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柳莊神相(中國古代相學名著、文白對照 足本全譯)
定價:35.00元
作者:(明)袁柳莊,金誌文注
齣版社:世界知識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01237500
字數:38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相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發軔於春鞦戰國,至清末民國,各種相術流派層齣不窮,不斷發展完善。
《柳莊神相》集前代相術之大成,提齣許多前人未發現的獨到見解,極大地豐富瞭相學知識,完善瞭相學理論,難得的是開創瞭女性相術研究的先河,而且十分靈驗。堪稱是與《麻衣神相》雙峰並峙的開山之作。
此書以民國上海江東書局齣版的《柳莊神相》為版本,以科學的態度重新完善詮釋,是相學研究愛好者不可不看的一部經典之作。
目錄
柳莊神相 捲首
十三部位總圖歌
流年運氣部位圖歌
相說
十觀
富相
貴相
貧賤相
孤苦相
壽相
夭相
柳莊神相 上捲
嬰兒通論
少女之相
男女成相年齡
五行貴賤
榮枯得失
富貴貧賤
壽夭得失
人同天地
四季推斷
五嶽五官,或成或敗
五官五星說
六曜說
柳莊進永樂乾坤賦
高學士榮蹇賦
十八上貴,掛印封侯
十八中貴,清高要職
十八下貴,繼職榮身
女人有七十二賤
女人有三十六刑傷
女人有二十四孤
女有七賢,主夫明子秀
女有四德,必生貴子
女人有壽有夭,自然不同
男有五十一孤,犯一件者難言子息
男有十剋之格
十二件刑妻之格
蹇通得失,天運周流
病難睏榮,一身常有
論古聖人遭難者,皆有一色
論行富貴貧賤
論坐富貴貧賤
論臥富貴貧賤
論食富貴貧賤
論語富貴貧賤
論笑富貴貧賤
論五行說
總論歌
五行賦
柳莊神相 中捲
永樂百問
天、地、人
柳莊神相 下捲
春夏鞦鼕
逐月氣血論詩
氣色總論詩
掌心氣色
觀氣色法
五色所應日期
齣:可口訣
諸種氣色吉凶解論
諸吉凶氣色例
附占凶方位
有大忌五件
秘傳口訣
男人所忌四十一種,犯者貧窮之相
女人所忌二十四種,犯者貧賤之相
附錄 玉管照神局
呂洞賓賦
韆金賦
陳摶先生風鑒
陳摶《袖裏金》
陳摶《相歌》
洞元經雜斷歌
神垕楊先生《神部論》
西嶽先生《截相法》
鬍僧《論玉管相書總要訣》
通仙錄
雜論
論五應五閤
古今賢聖
風土有異
神仙眼相
將相眼相
鼻象中嶽
耳主聽
人中均大
上尖下闊
極小如綫
口為水星
論心
論腹
掌法
論子息宮
論兄弟宮紋
體骨
形氣
七局形色
獅形
麟形
白虎形
象形
犀形
猿形
玄武形
黿形
龜形
蛇形
馬形
豹形
兔形
山羊形
熊肜
猩猩形
野猩形
駱駝形
鹿肜
狗形
驢形
麇形
鸞形
硃雀形
鸚鵡形
鶴形
鷹形
燕形
孔雀形
鴿形
鵲形
五色得地
青色氣
赤色氣
黃紅紫色氣
白色氣
黑色氣
九州氣色圖
細微神煞氣
決病死生
論言談
五事觀相
寶眼禪師十貴詩
上中下三相
上貴神仙相
三尖
諸般帶殺
作者介紹
袁珙,字廷玉,號柳莊居士,人稱“袁柳主”。生卒(1335~1410),元末明初鄞縣(今浙江寜波)人。幼承傢學,博覽群書,在普陀洛迦山彆古崖隨異僧學相術,得其傳,漸負名。曾給上百名士大夫算過命,每言必中,轟動江湖。明洪武年間,被燕王硃棣召至順天府(今北京)為其相麵,稱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翻譯質量,可以說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喜的高度。很多古代術數典籍的術語,由於時代變遷,其確切含義已經非常模糊。然而,譯者在處理這些專業名詞時,顯然是做瞭大量的考據工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古韻的同時,用現代漢語做齣最精準的詮釋。我對比瞭幾個我之前閱讀過的舊版譯本中的疑難段落,發現此足本在關鍵的推算口訣和禁忌之處的解讀上,更為清晰和審慎,避免瞭許多望文生義的錯誤。這種對學術嚴謹性的堅持,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極少齣現“看不懂”或者“理解偏差”的情況。它讓古老的相法不再是塵封的密碼,而是可以被現代人理解和學習的知識體係,這功德無量。
評分作為一位對傳統風水略有涉獵的讀者,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形”與“勢”結閤的闡述。相術講究的是整體觀,而這本書很好地體現瞭這一點,它將麵相與體相、乃至環境氣場聯係起來進行討論。比如,書中提到麵部輪廓的“承載力”如何影響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接納度,以及這種“承載力”如何反過來影響居傢風水布局的選擇傾嚮。這種跨學科的連接,使得原本孤立的相術理論變得更加立體和實用。我嘗試對照書中提及的一些“氣場”描述,觀察周圍人的麵相變化,發現其論述邏輯是相當嚴謹的。它並非宣揚宿命論,而是教導我們如何通過理解自身的“形”,去更好地順應和調整所處的“勢”,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國學智慧體現。
評分對於那些對傳統文化抱有好奇心的新讀者來說,這本書的“文白對照”結構,簡直是最好的入門橋梁。它不像純粹的古籍那樣令人望而卻步,也不像某些粗淺的現代解讀那樣流於錶麵。我的一位朋友,之前一直覺得傳統國學深不可測,但自從有瞭這個版本,她開始可以對照著原文去體會古人的遣詞造句和思維方式。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對傳統智慧的緻敬,同時也是對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溯。它提供瞭一個階梯,讓有心人可以一步步從淺顯的知識點,攀登到對古代相術背後哲學思想的理解上。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看相的,更是關於如何理解中國傳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和收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著實讓我眼前一亮。拿到手時,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典雅的封麵設計,讓人立刻感覺到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古籍重譯本。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厚實而不失細膩,墨跡清晰,即便是麵對那些復雜的圖解和繁復的文字,閱讀起來也毫不費力。特彆是對於那些傳統相術書籍中常見的模糊不清的插圖,這次的譯本做得非常齣色,綫條流暢,細節到位,使得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麵部斷麵”和“骨相剖析”有瞭直觀的參考。編輯在版式設計上也很下功夫,文言原文與現代譯文采用瞭雙欄對照的形式,既方便瞭對照學習,又保持瞭閱讀的連貫性。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代智者的對話,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對於深度研習傳統文化的愛好者來說,是極大的享受。我甚至願意把它當作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來對待,而不是僅僅一冊工具書。
評分初讀此書,我被其詳盡的論述深度所震撼。它並非市麵上那些走馬觀花的“速成秘籍”,而是真正深入到相學理論的根基之中,探討瞭“氣、色、形、神”的互動關係。書中對不同麵部特徵的描述,不僅僅停留在“高鼻梁主貴”這類簡單的結論上,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特徵背後的“理”——即與五行、髒腑、乃至個人稟賦的對應關係。比如,它對“印堂”的分析,從寬度、光澤到中間的紋理變化,都給齣瞭詳盡的解讀框架,這些內容是其他普及讀物中極少提及的。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且自洽的觀察和判斷體係,要求讀者付齣時間去理解其內在邏輯,而非僅僅死記硬背口訣。這對於真正想在國學命理領域紮穩腳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座寶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