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寶寶食譜全書 全書共283頁 紙張:膠版紙
寶寶愛吃的600道營養食譜
輔食、早餐、午餐、晚餐、四季食譜
小兒常見病調養食譜輕鬆製作
寶寶愛吃,媽媽易做的600道食譜,伴隨寶寶走過人之初的6個年頭。
★0~1歲 階梯營養輔食,適閤寶寶嬌嫩的腸胃
★1~3歲 菜肴、羹粥、主食、湯飲,營養巧搭配
★3~6歲 早餐、午餐、晚餐、加餐,天天不重樣
★春補、消暑、鞦燥、鼕蔵,吃對纔健康
★19種小兒常見病,對癥食療少吃藥
★19種營養素補充方案,讓寶寶更健康聰明
內容介紹:
本書根據0~6歲寶寶在不同時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營養需求,為寶寶量身定做每一階段的營養食譜,從食物的形態、口感及營養搭配方麵都適閤寶寶的消化,且能夠保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
本書所精選的食譜多達600道,並且進行瞭各種細分,如菜肴、羹粥、主食、湯飲,早餐、午餐、晚餐、加餐,四季食譜、常見病調理食譜等,方便讀者根據不同需要快速查找。每道食譜除瞭配有精美插圖外,還詳細講解其製作過程、烹飪技巧、喂養經驗等。
本書條理清晰,針對性強,圖文並茂,方便實用,傢長可現學現用。
PART 1 0~1歲:“奶娃娃”的營養輔食寶寶輔食何時添加纔科學
輔食,第幾個月添加
添加輔食前寶寶會給哪些信號
輔食添加過早或過晚有什麼危害嗎
寶寶輔食製作與添加常用工具
製作工具
進食用具
保鮮用品
6個月:寶寶初探輔食味道
輔食初次添加要點
可添加的食物
具體的添加方法
營養食譜
菠菜水/油菜水/蘋果水
菠菜汁/鬍蘿蔔汁/梨汁
大米湯/南瓜泥/紅棗水
土豆泥/小米湯/油菜泥
菠菜泥/茄子泥/西瓜汁
香蕉泥/莧菜汁/菜花泥
棗泥/蛋黃泥/黃瓜汁
綠豆湯/米湯蛋黃漿/鬍蘿蔔汁米粉
喂養難題專傢解答
什麼樣的輔食適閤*初給寶寶添加?
給寶寶添加輔食需要遵守些什麼原則?
……
7~9個月:泥糊狀、半固體輔食
輔食添加要點
可添加的食物
具體的添加方法
營養食譜
鱈魚蘋果糊/鮮玉米糊/玉米汁
蛋黃土豆泥/蛋黃羹/核桃汁
魚肉泥/三色粥/鮮紅薯泥.
雞肝泥/三文魚泥/爛米粥
山藥粥/蛋黃粥/南瓜粥
湯麵/烏龍蔬菜麵/紅嘴綠鸚哥麵
南瓜蛋黃小米糊/黃金豆腐/藕粉牛奶羹
豌豆糊/魚肉青菜米糊/魚肉鬆粥
魚肉蛋花粥/翠綠粥/雞肉土豆泥
小米鬍蘿蔔泥/蛋黃白玉豆腐泥/牛肉湯米糊
蛋黃銀絲麵/豬血菜肉粥/紅薯稀粥
青菜粥/鬍蘿蔔魚粥/薯泥魚肉糕
西紅柿拌蛋/番茄豆腐雞蛋湯/豬肝湯
智慧粥/太陽蛋/香蕉鬍蘿蔔玉米羹
蛋黃豆腐/紅豆泥/肝泥銀魚蒸雞蛋
喂養難題專傢解答
寶寶應該吃什麼輔食?
孩子發熱時如何飲食?
為什麼添加輔食後寶寶反而瘦瞭?
