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鸣 谢
原始文献缩略语
导 论
问题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
史实证据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对现实主义大战理论的反思
动态差异理论
论证的意义
关于本书理论的逻辑问题
方法论:大战的定义
实际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对外政策选择与大战的可能性
模型概述
危机的引发与和解
冷战竞赛的初始阶段
各种理论假定的比较
第三章 德国安全与**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现行理论无法解释的经验难题
德国预防性战争情绪日益强烈
大战时间推迟:德国的战争计划(1911~1913年)
*后的接触:德国准备全面战争(1913~1914年)
1912~1913年巴尔干危机:避免预防性战争
德国**冲突与**次世界大战
第四章 “ 7月危机”与**次世界大战爆发
主要行为体(德国)的选择次序问题
7月初:构筑预防性战争平台
实施全面战争计划
决定命运的一个星期:7月26日至8月1日
第五章 苏联崛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原因分析
酝酿已久的大战
军事集结阶段:1933~1936年
进入危机阶段:1936~1937年
危机与“抵制”:1938年1~12月
迈向深渊:1939年1~9月
以*大优势作战: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
*后的疯狂——“巴巴罗萨”行动:1940年5月至1941年6月
第六章 两极体系、力量转化与冷战的起源:1945~1950年
关于冷战的论争
预防性遏制政策的起源:1945年
不惜代价夺取先机:长崎灾难之后的美国政策
美国1945年遏制政策的悲剧
斯大林对美国政策的反应与冷战的开始
美国的战略计划:1945~1950年
第七章 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危机:1948年
柏林危机:1961年
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
当我看到“大战的起源/国际安全研究译丛”这个书名时,一股求知欲油然而生。我一直对那些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历史节点感到着迷,而“大战”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惨痛的节点之一。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将无数的个体、民族、国家推向了相互毁灭的深渊?是民族主义的狂热?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权力分配的不公?还是思想观念的碰撞?“国际安全研究译丛”的加持,让我确信这本书并非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学术分析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挖掘导致战争的深层原因,运用国际安全学的理论框架,比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来解读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动态。或许,它会聚焦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凡尔赛体系的瓦解,或者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来剖析其内在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单一的事件叙述,去理解那些贯穿始终的、影响深远的结构性因素,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周期性。
评分“大战的起源”,多么令人振聋发聩的书名,仿佛预示着一场宏大的叙事即将展开。我总觉得,任何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战”,绝非偶然,而是无数细微的矛盾、深远的积淀、以及关键的转折点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激发了我探究历史“因”与“果”的强烈欲望。而“国际安全研究译丛”的身份,则让我对其学术价值和专业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走进那些被历史洪流掩埋的细节,去理解那些在幕后操纵着大国博弈的复杂力量。它可能会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地理环境如何塑造国家的战略选择;也可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剖析资源争夺和贸易摩擦如何成为冲突的导火索;甚至可能触及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的较量,探讨人类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固有偏见如何被放大,最终走向极端。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让我不仅能理解过去的“大战”,更能从中汲取教训,帮助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机,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评分“大战的起源”,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极具冲击力,仿佛要打开一个尘封已久、充满秘密的潘多拉魔盒。我总觉得,那些被载入史册的“大战”,并非一夜之间凭空出现,它们的种子早已在社会、政治、经济的土壤里悄然埋下,经历漫长的孕育,最终破土而出,撕裂世界。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根源性”探究的渴望。而“国际安全研究译丛”的标签,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故事的讲述,更是一种关于权力、冲突、合作与安全模式的学术梳理。我希望它能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解读大国崛起的动力与制约,探讨国际体系的演变对安全格局的影响。或许,书中还会涉及一些关于战争伦理、和平理论的讨论,甚至是对未来冲突可能形态的预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反思当下的国际局势,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大战的起源”,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历史宏大叙事的兴趣,仿佛能听到战鼓擂动,看到硝烟弥漫的过往。我一直对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冲突背后逻辑和动因充满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矛盾、分歧、野心,一点点积累,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浩劫?是经济的争夺?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是民族主义的膨胀?还是权力格局的失衡?“国际安全研究译丛”的标签则进一步点明了本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这意味着它不会停留在简单的历史事件陈述,而是会深入剖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还会触及国际关系理论、地缘政治分析,甚至是军事战略的演变。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严谨的、多角度的解读,帮助我理清那些看似复杂纠缠的线索,理解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或许还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当下国际安全局势的启示。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图书,往往需要细细品味,反复揣摩,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和思考。
评分读到“大战的起源”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教科书上那些早已熟稔的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那些剑拔弩张的瞬间。然而,真正的“起源”往往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它可能潜藏在更久远的年代,是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暗流涌动,是殖民扩张带来的不平等,是科技发展催生出的新型武器,又或者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剧烈变革。这本书的副标题“国际安全研究译丛”给我一种安心感,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空穴来风的臆测,而是出自专业研究机构或学者的严谨学术成果,并且是通过翻译引入的,说明其在国际学界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纷繁的历史事件之中,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联系,理解那些看似偶然的节点如何最终汇聚成一场宏大的“大战”。或许,它会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证,用扎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构建出一幅关于大战起源的完整图景,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