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会计专业人士 内容详实,讲解到位
掌握会计科目,是掌握会计准则的要点与关键。本书会计科目讲述齐全,按照会计业务的分类并结合实务操作的典型案例,对修改的会计科目的相关内容及时更新,是一本出色的会计科目专业书籍。
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本书逻辑体系严谨,摒弃传统设置的叙述方式介绍每项会计科目,突显清晰明了的会计科目之间数量分配原则,提纲挈领剖析层次与关系,是本书具有的突破和亮点。
图解案例,融会贯通
82个常用会计科目,209个会计核算案例,320幅会计分录的逻辑结构图。流程图搭配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实务操作,为读者带来更为详细的讲解,打开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大门,便于会计从业者的阅读、理解和掌握。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会计工作者准确地掌握会计科目的使用方法,特编写本书。本书依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针对会计核算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5大类会计要素,采用“科目释义+科目综述+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案例解析”的结构模式,结合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详细讲解了除金融企业以外的80余个会计科目的核算规范,提供了270余个会计核算的案例解析。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尽力为读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高效的阅读环境体验。
本书既是会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提升业务水平、掌握会计法规、随查随用的工具书;又是会计从业者提升专业水平的专业读物。
作者简介
平准,知名财税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百德财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现担任多家公司财务顾问。曾任职于北京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先后从事会计报表审计、税务筹划、管理咨询等工作;出版财务类专著多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 1章 会计与会计人员
1.1 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1
1.1.1 会计的概念 1
1.1.2 会计的职能 2
1.1.3 会计的作用 4
1.2 会计职业前景 5
1.2.1 会计职业的特点 5
1.2.2 会计人员的职业选择 6
1.3 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 7
1.3.1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
1.3.2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8
第 2章 会计基础理论
2.1 会计的基本假设 11
2.1.1 会计主体 11
2.1.2 持续经营 12
2.1.3 会计分期 12
2.1.4 货币计量 12
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要素 13
2.2.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3
2.2.2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15
2.3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21
2.3.1 会计科目的概念 21
2.3.2 会计设置明细科目的原则 21
2.3.3 设置会计科目的方法 21
2.3.4 会计账户的概念 22
2.3.5 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22
2.4 记账法概述 23
2.4.1 复式记账法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 23
2.4.2 复式记账法运用——借贷记账法 24
2.4.3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25
2.4.4 试算平衡 25
2.5 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26
2.5.1 会计法 27
2.5.2 会计准则 27
第3章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3.1 会计凭证的概念与种类 30
3.1.1 会计凭证的定义 30
3.1.2 会计凭证的作用 30
3.1.3 会计凭证的种类 30
3.1.4 会计凭证如何传递 34
3.1.5 会计凭证如何保管 34
3.2 原始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35
3.2.1 原始凭证的概念 35
3.2.2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35
3.2.3 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36
3.3 记账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36
3.3.1 记账凭证的概念 36
3.3.2 记账凭证的种类 36
3.3.3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37
3.3.4 记账凭证的审核 38
3.4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39
3.4.1 会计账簿的概念 39
3.4.2 会计账簿的种类 40
3.4.3 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 44
3.4.4 启用账簿的规则 44
3.4.5 登记账簿的规则 44
3.4.6 错账的更正规则 45
第4章 资产类科目的
设置与账务处理
4.1 库存现金 48
4.1.1 什么是库存现金 48
4.1.2 如何使用“库存现金”科目 49
4.1.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49
4.1.4 库存现金如何管理 49
4.1.5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51
4.2 银行存款 53
4.2.1 什么是银行存款 53
4.2.2 如何使用“银行存款”科目 54
4.2.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54
4.2.4 如何管理银行存款 55
4.2.5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55
4.3 其他货币资金 56
4.3.1 什么是其他货币资金 56
4.3.2 如何使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56
4.3.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57
4.3.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57
4.4 交易性金融资产 61
4.4.1 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61
4.4.2 如何使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62
4.4.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62
4.4.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63
4.5 应收票据 66
4.5.1 什么是应收票据 66
4.5.2 如何使用“应收票据”科目 66
4.5.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67
4.5.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67
4.6 应收账款 70
4.6.1 什么是应收账款 70
4.6.2 如何使用“应收账款”科目 70
4.6.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71
4.6.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72
4.7 预付账款 73
4.7.1 什么是预付账款 73
4.7.2 如何使用“预付账款”科目 73
4.7.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73
4.7.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74
4.8 应收股利 75
4.8.1 什么是应收股利 75
4.8.2 如何使用“应收股利”科目 75
4.8.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75
4.8.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75
4.9 应收利息 76
4.9.1 什么是应收利息 76
4.9.2 如何使用“应收利息”科目 76
4.9.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76
4.9.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77
4.10 其他应收款 79
4.10.1什么是其他应收款 79
4.10.2如何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 79
4.1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79
4.1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80
4.11 坏账准备 82
4.11.1什么是坏账准备 82
4.11.2如何使用“坏账准备”科目 82
4.1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82
4.1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83
4.12 材料采购 86
4.12.1什么是材料采购 86
