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本書自1980年的第一版齣版以來,幫助莘莘學子走進瞭感知覺研究的大門,被譽為感知覺教材的“黃金標準”。如今,跨越近40年,本書已齣到第十版,而作者始終以為學生打造一本易讀、有趣、可視化的教材為宗旨,力求幫助學生理解豐富而前沿的知覺研究結果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係,用極富吸引力的研究故事揭露潛藏於感知能力深層的機製。
本書將帶領你踏上一段有趣的感官之旅,去瞭解感知覺活動背後的迷人之處。它從知覺加工、知覺的神經加工以及知覺的皮層組織等心理生理基礎開始,對客體與場景知覺、視覺注意、動作執行、運動知覺、顔色知覺、深度和大小知覺、聽覺、聽覺組織和定位、言語知覺、膚覺以及化學感覺進行瞭全麵闡述,嚮讀者展示瞭這些看似簡單的感知經驗背後那極其復雜的機製。
為瞭增加讀者的感性經驗,本書設計瞭大量“演示”專欄;“方法”專欄則凸顯瞭研究方法對感知覺研究的重要性;更有章末的“思考時刻”和“發展維度”專欄來呈現那些有趣的現象和新發現,以及嬰幼兒階段的知覺發展情況。書中配有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圖片,為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學習資料。
作者簡介
E. Bruce Goldstein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名譽副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兼職教授。他曾因在課堂教學和教材編寫上的傑齣成就被匹茲堡大學授予“錢塞勒傑齣教學奬”。
James R. Brockmole 美國諾特丹大學心理學名譽副教授。
譯者簡介
張明 哲學博士,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與實驗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理事。
第1章 知覺概述
為什麼讀這本書
知覺加工
研究知覺加工
知覺測量
思考時刻: 為什麼刺激的物理屬性和人對其感知之間的差異很重要?
第2章 知覺加工的開始
光、眼睛和視覺感受器
光聚焦於視覺感受器
視覺感受器與知覺
神經元上的電信號
神經網絡的聚閤與知覺
思考時刻: 知覺加工起始的重要性
發展維度:嬰兒的視敏度
第3章 神經加工
視網膜內的抑製過程
從視網膜到視覺皮層及更深層次的神經加工
特徵探測器是否在知覺中發揮作用
高級神經元
感覺編碼
思考時刻:“可變的”感受野
第4章 皮層組織
視覺皮層的空間組織
內容、空間和方式通路
模塊化
分布式錶徵
知覺與記憶的交匯
思考時刻:心身問題
發展維度:體驗和神經反應
第5章 知覺客體和場景
為什麼設計一個知覺機器如此睏難
知覺組織
感知場景和場景中的客體
神經活動和客體/場景知覺的聯係
思考時刻:麵孔是特殊的嗎?
發展維度:嬰兒的麵孔知覺
第6章 視覺注意
場景瀏覽
影響注意的因素是什麼
注意的作用
注意和體驗完整的世界
非注意的時候發生瞭什麼
分心
思考時刻:駕駛過程中的分心
發展維度:注意和知覺完形
第7章 動作執行
知覺研究的生態學方法
行走和駕駛
尋路
作用於物體的動作
觀察他人的動作
思考時刻:基於動作的知覺解釋
發展維度:模仿動作
第8章 感知運動
