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婦女生活風俗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 羅時進著
定價:19.80元
作者:羅時進
齣版社:陝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224021158
字數:
頁碼:148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中國婦女生活風俗》由陝西人民齣版社齣版。
內容提要
《中國婦女生活風俗》是由西北大學韓養民、葛承雍、張懋鎔,《西安晚報》郭興文等首倡並組織北京、博士生等編撰而成。《中國婦女生活風俗》共分為八章,主要內容包括:婦女的原始生活狀態、進入婦女生活的曆史誤區、婦女婚前的生活規範、婦女婚姻締結的禮俗等。
目錄
代序婦女的語源
章婦女的原始生活狀態
社會分工
亂婚·群婚
生殖崇拜
第二章進入婦女生活的曆史誤區
失敗因緣
産翁坐褥
歸妻·逃婚
第三章婦女婚前的生活規範
設帨弄瓦
起名取字
童稚纏足
濛學閨塾
深閨防閑
恪守清貞
溫柔嫻靜
孝敬父母
及笄許嫁
第四章婦女婚姻締結的禮俗
適婚年齡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婚禮儀注
第五章婦女婚後的生活規範
妻冠夫姓
不乾政事
奉侍舅姑
操持傢務
夫為妻綱
生子繼嗣
賢達不妒
自持不亂
不事二夫
死後閤葬
第六章婦女的宗教生活
道教信仰
佛教信仰
第七章婦女的節日風情
元宵觀燈
中和探春
清明郊遊
上巳臨水
六六歸寜
七夕乞巧
中鞦賞月
一點思考
第八章婦女的體育遊藝活動
鞦韆之戲
蹴鞠之戲
馬球之戲
相撲之戲
導引·丹功
圍棋之戲
其他種種
作者介紹
文摘
版權頁:
插圖:
從秦漢到明清,女子“不可使預政”(《顔氏傢訓·治傢》)是一以貫之的律條。而且,為瞭使男性中心的封建宗法製永遠固若金湯,婦女乾政成為重要的禁忌。《王郎川言行匯集》中有“婦禁十三,一日預外政”,這實際上是“女不言外”觀念的延伸。在封建法律中嚮來認為婦女是寢門中人,不承認其具有獨立的行為能力。《明令》“凡婦女一應婚姻土地傢財等事,不許齣官”,告狀必須請人代告。明清法律甚至規定:“凡婦女犯罪,除犯奸、死罪收禁處,其餘雜犯責付本夫收管。如無夫者責付有服親屬鄰裏保管。”所謂收管、保管,即在監外執行。這決不是法律對婦女的寬容,而是公開承認丈夫(或親屬)的監護權,而根本否定女子對社會所承擔的獨立的責任。在這種禮教與法律的雙重禁錮之下,曆代婦女是無從介入政治活動的。
事實上,廣大勞動婦女由於被繁冗沉重的傢庭勞動所纍和缺乏文化知識,沒有精力也沒有興趣去過問國傢政事。但對於士卿貴族傢庭來說,事情就復雜得多瞭。因為按照封建禮教,士卿貴族傢庭的婦女本身有著尊卑上下的嚴格的等級差彆:婆母高於子婦,在條件下可以君臨傢庭;“塚婦”(嫡長子之婦)又高於“介婦”(眾婦,庶子之婦)。塚婦往往能代婆母行事,而“介婦請於塚婦……不敢並行,不敢並坐”(《禮記·內則》)。因此,像《紅樓夢》中賈母、王熙鳳這樣的婆母、塚婦通過管理傢庭而乾預政事的婦女可謂代不乏人。至於一些貴族婦女,往往利用與皇帝、朝臣的特殊關係乾預朝政。稍微留意一下曆史,在政治舞颱上嶄露頭角的婦女層齣不窮,秦宣太後、趙威後、西漢呂後、北魏馮太後、唐代武則天、宋代高太後、清代慈禧太後……都將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曆史的裏程碑上。至於曆代公主以其特殊地位乾預政治的事情就更多瞭。如唐代玉真公主每每乾預科舉,則天女太平公主、韋後女安樂公主及其他公主都開府置官,和親王一樣公開從事政治活動。
然而,無論婦女參與政治活動具有多少相對性,但曆史對婦女乾政的評說總是否定性的。武則天執政半個世紀,死後要討論的首要問題是“能否歸陵與高宗同葬”。給事中嚴善思堅持《天元房錄葬法》中“尊者先葬,卑者不閤於後開入”的原則,認為則天“卑於天皇大帝(高宗),今欲開乾陵閤葬,即是以卑動尊。事既不經,恐非安穩”(《舊唐書·嚴善思傳》)。在這裏五十年登基執政已一筆勾銷。
序言
對於一本關於中國風俗文化的書籍,我最看重的是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作者是否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來呈現。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風俗背後的曆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從古代的禮儀製度,到民間的節令習俗,再到傢庭倫理的變遷,作者都一一梳理得頭頭是道。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細緻之處,比如不同地區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服飾的細微差彆,以及她們在社交場閤的言談舉止。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整本書的畫麵感極強,仿佛我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之中,能夠切身感受到那種濃鬱的文化氛圍。作者的筆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曆史文獻,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門,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好的切入點往往是從最貼近生活的細節入手,而女性的生活,恰恰承載瞭最多的生活細節和文化傳承。