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魏墓誌銘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定價:28
頁碼:60
北朝書法以北魏為高,真書風格多姿多彩,所謂“隸楷錯變,無體不備”,既有樸拙尚存隸意的,也有奇肆險峻的,還有舒暢流麗開隋唐楷法之先河的。為瞭有助於廣大讀者走近魏碑,柳敏夏主編的這本《北魏墓誌銘(南北朝楷書)》特從北魏墓誌銘中選齣六種《元楨墓誌銘》、《元顯儁墓誌銘》、《元珽妻穆玉容墓誌銘》、《司馬昞墓誌銘》、《世宗嬪司馬顯姿墓誌銘》、《元纂墓誌銘》匯編成冊,供書法愛好者欣賞、臨摹。由於碑文多異體字,刊印時還增加瞭釋文。
我最近嘗試用這本碑帖來練習“歐體”嚮“魏碑”的過渡,發現它在選材的廣度上做得非常齣色,遠超我之前購買的那些隻局限於幾方著名碑刻的範本。這本書的編排邏輯似乎是按照地域或時間脈絡來梳理的,從早期的“龍門造像”殘刻的雄強質樸,到後期的墓誌銘中逐漸展現齣的秀逸和規範,這種循序漸進的展示方式,非常有利於學習者建立起對魏碑發展脈絡的宏觀認知。例如,它收錄瞭不少地方誌中鮮為人知的墓誌拓片,這些“冷門”的材料往往更能體現齣那個時代書法藝術的多元性和民間書風的鮮活生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於那些被過度研究的“大路貨”。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魏碑“民間力量”的學者來說,這種廣度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我特彆對比瞭其中幾組不同地區、但年代相近的墓誌,發現其筆畫處理上的差異非常微妙,這本書細緻的收錄讓我得以進行橫嚮對比,這比單純模仿一傢一派要深入得多。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超越瞭一般意義上的“字帖”,更像是一套嚴謹的“魏碑書法研究資料匯編”。我過去購買的碑帖多半是側重於“怎麼寫”,而這本更側重於“為什麼是這樣寫”。其中收錄的一些拓片旁邊的題跋和後人的考證文字,雖然篇幅不多,但信息量極大,對於想深入研究魏碑書法藝術史脈絡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補充材料。它引導著讀者去思考,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書法是如何作為一種官方或民間記錄形式而存在的,以及它如何在這種實用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想從“會寫”邁嚮“深入理解”階段的書法愛好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深度是遠遠超齣預期的,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讓每一筆的下筆都有瞭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上的自信。
評分談到臨摹體驗,這本碑帖的排版設計可以說做到瞭“用戶友好型”的極緻。很多碑帖為瞭追求原拓的完整性,會把單字印得非常小,或者字體與字距排列得非常緊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災難,根本無從下手。但這本書明顯考慮到瞭學習者的實際操作需求。它采取瞭非常閤理的版心設計,大部分核心字例都給予瞭足夠的留白空間,使得在對照原帖和臨摹紙時,視綫切換非常流暢。更貼心的是,它似乎對一些結構變化較大的字,進行瞭特意的“拆解對比”,比如同一個“之”字在不同墓誌中形態的演變,會並列呈現,並用箭頭或虛綫標注齣主要的結構差異點。這種對比教學法,對於初學者區分不同風格的細微差彆,比單純看一堆零散的字帖要直觀得多,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讓人覺得魏碑雖然氣勢磅礴,但並非遙不可及。
評分這本《北魏墓誌銘南北朝楷書魏碑 書法碑帖》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讓人眼前一亮,從選紙的質感到印刷的墨色,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文化深深的敬意。封麵設計得古樸而又不失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修飾,而是直接以幾種最具代錶性的魏碑拓片局部進行排版,那種風骨凜然的氣勢,隔著封麵都能感受到。內頁的紙張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質感,這對於經常需要臨摹的愛好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太薄的紙張很容易洇墨,影響學習效果。更值得稱贊的是它的高清影印技術,那些墓誌銘上細微的刀痕、筆畫的起收之勢,甚至是風化留下的斑駁痕跡,都清晰可見,這對於研究魏碑的用筆和結體變化提供瞭極佳的材料。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著名墓誌,比如《高湛墓誌》、《崔敬謐墓誌》等,采用的放大細節處理,使得那些結構復雜的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讓人可以專注於揣摩每一筆的精妙之處。總的來說,從實體感受上來說,這本書的製作水平已經達到瞭收藏級的標準,光是翻閱和把玩,就足以讓人心生歡喜,非常適閤那些對手感和質感有較高要求的學習者和收藏傢。
評分作為一位業餘的書法愛好者,我最頭疼的就是如何理解魏碑那種獨特的“金石氣”和“魏晉風度”的結閤點,這本書在“釋文”和“導讀”部分的用心,給瞭我很多新的啓發。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把碑文內容翻譯齣來,更重要的是,在版麵的側邊或底部,加入瞭相當詳盡的碑文背景介紹,比如書寫者的大緻身份、書寫目的(祭祀、記載功德等),甚至還引用瞭部分書法史學傢的觀點來解讀特定字形的結構特點。這種多角度的解讀,讓學習不再是枯燥的“描摹”,而是變成瞭與古人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我過去總覺得某些筆畫的牽絲和方摺處理很突兀,但在瞭解瞭當時的書寫習慣和工具限製後,再去看待那些筆畫,立刻就明白瞭其中的“緣由”和“邏輯”。這種知識性的補充,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使得我不再是盲目地去模仿,而是帶著理解去運筆,效果立竿見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