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 | |
|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 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光耀千古 会通儒道释,勤恳宣说,皆为众人 日月行迈,倾心相伴,惠泽不竭,今当典藏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 依老古文化新版审读校订,是南怀瑾思想体系的一次新的总汇 中国大陆为精准的南氏作品集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水长,人所唱叹。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京东)(第1-12卷)(套装共12卷)》与原《南怀瑾选集》10卷本的差别: 1.经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諵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与终站》五书(中国大陆发行),与原十卷本合并,厘定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名之为典藏版以行世。 2.对典藏版的十二卷本逐字逐句进行重新审稿,首要的注意点即在书中的知识类问题上,众所周知,复旦版十卷本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南先生的演讲或讲课整理稿,兴之所至,难免有所不够准确之处,虽然经过老古同仁的细心订正,但不可避免的仍需大量仔细的编校工作。 3.在老古的要求下,我们对复旦版和老古文化新版的全部不同处,进行了逐一核对。这些不同处,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有所取舍的,大概分为4种情 况:(1)知识类不同,既有同一名词在说法上的不同,也有复旦版对老古版某些概念进一步的说明,有些进一步的释义工作,对大陆读者来说,的确很有必要。 (2)义理不同。(3)根据当时社会思想状况,对书中尤其是宗教性内容作了删改,这次据现状作了一定的恢复。(4)主观增删,比如书中南先生带领弟子学习 佛法时的仪式性内容被删去,其实影响了理解相关义理的完整性。以上四类情形这次均酌情予以恢复。 4.重新撰写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并数易其稿,力图在新形势下,能尽量客观地描述南先生的生平,以及我们所能窥见到的他的成就。 5.重新改定十二卷本每一种著作的出版说明,除了交代该著作的背景外,也准确地说明了该著作的新版本情况。 6.出于市场角度考虑,对典藏版的版式统一进行了美化处理,封面亦重新设计。  |  
| 内容简介 | |
|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京东)(第1-12卷)(套装共12卷)》,是国学泰斗南怀瑾先生(1918-2012)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全备 的作品集。各卷收录作品皆为当今之学问精华,二十余年来无数读者从中受益。作品集涉及范围,以时空论,乃古今中外。以现代学科分类论,乃文史哲。以传统学 术而论,乃经史子集,乃儒释道,实则千门万户,未有不涉及者。《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京东)(第1-12卷)(套装共12卷)》不但是南怀瑾先生所外显 出的渊博如海之学问,有心的每一位读者,更能从中体悟到南先生作为一位大修行人出入博约之卓尔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实为其纲要。南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水长,人所唱叹。 癸巳之春,中国大陆有南先生其人其书已二十余载,经老古文化授权,《南怀瑾选集》由原初之十卷新增南先生近年力作,扩为十二卷,各卷收录作品皆 为当今之学问精华。复旦大学出版社再次精心审读校对,善为装帧,名之为《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京东)(第1-12卷)(套装共12卷)》以行世。  |  
| 作者简介 | |
|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 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 
|       目录 |  |
| 卷:《论语别裁》 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庄子諵譁》 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  
|      前言 |  |
|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 南怀瑾先生(1918-2012),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以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泛览旧学,又勤于习武。抗战伊 始,先生甫冠,乃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尔后执教于当时的军校及金陵大学。先生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闲暇,芒鞋竹杖,遍历山川,访求大德,遭逢奇人 异士甚夥,转益多师,皆助道行。曾闭关峨眉山大坪寺三载,绝顶风雪,覃思赜奥,遍窥佛藏。旋走康藏,谒密教僧,于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均有精深研究。既离 藏,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返乡,不久归隐杭州天竺和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后至,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 其他大学、研究所,又传学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2006年创建太湖大学堂于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绛帐传薪,弦歌不辍。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水长,人所唱叹。 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此先生文字首现于中国大陆,此后又有二十四种重要作品陆续推出,泽被读者,甲于书业。2003年7月,经先生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二十四种著述编成十卷,精装刊印,风行宇内。 癸巳之春,中国大陆有先生其人其书已二十余载,经老古文化授权,《南怀瑾选集》体量扩容为1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精心审读校对,善为装帧,名之为《南怀瑾选集》典藏版以行世。又排印《论语别裁》线装限量本,古雅可宝,贡献书林。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卷:《论语别裁》 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庄子諵譁》 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复旦大学出版社 谨识  |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套书的时候,我有些犹豫,毕竟“全集”分量太重,担心自己难以消化。但读进去后才发现,南怀瑾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他将佛、道、儒三家融会贯通,让我在理解《周易》的阴阳变化时,不再仅仅停留在卜筮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宇宙人生哲理的体悟。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心性”的论述,让我对“修行”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修行不是跑去深山老林,而是在日常琐碎中,如何保持一颗清明的觉知。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看待世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系统方法论。我身边不少朋友原本对国学不感兴趣,在我推荐后,他们也纷纷表示被南师的洞见所折服,那种跨越时代的深刻性,实在是令人敬佩。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职场打拼的人,我常常感到焦虑和迷茫,总是在追求“更多”,却忘了停下来问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套《全集》中的《道德经》解读部分,对我而言简直是及时雨。南师对“无为”的阐释,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这与我工作中遇到的“内卷”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教导的“知足常乐”,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得来的,而非空洞的说教。每次感到压力山大时,我都会翻到相关的章节默读几遍,那种由内而外的松弛感便会油然而生。此外,典藏版的字体排版和纸张的选择都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非常加分。
评分这套《南怀瑾全集》真是让我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那些艰深的古籍难以亲近。南师的解读简直就是一座桥梁,他用现代人的语言,把《易经》的玄妙、《道德经》的智慧,以及儒家的中庸之道,讲得深入浅出,仿佛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尤其是他对人生困惑的解答,总能直指人心,让人豁然开朗。比如他讲到“知止”,那种对自我边界的清晰认知,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欲望横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特别喜欢他讲解《论语》时那种平易近人又带着点幽默感的语气,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装帧设计也十分典雅,典藏版的质感拿在手里就很让人心安,翻阅起来也是一种享受,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可以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每天能沉浸其中片刻,感觉心性都沉静了许多。
评分这套十二册的套装,每一册都像一位智者在对我低语。我发现,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这才是真正经典的力量。它不像某些畅销书,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而是随着我生命阶段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光彩。比如年轻时读,可能更关注那些关于如何成功的篇章;而现在,我更侧重于如何面对衰老、如何与家人和睦相处这些“终极问题”。南师的讲解,充满了对生命整体性的关怀,他从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和局限,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与之和谐共处。套装的完整性也保证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让人能够系统地吸收,而不是零散地拼凑知识点。从包装到内容,都透着一股沉稳厚重的文化气息,非常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这是我近年来购书清单里最值得的一笔投资。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解读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为了迎合大众而流于表面。南怀瑾先生的这套书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他既能深入挖掘经典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历史背景,又能将那些看似古奥的理念,巧妙地连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上来。特别是他讲解《易经》卦象时,那种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功力,让人叹为观止。他不仅仅是在“解释”书本,更是在“激活”经典。我特别欣赏他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故作高深,也不轻言玄怪,一切都建立在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之上。这套书我已经推荐给了我的大学老师,他老人家也对其中的某些观点表示了高度赞赏,认为这是当代国学大家难得的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