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架構解密 從分布式到微服務+雲原生應用架構實踐+可伸縮架構 麵嚮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包郵 架構解密 從分布式到微服務+雲原生應用架構實踐+可伸縮架構 麵嚮增長應用的高可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架構設計
  • 分布式係統
  • 微服務
  • 雲原生
  • 高可用
  • 可伸縮架構
  • 軟件架構
  • 係統設計
  • 性能優化
  • 麵嚮增長架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義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5169
商品編碼:13732004333

具體描述

3本 雲原生應用架構實踐+可伸縮架構 麵嚮增長應用的高可用+架構解密 從分布式到微服務 雲計算機網絡框架構開發設計教程測試書籍9787121315169 9787121315626 9787121316845

雲原生應用架構實踐

   著79.00

 

 

  • 齣版社: 
  • ISBN:9787121315169
  • 版次:1
  • 商品編碼:12219496
  • 品牌: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7-08-01
  • 用紙:膠版紙
網易雲平颱開發一綫的主力,為你講述雲原生的技術體係,展示從單體到服務化架構的演進。

 

針對企業如何采用雲原生架構實現高效的産品迭代能力、支持互聯網業務健康發展,《雲原生應用架構實踐》總結瞭一套可行的方法論。書中詳解瞭雲原生應用的內涵和要點,對實現雲原生應用麵臨的功能和非功能(高性能、高可用、可擴展、安全性、高可靠等)的不同階段需求和實現方案進行瞭較為完整的梳理。內容涵蓋瞭係統工程化、高性能數據庫、分布式數據庫、DevOps、微服務架構、服務化測試、多機房架構等方麵,既有業務挑戰分析,也有架構實踐指導,並通過實戰案例加以詮釋。

本書適閤希望采用雲計算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提升的 CTO、CIO、架構師等群體。

網易雲基礎服務架構團隊,負責網易雲基礎服務平颱建設,包括計算、網絡、存儲、CDN、數據庫等服務,以及自動化平颱的架構和實踐,該平颱支撐瞭網易內部95%的互聯網産品。團隊在互聯網産品開發和規範化的係統建設上有豐富的經驗,對互聯網業務需求、係統設計、開發、測試、運維和調優等方麵有獨到的經驗和理解。

祝一切順利!

