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网络舆情的关键环节“预警”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舆情预警的内涵、功能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区分了网络舆情预警的主客体以及部分“利益攸关者”刻意制造的虚假舆情。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网络舆情预警的伦理问题,并就网络舆情的伦理规范提出了建议。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学博士。已有《新媒体形态论》、《灾难报道伦理研究》(合著)、《报纸版权问题研究》和《中国广播批评:理论与例证》(合著)出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15篇。
绪论 …………………………………………………………………… ( 1 )
第一章 舆情传播的演进 …………………………………………… (13)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舆情传播 …………………………………… (14)
第二节 网络社会的舆情传播 …………………………………… (30)
第二章 网络舆情预警的内涵、功能和机制 ……………………… (59)
第一节 网络舆情预警的内涵和外延 …………………………… (60)
第二节 网络舆情预警的功能和机制 …………………………… (77)
第三章 网络舆情预警伦理的主客体 ……………………………… (93)
第一节 网络舆情表达的主客体及其伦理问题 ………………… (93)
第二节 网络舆情预警的主客体及其伦理问题 ……………… (121)
第四章 网络虚假舆情的伦理问题 ……………………………… (135)
第一节 公共领域与网络虚假舆情 …………………………… (136)
第二节 网络虚假舆情的伦理问题 …………………………… (165)
第五章 网络舆情预警的伦理问题 ……………………………… (181)
第一节 网络舆情预警中的身份伦理问题 …………………… (182)
网络舆情预警伦理研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