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习指南》1.三合一大全 “一站式”搞定EMBA
根据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的具体考查科目,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分为数学、逻辑、写作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三科合一,打造“一站式”学习,减轻考生复习压力,助力考生轻松备考。
2.渐进式讲解 “零基础”复习无障碍
本书基本包含了综合能力三门学科重要知识点,对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讲解,如在写作篇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从题型、审题构思到结构、写作策略、语言,再到误区及范文简评。章节设置逻辑性强,循序渐进。且重点强调方法技巧,详略得当,帮助考生实现“零基础”复习无障碍。
3.题型技巧化 智取三大学科
本书针对综合能力三门学科:数学、逻辑、写作,为考生总结了解题技巧和方法。在数学篇第二部分,总结了重点题型,并在重点题目中设置了“中公巧解”,助力快速解题;在逻辑篇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基本推理方法的出题形式,归纳常见问法;在写作篇提出了经过实践证明对于考生较为实用的“新八股”式成文结构。理论学习,技巧助力,方能毫不费力。
4.掌握一手资料 不打无把握之战
本书包含2016年12月EMBA改革后新真题,帮助考生轻松掌握一手资料,系统了解真题考查方向,有针对性地复习,胸有成竹地应对考试。
5.互动式平台 乐享多元化服务
购书享有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核心考点免费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随时看。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习指南》根据考生学习特点和复习规律,在内容编排上科学巧妙,三门科目融为一体,又各自“标新立异”,章节设置逻辑性强,循序渐进,真正实现了“理论技巧一体化,难点疑点明朗化,自学备考轻松化”。本书具体内容如下:
篇数学:包含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基础知识、重点题型三部分,分别讲解了数学考试的核心考点和题型特点、数学基础知识、需掌握的常见题型和方法技巧。
第二篇逻辑:分为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逻辑问法详解、概念与判断、推理与论证,分别讲解了逻辑考试的题型分布和试题特点、逻辑题常见的问题提问方式、需掌握的逻辑基础知识和常识。
第三篇写作:分为管理类联考写作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基础知识、论说文写作策略三部分,分别详细讲解了写作的考试形式、写作常用的构思过程和审题原则、写作常用的好语言和需要克服的写作毛病。
附录部分:包括了数学常用公式、必然性推理知识点总结、2017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试题及解析。
目录
数学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2)
部分大纲核心考点(5)
章整数、实数(5)
节整数(5)
第二节实数(8)
第三节习题精练(11)
第二章多项式(15)
节多项式的定义及基本定理(15)
第二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6)
第三节习题精练(18)
第三章方程(组)与不等式(25)
节分式方程(25)
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26)
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27)
第四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8)
第五节其他不等式及其解法(31)
第六节习题精练(33)
第四章数列(39)
节一般数列(39)
第二节等差数列(40)
第三节等比数列(41)
第四节习题精练(42)
第五章应用题(49)
节比和比例问题(49)
第二节行程问题(51)
第三节工程问题(54)
第四节浓度问题(55)
第五节习题精练(56)
第六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65)
节平面几何(65)
第二节立体几何(69)
第三节习题精练(70)
第七章解析几何(81)
节基本公式(81)
第二节直线(82)
第三节圆(84)
第四节对称问题(86)
第五节习题精练(88)
第八章排列组合(96)
节定义及公式(96)
第二节八种解题方法(98)
第三节习题精练(102)
第九章概率(108)
节基本概念及性质(108)
第二节古典概型(110)
第三节伯努利概型(112)
第四节习题精练(112)
第二部分重点题型(120)
章函数与不等式(120)
第二章数列(126)
第三章解析几何(133)
第四章排列组合(145)
第五章概率(156)
逻辑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170)
部分逻辑问法详解(173)
章必然性推理问法分析(173)
节确定为真型(173)
第二节确定为假型(177)
第三节不确定型(179)
第二章可能性推理问法归纳(185)
节削弱型(185)
第二节加强型(187)
第三节解释型(189)
第四节评价型(191)
第五节结论型(194)
第二部分概念与判断(197)
章概念(197)
节概念简述(197)
第二节概念间的关系(199)
第二章命题(判断)(206)
节命题概述(206)
第二节命题的分类(213)
第三章直言命题及其推理(214)
节知识概述(214)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推理(216)
第四章复言命题及其推理(234)
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234)
第二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236)
第三节假言命题及其推理(240)
第四节二难推理(248)
第五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253)
节知识概述(253)
第二节模态命题的推理(255)
第六章朴素推理(259)
节知识概述(259)
第二节常用方法(259)
第三部分推理与论证(262)
章推理与论证概述(262)
节推理概述(262)
第二节推理与论证(264)
第二章题干论证方式分析(265)
节归纳推理(265)
第二节类比推理(270)
第三节溯因推理(271)
第四节因果联系(272)
第三章削弱型(279)
第四章加强型(286)
第五章解释型(290)
第六章评价型(293)
节评价结构类似(293)
第二节评价逻辑漏洞(295)
第三节评价论证方式(301)
第四节评价论战焦点(305)
第七章结论型(307)
写作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312)
部分基础知识(317)
章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317)
节题型概述(317)
第二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审题(320)
第三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构思过程及原则(343)
第四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结构及写作策略(350)
