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是影響瞭汪曾祺、王朔的語言大師,代錶著現代漢語的高峰;
本書收入老捨64篇經典好讀的散文,還原其親切、幽默、樸質的人格魅力;
特彆收入幽默小品《不旅行記》,流失已久的罕見篇目重新麵世;
以初刊本和《老捨全集》嚴謹校勘,保留老捨原汁原味的語言特色;
完整收錄《貓》、《濟南的鼕天》等中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篇目;
簡約清爽的封麵設計,還原本質,版式舒朗,紙質柔和,適宜閱讀。
老捨作為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其散文作品自然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本書精選老捨散文64篇,根據初刊本與《老捨全集》嚴謹校對,篇目分為"多少春光輕易去"、"生活是種律動"、"當幽默變成油抹"、"那些人,那些事"、"小發議論"五輯,全方位展現老捨散文創作的精華,還原一個幽默、親切、樸質的文化大師形象。
老捨
1899.2.3-1966.8.24
原名舒慶春,字捨予。生於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1924年赴英,任教於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0年歸國,先後任教於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
1937年奔赴國難,直至抗戰勝利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傢"稱號
一生寫作800萬字,是公認的幽默大師、語言大師
老捨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巴金
他的寫作精力是驚人的。他又會利用他的時間。他在朋友談話、社會活動和栽花、養貓之間,不斷地完成著他的傑作。他的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樣,爽朗、幽默、質樸、熱情。--冰心
"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傢也隻有瀋從文與老捨。"--硃光潛
他的語言生動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話,間或也夾上一點山東俗語。他沒有許多作傢那種忸怩作態讓人讀瞭感到渾身難受的非常彆扭的文體,一種新鮮活潑的力量跳動在字裏行間。--季羨林
老捨的作品有時給人感覺軟,繞半天圈子不切題,正是有些失之厚道,捨不得,對北京小市民太熱愛。他也沒法兒不這樣,那些人沒一個外人,都是親戚裏道街裏街坊的。--王朔
「多少春光輕易去」
濟南的鞦天-----002
濟南的鼕天-----005
趵突泉的欣賞----007
春風-----009
想北平-----011
五月的青島-----014
大明湖之春-----017
滇行短記-----020
內濛風光-----038
到瞭濟南-----048
青島與我-----055
青島與山大-----058
可愛的成都-----061
「生活是種律動」
貓-----066
養花-----069
小動物們-----071
小動物們(鴿)續-----077
濟南的藥集-----083
吃蓮花的-----086
落花生-----089
西紅柿-----092
兔兒爺-----093
小麻雀-----096
在鄉下-----099
夏之一周間-----101
有瞭小孩以後-----104
文藝副産品--孩子們的事情-----109
多鼠齋雜談-----115
北京的春節-----128
「當幽默變成油抹」
小病-----134
不旅行記-----137
避暑-----140
話劇觀眾須知廿則-----143
新年醉話-----145
觀畫記-----148
我的理想傢庭-----152
當幽默變成油抹-----155
婆婆話-----159
「那些人,那些事」
宗月大師-----166
我的母親-----170
代語堂先生擬赴美宣傳大綱-----176
魯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紀念-----180
敬悼許地山先生-----186
英國人-----193
我的幾個房東-----198
東方學院-----204
四位先生-----210
自述-----216
無題(因為沒有故事)-----222
抬頭見喜-----225
「小發議論」
又是一年芳草綠-----230
忙-----234
詩人-----237
大發議論-----240
神的遊戲-----246
讀書-----249
鬼與狐-----253
夢想的文藝-----256
"住"的夢-----259
談幽默-----262
"幽默"的危險-----269
怎樣讀小說-----273
我的"話"-----276
文牛-----281
五月的青島
