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版至今,百万册畅销纪念版
★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完整代表作11篇集结
★五次自杀、追寻空无的毁灭美学,自传体绝笔
★未完成遗作《Goodbye》收录,附太宰生平年表
★《人间失格》《奔跑吧!梅勒斯》《维庸之妻》《斜阳》《满愿》
★《道化之花》《美男子与香烟》《秋风记》《候鸟》《雪夜的故事》
★天鹅绝唱,饱受争议的破灭之书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
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2010年初版至今,百万册畅销纪念版。
11篇太宰治代表作大集结。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句点。
《人间失格》由台湾著名译者高詹灿倾力翻译,本书还收录有《斜阳》《奔跑吧!梅勒斯》《维庸之妻》《道化之花》《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雪夜的故事》和未完成遗作《Goodbye》等太宰治经典代表作。
太宰治(1909-1948)
だざい おさむ
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出生于日本青森县津轻郡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亲同时也是位政治人物。他是家中排行倒数第二的孩子,14岁起便与友人自办同人志,发表小说、杂文及戏剧,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心。19岁时他迷上马克思主义,但明白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出身落差甚大,所以他与相关人员的往来并未持续太久。
1930年他进入东大法文系就读,1933年开始用太宰治为笔名写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选第一届芥川赏候补,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说创作。自1936年发表《晚年》后,被推崇为天才作家,并于1939年以《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但始终与他想赢得的芥川赏无缘。他五次自杀未遂,最后于1948年,在《人间失格》发表后,和女读者于玉川上水道投水自尽。
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三十看多部小说,早期包括《晚年》《虚构的彷徨》《二十世纪旗手》等深受注目,另有《满愿》《快跑!梅乐斯》《越级诉讼》等多部名作。为了生活,他曾以“黑木舜平”的笔名写了心理悬疑小说《断崖的错觉》,但太宰本身以此作品为耻。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庸之妻》(1947年)、中篇《斜阳》(1947年)、《人间失格》(1948年),被认为是代表作品,引起无数年轻人共鸣,《斜阳》与《人间失格》更堪称是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
高詹灿
资深译者,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研究所毕业
主要译作
《蝉时雨》《隐剑秋风抄》《光之国度》
《夜市》《荒神》《代号D机关》《剑客生涯》
袁斌
资深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二个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做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情,更能打动读者。
——高尔基
◆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的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
——鲁迅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中“十全十美的文章和彻头彻尾的绝望”深受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之影响。
——佐藤干夫
◆无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奥野健男
《人间失格》
《奔跑吧!梅勒斯》
《美男子与香烟》
《维庸之妻》
《斜阳》
《道化之花》
《美男子与香烟》
《满愿》
《候鸟》
《秋风记》
《雪夜的故事》
《Goodbye》
附录·太宰治年谱
回首前尘,尽是可耻的过往。
对我而言,人类的生活无从捉摸。我出生于东北的乡间,所以一直到年纪稍大后,才初次见识火车。我在火车站的天桥爬上爬下,完全没察觉这是为了供人跨越铁路所建造,满心以为这是为了能让车站像国外的游乐场一样有趣新潮,而特别打造的设施。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如此深信不疑。对我来说,在天桥里上上下下,是一项特别的游戏,而且它算是铁路公司设想最周到的服务之一。日后我发现那不过是实用性的阶梯,纯粹供旅客跨越铁路之用,登时大感扫兴。
此外,我孩提时在画本上见过地铁,始终认为那不是为了实际需求所想出的设计,而是因为在地下坐车别出心裁,别有一番乐趣,远胜于在地面上坐车。
我从小便体弱多病,常卧病在床,我总是躺在床上想这些床单、枕头套、被套,真是单调无趣的装饰品。直到年近二十,才得知这一切竟然都是实用品,不禁心中黯然,对人类的俭朴感到悲从中来。
还有,我不懂什么叫饿。不,这并非意指我生长在衣食无缺的家庭,我可没那么傻,我是真的不懂饿是什么样的感觉。这句话听来有些奇怪,但我就算肚子空空如也,也浑然未觉。上小学、国中时,每次一回到家中,周遭的人们总会七嘴八舌地说道:“肚子饿了吧?”“吃点甜纳豆吧?也有蛋糕和面包噢。”而我也会发挥天生喜欢讨好人的精神,嘴里说着“我肚子饿了”,顺手把十颗纳豆送进嘴里。其实我完全不懂肚子饿是何种滋味。
当然了,我的食量也不小,但我不记得自己曾经为饿而吃。我吃人们眼中的珍馐,还有豪华大餐。到外头用餐时,我也会勉强自己吃。就儿时的我来说,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家中的用餐时间。
我位于乡下的老家,用餐时一家十几口全员到齐,迎面而坐,饭菜排成两列,我身为家中老幺,坐在末座。用餐的房间里灯光昏暗,午餐时,一家十几口人全部沉默不语扒着饭,那光景总令我感到一股寒意。我家是个守旧的乡下家庭,菜色几乎一成不变,别指望会有什么珍馐或是豪华大餐,所以更是令我视用餐为受罪。在这昏暗的房间里,我坐在餐桌末座,因寒冷而全身打战,一点一点地将饭塞进口中,心中暗忖—— 我们为何每天都得吃三餐不可呢,每个人用餐时都一脸严肃,宛如某种仪式,一家人每天三次准时聚在昏暗的房间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毫无食欲,也得低头默默嚼着米饭,这也许是向潜伏于家中的亡灵祈祷的一种仪式。
“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在我听来,不过是一种讨厌的恫吓。然而,这项迷信(至今我仍觉得它像是某种迷信)却总是令我惶恐不安。因为人们不吃饭就会死,所以才得工作、吃饭。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艰涩难懂、更令人感到威胁的话语了。