第五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语言要求(353)
第六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误区及范文简评(357)
第二章论说文写作(380)
节题型概述(380)
第二节论说文的审题立意(381)
第三节论说文的“新八股”结构模式及写法(387)
第四节论说文“新八股”结构常用的四种格式(393)
第五节常见的论证方法(398)
第六节写作提纲的编写(399)
第二部分论说文写作策略(401)
章运用好的语言(401)
第二章克服写作毛病(407)
附录(一)数学常用公式(413)
附录(二)必然性推理知识点总结(416)
附录(三)2018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解析(425)
精彩书摘
篇
数学
一、历年真题分析
(一)近七年真题核心考点分析表
从历年真题考点的统计分析来看,综合能力的数学部分呈现出“核心考点高频出现”的命题规律。以下是近七年真题数学部分核心考点分析表:
2012至2018年综合能力数学部分核心考点题量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大纲所规定的考点中,几何和数据分析考查频率较高,是复习的重点。另外,通过观察上表中的15个核心考点可知,除了数轴与绝对值以及一般数列,其余考点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有些考点同一年不止被考查一次,尤其是代数方程、平面图形以及概率。考生要掌握这些考点,就要夯实相关基础,因此本书部分详细阐述了核心考点知识,同时在相关考点后面配有相应的例题,让考生夯实基础的同时,熟悉知识的运用。
(二)题型分析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数学部分的题型包括问题求解及条件充分性判断。
1.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涉及算术、几何、函数、概率、应用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每题有五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一项。
【真题1】某部门在一次联欢活动中共设了26个奖,奖品均价为280元,其中一等奖单价为400元,其他奖品均价为270元。一等奖的个数为()
A.6B.5C.4D.3
E.2
【答案】E
【解析】已知奖品均价为280元,则26个奖项共26×280=7280(元)。设一等奖个数为x,其他奖品个数为y,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则有x+y=26,400x+270y=7280,解方程组得x=2,y=24,则一等奖的个数有2个,故本题选E。
【真题2】某单位进行办公室装修。若甲、乙两个装修公司合作,需10周完成,工时费为100万元;甲公司单独做6周后由乙公司接着做18周完成,工时费为96万元。甲公司每周的工时费为()
A.7.5万元B.7万元C.6.5万元D.6万元
E.5.5万元
【答案】B
【解析】设甲公司每周工时费为x万元,乙公司每周工时费为y万元,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则10x+10y=100,6x+18y=96,解方程组得x=7,y=3,则甲公司每周工时费为7万元,故本题选B。
2.条件充分性判断
(1)在讲解这类题目的解法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由条件A成立,能够推出结论B成立,即A?圯B,则称A是B的充分条件,或者称A具备了使B成立的充分性,同时,称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由条件A不能推出结论B,则称A不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a<0能推出a=-a,则a<0是a=-a的充分条件,a=-a是a<0的必要条件;a>0,b<0不能推出ab>0,所以a>0,b<0不是ab>0的充分条件。
(2)条件充分性判断的每道题会给出一个结论和两个条件,要求考生判断条件(1)和条件(2)是否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只需分析条件是否充分即可,不必考虑条件是否必要。
其题目要求如下:
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1)和条件(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考生在解题时,要先判断条件(1)能否推出结论,再判断条件(2)能否推出结论,如果条件(1)和条件(2)都不能推出结论,此时就要看条件(1)与条件(2)联合起来能否推出结论。
【真题1】甲、乙、丙三人的年龄相同。
(1)甲、乙、丙的年龄成等差数列;
(2)甲、乙、丙的年龄成等比数列。
【答案】C
【解析】由条件(1),若甲、乙、丙三人年龄为等差数列,如1,2,3,显然三人年龄不相同,所以条件(1)不充分;由条件(2),若甲、乙、丙三人年龄为等比数列,如1,3,9,同样三人年龄也不相同,所以条件(2)也不充分;现在联合考虑,若甲、乙、丙三人年龄分别为x,y,z,根据三人年龄既为等差数列又为等比数列,可得方程组2y=x+z,y2=xz,解得x=y=z,故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故本题选C。
【真题2】已知M={a,b,c,d,e}是一个整数集合,则能确定集合M。
(1)a,b,c,d,e的平均值为10;
(2)a,b,c,d,e的方差为2。
【答案】C
【解析】显然,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故需考虑联合的情况。由条件(1)和条件(2)可得(a-10)2+(b-10)2+(c-10)2+(d-10)2+(e-10)2=2×5=10。由于集合M为整数集合,所以a,b,c,d,e为互不相同的整数,且其分别与10的差的平方和为10,所以这五个整数范围为7≤(a,b,c,d,e)≤13。当其中有某个数为7或13时,另四个数与10的差的平方和为1,无法满足其五个数都是整数这一条件,故这五个整数范围应为8≤(a,b,c,d,e)≤12。经验证只有一组数8,9,10,11,12符合题干要求,故集合M确定,因此条件(1)和条件(2)联合充分。故本题选C。
二、命题趋势预测
数学是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的考查科目之一。从近几年综合能力考试数学部分真题来看,相关题型有两种,问题求解(45分)和条件充分性判断(30分),共75分,占综合能力总分(200分)的1/3以上。
通过对近年来考试真题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数学部分试题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涉及的考点范围很广,包括大纲要求的数学基础的所有知识;第二,部分考点在历年真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一考点多次出现在历年真题中,个别考点在同一年真题中多次出现;第三,部分试题从实战角度来说需要利用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较快得到答案。
因此,根据近几年数学考试情况,预计2019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的数学部分将继续保持上述两种题型及考试特点。
注:本书中所有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要求及五个选项均省略,以上一页下方所列为准。
部分大纲核心考点
节整数
一、整除
(一)整除
