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士] 马丁·布劳恩,[瑞士] 马丁·威尔森著张彥译 著,张彦 译
图书标签:
  • 藏传佛教
  • 本尊
  • 佛教艺术
  • 绘画
  • 唐卡
  • 宗教艺术
  • 艺术鉴赏
  • 文化
  • 收藏
  • 图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2702767
商品编码:1679683305
丛书名: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页数:544
字数:880000

具体描述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 作  者:(瑞士)马丁·布劳恩,(瑞士)马丁·威尔森 著;张彦 译 定  价:999 出 版 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页  数:544 装  帧:盒函装 ISBN:9787552702767 ◎世界专享藏传佛教510位本尊的彩色微型唐卡集
◎供佛读佛即是拜佛,本书是很值得收藏和供奉的镇宅法宝
1、迄今专享完整的简体中文版彩色藏传佛教本尊图集
2、全面收录510幅彩色本尊唐卡及其密法修行
3、全书四色+纯色金印刷并配豪华书匣、激光木刻,传世珍藏经典图书
4、本书编著者专业知识品质,内容极为:本书的原著者为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两位作者优选专享将如此恢宏的彩色唐卡集结呈现的藏传佛教研究专家。
5、本书所收录本尊之重,印刷之精美等 缘起/18
引言值得一看的佛像/19
译序本汉译仪轨图集/39
推荐序/40
编者序迄今完整的彩色本尊图集/41
《藏传佛教本尊大全》插图凡例/42
部分图版
1-3.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43
篇冉炯百法/44
第二篇纳塘百法/186
第三篇金刚/200
第二部分图解
篇冉炯百法
1-3.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224
一、吉祥卷首仪轨
4.阿底峡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225
5.拔日译师传承之白度母/227
6.年译师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227
7.森宝传承之如意轮白度母/228
8.白妙音天女/228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瑞士的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所著《值得一看的佛像》的中文版,囊括了藏传佛教中510位本尊用于灌顶随许的彩色微型唐卡,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本尊的名称、持物、身姿、颜色、祈请文、咒语以及相应的仪轨等。这些本尊来源于:冉炯百法、纳塘百法和金刚鬘。其中,“冉炯百法”是包括众多濒临失传的各种教法整理而得的本尊灌顶随许法;“纳塘百法”是阿底峡大师传承的秘密法门;“金刚鬘”则介绍了各个坛城的主尊密法。因此,本书的本尊及仪轨传承堪称清净而殊胜,是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密咒仪轨修持的重要经典。 (瑞士)马丁·布劳恩,(瑞士)马丁·威尔森 著;张彦 译 布劳恩博士,现供职于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曾出版多部关于藏传佛教的书籍,代表作有《坛城:藏传佛教的圣环》。
威尔森博士,曾是剑桥大学博士,后在澳大利亚、瑞士和法国度过了12年的僧侣生涯,还俗后居住在英国威尔士南部的斯旺西,本书藏文译注是其花了多达14年的时间完成的。

