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国家标准汇编(上册 第2版) | 作者 | 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 |
| 定价 | 17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686242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页码 | 517 |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国家标准汇编(上册 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肥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氮磷钾肥、复合肥料等国家标准。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一、肥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GB/T2947—2002尿素、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3595—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3597—2002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氮试剂重量法 GB/T3600—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GB/T6274—2016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GB/T6276.1—2008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碳酸氢铵含量酸碱滴定法 GB/T6276.2—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氯化物含量电位滴定法 GB/T6276.3—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硫化物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6276.4—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盐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6276.5—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灰分含量重量法 GB/T6276.6—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6276.7—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砷含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6276.8—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砷含量砷斑法 GB/T6276.9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重金属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8569—200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13565—1992肥料采样报告格式 GB/T13566—1992肥料堆密度的测定方法 GB/T13566.12008肥料堆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疏松堆密度 GB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20781—2006固体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筛分试验 GB/T22923—2008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GB/T229242008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GB/T23349200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T29400一2012化肥中微量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32741—2016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分类 GB/T32952—2016肥料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GB/T32953—2016肥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329542016肥料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二、氮肥 GB/T535—1995铵 GB/T535—1995《铵》第1号修改单 GB/T536—1988液体无水氨 GB/T2440一2001尿素 GB/T2441.1—2008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 GB/T2441.2—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GB/T2441.3—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卡尔·费休法 GB/T2441.4—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2441.5—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碱度容量法 GB/T2441.6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重量法 GB/T2441.7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 GB/T2441.8—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盐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2441.9—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GB/T2945—1989硝酸铵 GB/T2946—2008氯化铵 GB/T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 GB/T6275—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 GB/T8570.12008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实验室样品的采取 GB/T8570.2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氨含量 GB/T8570.3—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残留物含量重量法 GB/T8570.4—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残留物含量容量法 GB/T8570.5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水分卡尔·费休法 GB/T8570.6—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油含量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 GB/T8570.7—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29401—2012硫包衣尿素 三、磷肥 GB/T20412—2006钙镁磷肥 GB/T204132006过磷酸钙 GB/T216342008重过磷酸钙 GB/T31266—2014过磷酸钙中三氯乙醛含量的测定 四、钾肥 GB/T6549—2011氯化钾 GB/T204062006农业用钾 GB/T20406—2006《农业用钾》第1号修改单 GB/T20784一2013农业用硝酸钾 GB/T20937—2007钾镁肥 五、复合肥料 GB/T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T10209.1—2008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 GB/T10209.2—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 GB/T10209.3—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 GB/T10209.4—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粒度 GB/T10510一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T10511一2008硝酸磷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10512一2008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10513一2012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10514一2012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烘箱法 GB/T10515一2012硝酸磷肥粒度的测定 GB/T10516一2012硝酸磷肥颗粒平均抗压碎力的测定 GB/T20782一2006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一、肥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GB/T2947—2002尿素、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3595—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3597—2002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氮试剂重量法 GB/T3600—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GB/T6274—2016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GB/T6276.1—2008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碳酸氢铵含量酸碱滴定法 GB/T6276.2—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氯化物含量电位滴定法 GB/T6276.3—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硫化物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6276.4—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盐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6276.5—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灰分含量重量法 GB/T6276.6—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6276.7—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砷含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6276.8—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砷含量砷斑法 GB/T6276.92010工业用碳酸氢铵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重金属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8569—200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13565—1992肥料采样报告格式 GB/T13566—1992肥料堆密度的测定方法 GB/T13566.12008肥料堆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疏松堆密度 GB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20781—2006固体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筛分试验 GB/T22923—2008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 GB/T229242008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GB/T23349200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T29400一2012化肥中微量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32741—2016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分类 GB/T32952—2016肥料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GB/T32953—2016肥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329542016肥料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二、氮肥 GB/T535—1995铵 GB/T535—1995《铵》第1号修改单 GB/T536—1988液体无水氨 GB/T2440一2001尿素 GB/T2441.1—2008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 GB/T2441.2—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GB/T2441.3—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卡尔·费休法 GB/T2441.4—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2441.5—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碱度容量法 GB/T2441.6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重量法 GB/T2441.7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 GB/T2441.8—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盐含量目视比浊法 GB/T2441.9—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 GB/T2945—1989硝酸铵 GB/T2946—2008氯化铵 GB/T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 GB/T6275—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 GB/T8570.12008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实验室样品的采取 GB/T8570.2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氨含量 GB/T8570.3—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残留物含量重量法 GB/T8570.4—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残留物含量容量法 GB/T8570.5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水分卡尔·费休法 GB/T8570.6—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油含量重量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 GB/T8570.7—2010液体无水氨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铁含量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29401—2012硫包衣尿素 三、磷肥 GB/T20412—2006钙镁磷肥 GB/T204132006过磷酸钙 GB/T216342008重过磷酸钙 GB/T31266—2014过磷酸钙中三氯乙醛含量的测定 四、钾肥 GB/T6549—2011氯化钾 GB/T204062006农业用钾 GB/T20406—2006《农业用钾》第1号修改单 GB/T20784一2013农业用硝酸钾 GB/T20937—2007钾镁肥 五、复合肥料 GB/T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T10209.1—2008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 GB/T10209.2—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 GB/T10209.3—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 GB/T10209.4—20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粒度 GB/T10510一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T10511一2008硝酸磷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10512一2008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GB/T10513一2012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10514一2012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烘箱法 GB/T10515一2012硝酸磷肥粒度的测定 GB/T10516一2012硝酸磷肥颗粒平均抗压碎力的测定 GB/T20782一2006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 |
