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水草造景艺术:从入门到精通
作 者: 王超 编
I S B N:9787109205741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印刷时间:2015-08-01
字 数:350000字
页 数:255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定 价:68元
目录
一 水草造景艺术神殿之门
(一)什么是水草造景艺术
(二)水草造景的历史与流派
1.荷兰式水草造景风格
2.自然式水草造景风格
3.东南亚式水草造景风格
4南美式水草造景风格
5.非洲式水草造景风格
6.原生态水陆风格造景
7.陀草造景
8.中国水草造景艺术的展望
(三)水草造景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造景艺术与空间摆放
三 如何选择水草造景的设备
(一)水族箱
(二)底床
1.底床种类
2.底床的搭配和选择
(三)水草造景硬景观素材
1.水族造景石材
2.水族造景沉木
(四)光照
1.光照对水草的影响
2.常见光源介绍
(五)二氧化碳系统
1.C02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2.C02的添加方式及器材
(六)过滤
1.过滤的作用
2.常见滤材
3.常见过滤形式
4.适合水草的过滤
(七)稳定的水质
1.pH
2.KH
3.GH
4.TDS
5.NH3/NH4
6.N02
7.N03
8.其他影响水质因素
9变因的监测
四 水草造景理论知识概述
(一)水草缸硬景观的重要性
1.素描本的价值
2.硬景观的布局
(二)构图
1.透视与焦点
2.水草造景中的留白
3.水草造景中的平衡感
4.构成关系——重复、渐变、近似
5.黄金比例
(三)气势与意境
五 水草造景缸的创作过程
(一)*初的设计构思
(二)选择合适的素材
(三)设景的四个阶段
1设景的**阶段——水景制作
2.设景的第二阶段——前期维护
3.设景的第三阶段——中期维护与修剪
4.设景的第四阶段——拍照留念
六 水草的种类与造景应用
(一)常见水草种类
(二)水草应用中的创意布局
(三)水草的作用
(四)水草常见的疾病
1.水草自身营养不良
2.水草需要的元素
3.水草营养不良的表现
4.水草肥料介绍
(五)水草的修剪维护
七 藻类
(一)藻类生物
(二)藻类防治的办法
1.生物防治法
2.物理防治法
3.化学防治法
(三)出现藻类的成因
(四)总结
八 水草造景缸中的生物们
(一)水草景观中观赏鱼选择
(二)总结
九 给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一)小缸水草造景步骤介绍
(二)寄语
内容简介
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希望能够安静地欣赏一下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恬静;当你开始“喜新厌旧”,感觉家中颜色平淡无奇;何不尝试一下为自己的家中增添一丝大自然的颜色?试一试水草造景吧!水草造景艺术能够让我们亲近大自然,能够让我们回归到那份渐行渐远的宁静空间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水草造景是一门活着的艺术,它也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态度,让我们心与景融合,静与动统一。水草造景可以净化心灵,把自己的心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为心中的鱼儿造一个家,把大自然带到自己身边,足不出户,大自然的美景却尽收眼底。
水草造景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目前虽然滞后于其他国家,但近年来,这个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爱好者的关注。我希望《水草造景艺术: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能给所有的水草造景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从一个普通爱好者实践者的角度讲解了水草造景艺术从入门到精通的进阶过程。希望更多朋友通过阅读此书参与到水草造景的讨论和实践中来,让水草造景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水草造景爱好者,步入到水草造景的艺术殿堂中。
作者简介
王超,生于北京,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知名自然水草造景艺术设计师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将自然水景艺术推广到国内。作为水草造景艺术的者,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并融入了个人艺术观点,形成独立的水草造景艺术设计风格,受到国仙外广大水草造景爱好者喜爱。历年来参加国内外各大水草造景设计赛事,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老实说,我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水草造景的书籍并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书,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摆放”水草的书,更是一本让你理解“生命”的书。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水草的生命周期、它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环境来激发它们的最佳状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水质管理”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换水,而是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需要换水,以及不同水质指标对水草和鱼类健康的影响,甚至还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和调整技巧。这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一个健康的水族箱,是一个精妙的生态平衡系统,需要细心的呵护和科学的管理。书中的造景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作者选取了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从构图、色彩搭配、景深营造,到植物的选择与摆放,以及后期维护的考量,都讲解得头头是道。我经常会反复阅读这些案例,试图从中汲取灵感,并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草缸中。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高级的造景技术,比如如何运用不同质地的底床来营造层次感,如何通过光影效果来突出造景的主题,甚至是一些关于鱼类与水草和谐共处的搭配建议。虽然我目前还只是一个初学者,但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这本书绝对是我水族造景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了我燃眉之急!我一直对水族箱里的绿色世界充满向往,梦想着在家里打造一个如梦似幻的水下花园。然而,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水草要么发黄,要么烂根,要么长得稀稀拉拉,完全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看着那些昂贵的水草在我的手里枯萎,我的心都在滴血。我尝试过上网搜索各种教程,但信息零散,而且很多都过于专业,让我一头雾水。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我简直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水草种类介绍,到如何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底床,再到光照、二氧化碳、肥料的科学配比,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详尽。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造景布局”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些漂亮的成品图,更重要的是,它会分析这些布局的成功之处,比如如何运用“黄金分割”来达到视觉平衡,如何通过“景深”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如何利用“对比”来突出水草的质感。