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共收录了44份课程标准。从时间跨度看,它涉及了2004年到2015年多个国家的课程标准,是进入21世纪后各国根据时代特点和新问题对“世纪之交”课程标准的修订或改善;从地域分布看,它覆盖了北美、北欧、西欧、东欧、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的14个国家;从种类上看,它包括19种《历史课程标准》和25种《社会科课程标准》。
本书为我国的历史课程改革打开了全球视野,并提供了多样性、借鉴性、动态性的课程研究资源。读者可以从中找到不同类型的历史课程、不同形式的知识构造,以及对学习成就的评价等,可以依照国别、地方或区域了解历史教育的发展情况。
赵亚夫: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文科工作委员会委员
原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张汉林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研究员,《中学历史教学》顾问
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序言:借鉴·视野·发展
第一部分 美国
1.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
2.《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历史部分)评介
3.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
4.《加利福尼亚州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评介
5.宾夕法尼亚州历史课程标准
6.纽约州社会科框架
7.纽约州社会科资源与核心课程指导
8.华盛顿州社会科学习标准
9.得克萨斯州社会科课程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标准
10.佛罗里达州社会科课程标准
11.北达科他州内容和成就标准:社会科
12.新泽西州核心课程标准
13.新墨西哥州社会科课程标准
14.马萨诸塞州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架构
15.内华达州社会科课程标准
16.美国社会科(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二部分 加拿大
17.曼尼托巴省11年级加拿大历史实施基础
18.安大略省历史课程标准(7~8年级)
19.安大略省加拿大与世界课程标准(9~10年级)
20.安大略省加拿大与世界课程标准(11~12年级)
21.魁北克省教育计划初中社会科课程标准(7~8年级)
22.魁北克省历史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9~10年级)
23.魁北克省20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11年级)
24.加拿大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一部分英国
1.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2.《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二部分德国
3.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中等教育阶段二高级人文与综合中学核心教学计划* 历
史
4.《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高级人文和综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5.巴伐利亚州中等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程标准
6.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7.巴伐利亚州实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8.德国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历史意识”——兼评巴伐利亚州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法国
9.法国初中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10.法国高中历史、地理课程大纲
11.法国中学历史课程大纲评介
第四部分芬兰
12.芬兰国家核心课程基础教育(5-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
13.芬兰国家核心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4.《芬兰国家核心课程历史教学计划》评介
第五部分捷克
15.捷克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历史课程标准
16.《捷克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六部分日本
17.日本初中社会科*历史分野学习指导要领
18.日本高中地理历史科*历史学习指导要领
19.日本初、高中历史《学习指导要领》评介
第七部分韩国
20.韩国社会科共同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版)
21.韩国社会科选择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版)
22.《韩国社会科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版)》评介
23.韩国社会科共同教育课程标准(2015年版)
24.韩国社会科选择中心教育课程标准(2015年版)
第八部分新加坡
25.新加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
26.新加坡2016年大学预备课程历史教学大纲
27.《新加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第九部分印度
28.印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9.《印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部分 澳大利亚
30.澳大利亚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高中(11—12年级)古代史课程标准
31.高中(11—12年级)现代史课程标准
32.《澳大利亚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一部分新西兰
33.新西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4.《新西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二部分南非
35.南非(R~12年级)国家课程陈述(历史)
36.《南非(R~12年级)国家课程陈述》评介
附录一
1.欧洲议会与欧洲理事会就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的建议
2.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参考框架
附录二
欧洲的历史教育——俄罗斯联邦和欧洲委员会的历史教育合作
附录三
1.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大纲(历史)
2.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大纲(历史)
3.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大纲(历史)
后记
下册
第一部分英国
1.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
2.《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二部分德国
3.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中等教育阶段二高级人文与综合中学核心教学计划* 历
史
4.《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高级人文和综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5.巴伐利亚州中等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程标准
6.巴伐利亚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7.巴伐利亚州实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8.德国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历史意识”——兼评巴伐利亚州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法国
9.法国初中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10.法国高中历史、地理课程大纲
11.法国中学历史课程大纲评介
第四部分芬兰
