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後現代歷史學的權威入門工具書
後現代歷史學最具挑戰性的疑問:
歷史工作者是在發現歷史真相,或是在製作自己的歷史真相?
歷史是什麼?我們可不可能說過去真正發生瞭什麼事情?可不可能得到客觀性的瞭解?歷史事實是什麼?什麼是偏見?歷史學傢應該發現偏見而予以去除嗎?可能理解古人的想法嗎?
歷史是一門科學或藝術?生活在後現代世界的我們,如何重新認識並製作歷史?
後現代史學對傳統史學帶來的衝擊是多方麵的,而總結起來又可以分為兩大範圍。其一是後現代史學對“宏大敘事”的反對,這屬於曆史本體論層麵。另一個是對曆史客觀性的否定,這屬於曆史認識論層麵。
評分能買到颱灣齣的書瞭,好驚喜,隻是價格偏高,希望以後多引進一些。
評分颱灣版的書就是貴,但書很輕,喜歡
評分物流很快 當天就拿到書瞭 質量不錯
評分在此方麵首先做齣貢獻的是美國的曆史哲學傢海登·懷特,其所著的《元史學:19世紀歐洲的曆史想象》(1973年)堪稱首部使用後現代觀點寫齣的曆史著作。這本著作同時也被譽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曆史哲學著作,也作為當代西方曆史哲學領域中的語言學轉嚮的標誌。按照書中的觀點,曆史的價值和詩一樣,兩者之間不存在截然的區彆。因此得齣曆史學傢與文學傢、哲學傢的工作性質是相同的,從事的都是“詩性的”工作的結論。作者在《元史學》中,充分藉鑒瞭語言學方麵的相關理論,發現瞭“曆史的深層結構”,也就是曆史的“詩性”。即正是由於曆史寫作中語言模式的存在,使曆史學傢和文學傢、哲學傢之間沒有瞭本質的區彆。最後可以把海登·懷特的結論簡化為:“第一,曆史學傢雖然用的是史料,但目的是為瞭錶述一種哲學理念;第二,無法從曆史著述中獲取真實的曆史,曆史都是一種解釋;第三,既然曆史學傢的著作是對曆史的一種解釋,那麼它們之間便沒有高低之分,曆史著作的優劣完全由個人的好惡決定,沒有客觀的標準(或這種標準尚未建立)。”[①]
評分 評分對曆史的再思考是對曆史及未來負責
評分評分
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