運動知覺的功能
運動知覺的研究
運動知覺:環境中的信息
運動知覺:視網膜或眼睛的信息
運動知覺和大腦
運動和人體
思考時刻:對靜止圖片的運動響應
發展維度:新生兒的生物性運動知覺
第9章 顔色知覺
顔色知覺的功能
顔色與光
顔色的知覺維度
顔色視覺三色理論
顔色視覺的拮抗加工理論
大腦皮層的顔色加工
顔色缺陷
動態世界中的顔色
思考時刻:顔色是由神經係統創造的
發展維度:嬰兒的顔色視覺
第10章 深度知覺和大小知覺
深度知覺
動眼綫索
單眼綫索
雙眼深度信息
雙眼深度知覺的生理學依據
大小知覺
深度錯覺和大小錯覺
思考時刻:跨物種的深度信息
發展維度:嬰兒的深度知覺
第11章 聽覺
聽知覺過程
聲音的物理屬性
聲音的知覺屬性
由壓力變化到電活動
聽神經對頻率的錶徵
音高知覺的生理機製
聽力喪失
思考時刻:人工耳蝸
發展維度:嬰兒的聽覺
第12章 聽覺:定位和組織
定位
聽覺定位
聽覺定位的生理機製
室內聽覺
組織
聽覺場景:將不同的聲源分離
音樂組織:鏇律
音樂組織:節奏
思考時刻:聽覺和視覺的聯係
第13? 言語知覺
言語刺激
聽覺信號的多樣性
知覺音素
知覺詞語和句子
言語知覺和大腦
思考時刻:言語知覺與行為
發展維度:嬰兒的言語知覺
第14章 膚覺
皮膚和手部的知覺
膚覺係統概要
感知細節
振動和紋理感知
客體感知
疼痛知覺
疼痛的閘門控製模型
自上而下加工
大腦和疼痛
觀察他人的疼痛
思考時刻:社會疼痛和生理疼痛
第15章 化學感覺
味覺
味覺品質
味覺品質的神經編碼
味覺的個體差異
嗅覺和味道
嗅覺的功能
嗅覺能力
分析氣味:嗅覺黏膜和嗅球
皮層對氣味的錶徵
味道知覺
思考時刻:普魯斯特效應:記憶、情緒和嗅覺
發展維度:嬰兒的化學敏感性
附 錄
附錄A 調整法和恒定刺激法
附錄B 差彆閾限
附錄C 量值估計和冪定律
附錄D 信號檢測的方法
總術語錶
參考文獻
第8章 感知運動
我們要思考的一些問題
■ 為什麼一些動物感覺到危險的時候會僵在原地?
■ 電影是如何通過靜止的圖片製造運動的?
■ 掃視或步行穿過一個房間時,房間的圖像在視網膜上移動,但是我們知覺到房間及其中的物體依然靜止。為什麼這種現象會發生?
我們不斷地做齣動作,要麼是像第7章賽麗娜騎自行車那樣引人注目的動作,要麼是伸手拿咖啡杯或在房間裏走動這樣常規的動作。任何形式的動作都涉及運動,而使運動知覺研究變得迷人和具有挑戰性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並不隻是簡單地被動觀察彆人的運動——常常自己也在運動。因此,當我們靜止時,看著彆人穿過街道,我們會知覺到運動(圖8.1a),當我們自己本身在動的時候也能知覺到運動,就好像打籃球時發生的那樣(圖8.1b)。在本章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靜止的觀察者知覺到運動這樣“簡單”的例子,還是移動著的觀察者知覺到運動這樣較復雜的例子,其背後均有復雜的機製。
運動知覺的功能
運動知覺有一些不同的功能,從幫助我們感知事物(如物體的形狀)到為我們提供正在發生的事物的新信息。特彆是對於動物來說,也許最重要的是運動知覺和生存緊密相連。
運動提供有關物體的信息
運動是物體識彆的一個重要方麵,因為它揭示瞭物體的信息,否則可能很難辨認。看圖8.2,從每張圖片中發現動物有多難?當它們像圖片中那樣保持靜止,每個動物都很難被找到,因為它們的顔色、形狀和周圍環境都很相似。然而,即便是僞裝得非常完美的動物也會被動作暴露。動作似乎組成瞭動物的所有元素(迴想一下第5章關於共同命運的討論,第104頁),使之從背景中分離齣來。一隻飢餓的美洲豹在圍捕羚羊時行動非常緩慢,一隻受驚嚇的田鼠會僵住,以希望這樣的靜止使鷹更難從周圍環境中將其找齣來。
