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查体与问诊:诊断学图解 第7版
:89.50元
作者:主译 梁斯晨 主审 王建六,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30489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详细有趣的查体体位标志示意图解读 —形象易掌握简明的问诊技巧、有效的病史记录清单、清晰的临床推理—*强医学侦探修则
内容提要
这本口袋书共分20章,运用图表对照的形式涵盖了病史采集和各系统查体的内容。 正文第1章~第3章运用表格形式主讲病史采集组成部分、病史采集的技巧,问诊7要素;查体的方法、体位标志示意图解读、通用的标准防护措施;以及*重要的临床推理步骤,即根据问诊与查体发现的问题,整理患者记录清单,做出初步评估、诊断和计划。
目录
章 总论:病史采集与查体 / 1
作者介绍
译审者—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教学团队译审 理论与临床完美的结合与诠释 主译 梁斯晨,博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插图质量真的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幅图都细致入微,仿佛能让人亲身感受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我常常在学习抽象的概念时感到力不从心,但这本书的图解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将那些枯燥的理论一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例如,在讲解消化系统疾病时,那些详细的解剖图和病理变化示意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病变部位的结构改变,以及不同病因如何影响器官的功能。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疾病的整体认知能力,让我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图景。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特殊体征的描绘也尤为到位,例如皮肤病变的形态、关节活动的幅度等,这些细微之处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这对于临床实践中的诊断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插图本身就是一本精美的医学画册,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实在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即使是第七版,内容也紧密跟踪了医学诊断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在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方面,书中提供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推荐的诊断流程,这对于我们了解最新的诊断理念和技术非常有帮助。例如,在一些基因检测和分子病理诊断的应用方面,书中都有相应的介绍,这让我意识到医学诊断正在朝着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此外,本书在阐述某些疾病的诊断时,还融入了一些最新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这使得书中的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对于想要跟上医学发展步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指南针”,能够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医学领域找到方向,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评分这本书在论述疾病的诊断思路方面,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和严谨的方法论。它不仅仅是罗列症状和体征,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线索,并逐步排除其他可能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鉴别诊断”部分的详尽阐述,它详细列举了各种相似疾病的区分要点,并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对于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例时,能够避免思维的盲区,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作者在逻辑梳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从病史的采集到体格检查的要点,再到辅助检查的选择,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并且充满了临床的智慧。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病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我更能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本培养诊断思维的“武功秘籍”,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临床的医学生,我对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获取准确的病史信息一直感到困惑。这本书在“问诊”这一部分,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指导。它不仅仅教授我们应该问哪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问”,如何通过提问引导患者说出关键信息,如何察言观色,捕捉患者的非语言表达。书中列举了大量不同疾病的典型问诊要点,并给出了示例性的对话,让我能够学习到如何在实际的问诊中运用这些技巧。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提问,或者一种恰当的追问方式,就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突破口。这本书让我明白,问诊不仅仅是收集信息,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建立医患信任,深入了解患者病情的过程。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临床沟通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对未来的临床实践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是一个对医学影像学一直有点畏难情绪的学习者,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解释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在诊断中的作用时,并非简单地罗列检查项目,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影像学表现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这些表现如何帮助我们定位和判断疾病。书中配有大量高质量的影像图片,并且对关键的影像学征象进行了清晰的标注和解读,这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理解影像学报告的门槛。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一些CT片上的细微改变,但通过这本书的图文结合,我很快就找到了切入点,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以及它可能提示的疾病。这种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影像学报告,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整体诊断过程中。对于任何想要提升影像学解读能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