,话说浙江的肯德基总是比上海的更辣一些。
十年前,我正式开始了我的拉力赛生涯。
第一场比赛在上海佘山,彼时的拉力赛段,此时已是五星级酒店和山脚别墅。赛段的起点就在如今的世贸佘山艾美酒店,一起步就是数百米的大直线,然后拐进今天的月湖公园,那里也是记者和观众云集的地方。
记得2003年的比赛前夜,我进行了无数次幻想:人生的第一个转弯要如何呈现,是走一个非常标准的赛车线呢,还是炫目的漂移入弯,或者是中规中矩拐过去就行。结果是我没刹住车。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弯就以一把倒车开始。
很快,锦标赛就到了浙江龙游站。那里是砂石路。我喜欢拉力赛,就是因为少年梦想。看着那些拉力车手在山间树林里高速漂移,十多岁的我目瞪口呆。从那一天,我就立志要和他们一样。人哪,在青春期总是不承认自己有任何偶像,却忘记年幼时他们给你的力量。当系上安全带,戴上头盔,我觉得我所崇拜的拉力赛前辈们都附体在我身上。
然后,我第一个赛段就掉沟里了。
自然有很多人笑我。
其实在比赛的第一年,我的财力就难以坚持下去了。2004赛季尤其艰苦,朋友的私人车队退出了,没有人要我,我只能自己修车。积累的版税花得差不多了,因为醉心赛车,便无心写书,经济上也没了后续,只能在衣食住上控制支出。北京一起玩车的朋友恰好又普遍富有,有时都不敢一起出去吃饭。有一个朋友家里做地产,见我居无定所,说出于情谊,答应卖我一套二环边的房子,一百多平米,十多万。我账上正好留了几万,是准备支撑之后几站比赛的,都没过脑,直接推辞了。当时我想,要是拼出来了,就算是对自己的童年幻梦有个交代,做个房东似乎从来不在我的梦想范畴之内。于是毅然决定给自己买了几条轮胎。因为买轮胎,遇上一个好心人,终于迎来了我人生第一个赞助商--米其林决定送给我六条轮胎。
虽然仅仅是六条轮胎,我也激动难抑--米其林毕竟是国际大厂商。这是我走向牛逼的第一步啊。这六条轮胎价值一万块左右,我又自己掏了几千,单独做了巨大的贴纸,把整辆赛车都贴满了他们的商标。领航不解,我说这叫感情投资。虽然赞助不多,但我这么一贴,人家就会觉得你仗义。朋友说你不愧是上海人,精明。我说哪里,远见而已。
比赛一开始,送我轮胎的哥们就跑过来,面露难色道,兄弟,我们只是帮助你,不需要你这么回报的。
我说,没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朋友欲言又止,走了。后来有人来传话,问我能不能把这贴纸给撕了,因为轮胎公司总部的老外来了,突然看见有辆贴满自己商标不知道哪冒出来的赛车,非常不悦。
米其林有非常严格的赞助规定,一般只赞助能获胜的车手。我们对您的帮助不求回报,但您贴着一车我们的牌子,容易让外界产生误解。
我愣了有几秒,说,现在没时间了,等第一天比完再撕吧。
结果一进赛段,因为赛车老旧,年久失修,没几公里避震器断了。我是一个对机械几乎一无所知的车手,只知道抛锚了要打开引擎盖假装看看,显专业。那时我连续好几场因为坏车而退赛了,此刻又逢其他车手开着全新的赛车掠过,我恨不得它卷起的土把我给埋了。手机同时响了,是朋友打来的。他问我,听说你又退赛了,别灰心,哦,对了,贴纸撕了没?
那是我第一次为拉力赛默默流泪。要知道如果你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旦你做不好一件事情,人们对你的嘲笑很可能打击到你。我偷偷把车拖回了汽修店,无颜再去赛事维修区。
和励志电影情节不一样的是,接下来的比赛,我并没有逆袭。在第一个赛段,赛车爆缸了,活塞把缸体打了一个大洞,引擎室烧了起来。当时的我再也买不起一个发动机,但在火光照射下,我再没有感觉心酸。要知道坚固的事物都要经过烈火的锤炼,这火光既不能温暖我身,也不能焚毁我心。从那一天起,这件事情,我必须做到。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它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发动机烧了以后,我回到老家。邻居家发小韩春萍(他是个男的,于是喜欢管自己叫春平。大家的疑惑与我的疑惑一样,
答案只有他爹妈知道)对我说,你骑自行车还不错的,但是赛车还是很难去赢全国比赛的,我们承认你在亭东村还是最快的。我说,你等着看吧。
后来的故事就是现在这样了。
2012年,这是我参加拉力赛的第十年。在第一次退出比赛的浙江龙游县城,我捧起了自己第三个年度车手总冠军的奖杯。高兴的是,我终于可以向春萍说我做到了,因为一次可能是侥幸,两次可能是运气,但三次说明我还可以。遗憾的是,我起步太晚了,能力有限,我相信自己在亚洲的拉力车手中也许还不错,但无法和那些欧洲人相比。我们的环境和我自己都不够好,也许更有天赋的人,能站上世界之巅的人,正在读着这篇文章,他甚至可能连驾照都没有。
我也明白了很多事。
他人笑你,是正常的,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你当时都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豁免被他人嘲笑?你的哭泣,你的遭遇,和别人的困苦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么?每个人都想召唤上帝,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快要过不去。他人鼓励你,那是你助燃的汽油;他人笑话你,也许是你汽油里的添加剂。
后来,我并没有和那些当年笑过我的记者们反目,反而到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虽然现在,我的赛车上已经被各种赞助商贴满商标,我用着倍耐力或者横滨无限量提供的最好的轮胎,开着最好的赛车,每场比赛都更换着最好的部件,但我还记得当年的那六条轮胎。那时我觉得我要争气,要让他们见识我的实力,现在我觉得我应该纯粹地感谢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给我斗志,而是他们的确做得很好,又帮助了有潜力的车手,又确保了自己的商业原则,如果我是决策者,我也会这么做。你知道你能做到,别人觉得你也许可以做到,那么,少废话,做到再说,其他的怨气都是虚妄。自己没有展露光芒,就不应该怪别人没有眼光。
如果没做到,我也不会黯然抑郁。至少我童年的幻想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纯粹绑在拉力赛车里,像我的偶像们一样把赛车开成那样。