这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一个好的造景,背后是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和科学原理的。书中的一些养护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如何处理水草的藻类问题,如何防治病虫害,以及如何定期维护水族箱来保持生态平衡。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现在我的草缸终于变得生机勃勃,水草翠绿,鱼儿欢快,看着它们在我的精心打理下茁壮成长,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水族造景生涯的一盏明灯! 在我刚开始接触这个爱好的时候,脑袋里就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想在鱼缸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水下森林,但真正着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完全无从下手。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水草和装饰品,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搭配,更别提如何去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了。 我尝试过几次,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看着那些枯黄、腐烂的水草,我真的感到很沮丧。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 从书名上我就觉得它可能是我需要的,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一步步地讲解了水草造景的基础知识,从选择合适的容器、底床,到水草的种类介绍、生长习性,再到光照、二氧化碳、肥料的供给,每一个环节都讲得非常细致。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造景理念”的那一部分,它没有直接给出几个成品图,而是引导读者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风格,是自然风、还是某种特定的主题? 这让我觉得造景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创作。 后面关于各种水草的介绍,图文并茂,而且标注了它们的生长难易程度和对环境的要求,这对我这个新手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买回不适合的品种。 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种植沉木、石头,如何处理刚入缸的水草,都非常实用。 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第一次成功地布置了一个我自己满意的草缸,看着那些在水中摇曳生姿的水草,我的成就感爆棚! 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对水草造景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基础造景的爱好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水草造景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应该能点燃读者的热情,并引导他们走向更深层次的探索,而这本《水草造景艺术》正是这样的存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一次对生命力的细腻观察。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直接灌输“怎么做”,而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和背后的原理,让你去“理解”水草和水下生态的运作方式。比如,关于光照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多强的光,而是解释了不同光波长对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草对光照的需求差异,甚至还涉及到灯具的选择和摆放角度的考量。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凭感觉来布置灯光,难怪我的水草总是长得不尽如人意。还有关于CO2系统,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CO2的来源和施加方式,以及如何根据水草的生长情况来调整CO2的浓度,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技术活,需要耐心和细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生物过滤”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解释了硝化细菌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硝化系统,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因为我之前总是被“新缸综合症”困扰,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我的草缸稳定下来。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造景理念,它鼓励读者打破常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盲目模仿。我喜欢这种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态度。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如何造景,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养”水草,如何去感受它们在缸中的生命律动。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对生命力的深刻理解。我之前对水草造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把漂亮的植物放进鱼缸”的层面,而这本书则将我带入了一个更加宏大和精妙的微观世界。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教你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引导你建立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植物生长原理”的章节,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关键过程,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水草会以某种方式生长,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环境来优化它们的生长状态。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照料”,而是能够“理解”并“引导”它们。书中对各种水草的详细介绍,不仅仅是列举了名称和图片,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每种水草的“性格”——它们的生长速度、对水质的要求、对光照的偏好,甚至是对其他水草的“兼容性”。这让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植物搭配,避免了以往“乱点鸳鸯谱”的尴尬。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生态平衡”的论述,它让我明白,一个健康的水族箱,不仅仅是植物的乐园,更是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家园。书中对于鱼类与水草的搭配建议,以及如何营造一个稳定的微生物系统的讲解,都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造景师”,而更像是一个“生态管理者”,一个懂得如何与自然对话的观察者。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一本“造景指南”的定义,它更像是一本让我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然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