作为一个对园艺有着深深热爱的人,我总是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的知识。市面上关于园艺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介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真正深入、系统地了解土壤和肥料,可以如此清晰和有条理。它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导师,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科学原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不同土壤类型的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土壤的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肥料和调理剂。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土壤并非千篇一律,每一种土壤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了解这些“个性”是成功种植的关键。书中关于有机肥和化肥的比较,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不再盲目地追求某种肥料,而是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科学的选择。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土壤管理的认知,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精细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我的植物。我的花草现在长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健康茂盛,这背后离不开这本书给予我的宝贵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我每天都要面对如何提高社员们的经济效益和作物产量的问题。传统的施肥方式虽然流传已久,但在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下,我们迫切需要更科学、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指导,帮助我们理解不同肥料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生长周期,制定最优的施肥方案。我曾经就书中介绍的一种新型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方法,在试验田里进行了尝试,结果令人惊喜。不仅土壤的板结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明显增强,产量也比往年有了不小的提升。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包含了大量实操性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基层农业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能够以更科学、更前沿的理念来指导生产,从而提升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也为社员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评分我是一名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而土壤和肥料是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问题。它让我明白,肥料的合理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量,更是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书中关于不同肥料的成分、施用方法以及它们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的分析,为我理解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有机肥料和化肥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对比研究很感兴趣,这让我对如何选择更安全的生产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对于我们这些未来要从事食品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能够从更根本的层面去理解和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评分我是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土壤污染和修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查找相关资料时,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它提供了一个非常专业的视角来理解土壤质量和肥料的科学应用。书中关于土壤健康、养分循环以及环境影响的论述,为我理解许多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土壤调理剂的作用原理以及它们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潜力很感兴趣。这些信息对于我将来进行土壤修复相关的研究或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为了迎合大众而简化内容,而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浅出地阐述复杂的问题。它让我明白,肥料的施用不仅仅是为了增产,更需要考虑其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整个环境的长期影响。这本书的出版,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让我看到了科学如何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负责任的决策。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口吻,为您创作10段不包含具体书本内容的图书评价,每段不少于300字,风格、内容和语句结构各不相同,力求真实自然,避免AI痕迹。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从业者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肥料,尤其是在我们当地一些土壤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传统的经验式做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它不仅仅是罗列标准,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用一种我能理解的语言,细致入微地讲解了土壤的“脾气”、肥料的“性情”,以及如何才能让它们和谐共处,发挥最大的效用。从土壤的物理性质,到各种养分的科学配比,再到不同作物对土壤环境的需求差异,书中都有详尽的论述。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它不会让你觉得高不可攀,反而会让你觉得,原来科学就在身边,而且是可以触手可及的。每当我遇到新的土壤问题,或者在配方调整上遇到瓶颈时,我都会下意识地翻阅这本书,总能在其中找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它就像是我工作中的“定海神针”,让我面对复杂的农业生产难题时,多了一份信心和底气。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也非常合理,查找起来十分方便,这对于我们这种忙碌的从业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还会向我的同行们推荐这本书,因为我相信,只有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长期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发展更环保、更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土壤健康和肥料科学的合理应用,是我关注的重点。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梳理了关于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国家标准,这为我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框架。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标准,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标准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践意义。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肥料,以及如何通过土壤调理剂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本书为我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我尤其赞赏它在介绍标准的同时,也强调了对土壤生态系统长期健康负责任的态度。这与我所追求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不谋而合。
评分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也目睹了许多父辈们因为不懂科学施肥而带来的问题,比如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甚至土地的“肥力”流失。成年后,我一直想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家乡的土地恢复生机,提高产量。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它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如何科学地给土地“喂食”,如何让土地变得更健康、更肥沃。我学会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土壤测试来了解土地的需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肥料,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土壤调理剂来改善土地的“体质”。这本书中的许多建议,都非常贴合实际,我尝试着在自家的小块土地上应用了一些方法,效果非常显著。土地变得松软了,作物也长得更好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坚信,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的土地是可以变得更美好的。
评分我一直对农学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关于土壤科学和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在众多的专业书籍中,这本书以其独特的深度和广度脱颖而出。它并非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土壤生命力的百科全书。书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机质转化过程以及养分有效性的详细阐述,让我对土壤这一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国家标准的同时,还能够结合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实践案例,这使得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土壤健康和科学施肥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帮助我理解了许多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例如不同肥料对土壤pH值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调理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价格,它为我打开了认识土壤奥秘的钥匙,也让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在准备进行一项关于土壤改良的实验项目时,我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国家标准。这本书无疑是我搜集资料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本。它全面而系统地汇集了关于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国家标准,为我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书中对于各类标准的解读,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都对我完成实验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类型肥料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的介绍,这为我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此外,书中关于土壤调理剂的分类、功能以及使用方法,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如何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进行土壤改良研究的必备参考书,它严谨、系统、权威,让我能够在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上开展我的研究工作。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土壤和肥料科学的掌握程度。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我国在肥料和土壤调理剂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现状。它不仅是一份国家标准的汇编,更是一份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记录。书中对于各项标准的详细解读,以及对相关技术的深入探讨,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它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和应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权威性,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力量。它激励着我,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为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