我知道这路漫长,甚至我的胜利未必能给我增添荣誉,反而还让外行误以为我们的全国锦标赛是个山寨比赛,居然能让一个写字的赢得冠军。不甚明了者倒无妨,可能还会有人反冒出恶意。没关系,总有这样的人,说起赛车只知道F1,说起足球只认识贝利。在他们嘴里,世界上只有一个叫比尔·盖茨的人在做生意。你做到了A,他们会说你为什么没有做到B;你做到了B,他们会问你为什么没有做到C。对于这样的人,无需证明自己,无需多说一句,你只需要无视和继续。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以此文献给我的2003-2012年拉力赛季,献给每一个认真做事不言放弃的朋友,献给每一台被我撞毁的赛车,献给为我祈祷和一直劝我退役的家人和朋友,献给和我并肩奋战的队友和技师们,献给2008年去世的拉力车王徐浪--我从你身上学到如何开车,我赛段里的每一个动作也许都有你的影子,你让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磨灭的,你让我学会了笑对一切,你让我懂得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甚至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开嘴,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可爱的洪水猛兽》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了反差萌。谁会把“洪水猛兽”形容得“可爱”?读完才明白,这里的“洪水猛兽”更多指的是那些我们内心深处难以驯服的欲望、冲动,甚至是那些看似不合时宜却又构成我们生命重要部分的执念。韩寒用他惯有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复杂的、有时甚至有些危险的情感描绘得既真实又带点戏剧性。他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反而坦然地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都不是孤单的,那些曾经让我们羞于启齿的“猛兽”,在他的笔下,也变得可以理解,甚至带上了一点点令人心疼的色彩。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表达,它让我们在审视自己内心时,多了一份宽容和释然。
评分这套韩寒的杂文集,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段时间,每一本都像是在翻阅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的心事。说它熟悉,是因为韩寒的文字风格,那种直率、犀利,带着点儿玩世不恭的语气,早就深入人心,读起来就像在听他本人在你耳边碎碎念。说它陌生,是因为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挖掘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他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和思考。 《杂的文》这本书,初读时只觉得标题就很有意思,杂什么?原来是杂七杂八,包罗万象。里面有对社会现象的嬉笑怒骂,有对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也有对个人成长的点滴记录。韩寒的笔锋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着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值得深思的角落。有时会因为他的直言不讳而拍案叫绝,有时也会因为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而心生共鸣。他并不是那个无所畏惧的少年,而是那个在喧嚣中努力寻找自己声音的青年,而这种真实,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评分《青春》这本书,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青涩懵懂、充满迷茫和冲动的年纪。韩寒的文字总有一种魔力,能勾起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回忆。他笔下的青春,不是只有热血和理想,更多的是伴随而来的迷茫、困惑、不甘,以及在这些情绪中摸索前行的挣扎。他毫不掩饰地展现了青春期的叛逆、对规则的质疑,以及那种想要冲破束缚、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少的自己,也看到了那个曾经也一样努力过、迷茫过、想要成为独特个体的韩寒。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青春的共鸣,也重新审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评分《我所理解的生活》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韩寒式生活哲学”的集锦。他并不是高高在上地传授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用一种极其个人化、却又充满普遍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他谈论金钱,谈论时间,谈论爱情,谈论理想,谈论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遇到的困惑和选择。他的理解,总是带着一种清醒的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他鼓励我们去独立判断,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这种方式在别人看来不那么“主流”。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原来生活可以有很多种姿态,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那个让你内心安宁的姿态。
评分《零下一度》这个标题,就带着一种冰冷而又寂静的意味。这本书中的文字,似乎比其他的更显得内敛和沉思。韩寒在这里,展现了他更深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洞察。他探讨的,不再是表面的浮华,而是更接近于灵魂深处的孤独、失落,以及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努力。文字的温度,虽然不如之前那样炙热,但却多了一份穿透力,直抵人心。他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但也没有沉溺于绝望,而是在零下一度的寒冷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这种冷静的思考和坚韧的生命力,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仿佛在寒冬里,也有一丝温暖在悄悄地融化冰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