……
10~12個月:半固體到固體輔食
……
PART 2 1~3歲:“淘氣包”的營養餐單
……
PART 3 3~6歲:“小大人”的營養盛宴
……
PART4 四季特殊食譜,精心嗬護寶寶
……
PART 5 寶寶常見病調養食譜
……
附 錄
6個月:寶寶初探輔食味道輔食初次添加要點
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主要營養需求還是通過吃奶來滿足的,6個月以後的寶寶,要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味道和感覺。鍛煉寶寶吞咽和舌頭前後移動食物的能力。
可添加的食物
泥糊狀食物,如嬰兒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蛋黃泥(有過敏傢族史的寶寶要到6個月以後再喂蛋黃)等,也可以添加一些果汁、菜汁、米湯等湯汁類食物。
以前醫生會建議在寶寶兩三個月時就添加新鮮的果汁,因為當時配方奶粉並不普及,鮮牛奶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低,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添加一些新鮮的果汁可以讓寶寶多攝入一些維生素。但現在提倡至少到寶寶6個月再添加果汁,因為過早添加果汁容易造成寶寶過敏或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奶的攝入量。現在絕大多數寶寶都是吃母乳或配方奶,其中所含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完夠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不需要再額外添加果汁。
具體的添加方法
奶和奶製品仍然是這一階段寶寶的主要食品
6個月寶寶的胃腸道功能還不夠完善,對輔食的消化、吸收能力還遠遠不如對奶類的消化能力強。如果輔食添加得過多,輔食中的營養寶寶吸收不瞭多少,而奶的攝入量又明顯減少,寶寶的生長發育肯定會受影響。控製輔食的添加量和保證奶的攝入量纔能保證寶寶有全麵、充足的營養。每日飲奶量應保證在600~800毫升,但不要超過1000毫升。一般每日6次(可斷夜間奶),每隔4小時1次;輔食1~2次。
選好*一次添加輔食的時間
*一次添加輔食的時間建議選擇在上午11點左右,在寶寶餓瞭正準備吃奶之前給他調一些米粉,讓他吃兩勺,相應地把奶量減少3~4毫升。逐漸地,這頓輔食越加越多,奶量越來越少,一般到七八個月以後這頓飯就可以完全被輔食替代瞭。有些媽媽喜歡在兩頓奶之間給寶寶加輔食,隔兩小時就加1次,媽媽很纍不說,寶寶總是處於半餓半飽的狀態,飢餓感不強吃起來自然不是很香,寶寶的消化也得不到休息。
用小勺喂輔食
要使用小勺而不是奶瓶喂輔食,可選擇大小閤適、質地較軟的勺子,開始時隻在勺子的前麵裝少許食物,輕輕地平伸,放到寶寶的舌尖上。不要讓勺子進入寶寶口腔的後部或用勺子壓住寶寶的舌頭,否則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循序漸進,增加種類
*一次添加1~2勺(每勺3~5毫升)。每日添加1次即可,寶寶消化吸收得好再逐漸加到2~3勺。觀察3~7天,沒有過敏反應,如嘔吐、腹瀉、皮疹等,再添加第二種。按照這樣的速度,寶寶1個月也就可以添加4種輔食。但對於寶寶品嘗味道來說已經足夠瞭,媽媽韆萬不要太著急,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要以奶為主。如果寶寶有過敏反應或吸收不好,應該停止添加的食物,等1周以後再試著添加。食欲好的寶寶或6個月的寶寶可一日添加兩次輔食,分彆安排在上午11點和下午起床後。
其他主要事項
1食物要呈泥糊狀、軟滑、易咽,不要加鹽,因為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含鈉量已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2傢長可根據孩子的作息時間閤理安排進食時間,如果孩子在睡覺不要打擾他,可等孩子睡醒再喂奶或吃輔食。
3如寶寶不接受輔食,可在輔食中加一些奶,寶寶可能會更容易接受;如果寶寶一下子就愛上輔食,就要先喂完奶後再喂輔食,以免影響奶的攝入量。
作者簡介:
艾貝母嬰研究中心,擁有多名國內的婦科專傢、産科專傢、兒科專傢和早教專傢,緻力於母嬰方麵的知識普及工作,同時也為社會機構開展研究提供谘詢服務。自成立來,齣版相關圖書數十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
PART 1 0~1歲:“奶娃娃”的營養輔食
● 寶寶輔食何時添加纔科學
輔食,第幾個月添加
添加輔食前寶寶會給哪些信號
輔食添加過早或過晚有什麼危害嗎
● 寶寶輔食製作與添加常用工具
製作工具
進食用具
保鮮用品
●6個月:寶寶初探輔食味道
輔食初次添加要點
可添加的食物
具體的添加方法
營養食譜
菠菜水/油菜水/蘋果水
菠菜汁/鬍蘿蔔汁/梨汁
大米湯/南瓜泥/紅棗水
土豆泥/小米湯/油菜泥
菠菜泥/茄子泥/西瓜汁
香蕉泥/莧菜汁/菜花泥
棗泥/蛋黃泥/黃瓜汁
綠豆湯/米湯蛋黃漿/鬍蘿蔔汁米粉
喂養難題專傢解答
什麼樣的輔食適閤初給寶寶添加?
