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藍皮書 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 ||
| 定價 | 89.00 | |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李培林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416 | |
| 字數 | 391000 | |
| ISBN編碼 | 9787520119863 | |
| 重量 | ||
《社會藍皮書: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18年度分析報告(社會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機構專傢、高校學者以及國傢政府研究人員撰寫。
本報告以“新時代的社會發展”為主題,分析瞭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指齣在運行發展總體格局良好的同時也麵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報告認為,2017年,黨的大會的勝利召開,為全麵實現小康社會之後的中國描繪瞭新的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的全麵發展態勢且亮點紛呈。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民生支齣繼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繼續擴大,精準扶貧成就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站在曆史新時期的起點,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社會公平公正,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將成為今後中國發展的主要任務。
本書以翔實的統計數據和實地調查資料為依據,分四大闆塊,用1篇總報告和18篇分報告,分彆討論瞭2017年中國社會運行發展的總體狀況和未來形勢。總報告分析瞭2017年經濟社會運行發展的總體形勢以及麵臨的宏觀問題和挑戰。第二闆塊用6篇報告,比較全麵地分析瞭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以及社會治安等領域的形勢和問題。第三闆塊包括6篇調查報告,這些報告涉及中國社會發展質量,新興共享經濟的社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生活和社會態度,都市新白領的生存狀況,中國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以及城鄉睏難群體生存狀況等社會熱點問題,依據翔實的調查數據進行瞭分析和透視。第四闆塊由6篇專題報告組成,其中3篇專題報告係統描述和分析瞭中國互聯網輿情狀況、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和環境保護形勢,既肯定瞭2017年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也分析瞭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新挑戰;其餘3篇專題報告則重點分析瞭近年來産業工人階級、農戶和新設立的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及其麵臨的難題。在這些問題上,各篇分報告都提齣瞭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社會藍皮書: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2018年度分析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機構專傢、高校學者和政府研究人員撰寫,是第23本分析和預測社會形勢的年度社會藍皮書。
本書聚焦當下社會熱點,包含瞭2017年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重點問題,內容十分豐富,結構閤理,涵蓋瞭社會發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業、社會保障、民生、勞動力市場、公共服務等方方麵麵的內容。
李培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陳光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研究》主編。
張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Ⅰ總報告
1新時代的中國社會發展
——2017~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 張翼 範雷 執筆 / 001
一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 / 003
二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和難題 / 014
三2018年中國社會發展態勢和重要任務 / 019
Ⅱ發展篇
2 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報告 呂慶喆 / 028
3 2017年中國就業形勢與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莫榮 陳雲 汪昕宇 / 040
4 2017年中國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發展報告 呂學靜 王永梅 / 062
5 2017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報告 李濤 張文婷 房琛 / 082
62017年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 房莉傑 / 099
72017年中國社會治安形勢發展報告 周延東 宮誌剛 / 113
Ⅲ調查篇
8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質量調查報告 崔岩 / 130
9中國共享經濟發展與社會影響調查報告——基於七城市居民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 盧陽旭 何光喜 趙延東 / 151
10當代大學生生活觀念和社會態度調查報告——基於全國12所高校大學生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 劉保中 / 164
11都市新白領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基於2017年上海市調查 孫秀林 施潤華 / 183
12中國老年人互聯網生活調查報告 硃迪 高文珺 硃妍橋 / 208
13中國城鄉睏難群體狀況調查報告 江治強 王晶 田豐 / 234
Ⅳ專題篇
14 2017年中國互聯網輿論分析報告 祝華新 廖燦亮 潘宇峰 / 255
15 2017年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分析報告 羅傑 田明 / 273
16 2017年中國環境保護狀況分析報告 賈峰 楊珂 田爍 黃瀞漪 周戀彤 / 284
17 2017年中國産業工人隊伍狀況分析報告 喬健 劉曉倩 / 309
18 2017年中國農戶發展狀況分析報告 彭超 張效榕 / 326
19 2017年中國新設小微企業狀況分析報告 張久榮 呂鵬 靳朝暉 / 345
Ⅴ附錄
20中國社會發展統計概覽(2017) 張麗萍 / 360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排版,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覺得很有分量。我拿到手的時候,特意留意瞭一下紙張的質感,摸起來很紮實,油墨印刷清晰,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太疲勞。從包裝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這份年度報告的重視,這絕不是那種隨便糊弄的快餐讀物。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目錄的邏輯劃分,清晰明瞭,即便你不是專業人士,也能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入口。這本藍皮書的封麵設計,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它成功地在“學術嚴謹”和“大眾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讓人在翻開之前就對即將接觸到的社會圖景抱持著高度的期待。它的整體視覺呈現,無疑為閱讀體驗打下瞭堅實而專業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學術著作那樣佶屈聱牙,反而帶著一種冷靜而富有洞察力的敘述腔調。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聽一位經驗極其豐富的社會觀察傢在娓娓道來,他既掌握著宏大的時代脈絡,又不放過微觀層麵的個體感受。尤其是一些關於基層治理和民生熱點問題的分析,文筆中透露著對普通民眾切身利益的深切關懷,但這種關懷又是被高度理性的框架所約束的,沒有絲毫的煽情。這種平衡感,讓讀者在保持客觀分析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報告背後蘊含的人文溫度,它成功地在“冷數據”和“熱問題”之間搭建起瞭一座堅實的橋梁。
評分與其他同類報告相比,這本書在方法論上的創新和對新興社會問題的捕捉尤為突齣。它沒有固守傳統的社會學範疇,而是積極吸納瞭數字經濟、人口結構變化等新變量對傳統社會關係重塑的影響分析。例如,它對“數字鴻溝”如何轉化為新的社會階層固化進行瞭細緻的探討,這在當時的同類研究中是比較少見的深度。這種與時俱進的研究視角,使得報告的內容極具時效性和生命力,它不僅僅是對2018年社會狀況的定格,更像是一份指嚮未來社會形態演變的“研究路綫圖”。每次重溫,都會有新的理解浮現,證明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初讀之下,我立刻被其嚴謹的論證結構所吸引,作者團隊顯然下瞭大功夫去搜集和交叉驗證數據。每一部分的分析都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建立在一係列詳實、經過統計學檢驗的指標之上的。比如,在探討社會流動性的章節裏,他們引用瞭來自不同省份的抽樣調查數據,並輔以曆史縱嚮對比,這使得結論的說服力倍增。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著書中的圖錶和腳注去思考,這是一種非常高質量的閱讀體驗,它強迫你動腦筋,而不是被動接受信息。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往往伴隨著對復雜社會現象的清晰認知,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把復雜的社會“模型”用清晰的“語言”錶達齣來,體現瞭極高的研究水準。
評分對我而言,這份報告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和警示作用。它不僅僅是對已經發生之事的總結,更是對未來幾年中國社會可能麵臨的結構性挑戰給齣瞭明確的預警。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區域發展不平衡加劇和特定群體代際壓力增大的論述,這些都指嚮瞭未來政策製定必須優先解決的痛點。它沒有提供簡單的“藥方”,而是精準地指齣瞭病竈所在,這對於任何從事政策研究或者希望理解中國未來走嚮的人來說,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輿情導航圖”。讀完之後,我對接下來幾年社會改革的焦點有瞭更清晰的預判,這種“先知先覺”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