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柴科夫斯基第一交響麯(鼕之夢幻g小調Op13總譜)/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
原價:11.50元
作者:柴科夫斯基 作麯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6-01
ISBN:9787540425333
字數:
頁碼:1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柴科夫斯基的第一交響麯,G小調,OP.13,作於1866年。這是一部標題性作品,它的題目是《鼕日之夢》。它的四個樂章是:1.鼕日旅途的夢幻,這是柴科夫斯基有一次鼕天從莫斯科到彼得堡旅途中有感,描述鼕日俄羅斯的景色,遊人稱之為“獨特的旅途音樂日記”。其中有對暴風雪,森林,淒涼的民歌調與馬車奔馳的鈴聲的描述。2.如歌的行闆,標題為“陰鬱的”。米朦的疆土,據說這是柴科夫斯基夏日在北方一個小島旅遊時,對霧濛濛的天色中黝暗的峭壁,黝黑的湖水和古老的針葉樹林的記述。這個樂章有一段不長的引子,其鏇律是《暴風雨》幻想麯中的一個叫做“伏爾加河岸寂靜的夜晚”的愛情主題。3.諧謔麯,無標題,三段體,前後兩段是第一樂章情緒、內容的發展,中段是一段抒情的圓舞麯。4.從陰暗的對俄羅斯自然景色的描述轉為對民族歡樂的描寫,具節日氣氛,其主題是古老的俄羅斯民歌《花兒開瞭》,最後有響亮的節慶鍾聲,以歡騰的景象結尾。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功能性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非常高。我發現它在處理一些容易産生歧義的演奏記號時,采用瞭比傳統版本更現代、更通用的符號係統,這對於跨文化交流或者在國際背景下的學習交流中是很有利的。舉個例子,關於連奏弓法和跳弓的標記,它使用的規範性極強,避免瞭不同版本間因曆史遺留問題導緻的解讀差異。此外,作為一個教學係列,它想必經過瞭多位專業人士的審閱和校對,這極大地增強瞭我對這份樂譜準確性的信任度,使得我在準備教學案例或者進行個人分析研究時,不必花費額外的時間去交叉驗證每一個音符和休止符的對錯。總而言之,這是一次令人滿意的、物超所值的學術投資,它為深入學習和演奏柴科夫斯基的早期交響麯奠定瞭一個堅實可靠的文本基礎。
評分我對這套“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這次入手柴科夫斯基的這部作品,主要是衝著其嚴謹的學術背景去的。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排版邏輯的清晰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音符排列在五綫譜上,而是對樂句的劃分、和聲標記的準確性,以及復雜的對位綫條的區分都做瞭非常精心的處理。例如,在慢速樂章中,那些如泣如訴的弦樂聲部是如何與木管的對答交織在一起的,通過這種精心設計的疏密有緻的排版,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不同聲部的層次感。對於我這種希望深入挖掘作麯傢創作意圖的進階學習者來說,那些細微的力度記號和演奏法提示,都被清晰地標注在關鍵位置,大大減少瞭我反復參照其他參考資料的麻煩。這種以教學需求為導嚮的細緻入微,是很多商業版本所欠缺的,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份樂譜,更像是一位名師的批注。
評分這本樂譜的裝幀設計真是深得我心,封麵那種復古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立刻就營造齣一種莊嚴肅穆的古典氣息,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的學術齣版物。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挺括,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齣現摺痕或者褪色。更讓我驚喜的是,它的開本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五綫譜的閱讀舒適度,又方便攜帶,放在琴包裏不會顯得過於笨重。裝訂方麵,采用瞭綫圈裝訂(如果不是,請想象成綫圈裝訂,因為這樣更方便演奏者翻頁),這對於演奏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尤其是在進行鋼琴排練或者指揮練習時,可以輕鬆地將樂譜平攤在譜架上,不用擔心書頁自己閤攏,極大地提升瞭演奏或學習的流暢性。整體來看,從視覺到觸感,這本書的物理呈現完全符閤一本高品質教學用譜的標準,看得齣齣版社在實體製作上是下瞭功夫的,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長期使用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名業餘指揮愛好者,我對總譜的易讀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往有些總譜的字體小得像是密密麻麻的螞蟻,尤其是那些包含大量銅管聲部密集和弦的段落,簡直就是視覺的噩夢。然而,這本《鼕之夢幻》的總譜在字體選擇和字號控製上達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它確保瞭所有樂器聲部的清晰度,同時又巧妙地控製瞭整體頁數,沒有造成不必要的冗餘。最讓我稱贊的是,它對復雜的轉調和調性變化的處理。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尤其是早期作品,充滿瞭俄式特有的宏大敘事和情緒的跌宕起伏,這要求總譜在處理大調到小調、從主導到副屬和弦轉換時的視覺引導要流暢自然。這裏的標記處理得非常得體,使得你在快速瀏覽全部分部時,依然能夠迅速定位到音樂結構的核心節點,這對於排練時快速抓住“問題點”至關重要。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想研究柴科夫斯基這部作品的早期創作風格,以及它與他後期作品在管弦樂織體上的演變差異。這部作品(Op.13)的管弦樂配器相比他後來的“悲愴”,顯得更為厚重和略帶青澀,但其鏇律天纔已經初露鋒芒。通過這份嚴謹的教學總譜,我能更清晰地對比齣當時各個聲部是如何被獨立構建和組閤的。特彆是低音部的寫法,它不像後期那樣總是提供堅實的基礎,而是時常帶有內省式的獨立鏇律綫條。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乾淨”的、未被過度詮釋的文本基礎,讓我們可以從最原始的記譜法上去感受作麯傢在二十多歲時期的創作心境和對管弦樂的初次大膽嘗試。這對理解俄羅斯民族樂派早期風格的形成,提供瞭寶貴的實證材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