藏传佛教本尊艺术鉴赏图典:探寻佛陀慈悲的庄严之相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藏传佛教本尊造像艺术的百科全书式图典。它不仅仅是图像的汇集,更是对佛教哲学、精神修持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全面解读。通过精选的唐卡、壁画、雕塑等珍贵艺术品,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神圣的视觉之旅,去理解和欣赏那些象征着智慧、慈悲、力量的本尊形象。 一、 藏传佛教本尊体系的构建与象征意义 本书首先会系统地介绍藏传佛教复杂而精妙的本尊体系。我们将从最根本的佛陀开始,如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解析他们各自代表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以及在修行中的核心作用。 接着,本书将深入探讨各大类本尊: 诸佛(Buddhas): 除了三世佛,还将介绍药师佛、弥陀佛、弥勒佛等,分析他们各自的功德、手印、坐姿以及象征的意义,如药师佛的光芒象征疗愈,弥陀佛的接引象征极乐。 菩萨(Bodhisattvas): 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行愿,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地藏菩萨的宏愿,以及其他众多的菩萨,如绿度母、白度母、财神等等。本书将详述他们的形象特征,如观音菩萨的十一面、千手、或骑乘的动物,文殊菩萨的青莲、宝剑,普贤菩萨的白象,地藏菩萨的锡杖、宝珠,以及他们各自为众生带来的利益和加持。 明王(Vidyarajas): 忿怒相本尊,如大威德金刚、马头明王、不动明王、摧破金刚等。我们将深入解析他们狞厉外表下蕴含的降伏烦恼、护持正法的深切悲愿。本书会特别说明他们的多头、多臂、恐怖表情,以及火焰、牙齿、装饰等象征,阐释其“以毒攻毒”的慈悲方式,破除愚痴与障碍。 护法(Dharmapalas): 保护佛法和修行者的神祇,如四大天王、阎摩王、吉祥天女、大黑天等。本书将介绍他们的不同形象,解读他们各自的职责和誓言,以及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护佑众生。 每一位本尊的形象都绝非偶然,本书将详细阐述其服饰、饰品(如骨饰、璎珞、耳环、手镯)、手印、法器(如金刚杵、铃、轮、剑、宝瓶)、坐骑、坛城,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如何承载着深厚的佛教义理和修行次第的。例如,多臂象征神通广大,忿怒相象征降伏我执,特定的法器象征特定的功德,莲花象征清净无染,坛城象征宇宙的完整性。 二、 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与地域特色 本书还将梳理藏传佛教本尊造像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演变与发展。我们将聚焦于: 唐卡艺术: 从早期简约的风格到后期精细华丽的描绘,本书将展示不同画派(如勉唐派、噶赤派、齐吾岗派)的特点,分析颜料的选择、构图的布局、线条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平面化的绘画语言传达三维的立体感和精神的深度。 雕塑艺术: 从泥塑、木雕到铜鎏金、石雕,本书将呈现不同材质和工艺的本尊造像,分析其造型的严谨、比例的协调、神情的刻画,以及如何通过三维的形体表达本尊的威仪与慈祥。 壁画艺术: 藏传佛教寺庙中宏伟的壁画,如何将一个个本尊的故事和教义生动地展现在信徒面前。 同时,本书会特别关注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如: 早期印度与尼泊尔的影响: 分析早期佛像造型如何在传入西藏后,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卫藏地区的艺术高峰: 探讨帕拉艺术、萨迦艺术、噶当艺术等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后藏与安多地区的艺术流派: 分析勉唐派、噶赤派等在艺术上的创新与传承。 其他藏区(如康区、青海、内蒙古、四川)的地域风格: 展现不同地域在材质、色彩、造型上的细微差异和独特魅力。 三、 艺术鉴赏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艺术鉴赏视角。我们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品的精美,更是要通过艺术品去理解藏传佛教的教义,体悟本尊的精神。为此,本书将引导读者: 从“相”入“道”: 理解本尊外在形象的象征意义,如同佛陀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这些“相”又是通往“道”的重要途径。 解读图像中的故事: 了解本尊与其相关的佛经、本生故事、密续传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形象的含义。 体会艺术家的虔诚: 认识到每一件造像的诞生,都凝聚了艺术家对佛法的信仰、对本尊的虔诚以及精湛的技艺。 感受精神的共鸣: 鼓励读者在观赏这些庄严的本尊形象时,能够引发内心的宁静、慈悲与力量。 四、 实践指导与文化价值 本书不仅适合佛教研究者、艺术家、艺术史爱好者,也对广大藏传佛教信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修行者而言,本书能够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和观想本尊,深化修行体验。对于普通读者,本书则提供了一个了解藏传佛教文化、宗教艺术的窗口,增进对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宗教传统的认识。 本书的编纂,致力于呈现最权威、最详实的资料,力求在图像的选取、文字的解读上达到最高的学术水准,同时注重艺术的审美价值,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通过《藏传佛教本尊艺术鉴赏图典》,我们希望读者能够超越语言的障碍,跨越文化的界限,在这些穿越时空的佛陀慈悲庄严之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指引和内心力量。这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对话,是一次对智慧与慈悲的探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颇感兴趣的读者,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方面也给了我极大的满足。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所承载的哲学理念,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挖掘。比如,在讲解阿弥陀佛时,书中不仅仅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更详细阐述了“无量光”和“无量寿”所代表的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以及众生如何通过信愿行达到往生的境界。这种将抽象的佛理通过具象的本尊形象呈现出来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直观地领悟到佛教的深邃智慧。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宗教文化,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它的“神”——也就是它的信仰对象。《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正是这样一本“通灵”之书。它以极其详尽的笔触,为我介绍了藏传佛教中丰富多彩的本尊体系,从显宗的诸佛菩萨,到密宗的坛城本尊,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神灵形象。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的身份、来历、功德、修行方法,都做了清晰的阐释,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慧,金刚手菩萨的力量,以及度母的救度。这种对“神”的深度解读,让我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方便法门”和“化身”概念非常着迷,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为我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提供了绝佳的视角。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本尊的“化身”故事,以及他们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的各种形态。例如,绿度母和白度母同为度母,但所代表的慈悲和智慧侧重点有所不同,书中对这些微妙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对“善巧方便”的艺术化呈现,让我更加钦佩佛教的博大精深。