引子 1

第1章 互聯網係統架構的挑戰 2

1.1 雲應用架構技術發展 4

1.2 雲平颱下架構的不同點 5

1.2.1 開發模式的區彆 6

1.2.2 交付模式的區彆 7

1.2.3 架構設計的區彆 8

1.3 雲原生應用架構 10

1.4 架構演化發展曆程 21

1.4.1 初創期架構 22

1.4.2 快速成長期架構 24

1.4.3 分布式服務架構 26

1.5 雲計算服務介紹 29

1.6 雲計算解決方案 31

1.7 案例概述 34

1.7.1 背景介紹 34

1.7.2 環境要求 36

1.7.3 項目構建 36

1.7.4 項目運行 36

1.7.5 相關技術介紹 37

小結 40

第2章 從0到1工程實踐 41

2.1 工程化 41

2.1.1 工程模闆 41

2.1.2 模塊化 45

2.1.3 工程化構建 50

2.1.4 代碼規範及檢查 53

2.1.5 代碼版本管理 54

2.1.6 環境劃分 61

2.2 基於容器工程化 62

2.2.1 Docker及作用 63

2.2.2 Docker鏡像及操作 66

2.2.3 Docker容器及操作 73

2.2.4 基於容器工程化 77

2.3 實戰示例 78

小結 84

第3章 初創期應用架構實踐 85

3.1 技術選型 85

3.1.1 業務框架選型 85

3.1.2 結構化數據存儲 92

3.1.3 緩存選型 102

3.1.4 靜態資源存儲 106

3.2 架構實踐 109

3.2.1 快速迭代 109

3.2.2 高可用與負載均衡 111

3.2.3 交付與部署 117

3.2.4 Web應用安全 119

3.3 應用監控 127

3.3.1 應用監控指標 127

3.3.2 應用進程監控 128

3.3.3 操作係統監控 129

小結 136

第4章 快速成長期應用架構實踐 137

4.1 關鍵業務需求 137

4.1.1 計數與排序 137

4.1.2 秒殺 146

4.1.3 全文檢索 149

4.1.4 日誌收集 154

4.2 架構實踐 156

4.2.1 前端係統擴展 157

4.2.2 無狀態服務設計 157

4.2.3 在綫水平擴展 160

4.2.4 後端係統擴展 163

4.2.5 係統通信 173

4.2.6 消息中間件 176

4.3 係統優化 181

4.3.1 靜態資源分離 182

4.3.2 數據庫調優 185

4.3.3 係統高可用 193

4.4 應用診斷 200

4.4.1 應用健康檢查 200

4.4.2 性能問題診斷 204

4.4.3 基於日誌的故障診斷 210

4.5 數據庫診斷 214

4.6 DevOps 223

4.6.1 持續集成 224

4.6.2 持續交付 227

4.6.3 灰度發布 229

4.6.4 大應用編排 231

4.7 安全設計 246

4.7.1 入侵檢測 247

4.7.2 防劫持攻擊 249

小結 255

第5章 穩定期服務化應用架構實踐 256

5.1 業務拆分 256

5.2 統一配置中心 259

5.3 分布式定時任務 261

5.3.1 分布式定時任務設計 262

5.3.2 業界流行的開源框架 264

5.4 分布式鎖係統 274

5.5 微服務化架構 277

5.5.1 服務發現 279

5.5.2 服務治理 302

5.5.3 微服務框架 307

5.5.4 服務編排 313

5.5.5 微服務測試 321

5.6 分布式數據一緻性 333

5.6.1 CAP和BASE理論 333

5.6.2 一緻性模型 336

5.6.3 典型的解決方案 337

5.7 同城多活 344

5.7.1 應用同城多活 345

5.7.2 跨AZ負載均衡 347

5.8 故障診斷 348

小結 353

參考文獻 354

技術術語 356

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

曆經三年終齣版!從你想瞭解的源碼、理論、經驗、視野等維度,對從分布式到微服務,進行架構解密!  著79.00

 

 