給寶寶添加輔食需要遵守些什麼原則?
……
●7~9個月:泥糊狀、半固體輔食
輔食添加要點
可添加的食物
具體的添加方法
營養食譜
鱈魚蘋果糊/鮮玉米糊/玉米汁
蛋黃土豆泥/蛋黃羹/核桃汁
魚肉泥/三色粥/鮮紅薯泥.
雞肝泥/三文魚泥/爛米粥
山藥粥/蛋黃粥/南瓜粥
湯麵/烏龍蔬菜麵/紅嘴綠鸚哥麵
南瓜蛋黃小米糊/黃金豆腐/藕粉牛奶羹
豌豆糊/魚肉青菜米糊/魚肉鬆粥
魚肉蛋花粥/翠綠粥/雞肉土豆泥
小米鬍蘿蔔泥/蛋黃白玉豆腐泥/牛肉湯米糊
蛋黃銀絲麵/豬血菜肉粥/紅薯稀粥
青菜粥/鬍蘿蔔魚粥/薯泥魚肉糕
西紅柿拌蛋/番茄豆腐雞蛋湯/豬肝湯
智慧粥/太陽蛋/香蕉鬍蘿蔔玉米羹
蛋黃豆腐/紅豆泥/肝泥銀魚蒸雞蛋
喂養難題專傢解答
寶寶應該吃什麼輔食?
孩子發熱時如何飲食?
為什麼添加輔食後寶寶反而瘦瞭?
……
●10~12個月:半固體到固體輔食
……
PART 2 1~3歲:“淘氣包”的營養餐單
……
PART 3 3~6歲:“小大人”的營養盛宴
……
PART4 四季特殊食譜,精心嗬護寶寶
……
PART 5 寶寶常見病調養食譜
……
附 錄
6個月:寶寶初探輔食味道
輔食初次添加要點
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主要營養需求還是通過吃奶來滿足的,6個月以後的寶寶,要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味道和感覺。鍛煉寶寶吞咽和舌頭前後移動食物的能力。
可添加的食物
泥糊狀食物,如嬰兒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蛋黃泥(有過敏傢族史的寶寶要到6個月以後再喂蛋黃)等,也可以添加一些果汁、菜汁、米湯等湯汁類食物。
以前醫生會建議在寶寶兩三個月時就添加新鮮的果汁,因為當時配方奶粉並不普及,鮮牛奶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低,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添加一些新鮮的果汁可以讓寶寶多攝入一些維生素。但現在提倡至少到寶寶6個月再添加果汁,因為過早添加果汁容易造成寶寶過敏或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奶的攝入量。現在絕大多數寶寶都是吃母乳或配方奶,其中所含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完夠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不需要再額外添加果汁。
具體的添加方法
奶和奶製品仍然是這一階段寶寶的主要食品
6個月寶寶的胃腸道功能還不夠完善,對輔食的消化、吸收能力還遠遠不如對奶類的消化能力強。如果輔食添加得過多,輔食中的營養寶寶吸收不瞭多少,而奶的攝入量又明顯減少,寶寶的生長發育肯定會受影響。控製輔食的添加量和保證奶的攝入量纔能保證寶寶有全麵、充足的營養。每日飲奶量應保證在600~800毫升,但不要超過1000毫升。一般每日6次(可斷夜間奶),每隔4小時1次;輔食1~2次。
選好次添加輔食的時間
次添加輔食的時間建議選擇在上午11點左右,在寶寶餓瞭正準備吃奶之前給他調一些米粉,讓他吃兩勺,相應地把奶量減少3~4毫升。逐漸地,這頓輔食越加越多,奶量越來越少,一般到七八個月以後這頓飯就可以完全被輔食替代瞭。有些媽媽喜歡在兩頓奶之間給寶寶加輔食,隔兩小時就加1次,媽媽很纍不說,寶寶總是處於半餓半飽的狀態,飢餓感不強吃起來自然不是很香,寶寶的消化也得不到休息。
用小勺喂輔食
要使用小勺而不是奶瓶喂輔食,可選擇大小閤適、質地較軟的勺子,開始時隻在勺子的前麵裝少許食物,輕輕地平伸,放到寶寶的舌尖上。不要讓勺子進入寶寶口腔的後部或用勺子壓住寶寶的舌頭,否則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循序漸進,增加種類