4.12.2如何使用“材料采购”科目 86
4.1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86
4.12.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86
4.13 在途物资 89
4.13.1什么是在途物资 89
4.13.2如何使用“在途物资”科目 90
4.1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90
4.1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90
4.14 原材料 92
4.14.1什么是原材料 92
4.14.2如何使用“原材料”科目 92
4.1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92
4.1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93
4.15 材料成本差异 96
4.15.1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 96
4.15.2如何使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97
4.15.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97
4.15.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97
4.16 库存商品 100
4.16.1什么是库存商品 100
4.16.2如何使用“库存商品”科目 101
4.16.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01
4.16.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02
4.17 发出商品 105
4.17.1什么是发出商品 105
4.17.2如何使用“发出商品”科目 105
4.17.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05
4.17.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06
4.18 商品进销差价 107
4.18.1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 107
4.18.2如何使用“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107
4.18.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08
4.18.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08
4.19 委托加工物资 110
4.19.1什么是委托加工物资 110
4.19.2如何使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110
4.19.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10
4.19.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10
4.20 周转材料 114
4.20.1什么是周转材料 114
4.20.2如何使用“周转材料”科目 114
4.2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15
4.2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16
4.21 融资租赁资产 119
4.21.1什么是融资租赁 119
4.21.2如何使用“融资租赁资产 ”科目 120
4.2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20
4.2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20
4.22 未担保余值 128
4.22.1什么是未担保余值 128
4.22.2如何使用“未担保余值”科目 128
4.2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29
4.23 存货跌价准备 129
4.23.1什么是存货跌价准备 129
4.23.2如何使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129
4.2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30
4.2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30
4.24 持有至到期投资 132
4.24.1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132
4.24.2如何使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 132
4.2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33
4.2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34
4.25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39
4.25.1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39
4.25.2如何使用“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139
4.25.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39
4.25.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40
4.2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1
4.26.1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1
4.26.2如何使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科目 141
4.26.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41
4.26.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42
4.27 长期股权投资 148
4.27.1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 148
4.27.2如何使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149
4.27.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49
4.27.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50
4.28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61
4.28.1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61
4.28.2如何使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162
4.28.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62
4.28.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62
4.29 投资性房地产 163
4.29.1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 163
4.29.2如何使用“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163
4.29.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64
4.29.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64
4.30 长期应收款 176
4.30.1什么是长期应收款 176
4.30.2如何使用“长期应收款”科目 176
4.3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77
4.3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77
4.31 未实现融资收益 180
4.31.1什么是未实现融资收益 180
4.31.2如何使用“未实现融资收益”
科目 180
4.3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81
4.3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81
4.32 固定资产 181
4.32.1什么是固定资产 181
4.32.2如何使用“固定资产”科目 182
4.3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82
4.32.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83
4.33 累计折旧 189
4.33.1什么是累计折旧 189
4.33.2如何使用“累计折旧”科目 189
4.3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89
4.3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90
4.3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91
4.34.1什么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91
4.34.2如何使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 191
4.3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91
4.3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91
4.35 在建工程 193
4.35.1什么是在建工程 193
4.35.2如何使用“在建工程”科目 193
4.35.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93
4.35.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94
4.36 工程物资 196
4.36.1什么是工程物资 196
4.36.2如何使用“工程物资”科目 196
4.36.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197