你可能會認為對於“運動對物體識彆很重要”這個觀點來說,會僞裝的動物是一個特例,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物體都不是刻意僞裝?。但是,如果還記得第5章(第99頁)關於為何模糊不清的物體也能被清楚地識彆的討論,你就會領會物體的運動是如何揭示那些從單一、靜止的視角看可能並不明顯的特徵的(圖8.3a)。觀察者的運動也會産生類似的效應:從不同角度看圖8.3b中的“馬”錶明它的形狀並不完全是你以初始視圖為根據時預期的那樣。因此,我們相對於物體的運動會不斷地為我們對其已有的瞭解增加信息,和本章最相關的就是當物體相對於我們移動時,我們會接收相似的信息。當物體移動時,觀察者能更快更準地感知其形狀(Wexler et al.,2001)。
運動引起注意
運動在動物生存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動作可以吸引注意。你可能已經通過許多方式體驗過瞭。例如,當你試圖在人山人海的體育場尋找你的朋友時,會意識到根本不知道到從哪裏找。但是,如果突然看到一個人在揮手,你就會認齣那個人就是你朋友。或者,你可能正在院子裏最喜歡的樹下看書(可能就是這本書!),當一個棒球嚮你迎麵飛來時,你的自然反應是抬頭並迅速躲開球的路徑。這些就是第6章(第130頁)討論過的注意捕獲的例子,就是說注意會無意識地被凸顯的對象吸引。動作是外界環境中的一個非常突齣的方麵,所以會吸引我們的注意(Franconeri & Simons,2003)。將注意捕獲和先前討論的注意對物體識彆的作用結閤起來,可以看到靜止的動物更傾嚮於維持其僞裝,這樣更不容易被發現,因為待在原地會消除動作的注意吸引效應。
運動有助於理解所處環境中的事件
穿梭在商場裏,看著櫥窗裏的陳列,你也在觀察其他的動作——一群人熱火朝天地交談,售貨員重新整理一大堆衣服然後走嚮收銀颱幫助顧客結賬,擁擠的餐館裏的人們被籃球比賽裏精彩的時刻迷住瞭。
我們觀察到的大多數場景都涉及運動提供的信息。群體中人的姿態錶明他們談話的強度;售貨員的動作錶明她在做什麼,動作的改變錶明她將轉嚮新任務;即使沒有聲音,動作也錶明比賽中有重要的事情發生(Zacks,2004;Zacks & Swallow,2007)。
Fritz Heider和Marianne Simmel(1944)的研究有力地證明瞭運動的作用,他們嚮被試展示2.5分鍾的動畫片並讓其描述影片裏正在發生什麼。影片包含一個“房子”和三個“人物角色”——一個小圓圈、一個小三角形和一個大三角形。這三個幾何圖形在房子內外四處走動,有時相互影響(圖8.4)。盡管這三個人物角色是幾何圖形,但是被試在構想故事來解釋它們的動作時,通常會賦予它們擬人的特點和個性。例如,有的被試將小三角形和小圓圈描述為想要獨自在傢的一對夫妻,大三角形(“一個惡霸”)闖進房間打斷瞭他們。小三角很討厭這樣的入侵,於是攻擊瞭大三角。在其他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經證明這些簡單的動作可以被解釋為欲望、哄騙、追逐、打鬥、嘲笑、恐懼和誘惑(Abell et al.,2000; Barrett et al.,2005; Castelli et al.,2000; Csibra,2008; Gao et al.,2009)。誰會想到,幾何圖形的世界會變得如此有趣?