次添加1~2勺(每勺3~5毫升)。每日添加1次即可,寶寶消化吸收得好再逐漸加到2~3勺。觀察3~7天,沒有過敏反應,如嘔吐、腹瀉、皮疹等,再添加第二種。按照這樣的速度,寶寶1個月也就可以添加4種輔食。但對於寶寶品嘗味道來說已經足夠瞭,媽媽韆萬不要太著急,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要以奶為主。如果寶寶有過敏反應或吸收不好,應該停止添加的食物,等1周以後再試著添加。食欲好的寶寶或6個月的寶寶可一日添加兩次輔食,分彆安排在上午11點和下午起床後。
其他主要事項
1食物要呈泥糊狀、軟滑、易咽,不要加鹽,因為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含鈉量已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
2傢長可根據孩子的作息時間閤理安排進食時間,如果孩子在睡覺不要打擾他,可等孩子睡醒再喂奶或吃輔食。
3如寶寶不接受輔食,可在輔食中加一些奶,寶寶可能會更容易接受;如果寶寶一下子就愛上輔食,就要先喂完奶後再喂輔食,以免影響奶的攝入量。
作者簡介:
艾貝母嬰研究中心,擁有多名國內的婦科專傢、産科專傢、兒科專傢和早教專傢,緻力於母嬰方麵的知識普及工作,同時也為社會機構開展研究提供谘詢服務。自成立來,齣版相關圖書數十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好評。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溫馨,那一抹柔和的鵝黃色調配上可愛的手繪插畫,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普通的輔食書,但翻開目錄後纔發現,它簡直就是一本育兒百科全書的“美食分冊”。它對不同月齡寶寶的營養需求分析得極其透徹,光是關於如何判斷寶寶對某種食材是否過敏的章節,就用瞭好幾頁篇幅,圖文並茂地展示瞭皮疹、腹瀉等癥狀的區分方法,這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喂什麼”的層麵,還深入探討瞭“怎麼吃”——比如,書中詳細對比瞭蒸汽法、水煮法和烤箱烘焙法對營養素保留率的影響,甚至還貼心地給齣瞭不同烹飪工具的選擇建議,從不銹鋼到玻璃材質的優劣分析,讓我這個糾結於廚房用具的“選擇睏難癥”患者茅塞頓開。這本書的排版也極為齣色,字體大小適中,關鍵信息點都有醒目的顔色區分,即便是晚上哄睡後利用零碎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吃力。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營養師陪伴在身旁,讓我對給孩子準備每一餐都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評分我這人比較務實,買書就看重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多花裏鬍哨的書我一眼就放下瞭。但這本書的“實戰性”真的沒話說。它不是那種隻教你做精緻法式寶寶餐的“擺拍指南”,而是真正站在工薪階層媽媽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它專門開闢瞭一個章節叫做“拯救懶人廚房”,裏麵都是十分鍾內能搞定的快手輔食,比如用冷凍蔬菜泥快速製作的意麵醬,或者利用剩米飯變身的花樣小點心,這些食譜的配料清單非常簡潔,大部分都是我傢冰箱裏常備的。更絕的是,它將一周的食材采購清單都列好瞭,我隻需要按照清單去超市買菜,就能保證食材的新鮮和營養均衡,避免瞭每天為買什麼菜而抓耳撓腮的窘境。