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文学名著英汉双语读物)/朗文经典 | 开本: | |
| 作者: | (美)马克·吐温|译者:王海涛|改编:(英)D.K.斯旺 | 页数: | 178 |
| 定价: | 16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 ISBN号: | 9787500148180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
精 彩 页: 要是没读过《汤姆·索耶历险记》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我这个人。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他表述的内容基本属实。只有几处他有些言过其实,不过那无伤大雅。我从没见过永远不撒谎的人。除了葆莉姨妈,除了那个寡妇,可能还有玛丽。葆莉姨妈,她是汤姆的葆莉姨妈,玛丽,还有那个道格拉斯寡妇在那本书里都讲过,那本书大部分是真事,有的地方有点儿夸张,像我刚才说的那样。......
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幽默讽刺小说家。他先后当过排字工,做过舵手,当过秘书,并经过商,*后在一家报馆工作,靠写文章生活。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杰作多半取材于童年生活,尤其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取自水手的行话,意思是“十二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1876年出版《汤姆·索亚历险记》,八年后出版姊妹篇《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后者为他赢得了*高的声誉和评价。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几十部幽默作品,他自称*好也*喜爱的惟一一部非幽默作品是《贞德传》。他的作品语言幽默风趣,植根于人民,为美国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我通常对“双语读物”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版本为了追求数量,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或者注释过于单薄。但这本《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完全打破了我的偏见。它成功地为我们这些渴望接触原版文学,但又缺乏足够语感的读者搭建了一座稳固的桥梁。我发现自己开始不仅仅是看中文理解意思,而是尝试去捕捉英文里的词汇选择和句法结构,看看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构建出场景的。例如,书中描绘河景或冒险场面的词汇,对照着看,我一下子就掌握了许多生动、地道的表达方式,这对提升我的英语阅读能力,比单纯背单词书要有效一百倍。它让我意识到,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语言教材,而朗文这个版本,无疑是把这个教材的“使用说明书”也一并奉上了,让你能最大化地吸收营养。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本小说”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划的文化体验套餐。我身边好几个朋友,原本对阅读经典有些抗拒,但看到我读得津津有味,也纷纷入手了这本书,并且都反馈说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它成功地做到了“普及”与“深度”的平衡。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文学的根基——那种对体制的反思、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纯真自由的向往。哈克和吉姆的旅程,就像一首未完成的自由之歌,充满了希望的微光,也夹杂着现实的苦涩。这种复杂的情感层次,通过英汉对照的呈现,被放大和深化了。如果有人问我,现在该读哪本经典名著入门,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这本,因为它不仅教会你故事,更教会你如何去感受和思考。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更多来自于阅读过程中那种情绪的跌宕起伏,简直就像亲身经历了一场密西西比河上的漂流。我一直以为经典名著多半是宏大叙事或者晦涩哲理,但这本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切入,视角是如此的纯粹和直接,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看着哈克为了“朋友”,在内心的挣扎中做出选择,那种对个人良知与社会规范的抗争,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他决定“下地狱”也要保护吉姆的情节时,我停下了书,在窗边站了很久。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用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孩子,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道”。双语的优势这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英文原版那种直白、有力的叙述,通过中文的精确翻译,丝毫没有减弱其冲击力。这已经不是在读一个故事,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性、自由和救赎的深刻对话。
评分这本《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英汉双语读物,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我一直对经典名著有点敬畏,生怕自己读不进去,或者觉得太“老旧”。但朗文这个版本的设计,确实很贴心。光是那个排版,就让人眼前一亮,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教科书式排版,而是留白恰到好处,中英对照清晰,让初读英文原著的人也能有很强的安全感。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是想对照着看几段,结果不知不觉就被哈克的“野性”和他的道德挣扎给吸引住了。特别是那些充满南方口音的对话,双语对照着读,一下子就能捕捉到那种淳朴和粗粝感,比单纯看中文翻译要生动得多。而且,这个“文学名著”的定位,不仅仅是提供文本,更像是在搭建一个了解美国文化和历史的窗口。我尤其喜欢注释部分,对那些当时特有的社会习俗、俚语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让我这个对十九世纪美国南方生活一无所知的人,也能轻松跟上故事的节奏。阅读体验上,它成功地把“学习”和“享受故事”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觉得啃名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场有趣的探险。
评分作为一本“畅销图书”,它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在保持文学高度的同时,做到了惊人的“可读性”。我平时工作很忙,阅读时间碎片化,这本书的结构非常适合这种状态。每一章都有相对独立的事件和情绪焦点,读完一小段,都能获得一个完整的阅读满足感。而且,朗文这个版本的选材,让我想起了当年学校里那些被简化或删减的版本,这个原汁原味的版本,展现了马克·吐温文字中那种特有的幽默感和尖锐的讽刺。特别是那些对上流社会虚伪做作的描绘,读起来简直让人拍案叫绝,那种带着南方热气的辛辣,即使隔着一百多年的时空,也依然能感受到。我甚至会特意把一些经典的英文段落大声朗读出来,感受那种节奏感和音韵美,中文译文的质量也极高,能精准地传达出原文的语境和情感色彩,让人无需频繁跳跃,阅读体验一气呵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