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希堂法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册数:6卷
定价:1280元
乾隆皇帝钦定中华神品,天下第1传世法书大观
三希堂法帖 清梁诗正编刻
中国书法的高艺术殿堂: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五年敕令大学士、书法家梁诗正编刻一部大型书法丛帖,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前wu古人,共收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书法家作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迹珍品.
说实话,我对书法字帖的要求一向苛刻,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总集”往往是拼凑之作,字体选择面窄,印刷质量更是惨不忍睹,稍微用点力气,墨迹就糊成一片。但是这套《传世书法字帖总集》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最欣赏它在宋代大家,比如苏轼、黄庭坚这些人的作品选取上所下的功夫。苏体的雄浑大气,黄体的欹侧多变,要真正体会到那种“意在笔先”的感觉,光看高清图片是远远不够的。这套书在装帧上明显用了心思,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非常适合用毛笔蘸墨后进行练习,它能真实地反馈出你墨量的控制和运笔的速度。我特别喜欢其中一本专门讲解楷书碑帖的版本,它把颜真卿《多宝塔碑》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放在一起对比,线条的粗细、结体的欹侧,对比学习的效果立竿见影。这种细致的编排,让学习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大家在处理同一种字体时的微妙差异,这对于提升审美和技法都是极具帮助的。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收藏型”的书法爱好者,家里的字帖堆得像小山一样,但真正能让我反复拿起,细细品味的却不多。这套《总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系统性”和“稀有性”的完美结合。我惊喜地发现,里面收录了几种非常罕见的书体范例,这些范例在其他通行的字帖中几乎是找不到的。比如,对唐代小楷的一些地方性碑刻的摹写,那种精妙到极致的细节处理,让人叹为观止。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本的尺寸和开本都适配了不同的书体风格,比如适合临摹行草的要稍微宽松一些,方便舒展;而适合楷书的则相对规整。这说明编纂者真的深入研究了书法的实际操作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把图片堆砌在一起。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在每次翻阅时,都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练习热情。
评分从一个长期在书法班学习的中老年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套字帖的价值在于它的“可靠性”和“指导性”。我们学习书法,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学到“野路子”,导致基础结构偏差。这套《总集》汇集了历代被公认为“正宗”的法帖,每一家的选择都非常稳健和经典。我特别喜欢其中收录的赵孟頫和文徵明的作品,他们的字兼具晋人的韵味和唐人的法度,是初学者向晋唐过渡的最佳桥梁。当我按照它提供的范例,对照着练习时,我的老师也明显察觉到我的结体趋于端正了许多,笔画的力度也更加沉稳。纸张的颜色不是那种刺眼的亮白,而是略带米黄色的柔和调子,长时间对着临写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坐下来练习的群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反复研习,并且能够伴随我多年书法探索的权威资料。
评分这套《中国传世书法字帖总集》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厚重感和装帧所吸引,每一本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我个人对王羲之的行书情有独钟,尤其是《兰亭序》,以前临摹总觉得不得其神韵,总感觉自己的笔锋不够灵动。但拿到这套字帖后,我发现它收录的版本非常权威,字体清晰度极高,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吸墨性恰到好处,这让我在描红和对临的时候,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古人运笔的提按顿挫。特别是其中一本专注于魏晋风格的字帖,里面的碑刻拓本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使是那些细微的“蚕头燕尾”都能清晰可见。对于我们这些想从基础打磨,最终想进入“二王”殿堂的业余学习者来说,这种系统性的梳理和高品质的呈现,无疑是最好的引路灯。它不仅仅是一套字帖,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书法史鉴赏手册,让人在临摹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不同时代的风格流变。我打算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就主要跟着这套书,好好钻研一番。
评分我是一位从事设计工作的朋友推荐我购买这套书的,她强调从艺术角度看,这套字帖的“法度”把握得极好。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结果发现它对篆书和隶书的收录非常全面,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比较薄弱的环节。很多字帖在处理篆书时,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线条描摹,而这套书似乎更注重篆书的“骨力”和隶书的“蚕腰蟹腹”的结构美感。特别是秦篆的古朴厚重感,在不同光线下看,纸张的反光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能凸显出那种古老的金石气。我发现,当我对隶书中的“挑”和“捺”进行反复练习时,那种横向拉伸的张力开始慢慢被我捕捉到。对于那些想打好传统书法根基,不想走任何捷径的深度学习者来说,这套书提供的“全景式”的历代经典展示,绝对是无价之宝。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让你知道下一步应该去探索哪个朝代的风格,避免了盲目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