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文學的傳統
定價:26.00元
作者:夏誌清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801488107
字數:212000
頁碼:27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奠定瞭作者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中的地位。全書深入地探討瞭'五四'時期以後新文學的發展,從鬍適、許地山到陳若曦等。作者對作傢的功過得失評點客觀公允,其理論架構高屋建瓴,其眼光卓見迭齣!本書會是你研究新文學的*的參考資料!
內容提要
《新文學的傳統》發展瞭《中國現代小說史》的觀點,著重探討瞭“五四”以來受過西方新思潮洗禮的現代作傢、評論傢對中國文學'新傳統'的建構,評點“新傳統”建設者和繼承者的功過得失,高屋建瓴,卓見迭齣。
《新文學的傳統》在夏誌清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錄
自序
輯 新的傳統
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閤評
《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序
第二輯 五四人物
五四雜感
《鬍適雜憶》序
鬍適博士學位考證
小論陳衡哲
附錄:一日(陳衡哲)
親情與愛情——漫談許地山、顧一樵的作品
第三輯 當代小說
颱灣小說裏的兩個世界
陳若曦的小說
陳若曦的篇小說
正襟危坐讀小說
二報小說奬作品選評
第四輯 師友文章
剋萊娥濛難
黃維梁的本書——《中國詩學縱橫論》序
陳荔荔、馬瑞誌、餘國藩——介紹三種中國名著的譯者
何懷碩的襟懷——《域外郵稿》序
重會錢鍾書紀實
作者介紹
夏誌清,原籍江蘇吳縣,1921年生於上海浦東。1951年獲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學位。先後執教密歇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1969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中文教授,1991年榮休後任該校中文名譽教授。 夏誌清是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英文專著有《中國現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吸引人,那種簡約而不失深度的風格,立刻勾起瞭我探究其內在的好奇心。新星齣版社的齣品,也讓我對其品質有瞭初步的信心。我一直對“新文學”這個概念充滿著探究的欲望,它究竟是從何而來,又如何發展至今,孕育瞭哪些經典的作品,又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影響?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作品和作傢,而是能深入地剖析新文學的形成背景,那些曆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力量是如何共同作用,催生瞭這場文學的變革。同時,我也期待它能對新文學的“傳統”進行梳理,探討其核心精神、美學特徵以及在不同時期所呈現齣的麵貌。這不僅僅是學術的探討,更是對一種文化精神的追溯,我希望能從中獲得對中國現代文學更宏觀、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首先被書名中“傳統”二字所吸引。似乎在許多人眼中,“新”與“傳統”是相互對立的,但這裏卻將兩者並置,這本身就充滿瞭張力和思考的空間。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新文學”這樣一個相對年輕的概念,與“傳統”這個帶有曆史厚重感的詞匯結閤起來的。是說新文學繼承瞭怎樣的舊傳統?還是說它自身已經發展齣瞭某種新的傳統?或者,它是在與舊傳統的張力中,逐漸形成瞭屬於自己的獨特品格?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新文學的生成過程,不是簡單地割裂曆史,而是看到文學發展的內在延續性和創新性。尤其是在當下,我們常常討論“迴歸傳統”或“突破傳統”,這本書的書名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討論切入點。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任何所謂的“新”,都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是在與傳統的對話、碰撞中産生的。
評分我對《新文學的傳統》這個書名感到十分好奇。它點齣瞭一個我一直以來都有些模糊的概念。新文學的齣現,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學一次巨大的飛躍,它打破瞭陳規,引入瞭新的思想和藝術形式。然而,“傳統”二字與“新文學”的結閤,讓我開始思考,新文學並非是完全的斷裂,它一定承載著某種曆史的脈絡,或者說,它自身也在孕育和形成一種新的“傳統”。這本書的標題讓我預感到,它可能不僅僅是在介紹新文學的成就,更是在探討新文學的內在邏輯和生命力。我希望它能深入分析新文學形成的曆史背景,那些思想潮流、社會變革是如何滲透到文學創作中的。同時,我也期待它能對新文學在語言、敘事、主題等方麵的創新進行梳理,並且探討這些創新如何逐漸演變為一種可以被後來的作傢所繼承和發展的“傳統”。這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理解中國現代文學更深邃的大門。
評分“新文學的傳統”——這個書名在我的腦海中激蕩起一連串的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新文學,往往指嚮的是20世紀初以來,受到西方現代思潮影響,在語言、形式、思想上都發生瞭深刻變革的那一部分中國文學。但“傳統”二字,又似乎暗示瞭一種綿延的、具有生命力的延續。我很好奇,作者將會如何界定和梳理這份“傳統”?它是否包括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在新文學語境下顯得“不那麼新”的作品?又或者,它指的是新文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內在的、能夠被後人繼承和發展的精神內核?我設想著,書中可能會對新文學的起源、發展脈絡、代錶作傢及其作品進行細緻的分析,但更讓我期待的是,它能超越簡單的作品介紹,深入挖掘新文學在思想解放、民族意識覺醒、社會批判等方麵的深層意義,以及這些意義如何在不同曆史時期得到體現和演變。
評分當我看到《新文學的傳統》這個書名時,我立刻想到瞭很多關於中國現代文學的討論。新文學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摺點,但“傳統”二字在這裏的運用,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切入點會比較獨特。我猜測,它可能不是一本簡單的文學史,而是試圖去探討新文學在形成過程中,是如何與之前的古典文學傳統進行對話、藉鑒,甚至是對抗的。或者,它是在梳理新文學自身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相對穩定的、可供後人學習和藉鑒的“傳統”,比如某種敘事方式、某種美學追求、或者某種批判精神。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鮮的見解,幫助我理解那些我熟悉的作傢和作品,如何在“新”與“舊”之間尋找平衡,又如何在“繼承”與“創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或許會顛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印象,讓我看到一個更具層次感和復雜性的新文學圖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