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蓝皮书 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
| 定价 | 89.00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李培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16 | |
| 字数 | 391000 | |
| ISBN编码 | 9787520119863 | |
| 重量 | ||
《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8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以“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为主题,分析了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指出在运行发展总体格局良好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报告认为,2017年,党的大会的胜利召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的中国描绘了新的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全面发展态势且亮点纷呈。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民生支出继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精准扶贫成就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站在历史新时期的起点,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成为今后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本书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四大板块,用1篇总报告和18篇分报告,分别讨论了2017年中国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形势。总报告分析了2017年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面临的宏观问题和挑战。第二板块用6篇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以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形势和问题。第三板块包括6篇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涉及中国社会发展质量,新兴共享经济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生活和社会态度,都市新白领的生存状况,中国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以及城乡困难群体生存状况等社会热点问题,依据翔实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透视。第四板块由6篇专题报告组成,其中3篇专题报告系统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舆情状况、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环境保护形势,既肯定了2017年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其余3篇专题报告则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产业工人阶级、农户和新设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难题。在这些问题上,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8年度分析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是第23本分析和预测社会形势的年度社会蓝皮书。
本书聚焦当下社会热点,包含了2017年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合理,涵盖了社会发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民生、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
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Ⅰ总报告
1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
——2017~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张翼 范雷 执笔 / 001
一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 003
二201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和难题 / 014
三2018年中国社会发展态势和重要任务 / 019
Ⅱ发展篇
2 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报告 吕庆喆 / 028
3 2017年中国就业形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莫荣 陈云 汪昕宇 / 040
4 2017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报告 吕学静 王永梅 / 062
5 2017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报告 李涛 张文婷 房琛 / 082
62017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房莉杰 / 099
72017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发展报告 周延东 宫志刚 / 113
Ⅲ调查篇
8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 崔岩 / 130
9中国共享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调查报告——基于七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卢阳旭 何光喜 赵延东 / 151
10当代大学生生活观念和社会态度调查报告——基于全国12所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刘保中 / 164
11都市新白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基于2017年上海市调查 孙秀林 施润华 / 183
12中国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报告 朱迪 高文珺 朱妍桥 / 208
13中国城乡困难群体状况调查报告 江治强 王晶 田丰 / 234
Ⅳ专题篇
14 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 祝华新 廖灿亮 潘宇峰 / 255
15 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罗杰 田明 / 273
16 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状况分析报告 贾峰 杨珂 田烁 黄瀞漪 周恋彤 / 284
17 2017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分析报告 乔健 刘晓倩 / 309
18 2017年中国农户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彭超 张效榕 / 326
19 2017年中国新设小微企业状况分析报告 张久荣 吕鹏 靳朝晖 / 345
Ⅴ附录
20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7) 张丽萍 / 360
对我而言,这份报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前瞻性和警示作用。它不仅仅是对已经发生之事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可能面临的结构性挑战给出了明确的预警。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和特定群体代际压力增大的论述,这些都指向了未来政策制定必须优先解决的痛点。它没有提供简单的“药方”,而是精准地指出了病灶所在,这对于任何从事政策研究或者希望理解中国未来走向的人来说,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舆情导航图”。读完之后,我对接下来几年社会改革的焦点有了更清晰的预判,这种“先知先觉”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与其他同类报告相比,这本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和对新兴社会问题的捕捉尤为突出。它没有固守传统的社会学范畴,而是积极吸纳了数字经济、人口结构变化等新变量对传统社会关系重塑的影响分析。例如,它对“数字鸿沟”如何转化为新的社会阶层固化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这在当时的同类研究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这种与时俱进的研究视角,使得报告的内容极具时效性和生命力,它不仅仅是对2018年社会状况的定格,更像是一份指向未来社会形态演变的“研究路线图”。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理解浮现,证明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初读之下,我立刻被其严谨的论证结构所吸引,作者团队显然下了大功夫去搜集和交叉验证数据。每一部分的分析都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建立在一系列详实、经过统计学检验的指标之上的。比如,在探讨社会流动性的章节里,他们引用了来自不同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并辅以历史纵向对比,这使得结论的说服力倍增。我发现自己经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图表和脚注去思考,这是一种非常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它强迫你动脑筋,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往往伴随着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清晰认知,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社会“模型”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了极高的研究水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排版,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觉得很有分量。我拿到手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扎实,油墨印刷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太疲劳。从包装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份年度报告的重视,这绝不是那种随便糊弄的快餐读物。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目录的逻辑划分,清晰明了,即便你不是专业人士,也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口。这本蓝皮书的封面设计,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其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它成功地在“学术严谨”和“大众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对即将接触到的社会图景抱持着高度的期待。它的整体视觉呈现,无疑为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而专业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学术著作那样佶屈聱牙,反而带着一种冷静而富有洞察力的叙述腔调。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社会观察家在娓娓道来,他既掌握着宏大的时代脉络,又不放过微观层面的个体感受。尤其是一些关于基层治理和民生热点问题的分析,文笔中透露着对普通民众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但这种关怀又是被高度理性的框架所约束的,没有丝毫的煽情。这种平衡感,让读者在保持客观分析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报告背后蕴含的人文温度,它成功地在“冷数据”和“热问题”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