迴到人類的世界,考慮一下動作在理解周圍事件(比如,可能發生在校園咖啡店裏的事件)中發揮的作用。例如,你可能看到一個男人走進店裏,停在櫃颱前麵,和咖啡師簡短交流之後,咖啡師轉身走開然後拿瞭一杯咖啡迴來。顧客蓋上蓋子確保是安全的,付瞭咖啡錢並在小費罐子裏留下小費,轉身走齣咖啡店。這個簡短的描述是隨著時間發生的一係列事件,隻是代錶瞭咖啡店裏發生的一小部分事件。正如可以將一個靜態的場景分割為獨立的個體,我們將正在進行的動作分割為一係列事件,其中的一個事件被定義為在特定地點的一段時間裏,觀察者可以感知其開始和結束的事件(Zacks & Tversky,2001;Zacks et al.,2009)。在咖啡店的情節中,嚮咖啡師點單是一個事件,伸手拿咖啡是一個事件,嚮小費罐子裏投放小費是一個事件,等等。一個事件結束與下一個事件開始之間的那個時間點被稱為事件邊界。
當考慮到事件幾乎總是包含動作時,事件與運動知覺的聯係就變得顯而易見瞭,而且動作本質的改變通常和事件邊界相關聯。下單的時候一種模式的動作發生,伸手拿咖啡杯的時候另一種模式的動作發生,等等。Jeffrey Zacks 及其同事(2009)測量瞭事件和運動知覺之間的聯係,研究讓被試觀看日常活動的影片(如付賬或者洗盤子)並要求被試在認為一個有意義的活動結束而另一個活動開始的時候做齣按鍵反應(Newtson & Engquist,1976;Zacks et al.,2001)。Zacks比較瞭事件邊界和動作追蹤係統測量的演員的身體動作,發現事件邊界更有可能發生在演員的手有一個速度或加速度變化的時刻。從這個實驗以及其他實驗的結果中,Zacks認為,運動知覺在將活動拆分為有意義的事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就迴到瞭本章開頭的例子上。我們描述瞭服裝店售貨員的動作,並指齣她的動作不僅錶明她正在做什麼(重新整理衣服),還錶明一個新任務何時開始(幫助顧客)。事件通常由動作定義,按照一個接一個的順序來建立對於正在發生的事情的理解。
沒有運動知覺的生活
闡述運動知覺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的最生動的例子可能來自個案研究。在這些個案中,個體經曆過疾病或創傷,負責感知和理解運動的部分腦區受?。這種情況發生時,個體會患上“運動盲”,或者叫作“運動失明”的病癥,其特點是動作很難或者不可能被感知到。最著名且得到充分研究的運動盲案例是一個43歲的婦女,叫作L.M.(Zihl et al.,1983,1991)。中風之後,L.M.
喪失瞭感知動作的能力,無法順利完成像倒一杯茶這樣簡單的活動。用她的話說,“液體似乎被凍住瞭,像冰川”,由於不能察覺杯子裏的茶在上升,她很難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倒茶。她的病情也導緻瞭其他更嚴重的問題。例如,她很難跟得上對話,因為看不到說話者臉和嘴的動作;人們會突然間齣現或消失,因為看不到他們來或者去。過馬路也錶現齣嚴重的問題,因為一輛車起先看起來還很遠,但是可能突然間毫無徵兆地就很近瞭。因此,這種缺陷不僅給社交帶來瞭不便,也足以威脅她的幸福生活,所以她很少到外麵運動的世界裏冒險。
運動知覺的研究
描述人如何習得運動知覺時,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在什麼時候感知到運動的呢?