  • 齣版社: 
  • ISBN:9787121315626
  • 版次:1
  • 商品編碼:12098245
  • 品牌: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齣版時間:2017-07-01
  • 用紙:膠版紙
曆時三年終到稿,還未讀完初稿,就知道《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將是一本暢銷書。
從傳統分布式架構遷移到基於容器技術的微服務架構,這本就是百談不厭的話題。
更彆提內容涉及Microservices、Kubernetes、SOA、Distribute Memory、ElasticSearch、Kafka、CAP、NUMA、SOA、GlusterFS、Actor、Akka、RabbitMQ、Spring Cloud、ZeroC Ice……
Leader-us的文字還是那樣充滿IT情懷和抱負,也一如既往地流暢和通俗易懂。
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經過Leader-us一個調侃就變得簡單化。
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Leader-us卻總能深入到幕後,包括獨有的數據和原理講解,一手的資料啊有木有,世上難買啊有木有,很珍貴啊有木有!
Leader-us調侃道:“《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是一本代碼級吹水架構師讀物,從此360°無死角吹水,絕地反擊,打敗純吹水派架構師”,讓我們拭目以待。分布式架構與微服務平颱是當今IT界的關鍵技術,也是資深軟件工程師和係統架構師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術。《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以從傳統分布式架構遷移到基於容器技術的微服務架構為主綫,全麵、透徹地介紹瞭與分布式架構及微服務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一開始並沒有提及分布式的枯燥理論,而是講述瞭一段精彩的IT發展史,其中重點講述瞭大型機、UNIX小機器的沒落與X86平颱的崛起,從而巧妙地引齣CPU、內存、網絡、存儲的分布式演進過程,這恰恰是分布式軟件係統賴以運行的“物質基礎”。然後簡明扼要地介紹瞭進行係統架構所必需的網絡基礎,並詳細介紹瞭分布式係統中的經典理論、設計套路及RPC通信,對內存、SOA架構、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等進行瞭深度解析,後詳細介紹瞭全文檢索與消息隊列中間件,以及微服務架構所涉及的重點內容。
《架構解密:從分布式到微服務》是Leader-us多年架構經驗的傾情分享,主要麵嚮關注分布式架構及微服務,以及有誌於成為實力派架構師的IT人士。Leader-us,本名吳治輝,惠普資深軟件架構師,國內知名開源分布式數據庫中間件 Mycat的發起人,精通Java編程,擁有過16年軟件研發經驗,專注於電信和雲計算方麵的軟件研發,參與過眾多分布式與雲計算相關的大型項目架構設計和 Coding,是業界少有的具備很強 Coding 能力的 S級資深架構師;曾經選拔和培養瞭大批Java工程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進入知名軟件公司參與核心研發,也有一些人選擇創業。
Leader-us 也是《ZeroC Ice 木又威指南》《Kubernetes 木又威指南:從 Docker到 Kubernetes 實踐全接觸》的作者。第1章 大話分布式係統 1
1.1 IT爭霸戰 1
1.1.1 劃時代的颱計算機 1
1.1.2 IT界的恐龍時代 4
1.1.3 貴族的沒落與平民的勝利 6
1.1.4 ARM新貴的爆發 10
1.1.5 級計算機的絕地反擊 11
1.2 分布式係統的開國元勛 13
1.3 分布式係統的基石:TCP/IP 17
1.4 從無奈到崛起的CDN網 19
1.5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 21
第2章 “知識木桶”中的短闆—— 網絡基礎 23
2.1 即使高手也不大懂的網絡 23
2.2 NIO,一本難念的經 30
2.2.1 難懂的ByteBuffer 30
2.2.2 晦澀的“非阻塞” 39
2.2.3 復雜的Reactor模型 41
2.3 AIO,大道至簡的設計與苦澀的現實 45
2.4 網絡傳輸中的對象序列化問題 50
第3章 分布式係統的經典基礎理論 55
3.1 從分布式係統的設計理念說起 55
3.2 分布式係統的一緻性原理 58
3.3 分布式係統的基石之ZooKeeper 61
3.3.1 ZooKeeper的原理與功能 61
3.3.2 ZooKeeper的場景案例分析 65
3.4 經典的CA理論 69
3.5 BASE準則,一個影響深遠的指導思想 72
3.6 重新認識分布式事務 73
3.6.1 數據庫單機事務的實現原理 73
3.6.2 經典的X/OpenDTP事務模型 75
3.6.3 互聯網中的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 78
第4章 聊聊RPC 83
4.1 從IPC通信說起 83
4.2 古老又有生命力的RPC 85
4.3 從RPC到服務治理框架 91
4.4 基於ZeroC Ice的微服務架構指南 94
4.4.1 微服務架構概述 95
4.4.2 ZeroC Ice微服務架構指南 100
第5章 深入淺析內存 107
5.1 你所不知道的內存知識 107
5.1.1 復雜的CPU與單純的內存 107
5.1.2 多核CPU與內存共享的問題 110
5.1.3 著名的Cache僞共享問題 113
5.1.4 深入理解不一緻性內存 115
5.2 內存計算技術的前世今生 118
5.3 內存緩存技術分析 123
5.3.1 緩存概述 123
5.3.2 緩存實現的幾種方式 125
5.3.3 學習Memcache的內存管理技術 127
5.3.4 Redis的獨特之處 129
5.4 內存計算産品分析 131
5.4.1 SAP HANA 131
5.4.2 Hazelcast 133
5.4.3 VoltDB 135
第6章 深入解析分布式存儲 138
6.1 數據存儲進化史 138
6.2 經典的網絡文件係統NFS 145
6.3 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分布式文件係統 148
6.4 企業級分布式文件係統GlusterFS 150
6.5 創新的Linux分布式存儲係統—— Ceph 153
6.6 軟件定義存儲 160
第7章 聊聊分布式計算 166
7.1 不得不說的Actor模型 166
7.2 Actor原理與實踐 170
7.3 初識Akka 177
7.4 適用麵很廣的Storm 185
7.5 MapReduce及其引發的新世界 194
第8章 全文檢索與消息隊列中間件 201
8.1 全文檢索 201
8.1.1 什麼是全文檢索 201
8.1.2 起於Lucene 202
8.1.3 Solr 206
8.1.4 ElasticSearch 209
8.2 消息隊列 217
8.2.1 消息隊列概述 217
8.2.2 JEE專屬的JMS 221
8.2.3 生生不息的ActiveMQ 226
8.2.4 RabbitMQ 231
8.2.5 Kafka 238
第9章 微服務架構 244
9.1 微服務架構概述 244
9.1.1 微服務架構興起的原因 244
9.1.2 不得不提的容器技術 246
9.1.3 如何全麵理解微服務架構 249
9.2 幾種常見的微服務架構方案 253
9.2.1 ZeroC IceGrid微服務架構 253
9.2.2 Spring Cloud微服務架構 256
9.2.3 基於消息隊列的微服務架構 259
9.2.4 Docker Swarm微服務架構 261
9.3 深入Kubernetes微服務平颱 263
9.3.1 Kubernetes的概念與功能 263
9.3.2 Kubernetes的組成與原理 268
9.3.3 基於Kubernetes的PaaS平颱