4.36.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197
4.37 固定资产清理 200
4.37.1什么是固定资产清理 200
4.37.2如何使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00
4.37.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00
4.37.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01
4.38 无形资产 204
4.38.1什么是无形资产 204
4.38.2如何使用“无形资产”科目 204
4.38.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05
4.38.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05
4.39 累计摊销 210
4.39.1什么是累计摊销 210
4.39.2如何使用“累计摊销”科目 210
4.39.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10
4.39.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11
4.4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11
4.40.1什么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11
4.40.2如何使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 211
4.4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11
4.4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12
4.41 商誉 213
4.41.1什么是商誉 213
4.41.2如何使用“商誉”科目 213
4.4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14
4.4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14
4.42 长期待摊费用 215
4.42.1什么是长期待摊费用 215
4.42.2如何使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215
4.4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15
4.42.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16
4.43 递延所得税资产 217
4.43.1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217
4.43.2如何使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217
4.4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17
4.4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18
4.44 待处理财产损溢 220
4.44.1什么是待处理财产损溢 220
4.44.2如何使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20
4.4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20
4.4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21
第5章 负债类科目的
设置与账务处理
5.1 短期借款 224
5.1.1 什么是短期借款 224
5.1.2 如何使用“短期借款”科目 225
5.1.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25
5.1.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25
5.2 交易性金融负债 227
5.2.1 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负债 227
5.2.2 如何使用“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 227
5.2.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27
5.2.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28
5.3 应付票据 231
5.3.1 什么是应付票据 231
5.3.2 如何使用“应付票据”科目 231
5.3.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31
5.3.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32
5.4 应付账款 234
5.4.1 什么是应付账款 234
5.4.2 如何使用“应付账款”科目 235
5.4.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35
5.4.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35
5.5 预收账款 242
5.5.1 什么是预收账款 242
5.5.2 如何使用“预收账款”科目 242
5.5.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43
5.5.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43
5.6 应付职工薪酬 245
5.6.1 什么是应付职工薪酬 245
5.6.2 如何使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46
5.6.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46
5.6.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47
5.7 应交税费 255
5.7.1 什么是应交税费 255
5.7.2 如何使用“应交税费”科目 255
5.7.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55
5.7.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56
5.8 应付利息 262
5.8.1 什么是应付利息 262
5.8.2 如何使用“应付利息”科目 262
5.8.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63
5.8.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63
5.9 应付股利 264
5.9.1 什么是应付股利 264
5.9.2 如何使用“应付股利”科目 265
5.9.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65
5.9.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65
5.10 其他应付款 266
5.10.1什么是其他应付款 266
5.10.2如何使用“其他应付款”科目 267
5.1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67
5.1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68
5.11 递延收益 271
5.11.1什么是递延收益 271
5.11.2如何使用“递延收益”科目 271
5.1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71
5.1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72
5.12 长期借款 273
5.12.1什么是长期借款 273
5.12.2如何使用“长期借款”科目 273
5.1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74
5.12.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74
5.13 应付债券 277
5.13.1什么是应付债券 277
5.13.2如何使用“应付债券”科目 277
5.1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77
5.1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78
5.14 长期应付款 281
5.14.1什么是长期应付款 281
5.14.2如何使用“长期应付款”科目 281
5.1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82
5.1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82
5.15 未确认融资费用 285
5.15.1什么是未确认融资费用 285
5.15.2如何使用“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285
5.15.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86
5.15.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86
5.16 预计负债 287
5.16.1什么是预计负债 287
5.16.2如何使用“预计负债”科目 287
5.16.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87
5.16.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87
5.17 递延所得税负债 289
5.17.1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289
5.17.2如何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290
5.17.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90
5.17.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90
第6章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
设置与账务处理
6.1 实收资本 293
6.1.1 什么是实收资本 293
6.1.2 如何使用“实收资本”科目 294
6.1.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294
6.1.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294
