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获奖不断的个性导演蔡明亮shou部简体版作品
“我从来不害怕有人看不懂我的电影”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杰出代表,艺术电影的标杆与典范
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获奖不断的个性导演蔡明亮
谈其电影之路的喜怒哀乐讲电影更讲人生大课题
1.蔡明亮是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代表性面孔之一,他的电影通过诗意的镜头将都市人的孤独与疲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一大批影迷。
2.本书是蔡明亮shou次将自己对电影和艺术的思考付诸文字的shou部中文简体版作品。
在本书中蔡明亮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电影创作理念和艺术理想,也分享了从影多年以来的人生感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蔡明亮是台湾ji具争议的个性导演。他别具风格的长镜头与匠心独运的画面构图令人为之着迷。他以真实而直白的手法,丰富而强烈的意象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寂寞与疏离。从《爱情万岁》到《河流》,从《洞》到《你那边几点》,他用一部部电影不断向人们不断传达出他独特的人生观察。
本书甄选了蔡明亮电影讲座中的精华。他谈及自己的从影经历,分享对电影艺术的经验与感受,讲述与李康生跨越数十载的合作,更涉及广阔而宏大的人生话题。
作者:蔡明亮
台湾著名导演、编剧。台湾新电影运动的jie出代表。
中国艺术电影的先qu人物。
1994年《爱情万岁》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奠定了世界影坛地位。
1998年《洞》获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1997年《河流》获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新加坡影展z佳影片。
2004年《天边一朵云》获柏林影展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费比西奖。
2003年《不散》获威尼斯影展费比西奖、南特影展z佳导演、台北电影节z佳影片。
2009年《脸》入围戛纳电影节国际竞赛片单元,成为卢浮宫shou部典藏电影。
2013年《郊游》获威尼斯影展评审团大奖、金马奖z佳导演。
编者:卓伯棠
卓伯棠,曾就读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制作)硕士,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哲学博土。现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总监、教授。
蔡明亮的电影艺术熬得住寂寞,熬得住不求立杆见影的深耕。
——龙应台
他的影片关注现代都市人的欲望、迷茫、疲倦和孤独,平淡而缓慢的镜头语言透视这人们的失落与隔阂。
——卓伯棠
第一讲
我从来不害怕有人看不懂我的电影
第二讲
我的电影从手工业的概念去思考
第三讲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
第四讲
我不想变成说故事的高手,拍多题材、多变化
第五讲
我的生活点点滴滴会反映到作品里
第六讲
创作是生活细节状态的投射
第七讲
在工作中“不要脸”,要的效果一定要达到
第八讲
我敢卖票和咖啡,因为我的电影好看,咖啡好喝
附录:蔡明亮作品年表
《我从来不害怕有人看不懂我的电影》(节选)
卓伯棠教授:你们好。大家早。同学们都应该听得懂普通话,我们还是用大多数同学听得懂的普通话来说好了。蔡导演等一下也是用普通话来讲,当然他广东话也说得很好,他本来也是广东人,他祖籍是广东。
今天我们第一次请来了蔡明亮导演,这一次(讲座)让同学们知道蔡导演是谁,他大概想的是什么,他眼中的电影是什么。然后呢,大概十月份的时候,我们会请蔡导演过来做几天的讲座,到时你们会更深入地了解蔡导演对电影和相关的舞台剧、纪录片等等其他媒介艺术的看法。
很多年轻的同学可能不知道蔡导演的过去,蔡导演是出生在多文化、多声音、多种族撞击的一个地方,他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然后他到了台湾念书,那时刚好台湾也从戒严到解严,是报纸媒介什么都开放的时候。所以也就是在一个很自由、很民主的环境中,蔡导演大半生的时间在台湾读书、拍电影。
他拍了很多艺术水平很高的电影,我想大家都知道蔡导演的《脸》,这部电影被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列为典藏。作品可以被博物馆典藏,这对于一个导演而言,是一项很难得的荣誉。我想从这点来说大家都可以了解到蔡导演的作品的艺术水平在哪个等级。当然他还拍了很多电影,像《天边一朵云》,还有早期的《爱情万岁》《青少年哪吒》《河流》《黑眼圈》等等,当然等一下我们的叶教授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蔡导演也拍过纪录片,这么多年来跟艺术、产业有关的事情也做了很多。他有个很重要的坚持,就是直到今天,他都在拍他的电影,不管他有多少资金,他都可以很开心地拍电影,大家也会被他的电影打动。为了实现自己的坚持,蔡导演用自己的作品与他人沟通。
我想这一点对同学们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常常说拿出你的作品来,如果你没有作品,你就不能跟人家去沟通,也不能跟人家做辩论,不能跟人家做交流,蔡导演这么多年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亲力亲为,自己到街道上去卖自己的电影票。他找寻自己的观众,因为一般的电影院观众不见得是蔡导演的电影的观众,我想在这一块,蔡导演那么多年来都在努力,他永不放弃的就是对电影的执着,我想这也是今天蔡导演坐在这个位子上最主要的原因。我就不再多讲,我们先热烈地欢迎蔡导演。然后交给叶教授来详细介绍。
叶月瑜教授:其实刚刚我们电影学院的总监卓教授已经做了非常非常详尽的介绍,我想,大家今天就尽量轻松一点,我们看到蔡导演在这边,他非常的轻松,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不是文艺腔,我就是觉得你们大概看不到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对,他脚上穿着一双布鞋。
对于《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这本书,我有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打破对蔡明亮电影的一些刻板印象。我承认,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时,确实被那种压抑和缓慢打了个措手不及,觉得“这到底在讲什么?”。但随着观看的作品越来越多,我逐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那种无声的呐喊,那种对被忽视的角落的关注。所以,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视角,让我明白他为何选择如此极端和克制的表达方式。他是否会在书中,坦诚地讨论他的创作困境?他如何应对外界的批评和误解?我特别想知道,对于他来说,“一念”是什么?是灵感乍现的瞬间,还是日积月累的沉淀?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了解一个导演,更像是学习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在看似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中,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如何理解那些沉默背后的深刻含义。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比他的电影本身,更容易让我理解他。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种“翻译”的功能,将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用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评分说实话,我对蔡明亮导演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抱着一种既敬畏又有点难以捉摸的心态。