(1)整数定义:整数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统称。两个整数的和、差、积仍然是整数。
(2)整除定义: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如果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则称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记作b|a。此时我们把b叫作a的约数(因数),把a叫作b的倍数。例如:6=2×3,6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3)整除性质:
①如果c|b,b|a,则c|a;
②如果c|b,c|a,则c|(a+b);
③如果c|b,c|a,则对任意的整数m,n,有c|(ma+nb)。
【例题1】若整数n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8整除,则n的值可能为()
A.10B.12C.16D.22
E.24
【答案】E
【解析】因为n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8整除,结合选项可知,只有E项符合已知条件。
【例题2】1到90的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或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是()
A.40B.42C.46D.48
E.50
【答案】B
【解析】1到90的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可表示为3k,k=1,2,3,…,30,所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为30;能被5整除的数可表示为5k,k=1,2,3,…,18,所以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为18;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一定为15的倍数,可表示为15k,k=1,2,3,…,6,所以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为6。所以能被3整除或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是30+18-6=42。故本题选B。
(二)余数
(1)带余除法的定义: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如果对于任意的整数q,均不满足等式a=bq,则称b不整除a。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若存在整数q和r,使得a=bq+r(0≤r<b)成立,而且q和r都是唯一的,则q叫作a被b除所得的不完全商,r叫作a被b除所得的余数。
【注】由整除定义及带余除法定义可知,若b>0,则b|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带余除法中余数r=0。
(2)带余除法性质:如果a=bq+r,那么b整除a-r。
【例题】正整数m是偶数。
(1)m被4除,得到的余数是1;
(2)m被4除,得到的余数是2。
【答案】B
【解析】由条件(1)可知,m=4k+1,不能说明正整数m为偶数,如5=4×1+1,所以条件(1)不充分;由条件(2)可知,m=4k+2=2(2k+1),说明m一定为偶数,所以条件(2)充分,故本题选B。
二、奇数与偶数
1.定义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2k来表示偶数,用2k+1来表示奇数(这里k是整数)。
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关系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不可能被偶数整除
【例题1】【2012年联考】已知m,n是正整数,则m是偶数。
(1)3m+2n是偶数;
(2)3m2+2n2是偶数。
【答案】D
【解析】条件(1)3m+2n是偶数,由于2n为偶数,所以3m为偶数,3是奇数,则m一定为偶数,所以条件(1)充分;条件(2)3m2+2n2是偶数,2n2为偶数,所以3m2为偶数,3为奇数,所以m2=m×m为偶数,所以m一定为偶数,所以条件(2)充分,故本题选D。
【例题2】【2010年联考】有偶数位来宾。
(1)聚会时所有来宾都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且每位来宾与其邻座性别不同;
(2)聚会时男宾人数是女宾人数的两倍。
【答案】A
【解析】每位来宾与其邻座性别不同,所以来宾的坐法只能是:男女男女……,图形表示为:
根据奇偶数运算性质,一定有偶数位来宾,所以条件(1)充分;条件(2)中男宾人数是女宾人数的两倍,而当女宾人数为奇数的时候,
2019 EMBA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习指南:厚积薄发,决胜巅峰 前言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高级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不断提升自身的战略视野、决策能力和领导力至关重要。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项目,正是为有志于此的精英们量身打造的平台,它不仅提供前沿的管理理论和实战案例,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学员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商业社交圈,激荡思想,碰撞智慧,从而实现个人和事业的跃升。 而EMBA项目的入学门槛——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更是对考生综合素养的一次全面检验。它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广度,更是逻辑分析、问题解决、文字表达等核心能力的深度。面对这场硬仗,充分的准备、科学的复习策略以及一套权威、全面的复习资料,将是你成功的基石。 本书,正是应运而生,旨在为2019年参加EMBA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的考生提供一份系统、详实、高效的复习解决方案。我们深知,每一位考生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联考综合能力考察的侧重点与日常工作有所不同,它要求我们回归基础,系统梳理,并以联考的题型和要求为导向进行精准的训练。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联考趋势的深刻洞察,力求为考生打造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复习,助力成功”的宝典。 本书特色与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复习过程进行精细化拆解,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我们力求做到: 一、 精准把握考试脉络,锁定核心考点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察范围广泛,涵盖数学、逻辑、写作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细分出众多知识点。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过度投入精力在非重点区域。