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1000册以上的用户, 本商品提供订制服务。如需加企业LOGO、腰封,或有其他需求,请发邮件至dushuhui@jd.com。请提供您的姓名、电话、公司名称、需购买的商品链接和数量、您要送达的城市,以及具体需求。
1.书《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全新升级版。
2.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没有艰涩的数学公式,只有有趣的生活事例。
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鼎力,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的书。
4.第四届国*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盒子里?
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
为什么全新的二手车要比新车便宜得多?
为什么餐厅都为饮料提供续杯?
为什么女模特要比男模特挣得多?
为什么大学教授说话语焉不详?
请翻开《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吧。一次经济学趣味之旅即将在你眼前展开。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售中:
《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的部分内容就来自学生写的这些短文(当然弗兰克教授作了修改),另一部分是他自己写的。20世纪90年代在康奈尔大学进修时,朋友告诉我,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经济学课讲得生动、活泼,极受同学欢迎,于是我也去听。果然教室里常有一阵阵大笑,应该是有什么幽默的妙语,可惜我的英语听力太差,讲原理还能连蒙带猜听下来,幽默的话听懂得少,只能陪着干笑,且慢了半步。罗伯特.弗兰克教授上课时经常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经济现象写下来,并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写得好的常受到表扬。
《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的内容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这也是弗兰克教授讲授经济学的方法。这种讲法同学爱听,写出书来,读者也爱看。
《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关注的是我们在现实中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于男模特。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博物经济学家,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纽约时报》“纽约现场”专栏特约评论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在康奈尔的课堂上通过与学生问答的方式,收集本书中所讲到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终于成就了这本博物经济学著作。《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他:弗兰克不是一位学术型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他的这本书把经济学从数学中解脱出来,并为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提供了无限的能量。
如果一开始就讲经济学原理,你一定会感到枯燥,但从这些你每天都见到,但从未问过为什么的现象入手,你一定会兴趣盎然,而且读完后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你会成为经济学的“粉丝”。
——经济学家 梁小民 弗兰克的书告诉我们,多多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趣的东西,而且经济学基础概念会给这些行为和事件以合理的解释。这是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适用于我们所有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索洛
引子
第1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第2章 供求关系实践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花生米?
第3章 职场的奥秘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
第4章 折扣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续杯?
第5章 军备竞赛与公用品悲尉
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
第6章 所有权之谜
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第7章 市场信号揭密
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
第8章 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
为什么DVD格式各地区不同,而cD格式却到处都一样?
第9章 当心理学碰上经济学
为什么在单行道上,谦让有时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
第10章 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市场
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为聪明?
第11章 起源二题
作者后记
结果,大多数上这些课的学生没学到什么知识。上课6个月之后,学生们参加基本经济学知识测试,他们的表现比从没上过概论课的学生好不了多少。真是丢脸啊!一门收了几千块钱学费的课程,居然没创造任何价值,这说得过去吗?
