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齐如山自述
原价:48.00元
作者:齐如山,文明国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39645964
字数:280000
页码:3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齐如山,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齐如山自述》是“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之一,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自述。
内容提要
《齐如山自述》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自述,内容包括:家世、儿童时代、考试情形;学洋文时期;学警察、谈考试、往欧洲、助革命、看病变;编戏;国剧发扬到国外等。
目录
第一章 家世、儿童时代、考试情形
家世
儿童时代
考试情形
第二章 学洋文时期
第三章 学警察、谈考试、往欧洲、助革命、看兵变
学警察
谈考试
往欧洲
助革命
看兵变
办俭学会
第四章 看戏的由来、研究国剧、名角谈话、著述
看戏的由来
研究国剧
名角谈话
著述
第五章 编戏
第六章 国剧发扬到国外
与司徒雷登先生谈话
与李石曾先生谈话
第七章 创立国剧学会
一 研究国剧的原理
二 搜罗国剧的材料
三 出版月刊画报
四 办国剧传习所
五 编纂《国剧辞典》
第八章 从事著作
第九章 征购、整理
征购的工作
整理的工作
第十章 避难经过、闭户著述
避难经过
闭户著述
第十一章 日本投降前后
第十二章 谈家常、离开北平
谈家常
第十三章 到台湾、答客问、漫谈国剧工作
到台湾
答客问
漫谈国剧工作
第十四章 写回忆录、我的愿望
写回忆录
我的愿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齐如山自述》,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一幅幅老照片的景象。泛黄的纸张,模糊却充满神韵的面孔,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在字里行间似乎又重新鲜活起来。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京剧史的资料,但总是觉得隔着一层纱,不够真实。而齐如山先生的自述,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那扇尘封的记忆之门。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他对京剧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作为梅兰芳先生的得力助手,想必对梅先生的艺术造诣有着最直接的体会。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梅先生在某个经典剧目中的表演细节,或者他对某个唱腔、某个身段的揣摩过程?这些都是让京剧爱好者们趋之若鹜的宝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齐如山先生是如何为京剧的传承和创新做出努力的。他是否曾为了保存濒临失传的剧目而奔走呼号?他又是如何看待京剧与时代潮流的关系?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个人回忆录,更是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次珍贵记录。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京剧的魅力,更能体会到那些为京剧默默奉献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易。
评分齐如山老先生的这本《自述》,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书的厚度,更是一种历史的重量感。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细读,但单凭封面和目录,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我一直对京剧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承载着百年技艺和传奇故事的老艺术家们。齐如山先生的名字,在京剧史上是绕不开的。他不仅是梅兰芳先生的得力助手,更是京剧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国际的关键推手之一。我期望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齐如山。不仅仅是历史书本上那个“梅兰芳的助手”,而是他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京剧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他又是如何将京剧推向世界的?他与梅兰芳先生之间,除了工作上的合作,是否还有更深的友情?书中有没有提及他当年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为梅兰芳先生的演出争取机会?这些细节,都是我非常好奇的。读一本传记,就像是跟一位老人促膝长谈,听他娓娓道来人生的起伏和感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的这份好奇心,让我透过齐如山先生的眼睛,去观察那个时代的京剧,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评分对于《齐如山自述》这本书,我怀着一种特别的期待。我并非京剧科班出身,也不是艺术评论家,我就是一个对历史和人物故事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听说过齐如山先生,知道他是梅兰芳先生的知音和伙伴,是京剧走向世界的重要功臣。但是,我脑海里的他,始终是一个符号,一个历史的注脚。我非常想通过这本书,来认识一个真实的齐如山。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他如何与梅兰芳先生建立起如此深厚的合作关系?他的生活经历又是怎样的?书中是否会透露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或者他对人生、对艺术的独特感悟?我尤其想知道,在那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年代,他又是如何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并坚持将京剧的精髓传承下去的?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京剧的历史,更是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画卷,一个伟大艺术家和一个伟大时代交织的故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对过去有更深的理解,对艺术有更深的敬畏。
评分《齐如山自述》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我之前对齐如山先生的了解,更多停留在“梅兰芳先生的得力助手”这个层面。但任何一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都不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更加完整、更加有血有肉的齐如山。他的人生轨迹,他的思考,他的情感,都是我想要去了解的。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时代变迁、艺术发展中的挣扎与抉择。例如,在京剧发展受到冲击的时期,他是否会感到迷茫?他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的?书中是否会提及他对京剧的未来走向有什么样的设想?我更希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他与梅兰芳先生之间,除了工作之外的个人交往细节,那种跨越阶层、跨越年龄的友情,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珍视的。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京剧的,更是关于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在历史的大浪潮中,个体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与热爱。
评分拿到《齐如山自述》这本书,我心里充满了对历史的回溯和对人物的探究。我一直对那个时代,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在动荡年代的命运充满了好奇。齐如山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他与梅兰芳先生的紧密联系,更是让他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历史人物。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读到他对京剧艺术的深刻洞察。他是否会详细阐述京剧表演的要诀,或者他对某个著名剧目的创作和表演过程的独特见解?我猜测,书中一定会有许多关于梅兰芳先生的生动细节,比如梅先生在舞台上的魅力是如何形成的,他在排练时的严谨态度,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些细节,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京剧充满敬意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其珍贵的。我更关心的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齐如山先生是如何在政治和社会的压力下,保护和推广京剧艺术的。他是否会讲述一些关于当时社会环境、观众反应以及与其他艺术界人士的交往经历?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京剧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像齐如山先生这样的人物,是如何在历史洪流中,为守护中华传统文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