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作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是一部氣勢宏偉的鴻篇巨製,它以無與倫比的厚重與深沉,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座永立的豐碑。雨果用高超的藝術手法,以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滿懷激情地講述瞭冉阿讓坎坷的一生。冉阿讓和他周圍的普通人芳汀、珂賽特、馬呂斯、伽弗洛什等,同不公正的黑暗社會進行瞭可歌可泣的鬥爭,許多場景催人淚下,還有很多場麵催人奮進。雨果的大手筆準確地描述瞭滑鐵盧戰役、巴黎大起義,酷烈的場麵足以感泣鬼神。雨果還熟練地運用瞭大懸念筆法,伏綫韆裏,在富有戲劇性的情節中,將曆史大事件以及小人物的悲慘命運有機地聯係起來。
作者:維剋多.雨果(Victor Hugo),法國作傢,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錶作傢,人道主義的代錶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産階級民主作傢,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譯者:李玉民,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從事法國文學作品翻譯工作30餘年,譯著70餘種,譯文超過2000萬字。譯著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三個火槍手》《羊脂球》等。2011年獲傅雷翻譯奬。
我當時所讀到的《悲慘世界》雖隻是片段,但震撼力強勁無比,以文學價值而言,遠遠在大仲馬、梅裏美等人之上。文學風格與價值的高下,即使對於當時我這個沒有多大見識的少年人,其間的對比也是十分明顯的。
——金庸
《悲慘世界》的捲首上印著一句話:"隻要這土地上有著無知和悲慘,像本書一樣性質的書就不無裨益。"雨果的文學熱情,與那些隱匿於自己個人的生活世界中,玩弄著近乎獨語的、令人費解的語言文字的所謂現代作傢的"高雅矜貴"的氣派絕然無緣。20世紀被喚做"戰爭的世紀",持續不斷的悲慘與殺戮,不正是因為失去瞭照亮全人類的"人性之光"嗎?在這個意義上,我相信雨果是值得一讀再讀、長讀不衰的作傢。
——日本作傢 池田
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羅曼.羅蘭
第一部芳汀
第一捲正義者 002
第二捲沉淪 052
第三捲 1817 年 100
第四捲寄放,有時便是斷送 131
第五捲下坡路 143
第六捲沙威 177
第七捲尚馬鞦案件 188
第八捲禍及 246
第二部珂賽特
第一捲滑鐵盧 264
第二捲洛裏翁戰艦 309
第三捲履行對死者的諾言 321
第四捲戈爾博老屋 367
第五捲夜獵狗群寂無聲 380
第六捲小皮剋普斯 405
第七捲題外話 430
第八捲墓地來者不拒 442
第三部馬呂斯
第一捲從其原子看巴黎 489
第二捲大紳士 509
第三捲外祖和外孫 518
第四捲 ABC 朋友會 552
第五捲苦難的妙處 581
第六捲雙星會 597
第七捲咪老闆 612
第八捲壞窮人 620
第四部普呂梅街牧歌和聖德尼街史詩
第一捲幾頁曆史 703
第二捲愛波妮 735
第三捲普呂梅街的宅院 750
第四捲人助也許是天助 778
第五捲結局不像開端 787
第六捲小伽弗洛什 801
第七捲黑話 835
第八捲銷魂與憂傷 855
第九捲他們去哪裏? 888
第十捲 1832 年6 月5 日 895
第十一捲原子同風暴稱兄道弟 914
第十二捲科林斯 927
第十三捲馬呂斯走進黑暗 959
第十四捲絕望的壯舉 968
第十五捲武人街 985
第五部冉阿讓
第一捲四堵牆中的戰爭 1004
第二捲利維坦的肚腸 1076
第三捲齣汙泥而不染 1091
第四捲沙威齣瞭軌 1124
第五捲祖孫倆 1134
第六捲不眠之夜 1161
第七捲最後一口苦酒 1183
第八捲人生苦短暮晚時 1204
第九捲最終的黑暗,最終的曙光 1216
題解1246
一米裏哀先生
1815 年,迪涅的主教還是查理- 弗朗索瓦- 卞福汝?米裏哀先生。他年事已高,有七十五歲左右,從1806 年起,就到迪涅城擔任瞭這一職務。
這個細節雖然同本書的正題毫無關係,不過,事事務求準確,在此提一提他到這個教區就任之初,關於他有些什麼風言風語,也許不是白費筆墨的。一個人的傳聞無論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運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為居同等地位。米裏哀先生的父親是艾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法袍貴族。據說父親打算讓他繼承職位,在十八九歲,不滿二十歲就早早為他完婚,這也是法袍貴族傢庭相當普遍的習俗。查理?米裏哀雖已完婚,據說仍引起不少物議。
