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经济学教程
定价:32.00元
作者:黄卫平,彭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300151670
字数:388000
页码:25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它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领域中的延伸与应用,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作为国际经贸实践活动的理论抽象与升华,国际经济学试图从理论上揭示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理论依据;描述国际经济的运行过程,阐明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的渠道和环节;研究国际贸易的规律与特征,提供从事贸易实务的技术手段与操作工具;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减少贸易摩擦、金融波动、信贷危机与促进利益公平分配的调节机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际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国际经济关系本质内容的锁匙。
本教程涵盖了国际经济学大纲的全部内容,并对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新事物、新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关注。
目录
作者介绍
黄卫平,男,1951年6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l985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国际部)委员,社科院美国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彭刚,男,1955年12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反贫困、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留学意大利经济发展研究院(1987--1989年),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MossavaPRahmani商政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2007--2008年)。
文摘
序言
我必须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平衡做得非常出色。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国际经济学的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天书,要么就过于浅显,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帮助我理解其内在逻辑。但这本书不同,它在介绍每一个理论的时候,都会紧接着给出相关的现实案例,并且深入剖析了这些案例是如何印证或挑战理论的。例如,在讲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公式,而是结合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和之后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各国央行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不同策略和效果。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让我能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并且感受到经济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解释力。
评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之前对经济学那些冰冷数字和复杂公式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国际经济学就是一堆抽象理论,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不是这样。作者用了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解,就像在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那些复杂的概念比如贸易理论、汇率变动、国际收支平衡等,都融入到了生动的案例和现实世界的例子中。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详细分析了某个国家如何在加入WTO后,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一个制造业强国,其中涉及到的贸易壁垒的消除、关税的调整、以及本地产业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都写得特别细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介绍完每一个理论或现象后,作者并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例如,在分析不同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的考量时,作者提出了“国内政治因素是否比纯粹的经济利益更能影响贸易决策?”这样的问题,让我不禁开始反思,那些看似纯粹的经济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社会考量。这种鼓励思考的写作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参与感,并且能够将书本知识与我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联系起来,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能够读懂一本关于国际经济学的书原本是不太可能的任务。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在写作时,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知识背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概念,并且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更深入的探讨。书中关于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等议题,都进行了非常客观和多角度的分析。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不仅阐述了其基本原理,还分析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该理论是如何演变和应用的,以及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如何产生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科书风格,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交流。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经常会穿插一些历史事件或者经济学家的趣闻轶事,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展历程的介绍,不仅仅是讲述它们的成立背景和主要职能,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争议和改革。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场精彩的讲座,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这些国际组织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