6.2 资本公积 299
6.2.1 什么是资本公积 299
6.2.2 如何使用“资本公积”科目 300
6.2.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00
6.2.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00
6.3 盈余公积 302
6.3.1 什么是盈余公积 302
6.3.2 如何使用“盈余公积”科目 303
6.3.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03
6.3.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03
6.4 本年利润 305
6.4.1 什么是本年利润 305
6.4.2 如何使用“本年利润”科目 306
6.4.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06
6.4.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07
6.5 利润分配 309
6.5.1 什么是利润分配 309
6.5.2 如何使用“利润分配”科目 309
6.5.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09
6.5.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10
6.6 库存股 313
6.6.1 什么是库存股 313
6.6.2 如何使用“库存股”科目 313
6.6.3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13
第7章 成本类科目的
设置与账务处理
7.1 生产成本 315
7.1.1 什么是生产成本 315
7.1.2 如何使用“生产成本”科目 316
7.1.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16
7.1.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17
7.2 制造费用 319
7.2.1 什么是制造费用 319
7.2.2 如何使用“制造费用”科目 319
7.2.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19
7.2.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20
7.3 劳务成本 322
7.3.1 什么是劳务成本 322
7.3.2 如何使用“劳务成本”科目 322
7.3.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22
7.3.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22
7.4 研发支出 324
7.4.1 什么是研发支出 324
7.4.2 如何使用“研发支出”科目 324
7.4.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24
7.4.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27
7.5 工程施工 329
7.5.1 什么是工程施工 329
7.5.2 如何使用“工程施工”科目 329
7.5.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29
7.6 工程结算 330
7.6.1 什么是工程结算 330
7.6.2 如何使用“工程结算”科目 330
7.6.3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30
第8章 损益类科目的
设置与账务处理
8.1 主营业务收入 335
8.1.1 什么是主营业务收入 335
8.1.2 如何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336
8.1.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36
8.1.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36
8.2 租赁收入 339
8.2.1 什么是租赁收入 339
8.2.2 如何使用“租赁收入”科目 339
8.2.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40
8.2.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40
8.3 其他业务收入 341
8.3.1 什么是其他业务收入 341
8.3.2 如何使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341
8.3.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41
8.3.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42
8.4 汇兑损益 343
8.4.1 什么是汇兑损益 343
8.4.2 如何使用“汇兑损益”科目 343
8.4.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43
8.4.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43
8.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44
8.5.1 什么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44
8.5.2 如何使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344
8.5.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45
8.5.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45
8.6 投资收益 347
8.6.1 什么是投资收益 347
8.6.2 如何使用“投资收益”科目 348
8.6.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48
8.6.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48
8.7 营业外收入 349
8.7.1 什么是营业外收入 349
8.7.2 如何使用“营业外收入”科目 350
8.7.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50
8.7.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51
8.8 主营业务成本 351
8.8.1 什么是主营业务成本 351
8.8.2 如何使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351
8.8.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51
8.8.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52
8.9 其他业务成本 354
8.9.1 什么是其他业务成本 354
8.9.2 如何使用“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354
8.9.3 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55
8.9.4 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55
8.1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56
8.10.1什么是营业税金及附加 356
8.10.2如何使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科目 356
8.10.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57
8.10.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57
8.11 销售费用 358
8.11.1什么是销售费用 358
8.11.2如何使用“销售费用”科目 358
8.11.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59
8.11.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62
8.12 管理费用 364
8.12.1什么是管理费用 364
8.12.2如何使用“管理费用”科目 364
8.12.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64
8.12.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68
8.13 财务费用 370
8.13.1什么是财务费用 370
8.13.2如何使用“财务费用”科目 371
8.13.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71
8.13.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71
8.14 资产减值损失 373
8.14.1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373
8.14.2如何使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373
8.14.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73
8.14.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75
8.15 营业外支出 376
8.15.1什么是营业外支出 376
8.15.2如何使用“营业外支出”科目 376
8.15.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77
8.15.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77
8.16 所得税费用 379
8.16.1什么是所得税费用 379
8.16.2如何使用“所得税费用”科目 379
8.16.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79
8.16.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79
8.17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81
8.17.1什么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81
8.17.2如何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 382
8.17.3如何设置明细科目 382
8.17.4会计处理分录与案例解析 382
第9章