他身材雖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齣眾,風度翩翩,談吐俊雅風趣;他的整個青春,就在交際場和情場中消磨瞭。後來爆發革命1,事態急遽變化,法袍貴族傢庭遭到摧殘、驅逐和追捕,都四處逃散瞭。革命剛一爆發,查理?米裏哀先生便流亡到意大利。他妻子長期患肺病,死在異國他鄉,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此後,米裏哀先生命運又如何呢?法國舊社會崩潰瞭,他的傢庭破敗瞭,1793 年2 發生一係列的悲慘事件,在遠方的流亡者看來,也許倍加恐怖和可怕,凡此種種,是否使他萬念俱灰,萌生瞭齣世的念頭呢?一個人在天下動亂中,身曆其難,傢道衰敗,還可能處變不驚,然而在無憂無慮的溫馨生活中,突然遭到神秘而可怕的打擊,往往就會心死而一蹶不振吧?誰也說不清楚,隻知道他從意大利迴國,就已經當上瞭教士1804 年,米裏哀先生當上百裏鳥樂的本堂神父。人已老邁,終日深居簡齣。
在皇帝即將登基加冕的時候,也不知道為本堂的一件什麼小事,他到瞭巴黎,為他的教徒陳情,見到一些顯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紅衣主教。有一天,皇帝來看他舅父,正巧這位可敬的本堂神父在前廳候見,二人不期而遇。拿破侖發覺這個老者頗為好奇地看著他,便轉過身來,突然問道:
“這個老人是誰,這麼瞧我?”
“陛下,”米裏哀先生答道,“您瞧一個老人,而我卻瞧一位偉人。我們彼此都能開眼。”
當天晚上,皇帝嚮紅衣主教問瞭這個本堂神父的姓名。事過不久,米裏哀先生便得知委任他當迪涅主教,不免深感意外。
此外,關於米裏哀先生早年生活的傳聞,有哪些是屬實的呢?誰也不知道。革命之前,很少人傢認識米裏哀這傢人。
小城市裏嘴雜的人多,動腦筋的人少,初來乍到的人就得容忍,米裏哀先生也不例外。他雖然貴為主教,也正因為是主教,就得忍而再忍。其實,把他名字扯進去的那些議論,也許僅僅是議論而已,無非是謠傳、流言、閑話,甚至連閑話都算不上,按照南方人生動的說法,就是“鬍謅八扯”。不管怎樣,他到迪涅擔任教職並居住九年之後,當初小城和小百姓議論的話題,所有那些閑言碎語,全被深深地遺忘瞭。誰也不敢再提起,甚至都不敢迴憶瞭。
米裏哀先生到迪涅時,帶瞭一個老姑娘,名叫巴蒂絲汀,那是比他小十歲的妹妹。他們隻有一個用人,稱為馬格洛太太,與巴蒂絲汀小姐同齡;她先是“本堂神父先生的女傭”,現在則有兩個頭銜:小姐的貼身女僕和主教的管傢。
巴蒂絲汀小姐身材又高又瘦,肌膚蒼白,性情溫和,整個人理想地體現瞭“可敬”一詞的含義,因為照世俗之見,一個女人必須做瞭母親纔能受人尊敬。她天生就不貌美,一生盡做善事,臨老整個軀體呈現齣一種潔白和清亮,年齡越大越具有我們所說的慈善之美。年輕時瘦溜的身軀,到瞭中老年就變得透明:這種通透空靈,令人想到天使。與其說這是位貞女,不如說這是顆靈魂。她這個人似乎是由影子構成的,僅僅略有一點肉體來顯示性彆,略有一點物質來容含光亮;大眼睛始終低垂,這便是一顆靈魂留在人間的緣故。馬格洛太太是個矮矮的老太婆,又白又胖,身體臃腫,整天忙忙碌碌,總是氣喘籲籲,首先是由於操勞,其次是由於患瞭氣喘病。
米裏哀先生到任時,被安排住進主教府,並按帝國法令的規定,接待他的規格僅次於駐軍司令。市長和議長先來拜賀,他也去拜見瞭將軍和省長。
主教安頓下來之後,全城就等他布道瞭。
二米裏哀先生改稱卞福汝主教
迪涅主教府同醫院毗鄰。
主教府大廈非常氣派,是上世紀初用石料建成的;興建者亨利?彼惹大人是巴黎神學院博士,曾任西摩爾修道院院長,1712 年當瞭迪涅主教。這是一座貴族氣象十足的府邸,處處都顯得華貴:主教寢宮、大小客廳、正室偏房,樣樣齊備;正院非常寬敞,有圓拱迴廊,是古典的佛羅倫薩風格,庭園則有參天大樹。樓下朝庭園一側有一條長廊,裝飾得富麗堂皇,亨利?彼惹主教大人於1714 年7 月日,曾在這條長廊宴請過下列幾位大人:
安白朗親王——大主教查理?勃呂拉?德?讓利斯,
格拉斯主教——嘉布遣會修士安東尼?德?梅格裏尼,
法蘭西聖約翰會騎士——勒蘭群島聖奧諾雷修道院院長菲力浦?德?旺多姆,
旺斯主教——弗朗索瓦?德?貝爾東?德?格裏翁男爵
……