本书的编写,首先致力于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度剖析,提炼出考试的核心考点、常考题型和高频考法。我们将这些考点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考试的“命门”。 数学部分: 涵盖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主要板块。我们不仅会详细讲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更会深入分析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例如数论问题、行程问题、概率统计、最值问题等。针对EMBA联考的数学部分,我们尤其强调对应用型、综合性题目的训练,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逻辑部分: 涵盖形式逻辑(命题、推理)、非形式逻辑(论证、谬误)以及图表信息分析等。我们将详细解析各种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联言推理、归谬法等,并重点训练考生识别和规避常见的逻辑谬误。图表信息分析作为重要的题型,我们将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考生如何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写作部分: 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大部分。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我们将指导考生如何审题、识别论证结构、找出逻辑谬误,并提供规范的写作模板。对于论说文,我们将引导考生如何审题立意、构建清晰的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提供不同主题的写作思路和范文赏析。 二、 系统构建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题的关键。本书在每个知识点讲解时,都力求做到: 概念清晰,定义准确: 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避免解题失误的首要前提。 公式定理,层层推导: 对于重要的公式和定理,我们不仅给出结论,还会进行必要的推导过程,帮助考生理解其来源和适用范围。 知识点串联,形成网络: 我们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孤立地记忆。例如,在数学中,我们将行程问题与比例、速度等概念相结合;在逻辑中,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推理融会贯通。 三、 题型精析,方法独到,技巧点拨 了解考点只是第一步,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才是制胜的关键。本书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精心设计了: 经典例题精析: 精选各类题型中的经典代表题,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每个例题都包含解题思路、关键步骤、易错点分析以及多种解法比较,让考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解题技巧点拨: 针对不同题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例如,数学中的“特殊值法”、“排除法”,逻辑中的“削弱型加强型题的解题套路”,写作中的“首尾呼应法”、“总分总结构”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快速破题,节约宝贵时间。 易错点警示: 识别并规避常见错误是提高得分率的关键。本书将通过“易错点提示”和“陷阱分析”,帮助考生提前识别和避免那些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 大量配套练习,强化巩固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本书提供了: 分章节配套练习: 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都配有适量的练习题,供考生即时巩固。这些练习题的难度和题型都与联考要求高度契合。 综合模拟演练: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精心设计了数套模拟测试题,力求在题型、题量、难度和考试时间上最大限度地贴近真实考场。通过模拟演练,考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五、 写作训练指导,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考生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绝佳窗口。本书对写作部分的指导尤为详尽: 论证有效性分析: 详细讲解如何识别论证中的概念模糊、以偏概全、因果倒置、偷换概念等常见逻辑谬误,并提供规范的分析框架和语言表达。 论说文: 强调审题的关键性,指导考生如何从题目中挖掘核心观点,并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提供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并指导考生如何运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我们还将提供不同类别的论说文写作指导,如议论型、议论性等,并附上高质量的范文供参考。 六、 复习建议与策略,引领高效备考 科学的复习计划和策略是成功的一半。本书将提供: 全书复习时间规划建议: 针对不同备考阶段,提供合理的复习时间分配建议,帮助考生有序推进复习进程。 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传授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如如何高效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进行考前记忆等。 考场心态调整: 针对考生可能出现的考前焦虑、考场紧张等情绪,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建议,帮助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致考生 2019年EMBA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您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和学习潜力的检验。我们深知,您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本书将是您在备考道路上最忠实的伙伴,它将陪伴您系统梳理知识,精准掌握技巧,高效提升能力。 请记住,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鼓励您,在利用好本书提供的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中去。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相信通过您的不懈努力和科学的备考,定能在这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开启您通往更高层次管理殿堂的大门! 我们在此预祝您,决胜2019,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