12.芬兰国家核心课程基础教育(5-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
13.芬兰国家核心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14.《芬兰国家核心课程历史教学计划》评介
第五部分捷克
15.捷克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历史课程标准
16.《捷克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六部分日本
17.日本初中社会科*历史分野学习指导要领
18.日本高中地理历史科*历史学习指导要领
19.日本初、高中历史《学习指导要领》评介
第七部分韩国
20.韩国社会科共同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版)
21.韩国社会科选择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版)
22.《韩国社会科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版)》评介
23.韩国社会科共同教育课程标准(2015年版)
24.韩国社会科选择中心教育课程标准(2015年版)
第八部分新加坡
25.新加坡初中历史教学大纲
26.新加坡2016年大学预备课程历史教学大纲
27.《新加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第九部分印度
28.印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9.《印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部分 澳大利亚
30.澳大利亚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高中(11—12年级)古代史课程标准
31.高中(11—12年级)现代史课程标准
32.《澳大利亚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一部分新西兰
33.新西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4.《新西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评介
第十二部分南非
35.南非(R~12年级)国家课程陈述(历史)
36.《南非(R~12年级)国家课程陈述》评介
附录一
1.欧洲议会与欧洲理事会就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的建议
2.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参考框架
附录二
欧洲的历史教育——俄罗斯联邦和欧洲委员会的历史教育合作
附录三
1.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大纲(历史)
2.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大纲(历史)
3.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大纲(历史)
后记
阅读完这套书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让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自身历史教育体系的优缺点。作者对不同国家课程标准改革路径的梳理,展现了教育改革的普遍挑战与局部成功经验。尤其是在面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如何构建一套既能维系民族认同感、又能培养批判性全球公民意识的历史课程,是全世界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本书详尽地展示了各国在寻找平衡点时的挣扎与尝试。我从中获得的启发,不仅是对“国外”历史教育的了解,更是对“我们自己”历史教育未来走向的一种深刻反思与前瞻。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让读者能够自己去解构和评估任何一种历史教育方案的内在逻辑与潜在缺陷。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它在处理那些敏感或争议性历史议题时所展现出的高度专业性和中立性。在对比各国课程标准如何处理殖民主义、战争罪责或民族冲突等敏感话题时,作者没有采取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客观地呈现了各国在官方话语体系中是如何进行“修辞建构”的。这种克制而审慎的笔调,使得原本容易陷入情绪化争论的话题,得以在学术的框架内被冷静地审视。比如,关于二战历史的某些叙述,不同国家的标准在词汇选择和事件强调上的差异,被作者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清晰地看到政治意图是如何巧妙地融入历史叙事之中的。这种“去魅”的过程,对于任何希望理性看待国际关系史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必要的洗礼。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历史叙事时,必须时刻警惕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滤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世界历史进程有着浓厚兴趣的人量身定制的。它以一种近乎学术的严谨态度,深入剖析了不同国家在历史教育体系中对“历史”的定义、侧重点和叙事方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对比不同课程标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宏观视野和细腻入微的观察力。比如,当探讨美国和欧洲某些国家的历史标准时,你能清晰地看到文化霸权和民族构建在教材编写中的微妙作用。它不像那些人云亦云的通史读物,而是直接揭示了“谁在教历史,以及为什么这么教”的核心问题。书中对“真实性”和“视角依赖性”的讨论,让我对以往接受的历史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读完这部分内容,你会发现历史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既定的事实堆砌,而是一场持续进行的、充满意识形态较量的诠释工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超越教科书层面,理解全球历史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者或教师来说,这套书提供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是无价之宝。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绝非轻松的消遣读物,更像是一份需要反复咀嚼的学术盛宴。作者的论证逻辑极其严密,引用了大量的官方文件、政策白皮书以及教育学家的论著,构筑起一个坚不可摧的分析体系。对于我这种对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幕后揭秘”的指南。它不仅仅停留在描述“标准是什么”,更深入挖掘了“标准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复杂过程。其中关于标准化考试对课程内容异化的分析,尤其发人深省——当教学目标被简化为应试技巧时,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便被无情地阉割了。这种对现实教育困境的精准捕捉和冷静剖析,使得这本书的现实意义远超理论探讨的范畴。它迫使读者思考,我们所接受的教育,究竟是在培养历史的思考者,还是历史的背诵者?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跨文化比较的深度上。我以往阅读的很多关于课程标准的介绍,往往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或某一种教育哲学的影响下。然而,这套书如同架起了一座桥梁,将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教育理念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去衡量。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历史观差异被剖析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书中对集体记忆与个人英雄主义在不同课程标准中的权重分配进行了细致的量化对比,这种对比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结合了该国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的深层解读。我尤其喜欢它探讨“全球史”概念在不同课程标准中是如何被接纳和异化的过程。那种从宏观政策文件到微观教学实践的链条式分析,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文献功底。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国际教育研讨会,各方专家正激烈辩论着历史教学的未来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