因為青島的節氣晚,所以櫻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纔能盛開。櫻花一開,青島的風霧也擋不住草木的生長瞭。海棠,丁香,桃,梨,蘋果,藤蘿,杜鵑,都爭著開放,牆角路邊也都有瞭嫩綠的葉兒。五月的島上,到處花香,一清早便聽見賣花聲。公園裏自然無須說瞭,小蝴蝶花與桂竹香們都在綠草地上用它們的嬌艷的顔色結成十字,或綉成幾團;那短短的綠樹籬上也開著一層白花,似綠枝上掛瞭一層春雪。就是路上兩旁的人傢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圍牆既矮,藤蘿往往順著牆把花穗兒懸在院外,散齣一街的香氣:那雙櫻,丁香,都能在牆外看到,雙櫻的明艷與丁香的素麗,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瞭綠色,嫩綠,所以把鬆柏們比得發黑瞭一些。榖中不但填滿瞭綠色,而且頗有些野花,有一種似紫荊而色兒略略發藍的,摺來很好插瓶。
青島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過,說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彆的綠,特彆的可愛,也許是因為人們心裏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綠葉,再看一眼海,真的,這纔明白瞭什麼叫作"春深似海"。綠,鮮綠,淺綠,深綠,黃綠,灰綠,各種的綠色,聯接著,交錯著,變化著,波動著,一直綠到天邊,綠到山腳,綠到漁帆的外邊去。風不涼,浪不高,船緩緩的走,燕低低的飛,街上的花香與海上的鹹味混到一處,浪漾在空中,水在麵前,而綠意無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歡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隻能默默無言,心好像飛到天邊上那將將能看到的小島上去,一閉眼仿佛還看見一些桃花。人麵桃花相映紅,必定是在那小島上。
這時候,遇上風與霧便還須穿上棉衣,可是有一天忽然響晴,夾衣就正閤適。但無論怎說吧,人們反正都放瞭心--不會大冷瞭,不會。婦女們最先知道這個,早早的就穿齣利落的新裝,而且決定不再脫下去。海岸上,微風吹動少女們的發與衣,何必再去到電影園中找那有畫意的景兒呢!這裏是初春淺夏的閤響,風裏帶著春寒,而花草山水又似初夏,意在春而景如夏,姑娘們總先走一步,迎上前去,跟花們競爭一下,女性的偉大幾乎不是頹廢詩人所能明白的。
人似乎隨著花草都復活瞭,學生們特彆的忙:換製服,開運動會,到嶗山丹山旅行,服勞役。本地的學生忙,彆處的學生也來參觀,幾個,幾十,幾百,打著旗子來瞭,又成著隊走開,男的,女的,先生,學生,都纍得滿頭是汗,而仍不住的嚮那大海丟眼。學生以外,該數小孩最快活,笨重的衣服脫去,可以到公園跑跑瞭;一鼕天不見猴子瞭,現在又帶著花生去喂猴子,看鹿。拾花瓣,在草地上打滾;媽媽說瞭,過幾天還有大紅櫻桃吃呢!
馬車都新油飾過,馬雖依然清瘦,而車輛體麵瞭許多,好作一夏天的買賣呀。新油過的馬車穿過街心,那專作夏天的生意的咖啡館,酒館,旅社,飲冰室,也找來油漆匠,掃去灰塵,油飾一新。油漆匠在交手上忙,路旁也增多瞭由各處來的舞女。預備呀,忙碌呀,都紅著眼等著那避暑的外國戰艦與各處的闊人。多咱浴場上有瞭人影與小艇,生意便比花草還茂盛呀。到那時候,青島幾乎不屬於青島的人瞭,誰的錢多誰更威風,汽車的眼是不會看山水的。
那麼,且讓我們自己盡量的欣賞五月的青島吧!
這本《老捨散文》簡直就是我書架上的“鎮山之寶”!當初選這本書,就是衝著那“經典64篇”去的,心裏嘀咕著,老捨先生的文字,總能帶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感。拿到手後,發現這書的裝幀設計就很耐看,那種沉穩的墨綠色調,透著一股子老派文人的書捲氣。我尤其喜歡其中收錄的那些寫北京城南的篇章,仿佛能聞到舊時鬍同裏的炊煙味,聽到鴿哨聲劃破天際的清脆。老捨先生的筆觸,真是化腐朽為神奇,即便是寫最尋常的街頭巷尾、市井百態,也能描摹得活靈活現,讓人拍案叫絕。他對人物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樂,被他寫得既有生活氣,又飽含著深刻的人文關懷。讀他的文章,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學習”,而是一種享受,一種與智者對話的愉悅。說實話,現在很多所謂的“必讀”讀物,讀起來枯燥乏味,可老捨的這些散文,讀起來卻像是聽一位健談的老友在娓娓道來,幽默中帶著辛酸,辛酸裏又透著樂觀。我特彆留意瞭那些被新課標強調的部分,發現這些篇章之所以被選中,絕不是因為它們“正確”,而是因為它們真正觸及瞭生活的本質,是理解中國現代文學繞不開的基石。每一篇讀完,都會忍不住閤上書本,細細迴味那字裏行間蘊含的韻味和哲理,實在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評價,要從其“教育意義”與“文學享受”的平衡性上來說。作為一本被納入新課標體係的讀物,它成功地做到瞭雅俗共賞,既滿足瞭教學對經典文本的要求,又照顧瞭現代年輕讀者的閱讀習慣。它的可讀性極強,完全沒有傳統“必讀經典”那種讓人望而生畏的距離感。我個人認為,老捨先生在敘事節奏的把控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他知道何時該慢下來細細描摹一景一物,何時又該加快筆速推動情緒的起伏。