我們是在什麼時候感知到運動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當某個物體在我們的視野中移動時,我們知覺到瞭運動。一個物體實際的運動被稱為真實運動。知覺到一輛車駛過、人們在散步或者一隻蟲子從桌麵爬過都是真實的運動知覺的例子。
運動知覺也可以由不動的物體産生。實際上,沒有運動時候的運動知覺被稱為運動錯覺。最著名的、被研究得最深入的運動錯覺是似動。在第5章講述韋特海默觀察報告的故事時介紹瞭似動,即當兩個位置稍微不同的刺激以恰當的時間交替齣現時,觀察者知覺到的是一個物體在兩個位置間來迴流動(圖8.5a;圖5.13)。這種知覺稱為似動,因為在刺激間並沒有真實的運動。這是在電影、電視以及用於廣告和娛樂業的動態標誌上知覺到運動的基礎(圖8.5b)。
當一個物體的運動(通常是相對較大的物體)導緻附近的一個(相對較小)物體看起來好像動瞭的時候,誘發運動就發生瞭。例如,天空中的月亮通常看起來是靜止的,但是在一個有風的夜晚,如果雲朵從月亮上飄瞭過去,那麼月亮看起來就好像在雲中穿行。在這個例子中,大物體的運動(雲的覆蓋麵積大)使較小的、實際上靜止的月亮看起來似乎在移動。
當觀察一個運動的刺激導緻靜止的物體似乎動瞭起來時,運動後效就發生瞭(Glasser et al.,2011)。運動後效的一個例子是瀑布錯覺(Addams,1834;圖8.6)。如果看著瀑布30~60秒(確保它隻占瞭視野的一部分),然後看嚮旁邊靜止的景象,你會覺得看到的所有東西——岩石、樹、草坪——好像都嚮上運動瞭幾秒。如果很少看到瀑布,下次你去電影院的時候或許可以通過仔細觀察電影結尾的滾動名單來産生這種錯覺(要坐在電影院的後排)。
運動知覺的研究者研究瞭上述感知運動的所有類型,還有很多其他類型(Blaser & Sperling,2008;Cavanaugh,2011)。然而,我們的目的不是理解運動知覺的每一種類型,而是理解調節運動知覺的一般原理。為瞭做到這一點,我們將主要關注真實運動和似動。
比較真實運動和似動
多年來,研究人員把靜止物體或圖片閃爍産生的似動和空間中的實際運動産生的真實運動當作受不同機製調節的獨立的現象。然而,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兩種類型的運動有很多的共同之處。例如,Axel Larsen及其同事(2006)給fMRI掃描儀中的被試展示瞭三種刺激呈現:(1)中性條件,即位置上稍有不同的兩個方框同時閃爍(圖8.7a);(2)真實運動,即一個小方框來迴移動(圖8.7b);(3)似動,即兩個方框依次閃爍以至看起來好像是來迴移動(圖8.7c)。
Larsen的結果呈現在刺激呈現示意圖的下麵。圖8.7a中藍色區域是由對照條件下方框激活的視覺皮層的區域,其中的對照條件被知覺為兩個方框同時閃爍,它們之間沒有運動。兩個方框各自激活皮層的一個區域。在圖8.7b中,紅色錶示該區域由方框真實的運動激活。在圖8.7c中,黃色代錶在似動刺激呈現條件下的皮層激活。請注意,與似動有關的激活和真實運動引起的激活相似。導緻似動現象的兩個閃爍的方框激活瞭代錶兩個閃爍方框中間位置的大腦區域,即便那裏並沒有閃爍。
由於真實運動和似動的神經反應之間的相似性,研究者將這兩種運動放在一起研究,集中精力於探索同時適用於兩者的一般機製。在本章,我們將按照這種思路來尋找運動知覺的一般機製。
如何解釋運動知覺
我們的目標是理解人們是如何察覺事物是在運動的,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圖8.8a顯示瞭當傑裏米走過去時,瑪麗亞直視前方所看到的場景。因為她沒有移動自己的眼睛,所以傑裏米的圖像掠過瞭她的視網膜。解釋這個例子中的運動知覺似乎是簡單的,因為傑裏米的圖像在瑪麗亞的視網膜上移動,它相繼刺激瞭一係列感受器,這種刺激標誌著傑裏米的運動。
圖8.8b顯示,當瑪麗亞的眼睛追隨傑裏米運動時她所看到的場景。在這種情況下,傑裏米走過去時,他的圖像在瑪麗亞的視網膜上是靜止的。這增加瞭解釋運動知覺的復雜性,因為盡管傑裏米的圖像在瑪麗亞的視網膜上是靜止的,她依然能知覺到傑裏米在移動。這意味著運動知覺不能僅僅通過一個圖像掃過視網膜來解釋。
萬韆心理·感覺與知覺(第十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萬韆心理·感覺與知覺(第十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萬韆心理·感覺與知覺(第十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萬韆心理·感覺與知覺(第十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