我按照書上推薦的一個“周末集中備餐法”,利用周末花兩個小時把一周的肉泥和蔬菜泥做好分類冷凍,工作日早晨拿齣來加熱一下,整個流程跑下來,效率提升瞭不止一個檔次。這本書的每一道菜後麵,都有一個“營養師小貼士”,會告訴你這道菜主要補充的是維生素A還是鐵元素,這種清晰的反饋機製,讓我對自己的“營養師技能”也自信瞭不少。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一歲吃的零食”這個概念挺模糊的,總覺得零食不就是磨牙餅乾或者小包裝的果乾嘛。結果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把零食分成瞭“能量補充型”、“安撫情緒型”和“鍛煉咀嚼肌型”三大類,簡直太專業瞭。比如,它推薦的自製無糖酸奶脆片,不僅能滿足孩子對酥脆口感的渴望,還能補充益生菌,而且製作過程簡單到隻需要一颱烤箱。還有那個“手指蔬菜條”的食譜,教你怎麼把不同硬度的蔬菜(比如烤鬍蘿蔔、蒸紅薯)切成適閤寶寶抓握的形狀,這對於精細動作的發展幫助太大瞭。我試著做瞭書中介紹的“香蕉燕麥能量球”,我兒子愛得不行,吃瞭好幾個還不肯撒手,這比外麵買的那些添加劑超標的零食健康一萬倍。這本書的重點似乎在於,它提供的零食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單純的“填充物”,這一點讓我非常欣賞,它引導傢長科學地看待“零食”在寶寶成長中的角色。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用戶友好度”是頂級的。很多育兒書內容深奧晦澀,讀起來需要查字典,但這本完全沒有這種負擔。它的語言是那種非常接地氣、帶有親切感的描述,讀起來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鄰居阿姨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兒心得。尤其是關於“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的章節,它沒有給齣空洞的口號,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情境應對指南”。比如,如果寶寶拒絕吃綠葉菜,書中建議可以試試“僞裝法”——把深綠色蔬菜打成泥混入淺色的土豆泥中,利用視覺上的欺騙性讓他先接受味道。如果寶寶在餐桌上哭鬧,它還提供瞭“餐桌禮儀初啓濛”的實用小技巧,教父母如何設置一個積極的進餐環境。這種麵麵俱到的細節處理,讓這本書從一本單純的食譜書,升華為一套係統的傢庭喂養行為指導手冊,讓我覺得物超所值,絕對是近期最值得入手的一本育兒參考書。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風格清新自然,但最讓我覺得獨特的,是它在介紹某些傳統中式輔食時,那種尊重文化傳承又進行現代化改良的做法。比如,關於“健脾和胃”的食療方子,它沒有簡單照搬老一輩的經驗,而是結閤瞭現代營養學,對藥材的使用劑量給齣瞭明確的建議,並標注瞭哪些季節或體質的寶寶需要謹慎食用。我特彆喜歡它對“早餐革命”那一章的論述,它挑戰瞭“粥是最好的早餐”這一傳統觀念,提齣瞭高蛋白、全榖物搭配的現代早餐方案,並給齣瞭針對不同作息時間的早餐搭配建議——比如,如果寶寶九點纔吃早餐,午餐的時間就要相應調整。這本書在處理“傳統”與“現代”的衝突時,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沒有全盤否定老方法,又用科學數據支撐瞭新的理念。這種平衡感,讓這本書的權威性大大提升,感覺像是請瞭一位深諳中醫理論、又精通西式營養學的專傢來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