他的电影,总是在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用一种近乎静止的时间流,捕捉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波动。这种风格,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对于我这种对“慢电影”情有独钟的观众来说,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盛宴。所以,《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张通往他艺术殿堂的邀请函。我渴望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隐藏在电影表象之下的精神内核。他是否会在书中分享他那些看似随意却又精准无比的镜头调度?他如何看待“时间”在电影中的作用?还有,那些他钟爱的演员,他们是如何在他独特的语境下,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表演能量?我特别好奇,当一个导演拥有如此强大的个人风格时,他会如何与外界交流,如何解释自己那些常常被解读为“晦涩”的作品。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关于电影的创作,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的展现。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启发,一种不被外界喧嚣所裹挟,坚持自己内心节奏的生活方式。我想象着,在书中,他会用一种平静却充满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他与电影之间的那些纠葛,那些爱恨,那些最终汇聚成他独特艺术符号的瞬间。
评分《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这本书,说实话,我最初是被这个名字吸引的。那种“一念之间”的哲学感,加上“蔡明亮”这个名字本身自带的艺术光环,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蔡明亮导演的电影,不是那种看完会立刻让你大呼过瘾的类型,而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去体会。他的镜头语言,那种缓慢、压抑,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总能触碰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当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书,能够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思考,甚至他的人生哲学,我简直是迫不及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电影技术的探讨,更是关于一个艺术家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表达内心的独白。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些沉默的长镜头里,他到底想要传达些什么?是不是就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很多深刻的洞察,其实都源于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某个“一念”的闪光?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这位台湾电影大师的内心世界,也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影像。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许多关于他的电影场景,比如《河流》里那股无法言说的湿冷,《爱情万岁》里空旷的展览馆,还有《郊游》里那种迷失的漂泊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一一解开这些画面带给我的困惑,或者,至少能让我带着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它们。
评分我通常不是那种会主动去追逐导演访谈录的人,总觉得书籍化的访谈,很多时候会损失掉那种现场交流的火花。但《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这本书,在我手里摩挲的时候,却意外地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究欲。蔡明亮导演,在我看来,他的人物角色,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疏离,他们的渴望,总是那么真实,那么触动人心。我曾经在看完他的电影后,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那些没有台词的镜头,那些被放大到极致的动作。所以,我期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打开我理解这些复杂情感的门锁。他是否会在书中,剖析自己那些标志性的“长镜头”是如何形成的?那些看似停滞的画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叙事张力?而且,他对于“身体”和“空间”在电影中的运用,也是我一直着迷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元素,让我明白,为什么他的电影总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存在感,即使主角常常是沉默寡言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电影评论,不如说是一次深度对话,一次与灵魂的碰撞。我期待在字里行间,找到他对于人生,对于欲望,对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评分拿到《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些让我久久难忘的电影场景。蔡明亮导演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们不像好莱坞电影那样直白,却能在你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总觉得,他的电影,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缓慢而诚实的对话,对话的对象,既是电影里的角色,也是屏幕外的观众。所以,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本书里,他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解读自己的创作理念。他是否会分享他那些关于“身体”和“欲望”的独到见解?他如何看待当今社会越来越浮躁的观影趋势?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探讨,更是他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哲学思考。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他对于“慢”的坚持,对于“静”的力量的理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能比他的电影,更容易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因为它不像电影那样,需要通过画面和声音来传达,而可以直接用文字,触碰我的思想。我渴望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更具象、更直接的蔡明亮,一个愿意袒露心声,分享他艺术旅程中那些珍贵“一念”的艺术家。
评分物流不错,送货很快,包装完好。好评
评分印刷精美,包装别致,非常好的一本书
评分写作风格和之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这本书更贴近和生活。我认为这才是给读者的最好的馈赠。
评分为了有个有趣的灵魂,我也是蛮拼的。谢谢快递小哥,送货及时,服务态度好。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包装很好
评分侯导不用多说了吧 华人导演里真正的大咖
评分不错
评分想要买这本书很久了,赶上618超级合适,就都买了。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包装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