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手机摄影”作为一种噱头,被宣传了很多年,很多人都沉浸在“手机摄影”的标签中。本书中,作者不再将手机摄影看作是摄影中的一种门类,而只是把手机看作是一种工具,努力摆脱“手机摄影”带给我们的枷锁,让摄影回归到摄影本身。
本书共分为7章,其中前5章是作者用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作者和读者分享在摄影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并在每章的zui后总结了如何确定自己的摄影方向、如何编辑照片、如何确立一个摄影项目和通过摄影来传达情感等。后两章向读者介绍近几年手机摄影功能发展中可以媲美单反的摄影功能,教读者怎样用手机拍出满意的人像和美食,以及星空、星轨和光绘。
目录
D一章
一个人的行走
如果让现阶段的我用几个词总结摄影的话,我想起来的D一个词就是“D处”。我觉得摄影是一个孤D的行为,我这里说的“孤D”不是无所事事的“寂寞”,孤D是一种自我圆满的状态,不需要其他人来补充。摄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D处的过程,我需要D处来让内心归于平静,让自己对周围的感知能力完全打开,这样才能发现和内心契合的场景或者画面。所以我时常都是D自出门拍照。
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每个摄影师都要寻找符合自己内心的拍摄内容,找到符合自己的一条路。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许多摄影大师的作品,看过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非常D特的,即使是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摄影大师,他们的作品也会带有各自鲜明的风格和特点。这就像过D木桥,每一个方向zui终只能走出来一个人,即使你zui终也能走过那段D木桥,但前人光辉的足迹也会把你的光芒覆盖。所以,在摄影的过程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D二章
盲目的人群
由于工作原因,我时常去各地出差参加一些摄影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都是成群结队出行,我们跟随主办方一起去某些地方集体看风景拍照片。在这之前我是无法想象原来摄影还有这样的创作方式——所有人来到同一个地方,拍来拍去,zui后大家的作品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一直都认为摄影zui基本的一点就是要D特,所以每次参加这种活动我都感到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创建自己的摄影项目
玩摄影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天赋的,另一种是没有天赋的。而有天赋的人中也分为两种,一种是J有天赋的,另一种是只有一点点天赋的。J有天赋的人,他们只要跟随自己的心,不将自己的天赋丢失并且能坚持下来,这之后他们只需要挑选出合适的照片就可以整理出一组完整的作品。而只有一点点天赋的人和没有天赋的人,想靠自己平时零零散散的拍摄获得好的作品是很难的。
D三章
误以为是故乡的景物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儿时zui期待去的那条老街已经焕然一新,全然认不出了。
照片的整理与编辑
本章跟大家分享的作品是我之前一直在做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讲的是,一个人四处寻找家乡的影子,找到后却发现其实家乡已经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点,而变成一个回忆里的时间点。这组作品的主题并不是提前预设好的,而是在不断拍摄的过程中反复地整理编辑,再加上自己D时的所思所想得出的结果。
D四章
我和我的家人
每年过年回家的一个必选项目就是坐在我的小书桌前翻看家庭相册,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还会叫家人一起来看。家庭相册的确是一个有意思,而且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非常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家的家庭相册里只有我上小学前的照片,这之后的照片不是丢了,而是根本没有拍过。以前我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因为我只接触过自己家的家庭相册,觉得它本该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回想起来,家庭相册里只有我的童年、姐姐的少年、父母的青年时期,这之后我家就很少再有集体的拍摄活动了。
摄影与情感
在摄影术传入中国之初,摄影一直担D着宣传的角色,它向内和向外记录、传达着国家的形象,还被赋予了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使命。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摄影观念的传入,和人人都能用摄影传达信息的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摄影来观照自我、传达情感。
D五章
自然、旅行与反思
在钢筋混凝土的文明城市中工作生活久了之后,人们会完全忘记自己还处在大自然中,而只有在旅行的时候才会想起原来自己也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也是大自然的产物。
在旅行了很多地方之后我逐渐发现,越文明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就离自然越远。而在同一地区,大人的生活比小孩离自然更远。
两款修图软件
选择手机摄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机修图简单、便捷、容易操作,相比计算机上的PS和LR这两款专业软件,手机上的Snapseed和VSCO Cam这两款软件使用起来就更加简单。玩手机摄影如果有了几个自己用得得心应手的修图软件,照片的质量会提升很多。这两款软件在苹果和安卓系统上是通用的,而且免费。
D六章
手机人像和美食拍摄
虽然人像和美食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拍摄内容,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将它们拍好。除了拍摄技术的限制之外,很多人还在迷信只有大光圈单反相机才可以将人物和美食拍得又好看又有档次,所以大部分人拿起手机拍摄这两种题材的时候,打心底里是不相信可以拍好的。
D七章
征服星空、星轨和光绘
随着手机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摄影的表现与相机的差距越来越小。以前像星空、光绘这些作品,只能通过相机来完成,而现在,用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做到。
基本信息
书名:手机摄影手册2 拍出艺术
ISBN:9787301286203
作者:蒋磊磊 著
装帧: 平装
定价:39.00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32开
页码:192