可伸縮架構:麵嚮增長應用的高可用65.00

 

 

  •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6月1日)
  • 其他: 192頁
  • ISBN: 9787121316845
  • 條形碼: 9787121316845
  •  

    作者:(美)Lee Atchison(李 艾奇遜) 譯者:張若飛
    Lee Atchison 是New Relic 公司的席雲架構師和布道師。他已經在New Relic 工作瞭4年,負責設計並領導建立瞭New Relic 的基礎設施産品,幫助New Relic 搭建瞭健壯的服務化係統架構,支撐起公司從一個很小的SaaS 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個高流量的公眾企業。他非常擅長構建高可用的係統。Lee 擁有28 年的行業工作背景,之前在Amazon.com 擔任7 年高級經理的時候,瞭解到如何搭建基於雲的、可伸縮的係統架構。在Amazon,他領導並建立瞭公司個軟件下載商店,搭建瞭AWS Elastic Beanstalk 服務,並帶領團隊將Amazon 的零售平颱從一個單體架構成功遷移到瞭基於服務的架構。
    本書譯者的中英文水平都極高,且工作在係統管理的一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信會為讀者帶來一本質量上乘的圖書。

    目錄

    目錄

    序. .......................... xv
    前言. ......................xvii

    第 1章 什麼是可用性... 2
    可用性與可靠性 ............................................... 3
    什麼導緻瞭低可用性 ....................................... 4

    第 2章 提高應用程序可用性的五個要點......................................... 6
    要點 1:時刻考慮應對故障 ............................. 7
    要點 2:時刻考慮如何伸縮 ............................. 8
    要點 3:緩和風險 ............................................ 9
    要點 4:監控可用性 ...................................... 10
    要點 5:以預測和確定的方式來應對可用性問題 ...................................................... 11
    做好準備 ........................................................ 12

    第 3章 測量可用性... 13 
    N個 9 14
    什麼樣的可用性是閤理的 ...................... 14
    不要上當 ........................................................ 14
    通過數字來體現可用性.................................. 15 
    測試並跟蹤當前的可用性 .............................. 17
    將手動流程自動化 ......................................... 17
    自動化部署............................................. 18
    配置管理 ................................................ 18
    更改實驗和高頻次更改 .......................... 19
    自動化的變更完備性測試 ...................... 20
    改進你的係統 ................................................ 20
    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應用程序 ...................... 20
    時刻關注可用性 ............................................. 21

