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
:33.00元
作者:马勇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8018675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就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而言,中外文化大规模的接触先后有两次,前一次是东汉之末由印度佛教文化东来引起的中印文化冲突,后一次则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中叶以来由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引发的中西文化问题。
本书立足于较宏阔的历史背景,描述了西方文化自明清之际传入中国以来至清末的种种遭遇,以及国人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作出的种种回应,设身处地地探讨了古人的心迹和理论上的利弊得失,在传统的解释之外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由于本书的基础是几篇独立的论文,因而对近代国人关于中西文化的思考并没有进行系统的阐述,而是拘于笔者感兴趣的几个方面。同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刚刚起步,这些见解有些待于深化和完善,有些可能还存在着疵点或不一定能够成立。
目录
自序
引言
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的初步反省
新大陆文明的发现
文化交流的正常心态
不得已:宁愿中国无好法
第二章 政治发展与文化变迁
政治变动与文化政策的调整
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文化冲突
复古旗帜下的革新
第三章 的刺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繁荣中的危机
乾嘉学术的分化
将亡中的中国
救亡呼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第四章 中体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挽歌
选择的困惑:学什么?
调和:中国文化未来发展必由之道
中体西用:也算是一种尝试
第五章 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阐释
坚船利炮仍不足以救中国
变法:困难重重的探索
传统新释:迂回的救国路线
第六章 传统与现实的厮杀
传统的巨大惰性
传统与现实的冲突
复归传统
第七章 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建
中西:中国文化的真正解救
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建构
第八章 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
信仰的危机与重建
的丧失与重建
固有文化的贫乏与局限
第九章 民主与科学: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孔子之道必在坚决排斥之列
对科学与民主的呼唤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与重造
第十章 寻求中西文化结合的契机
融汇中西:中国文化的重建
非儒学派的复兴:减轻儒学独尊的束缚
充分世界化: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十一章 中国本位的人类文化互补论
中国精神的迷失
对儒家精神的呼唤
对儒家精神的重新阐释
儒家精神的实践意义
儒释道互补
以中国社会存在为本位的人类文化互补论
第十二章 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看其未来前景
变: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未来前景:现代化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一直对近代中国那种在东西方文明交汇中产生的复杂而迷人的文化现象充满兴趣,这本书似乎正是为解答这些疑问而生。我揣测,书中很可能不会仅仅罗列历史事件,而是会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文化逻辑。比如,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筛选、吸收、改造西方思想的?他们又是如何试图在这种吸收中,保持和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被我们视为“新事物”的文化元素,例如电影、戏剧、报刊杂志的出现,以及它们对当时社会观念产生的深远影响?“增订本”的标识更让我眼前一亮,它意味着这本书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学识的沉淀,或许作者在原有基础上,对某些论断进行了更为精辟的阐释,或是加入了更具说服力的例证,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渴望从中获得一份关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更为透彻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光是看名字就觉得分量十足,仿佛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思考和洞察。我一直对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社会面貌的关键时期。这本书的题目恰恰点出了我心中最想探寻的那些“问题”。我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比如,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冲击下的各种反应?是全盘接受,还是激烈抵制,亦或是经过一番复杂的融合与变异?它是否会触及思想界、学术界的深刻变革,那些曾经的“旧学”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沉浮,而新的思潮又如何萌芽生长?我尤其期待它能揭示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更是背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重塑。再者,这本书的“增订本”三个字更是加深了我的期待,这意味着它在原有基础上,应该吸收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或许是对某些观点的修正,或是对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这无疑是给有心求索的读者送上了一份更厚重的礼物,让我迫不及待想一窥究竟。
评分读到“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这本书的书名,我的思绪瞬间就被拉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那个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面貌?是着重于政治变革对文化的影响,还是更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催生的文化变迁?或许它会聚焦于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思考、抉择,他们的思想火花又如何点燃了民族的觉醒?我设想着书中可能出现的篇章,关于民族主义的兴起,关于新思想的传播,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关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文化形态的差异性。这本书的“增订本”让我对它充满了信心,感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经过了时间和学识的双重沉淀,或许隐藏着一些作者独到的见解,或是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历史谜团的全新解读。我期待它能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将近代中国文化的复杂图景生动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评分“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光是听到这个书名,就让人感觉充满了学术的厚重感,但同时又蕴含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吸引力。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历程的深度著作,这本书的名字正是我所期望的那种。我猜测,书中可能不会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历史叙事,而是会深入到具体的问题层面,比如,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知识分子是如何界定和理解“中国文化”的?他们又是如何应对来自西方的挑战,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文化认同的?书中是否会探讨白话文运动、新文学的兴起,以及这些文化革新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或者,它会不会触及到科学、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又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景观?“增订本”的字样让我更加期待,这暗示着作者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观点进行了更新,引入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或者对某些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更细致的辨析,这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的深度,让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增订本)”——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蕴含着一种对历史深邃的追问和反思。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充满矛盾与机遇的时代,充满了各种思潮的碰撞和文化的激荡。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梳理和呈现这些“诸问题”?是按照时间线索,还是按照文化领域,抑或是按照思想流派来展开?我期待书中能够剖析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和文化重塑的艰难历程。例如,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之间的张力,民族独立与文化自主的辩证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在文化转型中的角色与困境。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增订本”这个词,它预示着这本书并非一成不变的陈述,而是经过了作者的再度打磨和深化,可能融入了更多新的学术发现,或是对原有观点的补充和修正,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它能为我带来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就像是在一层层剥开历史的洋葱,直至核心的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