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默生隨筆
定價:18.00元
作者: 愛默生;王育平
齣版社:灕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0757724
字數:
頁碼:1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愛默生的作品注重思想內容而不追求詞藻的華麗,語言洗練,比喻生動,說理透徹,深入淺齣,被譽為“愛默生風格”。 有人這樣評價愛默生的作品:他的文字所透齣的氣質難以形容——既充滿式的不容置疑,又具有開放式的民主精神;既有貴族式的傲慢,更具有平民式的直接;既清晰易懂,又常常夾雜著某種神秘主義……
作為美國文藝復興的級人物,愛默生對梭羅、惠特曼、尼采等一大批世界聞名的文學傢、詩人、哲學傢産生過影響。
《愛默生隨筆》共收錄愛默生的重要作品11篇。
目錄
論愛
n論財富
n論幻想
n論力量
n論審慎
n論送禮
n論藝術
n論英雄主義
n論友誼
n論自然
n論自助
作者介紹
R.W.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美國思想傢、散文傢、演說傢、詩人、先驗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 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錶人物,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
文摘
和一些仿佛不起眼的小事糾纏不清,其實是在和大自然的無窮能量一爭高下。
生活是教訓接著教訓,活著便是去一一領會它們。一切皆謎,解謎之鑰仍是謎。幻想之繁多,猶如風暴中飛舞的雪花。我們自夢中醒來,又入另一夢中。
生命就是追求力量;這種欲望充斥整個世界——它無孔不入——真誠的追求不會無功而返。一個人應珍惜所發生的和所擁有的,因為它們是蘊藏力量這一寶石的粗岩。
團團包圍我們的疾病和畸異證明瞭人類一旦違背自然的、智性的和道德的規律,且錯上加錯,就會釀成如此形形的災禍。
……
初讀這本作品集時,我最深的感受是作者的思維跳躍性和對日常細節的捕捉能力。他似乎總能從最不起眼的生活片段中,提煉齣深刻的人生哲理,那種不著痕跡的智慧,比那些宏大敘事要來得更具穿透力。比如,他對“孤獨”的探討,並非是那種哀怨的自我沉溺,而是將孤獨描繪成一種必要的、甚至是主動選擇的“自我充實”的過程。這種視角非常新穎,一下子打破瞭我原先對某些概念的刻闆印象。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停下來,不是因為文字晦澀難懂,而是因為那些句子像小石子一樣投進心湖,激起的漣漪久久不能平息。我甚至會閤上書,對著窗外發呆,試圖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影子。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不直接給你答案,而是提供瞭一種觀察世界的全新濾鏡,讓你自己去探索和確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心頭好,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不是那種廉價的輕飄感。封麵采用瞭啞光紙張,觸感細膩柔和,摸上去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主色調是深沉的藏青色,與燙金的書名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既古典又帶著一絲現代的冷靜。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米白色的紙張,字跡清晰銳利,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排版上看得齣編輯的用心,字距和行距都恰到好處,留白的處理尤其齣色,讓整本書看起來疏朗有緻,呼吸感十足。即便是最微小的細節,比如書脊的粘閤度,都體現瞭齣版社對品質的堅持。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摩挲一番。這種對物理形態的重視,無疑為閱讀體驗增添瞭許多儀式感,讓人在翻開扉頁之前,就已經對即將展開的思想之旅充滿瞭敬意和期待。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並非嚴格按照時間綫或主題綫索來組織,而是像一本私人的筆記簿,信手拈來,卻又暗藏玄機。這種散文化的敘事方式,反而更能貼閤人真實的思考軌跡——那些念頭總是在不經意間串聯起來。有時,一個關於“時間流逝”的感慨,會自然而然地引齣他對“記憶保存”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又可能最終落腳到對某一個具體事物的審視上。這種看似隨性的結構,實則是一種高明的安排,它避免瞭綫性論證的僵硬,讓思想的流動更加自由和自然。讀者跟隨的不是一條被鋪設好的軌道,而是一條被開闢齣來的林間小徑,每一步都有新的風景齣現,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讓人對“下一頁會是什麼”保持著持續的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對抗現代社會碎片化注意力的良藥。現在的信息流太快,我們習慣瞭接收指令式的、目標明確的短信息,很少有人沉下心來去進行一次沒有終點的思考。而閱讀這本隨筆,就像是進入瞭一個寜靜的私人花園,你可以慢下來,跟隨作者的思路,在不同的角落停留,甚至可以走神一會兒再迴來,文本依然在那裏,耐心等待著你。我發現自己很久沒有以這種“慢速”狀態進行深度閱讀瞭。它迫使我重新校準瞭自己的節奏,去關注那些被時間加速的、看似不重要的內在體驗。每次讀完,都會有一種精神被“重啓”的感覺,思維的綫路被梳理得乾淨利落,對日常的煩惱也多瞭幾分超然的視角。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我來說,一開始是略帶挑戰性的,但一旦適應瞭那種古典而又精準的錶達方式,就會發現其內在的韻律美。那些長短句的交錯,以及對精確詞匯的運用,使得行文流暢中帶著一種雕琢後的力量感。很多段落讀起來,仿佛不是在閱讀文字,而是在聆聽一場精心編排的獨白,抑揚頓挫,充滿音樂性。特彆是那些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能將畫麵感描摹得淋灕盡緻,仿佛能嗅到空氣中的濕氣,感受到陽光的溫度。這種語言上的剋製與內斂,反而造就瞭一種強大的感染力,讓人在不經意間沉溺其中,體會到文字本身所能承載的厚重感和美學價值。這要求讀者也必須拿齣相應的耐心和專注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