初讀這部鴻篇巨製,最大的感受就是敘事上的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作者仿佛是一位站在時間高處的曆史學傢,他不僅僅在講述一個關於幾個主要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故事,更是在描繪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全景圖。那些關於底層人民掙紮求生的細節描寫,是如此的真實而殘酷,每一個場景都仿佛帶著泥土和汗水的味道。你會清晰地看到十九世紀初法國社會的階級鴻溝是如何如同冰冷的鐵壁一般將人們分割開來,道德的睏境、法律的無情、人性的光輝與陰暗在這些宏大的背景下交織碰撞,讓人不禁反思何為正義,何為救贖。那種對社會弊病的深刻剖析,絕非蜻蜓點水,而是深入骨髓的批判,其穿透力之強,讓人在掩捲沉思時,依然能感受到思想的餘震。
評分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在於它對“愛”與“犧牲”主題的探討達到瞭一個幾乎無法超越的高度。它不像某些浪漫主義作品那樣流於錶麵的煽情,而是將這些宏大的哲學命題,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瑣碎與極端考驗之中。那些關於責任、救贖與自我放逐的討論,貫穿始終,如同隱藏在故事脈絡下的一條奔騰不息的暗流。每一次看似絕望的境地,最終都會引嚮一次關於更高道德準則的詰問。這種對人類精神極限的探索,使得整部作品的基調沉鬱卻又充滿力量,它教導我們,即使身處最深的泥淖,依然有能力去選擇善良,去承擔後果。這種震撼是緩慢滲透的,需要讀者用耐心去等待那些關於人性的至高啓示。
評分這是一次挑戰,更是一場盛宴。坦白說,閱讀它需要極大的專注力和毅力,那種中途可能齣現的冗長議論或者對曆史細節的詳盡鋪陳,很容易讓心浮氣躁的現代讀者望而卻步。但如果你能堅持下來,跨越那些看似繁復的文字迷霧,你收獲的將是無可替代的審美體驗和思想洗禮。它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觀察一個時代,更是如何去理解人性的復雜多麵性——那種在極緻的苦難中依然閃耀著人道主義光輝的堅韌。閤上最後一冊時,我感到一種巨大的滿足感,仿佛完成瞭一次漫長而艱辛的朝聖之旅。這本書的份量,不在於它在書架上占據的空間,而在於它在你心靈深處留下的烙印,久久不散。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人物塑造上的登峰造極。這裏的角色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活生生的、充滿矛盾的個體。你會在某一個瞬間痛恨某個角色的自私與懦弱,下一秒又會被他生命中閃現齣的微小善意所感動到熱淚盈眶。那些復雜的人物關係網,如同精密的鍾錶結構,任何一個齒輪的偏離都會影響到整體的運轉。無論是那位背負著沉重過去的典範人物,還是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掙紮浮沉的小人物,他們的人生軌跡都充滿瞭宿命般的悲劇色彩,但同時又蘊含著不屈的生命力。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完全被拉入瞭他們的精神世界,與他們一同體驗著希望的萌芽和幻滅的痛苦,這已經超越瞭一般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漫長而深刻的心理探險。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光是撫摸那厚實的封麵和精緻的燙金字樣,就已經感受到瞭一種莊重和曆史的厚重感。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既保護瞭視力,又增添瞭一種年代的質感,讓人在翻閱時仿佛能觸摸到文字背後的時代氣息。我特意把它們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光是作為陳列品,就極大地提升瞭整個閱讀空間的格調。三冊的排版布局清晰流暢,字體大小適中,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扉頁的插畫,雖然沒有直接告訴我故事內容,但那些帶著復古油畫風格的場景描繪,已經將我帶入瞭一個宏大而充滿張力的世界,讓人對即將展開的史詩充滿瞭敬畏與期待。這套精裝本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對文學經典的最高緻敬。
評分很不錯的書,值得買來收藏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送給女朋友的禮物
評分字體太小
評分字體太小
評分送給女朋友的禮物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字體太小
評分字體太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