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瑞士的马丁·布劳恩博士和马丁·威尔森博士所著《值得一看的佛像》的中文版,囊括了藏传佛教中510位本尊用于灌顶随许的彩色微型唐卡,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本尊的名称、持物、身姿、颜色、祈请文、咒语以及相应的仪轨等。这些本尊来源于:冉炯百法、纳塘百法和金刚鬘。其中,“冉炯百法”是包括众多濒临失传的各种教法整理而得的本尊灌顶随许法;“纳塘百法”是阿底峡大师传承的秘密法门;“金刚鬘”则介绍了各个坛城的主尊密法。因此,本书的本尊及仪轨传承堪称清净而殊胜,是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密咒仪轨修持的重要经典。 (瑞士)马丁·布劳恩,(瑞士)马丁·威尔森 著;张彦 译 布劳恩博士,现供职于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曾出版多部关于藏传佛教的书籍,代表作有《坛城:藏传佛教的圣环》。我是一位对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颇感兴趣的读者,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方面也给了我极大的满足。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所承载的哲学理念,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挖掘。比如,在讲解阿弥陀佛时,书中不仅仅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更详细阐述了“无量光”和“无量寿”所代表的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以及众生如何通过信愿行达到往生的境界。这种将抽象的佛理通过具象的本尊形象呈现出来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直观地领悟到佛教的深邃智慧。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宗教文化,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它的“神”——也就是它的信仰对象。《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正是这样一本“通灵”之书。它以极其详尽的笔触,为我介绍了藏传佛教中丰富多彩的本尊体系,从显宗的诸佛菩萨,到密宗的坛城本尊,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神灵形象。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的身份、来历、功德、修行方法,都做了清晰的阐释,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慧,金刚手菩萨的力量,以及度母的救度。这种对“神”的深度解读,让我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方便法门”和“化身”概念非常着迷,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为我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提供了绝佳的视角。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本尊的“化身”故事,以及他们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的各种形态。例如,绿度母和白度母同为度母,但所代表的慈悲和智慧侧重点有所不同,书中对这些微妙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对“善巧方便”的艺术化呈现,让我更加钦佩佛教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传承”和“灌顶”概念感到好奇,而《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这些概念呈现出来。书中在介绍每一位本尊时,都会提及他们所传承的法脉和重要的成就者。例如,在讲述莲花生大士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伟岸的形象,更强调了他作为藏传佛教在藏地传播的关键人物的历史地位。这种对“传承”的梳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藏传佛教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其精美绝伦的插图。每一幅图都仿佛是从古老的寺庙墙壁上直接 نقل 来的,色彩鲜艳却不失庄重,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这些高清的唐卡艺术品,让我在家中就能近距离欣赏到国宝级的艺术珍品。我仔细端详着忿怒尊的怒目圆hesize,感受着平静尊的慈眉善目,甚至试图从他们手中持有的法器、坐骑、手印中解读出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描述忿怒尊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们张牙舞爪、烈焰环绕的形态,更深入解释了这种“愤怒”实则是降伏魔障、净化业障的智慧展现,而非普通意义上的恼怒。这种艺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让我对佛教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艺术鉴赏类书籍的图像质量和艺术分析深度。《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两方面都做得近乎完美。它所收录的唐卡,无论是构图、色彩、细节处理,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每一笔都凝聚着画师的心血和修行者的虔诚。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学分析,从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到构图的平衡、象征符号的解读,都给出了专业且易懂的讲解。我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去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唐卡风格,体会其中微妙的艺术差异,而这本书就提供了绝佳的学习素材。
评分阅读《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度冥想的体验。每一幅精美的唐卡,每一个详尽的本尊介绍,都引导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智慧的境界。我会在阅读关于某位本尊的章节时,静下心来,凝视着他(她)的图像,感受着他(她)所代表的能量和特质。例如,在欣赏不动明王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不可动摇的力量,仿佛能够净化一切负面情绪。这种将阅读、观赏与内省相结合的体验,让我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敬畏。扉页上精美的唐卡风格插图,立刻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世界。我一直对藏传佛教的丰富文化和独特艺术风格充满好奇,但苦于资料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极其详尽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本尊艺术宝库的大门。 首先,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做得极为出色。它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将每一位重要的本尊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从他们的起源、象征意义、经典图像学特征,到在不同修行体系中的地位和功德,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位本尊所代表的智慧、慈悲、力量等不同品质的细致解读。例如,在介绍文殊菩萨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他手中的智慧剑和经典,更深入剖析了“智慧”在佛教修行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文殊菩萨作为一切诸佛之母的深层含义。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尊的内涵,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艺术欣赏。
评分我是一个注重书籍的实用性和启发性的人,《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在这两方面都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修行指南”。书中对于每一位本尊的功德和修持方法都有所介绍,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本尊进行观想和祈祷。例如,当我感到焦虑不安时,我会翻阅关于忿怒尊的章节,通过观想他们的力量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种将艺术鉴赏与实际修行相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具有了非凡的价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初学者来说,理解复杂的佛教术语和教义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藏传佛教本尊大全艺术鉴赏图典》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老师,将枯燥的佛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本尊图像解读中。例如,书中在介绍坛城时,不仅仅展示了坛城的精美图案,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坛城作为宇宙模型、修行道场的意义,以及其中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这种“化繁为简”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逐步掌握藏传佛教的核心概念,并对修行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