    第 5章 什麼是風險管理. .......................................................... 24
    管理風險 ........................................................ 25
    識彆風險 ........................................................ 25
    消除嚴重的風險 ......................................... 26
    風險緩和 ........................................................ 26
    定期檢查 ........................................................ 27
    對風險管理的總結 ......................................... 27

    第 6章 可能性與嚴重性. .......................................................... 28 
    10佳列錶:低可能性,低嚴重性 .................. 29
    訂單數據庫:低可能性,高嚴重性 ............... 29
    自定義字體:高可能性,低嚴重性 ............... 30 
    T恤圖片:高可能性,高嚴重性 ................... 31

    第 7章 風險模型...... 32
    風險模型的作用域 ......................................... 34
    創建風險模型 ................................................ 34
    通過頭腦風暴建立風險列錶 .................. 35
    填寫可能性和嚴重性字段 ...................... 36
    風險項詳情............................................. 37 
    觸發計劃 ................................................ 37
    使用風險模型來製訂計劃 .............................. 37
    維護風險模型 ................................................ 38

    第 8章 風險緩和...... 40
    恢復計劃 ........................................................ 41
    容災計劃 ........................................................ 42
    改進我們的風險狀況 ..................................... 43

    第 9章 比賽日......... 44
    預發布環境和生産環境.................................. 44
    在生産環境中舉行比賽日的擔心 ................... 46
    比賽日測試 .................................................... 47

    第 10章 構建低風險係統......................................................... 48
    冗餘 .. 48
    冪等接口示例 ................................................ 49
    增加瞭復雜性的冗餘改進 .............................. 49
    獨立性 ............................................................ 50
    安全 .. 51
    簡單性 ............................................................ 51
    自修復 ............................................................ 52
    運維流程 ........................................................ 53

    第 11章 為什麼使用服務. ......................................................... 56
    單體應用程序 ................................................ 56
    基於服務的應用程序 ..................................... 57
    所有權收益 .................................................... 58
    規模收益 ........................................................ 60 
    如何定義服務 ................................................ 63
    深入瞭解服務 ......................................... 63
    指導原則 1:特定的業務需求 ................ 63
    指導原則 2:清晰和獨立的團隊所有權 . 64
    指導原則 3:天然隔離的數據 ................ 65
    指導原則 4:共享的能力 /數據 ............. 67
    多種原因 ................................................ 67
    過猶不及 ........................................................ 68
    適當的平衡 .................................................... 69

    第 13章 處理服務故障............................................................ 70
    級聯式的服務故障 ......................................... 70
    如何響應服務故障 ......................................... 71
    可預測的響應 ......................................... 72
    可理解的響應 ......................................... 73
    閤理的響應............................................. 73
    如何確定故障 ................................................ 74
    適當的行為 .................................................... 76
    優雅降級 ................................................ 76
    優雅補償 ................................................ 77
    盡早失敗 ................................................ 77
    用戶導緻的問題 ..................................... 78

    第Ⅳ部分 如何讓應用程序具有伸縮性
    第 14章 兩次失誤的高度......................................................... 82
    什麼是“兩次失誤的高度” ............................ 83
    實踐中的“兩次失誤的高度” ........................ 83
    丟失一個節點 ......................................... 83
    升級過程中齣現的問題 .......................... 85
    數據中心恢復 ......................................... 86
    隱蔽的共享故障類型 .............................. 88 
    管理你的應用程序 ......................................... 90
    航天飛機 ........................................................ 90

    第 15章 服務所有權.. 92
    由獨立團隊負責的服務架構 .......................... 92 
    STOSA應用程序和組織的好處 ..................... 94
    成為一個服務所有者意味著什麼 ................... 94