换言之,我对人类的行为,至今仍是无法理解。我与世人的幸福观似乎大相径庭,这份不安甚至令我夜夜辗转难眠暗自呻吟,几近发狂。我到底算不算幸福呢?从小人们就常说我幸福,但我总觉得自己置身于地狱,反而是那些说我幸福的人,他们过着的安乐生活远非我所能比拟。
我甚至认为自己背负着十个灾祸,其中随便一个交由旁人来背负,恐怕都足以令人丧命。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一种带着冷冽香气的破碎感。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求“完美的人生剧本”,努力去扮演好儿子、好职员、好朋友的角色。但这本书赤裸裸地展现了“失败者”的视角,并且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这种失败是如何一步步累积,最终将一个人推向自我毁灭的境地。它并没有去美化这种“堕落”,反而让你清晰地看到,每一次跌倒的背后,都是一次次真诚的努力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的碰撞。那种对人情世故的笨拙理解,对虚伪社交的本能排斥,都像是被放大镜检视过一样清晰。它像一面冰冷的镜子,反射出的不是一个英俊潇洒的文学形象,而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赤裸裸的灵魂。读完之后,我反而对那些试图用“积极向上”来掩盖一切的口号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抵触,它教会了我,承认自己的“不合格”或许也是一种坦诚。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需要你放下所有既有的评判标准,甚至要暂时放下自己的道德感和对“正常”的定义,才能真正进入那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期待一个英雄主义的救赎故事,那一定会失望;但如果你渴望探究人性中最幽暗、最矛盾、最难以自洽的那一部分,那么它无疑是最好的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可笑”这个概念的反复探讨,他把卑微、自我贬低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包装成了一种近乎艺术的荒谬感。这种荒谬感,反过来又成了主角对抗世界的一种近乎绝望的武器。这本书读完后,我反而对生活中的那些小小的、不经意的善意多了几分敬畏,因为我知道,在那样的精神困境下,任何一点微弱的光亮,都值得用生命去抓住,尽管最终可能徒劳无功。它让我学会了以一种更加审慎和悲悯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在角落里挣扎的灵魂。
评分这本《人间失格》,光是这名字就带着一股子透着寒气的宿命感。我刚翻开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颓废气息几乎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太宰治的笔触,说实话,初读时会觉得有点过于直白和尖锐,像是一把不加修饰的剃刀,直接划开了生活表面的那层温情脉脉的假象。他笔下的主角,那种努力融入社会却总是格格不入的挣扎,简直是太具象化了。那种时刻需要戴上面具扮演“他人眼中合格的人”的疲惫感,我完全能体会。那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存状态,让我想起很多次在人群中试图发出声音却发现自己根本发不出声响的瞬间。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如说更像是一份详尽的、近乎病态的自我剖析报告。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剂,反而直戳人心的痛点,让你不得不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不愿示人的阴影和恐惧。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感觉自己仿佛在深渊边上站立了很久,被那股黑暗的引力拉扯着,但也正是在这种极致的黑暗中,反而窥见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对“真实”的渴望。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让你在沉溺于那份绝望的同时,又忍不住一页一页往下翻,仿佛是被某种禁忌的诱惑所牵引。它不像那些传统文学作品那样注重宏大的叙事结构或者复杂的外部冲突,它完全聚焦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坍塌过程。每一次主角试图“做好人”的努力,最后都以更深的自我厌弃告终,这种近乎宿命般的循环,让人感到无力和悲凉。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场景的描绘,那些看似日常的对话和场景,在太宰的笔下却被赋予了一种荒诞的、疏离的美感。就好像我们所有人都活在一个巨大的、精心搭建的舞台上,而他,或者说他笔下的角色,是唯一一个不小心把幕布拉开,暴露了身后空无一物的窘境的人。这种“看穿一切却无力改变”的姿态,与其说是消极,不如说是一种极致的清醒,清醒到让人心碎。
评分这种书,绝对不是那种适合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配着咖啡轻松阅读的类型。它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私密的心理马拉松,跑下来之后,你全身都会被汗水和疲惫浸透,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某种奇特的洗涤。我感受到的不是单纯的悲伤,而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层面的困惑: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点究竟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存在,才能既不被世界吞噬,又不至于彻底孤立?书中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时而像梦呓般低语,时而又突然爆发出刺耳的呐喊,这种节奏上的跳跃,完美地模拟了那种精神紧绷到极致后的瞬间松弛与失控。它不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倒像是你翻开了自己尘封已久、满是灰尘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那些你白天努力遗忘的、敏感又脆弱的瞬间。
评分这下才好了,很搞笑??,但是书中的内容的确不错,而且印刷挺清晰的,很好
评分每次京东搞活动就是买买,家里最值钱的都是书,大爱。囤货。
评分这次618活动力度很大,买了很多心仪的书,今年看书不用愁了
评分你的一生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评分我是很爱京东的?,这次还碰到活动^_^
评分特别凶狠,也特别温柔。
评分久闻大名 印刷精美 满意
评分每逢618,双十一这样的大活动,就要囤一些好书,多看书提升自我,看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评分百年世事不胜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