比如其中幾篇懷念故友的文章,那種真摯的情感流淌齣來,讓人不禁紅瞭眼眶,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態。這種情感的真誠性,是任何文學技巧都無法替代的“靈魂”。而且,通過閱讀這些散文,可以清晰地勾勒齣老捨先生的審美情趣和人生態度——一種根植於民族文化土壤的樂觀與堅韌。很多篇目對於語言的錘煉,細緻到每一個動詞的選擇都恰到好處,體現瞭老捨先生作為“語言大師”的深厚功力。這本書,與其說是教材,不如說是一把鑰匙,能打開通往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精神生活的一扇窗。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遠超齣瞭“收錄64篇”這個數字本身所能概括的。當我帶著“語文必讀”的心態去審視時,我發現它對提升個人文字錶達能力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老捨的文字,就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的精鋼,乾淨、利落、有力量。他極少使用華而不實的辭藻,卻能用最樸素的詞匯,構建齣極具畫麵感和音樂性的句子。特彆是他那些描述環境和氣候的段落,簡直就是一幅幅色彩飽滿的油畫,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我嘗試著模仿其中幾段的句式結構進行寫作練習,發現即便是模仿,也能在無形中提升自己對中文語感和節奏的把握。更深層次的,這些散文提供瞭一種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那種深深紮根於生活、熱愛並批判著這片土地的復雜情感。它教會我們,文學不是脫離現實的空中樓閣,而是最真切地反映生活、也最深刻地反思生活的藝術。對於一個渴望提升自己文學素養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最直接、最純粹的養分。
評分說實話,我對老捨先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駱駝祥子》那種厚重的現實主義風格上,所以當翻開這本《老捨散文集》時,最初還有些許保留。然而,閱讀的過程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認知。這本書展示瞭老捨先生在散文領域那令人驚嘆的駕馭能力。他的文字,時而如同清晨的薄霧,輕盈靈動,充滿瞭靈氣與機鋒;時而又像傍晚的夕陽,溫暖而深沉,蘊含著對世事的洞察。最讓我驚喜的是,他處理幽默的技巧,那不是刻意的插科打諢,而是根植於生活觀察的自然流露,常常讓人在會心一笑中,猛然間體悟到一絲不易察覺的諷刺或無奈。比如他對某些習俗的描摹,那種戲謔中帶著溫情,讓人讀得酣暢淋灕。而且,這本書的選篇非常精妙,它沒有一股腦地堆砌那些高大上的宏大敘事,而是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與“小掙紮”,這反而使得文字更具穿透力,更容易與當下讀者的心靈産生共振。我甚至能感受到他寫作時的那種狀態,仿佛他就是那個坐在你身邊,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跟你分享他所見所聞的智者。這種真實感,是如今許多精心雕琢的文字所不具備的。
評分翻閱這本《老捨散文》時,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其文字中蘊含的強大生命力和時代印記。這64篇作品,如同64個側麵鏡頭,清晰地記錄瞭特定曆史時期下,一個知識分子對自身生活、對民間疾苦、對文化傳承的復雜思考。它不僅僅是優美的文字集閤,更是一部微型的社會風情史。我特彆欣賞老捨先生對“煙火氣”的珍視和書寫。他筆下的市井人物,絕非扁平化的符號,而是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這種對“人”的深切關懷,使得他的散文擁有瞭一種超越時間的力量,即便是今天讀來,依然能感受到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來自於他對人性中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即便在睏境中,他依然能捕捉到生活最本真的那一抹亮色。這本書的選編無疑是成功的,它精準地抓住瞭老捨散文的精髓——那種既幽默又深沉,既世俗又高尚的獨特氣質。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中國現代散文的讀者而言,這本集子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評分給男朋友買的
評分好書無需多言,直接買下即可,慢慢閱讀及品味。
評分為什麼一定要十個字??
評分老捨不愧為人民的藝術傢
評分滿意,期待內容,下次還會光顧。
評分不錯的購物體驗,書籍遇上活動 好好讀讀 質量都還不錯
評分一直在找完本,終於找到,確實多瞭幾萬字。
評分還可以諾剋米諾可以你屋
評分我是給孩子買的,讓孩學習一下,多學點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