评分

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传承”和“灌顶”概念感到好奇,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些概念呈现出来。书中在介绍每一位本尊时,都会提及他们所传承的法脉和重要的成就者。例如,在讲述莲花生大士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伟岸的形象,更强调了他作为藏传佛教在藏地传播的关键人物的历史地位。这种对“传承”的梳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藏传佛教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其精美绝伦的插图。每一幅图都仿佛是从古老的寺庙墙壁上直接 نقل 来的,色彩鲜艳却不失庄重,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这些高清的唐卡艺术品,让我在家中就能近距离欣赏到国宝级的艺术珍品。我仔细端详着忿怒尊的怒目圆hesize,感受着平静尊的慈眉善目,甚至试图从他们手中持有的法器、坐骑、手印中解读出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描述忿怒尊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们张牙舞爪、烈焰环绕的形态,更深入解释了这种“愤怒”实则是降伏魔障、净化业障的智慧展现,而非普通意义上的恼怒。这种艺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让我对佛教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艺术鉴赏类书籍的图像质量和艺术分析深度。《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两方面都做得近乎完美。它所收录的唐卡,无论是构图、色彩、细节处理,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每一笔都凝聚着画师的心血和修行者的虔诚。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学分析,从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到构图的平衡、象征符号的解读,都给出了专业且易懂的讲解。我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去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唐卡风格,体会其中微妙的艺术差异,而这本书就提供了绝佳的学习素材。

评分

阅读《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度冥想的体验。每一幅精美的唐卡,每一个详尽的本尊介绍,都引导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智慧的境界。我会在阅读关于某位本尊的章节时,静下心来,凝视着他(她)的图像,感受着他(她)所代表的能量和特质。例如,在欣赏不动明王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不可动摇的力量,仿佛能够净化一切负面情绪。这种将阅读、观赏与内省相结合的体验,让我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敬畏。扉页上精美的唐卡风格插图,立刻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世界。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丰富文化和独特艺术风格充满好奇,但苦于资料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极其详尽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本尊艺术宝库的大门。 首先,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做得极为出色。它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将每一位重要的本尊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从他们的起源、象征意义、经典图像学特征,到在不同修行体系中的地位和功德,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位本尊所代表的智慧、慈悲、力量等不同品质的细致解读。例如,在介绍文殊菩萨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手中的智慧剑和经典,更深入剖析了“智慧”在佛教修行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文殊菩萨作为一切诸佛之母的深层含义。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尊的内涵,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艺术欣赏。

评分

我是一个注重书籍的实用性和启发性的人,《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两方面都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修行指南”。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的功德和修持方法都有所介绍,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本尊进行观想和祈祷。例如,当我感到焦虑不安时,我会翻阅关于忿怒尊的章节,通过观想他们的力量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种将艺术鉴赏与实际修行相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具有了非凡的价值。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位初学者来说,理解复杂的佛教术语和教义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老师,将枯燥的佛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本尊图像解读中。例如,书中在介绍坛城时,不仅仅展示了坛城的精美图案,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坛城作为宇宙模型、修行道场的意义,以及其中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这种“化繁为简”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逐步掌握藏传佛教的核心概念,并对修行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