    第 16章 服務分級. .... 97
    應用復雜性 .................................................... 97
    什麼是服務分級 ............................................. 98
    為服務分配服務級彆標簽 .............................. 99 
    1級服務 ................................................. 99 
    2級服務 ................................................. 99 
    3級服務 ............................................... 100 
    4級服務 ............................................... 100
    示例:在綫商店 ........................................... 100
    接下來呢 ...................................................... 103

    第 17章 使用服務分級.......................................................... 104
    期望 104
    響應性 .......................................................... 104
    依賴 106
    關鍵依賴 .............................................. 106
    非關鍵依賴........................................... 107
    小結 107

    第 18章 服務等級協議.......................................................... 108
    什麼是服務等級協議 ................................... 108
    外部 SLA與內部 SLA的對比 ..................... 110
    為什麼內部 SLA很重要 .............................. 110 
    SLA可以作為一種信任的手段 .....................111 
    SLA可以用於問題診斷 ................................111 
    限定 SLA .............................................. 113
    排名 SLA .............................................. 113
    延遲分組 .............................................. 115
    究竟應當定義多少內部 SLA,以及定義哪些內部 SLA ........................................... 116
    關於 SLA的其他評價 .................................. 116

    第 19章 持續改進. ... 117
    定期檢查你的應用程序................................ 117
    微服務 .......................................................... 118
    服務所有權 .................................................. 118
    無狀態服務 .................................................. 118
    數據在哪裏 .................................................. 118
    數據分區 ...................................................... 119
    持續改進的重要性 ....................................... 121

    第 20章 變化和雲服務. ..........................................................124
    雲服務有哪些變化 ....................................... 124
    對基於微服務架構的認可 .................... 124
    更小、更專業的服務 ............................ 125
    更專注於應用程序 ............................... 125
    微型初創公司 ....................................... 125
    安全和閤規已經成熟 ............................ 125
    變化還在繼續 .............................................. 125

    第 21章 雲上的分布.127 
    AWS的架構 ................................................. 127 
    AWS區域 ............................................. 127 
    AWS可用區 ......................................... 128
    數據中心 .............................................. 128
    總體架構概述 .............................................. 129 

    第 22章 托管的基礎設施....................................................... 134
    基於雲的服務架構 ....................................... 134
    原生資源 .............................................. 135
    托管資源(基於服務器) ....................... 136
    托管資源(不基於服務器) ................... 137
    使用托管資源的影響 ................................... 138
    使用非托管資源的影響................................ 138
    監控和 CloudWatch ...................................... 138

    第 23章 雲資源分配. ............................................................ 140
    固定額度的資源分配 ................................... 140
    調整分配 .............................................. 141
    預留容量 .............................................. 142
    基於使用量的資源分配................................ 143
    基於使用量分配資源的好處 ................ 144
    資源分配技術的利與弊................................ 145

    第 24章 可伸縮的計算選項.................................................... 146
    雲服務器 ...................................................... 147
    優點 ...................................................... 147
    缺點 ...................................................... 147
    適用場景 .............................................. 147
    計算分片 ...................................................... 147
    優點 ...................................................... 147
    缺點 ...................................................... 148
    適用場景 .............................................. 148
    動態容器 ...................................................... 148
    優點 ...................................................... 148
    缺點 ...................................................... 149
    適用場景 .............................................. 149
    微計算 .......................................................... 149
    優點 ...................................................... 149
    缺點 ...................................................... 150 

    第 25章 AWS.Lambda....................................................... 151
    使用 Lambda ................................................ 151
    事件處理 .............................................. 151
    手機應用後颱 ....................................... 152
    物聯網數據采集 ................................... 153 
    Lambda的優缺點......................................... 154

    第Ⅵ部分 總結
    第 26章 融會貫通...156
    可用性 .......................................................... 156
    風險管理 ...................................................... 157
    服務 157
    擴展 157
    雲服務 .......................................................... 158
    麵嚮可伸縮的架構 ....................................... 158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