学生们似乎连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都没弄懂。如果你上过经济学课程,至少听说过“机会成本”这个词吧。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事情的价值。
举个例子,假设你赢得了一张美国大歌星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Clapton)今晚演唱会的门票。注意,你不能转售。可另一美国大歌星鲍勃.迪伦(BobDylan)今晚也在开演唱会,你也很想去。迪伦的演唱会票价为40美元。当然,你别的时候去看他的演出也行,但你的心理承受价格是50美元。换言之,要是迪伦的票价过50美元,你就情愿不看了,哪怕你没别的事要做。除此之外,看两人的演出并无其他成本。试问,你去看克莱普顿演唱会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去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必须牺牲的事情就是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不去看迪伦的演唱会,你会错失对你来说价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时,你也省下了买迪伦演唱会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所以,不去看迪伦演唱会,你放弃的价值是50-40=10(美元)。如果你觉得看克莱普顿的演唱会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应该去看;要不然,就去看迪伦的演唱会。
按一般的看法,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概论课上要介绍的两大(或三大)重点概念之一。但根据我们现在手边的可靠证据,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这个概念。
……
当我开始教经济学概论的时候,有位同事向我建议说,每堂课正式开始之前,不妨先讲个笑话。他解释说,这能带给学生们一个好心情,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后面的正课内容。可惜我一直没采纳他的建议。我倒不是觉得他的话有什么错。我只是觉得,每回都找出一个相关的笑话太难,可要是讲不相关的笑话,又显得有点低级趣味。
还好我挺幸运,偶然发现了一个很适合为本书拉开序幕的笑话。这个笑话发生在素以出租车司机知褒渊博而著称的波士顿,他们好些都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辍学生:
一位女士在洛根机场下了飞机,抓着行李,饥肠辘辘地跳上了一辆出租车,想找一家好点的海鲜店。“带我去一个能吃到新鲜鱼片的地方。”①她告诉司机。
司机扬起眉毛转过身,对女士说,“我还是头一回听人用过去完成虚拟时态这么说。”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一个对经济学完全不了解的人,也能够轻松地进入其精彩的世界。我一直以为经济学是属于专业人士的领域,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巧妙地运用牛奶和可乐这两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商品,来解释各种经济学原理。例如,书中关于“沉没成本”的讨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过去某些选择上的付出,并从中学习到如何避免未来陷入类似的困境。此外,关于“网络外部性”的讲解,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产品和服务一旦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就能够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这在社交媒体和在线游戏领域尤为明显。书中对“寻租行为”的描绘,也让我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经济学并不是隐藏在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流淌在社会肌体中的血液。它用一种有趣、易懂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评分我必须承认,《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开始阅读之前,我预设它会是那种一本正经、理论性极强的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以一种近乎“解谜”的方式,将牛奶和可乐这两个看似普通的商品,变成了探索经济学世界的绝佳载体。书中对于“规模经济”的阐述,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大型生产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以及这种优势如何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同时,对于“柠檬市场”的精彩分析,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信息不对称在二手车市场中可能造成的困境,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机制来缓解这种困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行为经济学”的初步涉猎,它揭示了人类并非总是完美的理性决策者,而是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种将传统经济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让整本书的解读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图表,而是充满了人性和社会活动的观察。
评分《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它对经济学概念的生动解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经济学思维方式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决策,甚至塑造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作者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牛奶和可乐背后所反映出的市场机制、消费者行为、企业策略以及宏观经济因素。我被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深深吸引,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交易中,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以及这种信息差异如何影响市场效率。书中关于“外部性”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行为会对第三方产生不被市场考虑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让我对“理性”和“非理性”消费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购物时的决策过程,是否真的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理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佳作。
评分初读《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教科书,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公式和理论。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经济学原理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牛奶和可乐这两种饮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经济学背后隐藏的逻辑和规律。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仿佛在和朋友闲聊,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比如为什么牛奶比可乐更普遍地出现在超市,为什么可乐的包装尺寸会不断变化,甚至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能够引申出深刻的经济学道理。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机会成本”的解释所吸引,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意识到看似免费的东西,实则付出了另一种宝贵的代价。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让我不再对经济学产生畏惧感,反而激起了我深入探索其奇妙世界的浓厚兴趣。它成功地打破了我对经济学“高冷”的刻板印象,让我认识到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评分读完《牛奶可乐经济学(完整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经济学枯燥乏味的认知。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经济学概念,比如供需关系、价格歧视、外部性等等,巧妙地融入到牛奶和可乐这两个日常消费品的例子中。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我常常会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解释而拍案叫绝。例如,书中分析了为什么可乐会推出不同大小的包装,这背后竟然牵扯到企业如何通过价格歧视来攫取更多利润,以及消费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购买决策。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方式,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许多经济学知识。我发现,原来那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消费行为,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逻辑。这本书让我开始主动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并尝试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读,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