公司的整体表现——财务报告
9.1 财务报告概述 386
9.1.1 什么是财务报告 386
9.1.2 财务报表的作用 386
9.1.3 财务报表的分类 386
9.1.4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387
9.2 资产负债表 390
9.2.1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390
9.2.2 资产负债表内容与结构 391
9.2.3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格式 392
9.2.4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394
9.2.5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395
9.2.6 资产负债表编制示例 399
9.3 利润表 405
9.3.1 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405
9.3.2 利润表的格式及内容 405
9.3.3 利润表的编制填列说明 407
9.3.4 利润表编制示例 409
9.4 现金流量表 411
9.4.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411
9.4.2 现金流量及其分类 412
9.4.3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413
9.4.4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说明 414
9.4.5 现金流量表编制示例 417
9.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23
9.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及结构 423
9.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方法 425
9.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示例 425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实务指南 本书简介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高效的财务管理和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本书《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实务指南》旨在为企业决策者、财务人员以及有志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前瞻性的操作手册和理论指导。我们摒弃了冗长晦涩的理论堆砌,专注于提炼出最能指导实践的关键要素,确保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应对现代企业财务挑战的核心技能。 第一部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框架构建 本部分首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现代财务管理蓝图。我们探讨了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财务决策如何驱动业务增长和价值创造。 1.1 战略视角下的财务职能重塑 我们深入分析了传统的财务职能如何向战略伙伴角色转变。内容涵盖了如何将财务目标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对齐,包括制定与执行层面。重点阐述了价值链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帮助管理者识别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成本优化点。此外,我们详细解析了不同业务生命周期阶段(初创、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下,财务管理侧重点的调整策略,确保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1.2 营运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运营的血液。本书提供了关于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管理的实战工具和模型。针对应收账款,我们介绍了先进的信用评估体系、催收流程优化及坏账准备金的合理计提方法,旨在加快现金回流速度。在存货管理方面,我们引入了如准时制(JIT)库存管理、ABC分类法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实例,并讨论了如何利用现代供应链技术来减少库存积压与缺货风险。对于应付账款,探讨了如何平衡与供应商的关系,利用信贷期实现资金的“借力”。 1.3 长期资本结构与投资决策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书详细比较了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优劣势,并引入了衡量最佳资本结构(如MM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修正应用)的分析框架。内容聚焦于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科学确定最优的债务股权比例。 在投资决策方面,我们重点剖析了资本预算的复杂流程。超越传统的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计算,本书强调了风险调整折现率(RAROC)在评估高风险项目时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涵盖了并购(M&A)中的财务尽职调查关键点,以及后整合期的财务协同效应实现路径。 第二部分:企业全面风险控制与合规体系 财务稳定性的基石在于有效的风险管理。本部分聚焦于识别、评估、计量和控制企业面临的各类非特定性风险。 2.1 识别与量化财务风险 我们系统梳理了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偿付能力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针对流动性风险,提供了日、周、月度现金流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压力测试场景的设定。在市场风险方面,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利率和汇率波动对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影响,并探讨了利用远期合约、互换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规范和局限性。 2.2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穿透式监督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本书详细阐述了COSO内部控制框架在现代企业中的落地实践。内容包括控制环境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优化、控制活动的具体设计(如审批权限矩阵、职责分离)以及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我们特别关注了信息系统中的控制点嵌入,强调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此外,还介绍了“穿透式”内控监督理念,确保控制措施能有效覆盖所有业务流程的末端。 2.3 舞弊防范与道德风险管理 舞弊行为对企业信誉和财务健康具有毁灭性打击。本书提供了识别潜在舞弊迹象的“红旗”指标清单,并讨论了舞弊三角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如何设计更具威慑力的举报人制度、加强异常交易监控,以及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层诚信文化,从根本上降低道德风险。 第三部分:业财融合与数字化转型中的财务革新 面对工业4.0的浪潮,财务部门必须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前线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3.1 业财融合的组织与流程再造 本书强调,财务管理不再是事后的记录和核算,而是事前的预测和过程中的管控。我们探讨了如何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建立共享的KPI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实现目标一致性。具体内容包括嵌入式财务(Embedded Finance)的概念,即财务控制点融入业务操作流程的自动化设计。 3.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的建设与优化 对于规模化企业,FSSC是提升效率、标准化流程的重要举措。本书提供了从可行性分析、蓝图设计到实施推广的全流程指导。内容涵盖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业务流程进行集中化(如应付账款处理、薪酬核算),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如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升级,从而释放财务人员从事更高价值分析工作的潜力。 3.3 财务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BI)应用 在数据爆炸的时代,财务数据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本书侧重于如何利用BI工具和数据仓库技术,将原始的财务数据转化为可驱动决策的洞察。我们介绍了如滚动预测(Rolling Forecast)、盈利能力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的进阶模型,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向非财务管理层清晰地传达复杂的财务信息和风险预警信号。 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实务指南》是一本致力于提升企业财务韧性和决策质量的实战工具书。它不仅教授“如何做”,更引导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构建一个既能驱动增长又具备强大抗风险能力的现代企业财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