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從女性的嫁妝,到她們的坐月子習俗,再到她們撫養子女的方式,作者都進行瞭深入的挖掘和闡釋。我發現,許多我們今天依然保留著的習俗,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並且都與女性的生活息息相關。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將那些看似瑣碎的細節,串聯成瞭生動的故事,讓我讀起來津津有味。我仿佛能夠聽到古代婦女們的笑語,感受到她們的憂愁,理解她們的智慧。這本書不僅豐富瞭我的知識,更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同。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婦女在傳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們身上所散發齣的獨特魅力。
評分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對曆史和文化本身的熱情,驅使我不斷去探索那些能夠觸及時代脈搏的書籍。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生澀難懂,也不像一些普及讀物那樣流於錶麵。作者以一種非常親切和人性化的方式,帶領我們走進中國古代婦女的世界。我讀到瞭一些關於古代女性日常勞作的描寫,感受到瞭她們的辛勤與不易;我讀到瞭一些關於她們節日慶典的記載,體會到瞭她們的歡樂與期盼;我讀到瞭一些關於她們傢庭生活的細枝末節,窺見瞭她們內心深處的溫柔與堅韌。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女性在曆史長河中,並非隻是被動的承受者,她們同樣是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齣瞭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女性形象,讓我能夠與她們産生共鳴,感受她們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濃濃的中國傳統韻味,淡雅的色彩,細膩的筆觸,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迴瞭那個古老而充滿故事的年代。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中國傳統女性生活風俗的書籍,能夠感受到她們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獨特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走過瞭一條漫長的歲月長河,親眼見證瞭中國女性從古至今的演變與傳承。書中對不同時期女性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以及社會地位等方方麵麵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翔實的考證,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呈現在讀者麵前。我能感受到那些女性的喜怒哀樂,她們的堅韌與智慧,她們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努力地生活,如何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風俗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女性心靈的史詩,它讓我對中國女性的過去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研究者,在翻閱大量資料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瞭這本《中國婦女生活風俗》。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以宏觀的視角去概述,而是聚焦於女性這一群體,通過她們的生活點滴,來展現整個社會的變遷和文化的發展。作者在敘述中,善於運用大量的史料和傳說故事,將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化,使得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書中關於古代女性在傢庭中的地位、她們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她們在藝術、文學等領域所作齣的貢獻,都給予瞭充分的展現。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不同時期女性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時,所流露齣的細膩情感。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風俗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女性的百科全書,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女性在漫長曆史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她們身上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