作为一个对艺术和美学有着不懈追求的人,我一直希望能用手中的手机捕捉到更具艺术感染力的画面。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份期待。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技巧层面,而是将手机摄影提升到了一个“艺术创作”的高度。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许多关于“视觉语言”的深刻见解,比如线条的运用,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特别是关于“重复与节奏”的讲解,通过对画面元素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创造出视觉上的韵律感,让我之前对构图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书中还探讨了“画面的平衡感”和“视觉中心”的构建,教会我如何避免画面失衡,如何巧妙地运用辅助元素来衬托主体,让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接受一位艺术史导师的指导,他不仅传授摄影技巧,更在引导我理解摄影作品背后的艺术原理和审美观念。我开始更加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构图的乐趣,尝试用手机去“画”出我眼中的世界。这本书,绝对是手机摄影爱好者通往艺术殿堂的必读之作。
评分我一直觉得手机摄影的上限很低,很容易拍出“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讲那些华而不实的炫技,而是脚踏实地地教我如何从“看到”到“拍到”,再到“拍好”。其中关于“锐度与虚化”的运用,让我对景深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只知道用手机拍人像可以虚化背景,但作者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选择合适的背景来控制虚化程度,让主体更加突出,画面更有层次感。他还教我如何利用锐度来引导视线,比如将焦点对准画面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让其他部分自然虚化,从而突出主题。还有一个令我惊喜的部分是关于“色彩心理学”的应用。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色彩的搭配,而是结合了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对人情绪的影响,教我如何通过色彩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比如用暖色调来传达温馨,用冷色调来表达宁静,甚至用撞色来制造视觉冲击。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拍摄日落,以前只是拍个大概,现在我开始关注光线在不同色彩上的变化,以及这些色彩带给我的感受,拍出来的照片真的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给我的手机摄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手机拍照只是随手记录生活,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手机也能拍出那么富有艺术感的作品。它并没有像很多教程那样,一上来就讲复杂的参数和晦涩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构图讲起,而且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三分法”我以前只知道个大概,但这本书讲到了黄金分割点和视觉引导线,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一张照片,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构图会更好看,光线如何运用才能营造氛围,色彩搭配的原理是什么。特别是关于“留白”的部分,我之前总觉得画面空空的不好看,但作者用了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作为例子,解释了留白如何能够突出主体、引导视线,甚至传递情感,让我豁然开朗。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对生活的感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就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朋友聊天,他会毫无保留地分享他的技巧和理念。我最喜欢的是里面关于“故事性”的讲解,怎么通过一张照片讲一个故事,这一点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现在我尝试着去捕捉生活中有故事的瞬间,感觉我的手机摄影水平真的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为手机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灵感库”和“实用指南”。它没有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摄影理念变得通俗易懂。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书中非常强调“观察力”的培养。作者会引导你慢下来,去留意生活中的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比如光线透过树叶的斑驳,水滴在玻璃上的轨迹,甚至是人潮中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然后,他会告诉你如何用手机去捕捉这些瞬间,并且如何通过构图和后期来放大它们的美感。书中关于“空间感”的营造,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拍照总是拍得很“平”,不知道怎么让画面有深度,作者通过讲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前景、中景、背景来创造纵深感,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尝试着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寻找有趣的前景,比如一朵小花,一块石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立刻就有了立体感。而且,这本书还包含了很多作者自己的创作故事和心路历程,读起来非常励志,让我觉得原来只要用心,手机也能拍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摄影有兴趣但又不得其法的人,尤其是用手机拍照,总觉得拍出来的照片要么平淡无奇,要么就是噪点多、色彩失真。这本书真的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使用各种滤镜、后期软件的“速成班”,而是从最根本的“看”开始,教你如何用眼睛去发现美。书中关于“光影”的运用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前只知道顺光、逆光,但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角度的光线会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比如侧光如何塑造立体感,顶光如何突出细节,散射光如何营造柔和的氛围,还给了很多针对不同场景(比如室内、户外、人像、风景)的光线运用技巧,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拍对比图,一看就懂。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情绪表达”的,作者引导读者思考照片想要传达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构图、色彩、景深等元素来强化这种情绪。我尝试着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我的日常拍摄中,比如在拍摄宠物的时候,我开始关注它眼神里的情绪,尝试用浅景深突出它的呆萌,拍出来的照片立刻就不一样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舒服,图片清晰,文字精炼,一点也不像枯燥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