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印刷时间:2008-5-1
印次:8
纸张:胶版纸
页码:原704页,新版834页
ISBN:9787506649056
开本:大16开
包装:平装
字数:1329000
内容简介:
本汇编收集的标准的属性(推荐或强制)已在本目录上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的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由于所收录标准的发布年代不尽相同,我们对标准中所涉及到的有关量和单位的表示方法未做统一改动。 本书可供出版界管理人员,广大作者,出版社、期刊杂志社、报社的编辑工作者使用,也可供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
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
一 数字、文字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259-1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F 1001-2001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GF 2001-2001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
音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
一 数字、文字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259-1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F 1001-2001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GF 2001-2001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新旧字形对照表
简化字总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汉字简称、罗马字母拼写及代码表
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
地名管理条例
关于用汉语拼音拼写台湾地名时括注习惯拼法的请示
二 译写规则
GB/T 17693.1-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英语
GB/T 17693.2-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法语
GB/T 17693.3-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德语
GB/T 17693.4-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俄语
GB/T 17693.5-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西班牙语
GB/T 17693.6-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阿拉伯语
GB/T 17693.7-2003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葡萄牙语
CY/T 33-2001 译文的标识
三 量和单位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1-1993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3-1993 力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4-1993 热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5-1993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6-1993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7-1993 声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8-1993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9-1993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10-1993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节录)
GB 3102.11-1993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节录)
……
四 图书、期刊、论文的编排
五 辞书编纂
六 语种及有关代码
七 书刊编号
八 其他
附录
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近期正在撰写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并且计划将其扩写成专著。在学术写作中,严谨的规范和统一的格式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学术论文格式、参考文献引用规范(例如APA、MLA、Chicago等不同风格的详细解析)、以及学术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方面的介绍。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专业、更严谨地呈现我的研究成果,避免在格式上出现低级错误,从而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如何在学术书籍的编辑过程中,保持学术严谨性,同时又兼顾易读性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与出版社沟通,确保我的专著能够以最专业、最权威的形式出版。
评分我是一家小型出版机构的初级校对,工作内容涉及对各种稿件进行细致的审阅和修正。在我日常的工作中,常常会因为对某些标准和规范的不确定而感到焦虑。 《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书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最新用法、数字和量词的规范化处理、以及各类图表和公式的编排要求。我尤其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关于中英文混合使用、古籍引用、以及特殊体例(如法律条文、科技术语)的校对指南。这本书的及时更新,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出版行业的规范一直在发展变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在未来的校对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差错,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度,为出版高质量的图书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阅读的资深读者,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的背后,一定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编辑和出版专业人士。我总是对那些排版精美、文字流畅、逻辑清晰的书籍情有独钟。因此,我对《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并非出版行业的从业者,但作为一名对书籍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窥见书籍制作的幕后世界,了解究竟是哪些标准和规范,造就了我们手中这些令人愉悦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书籍设计的原则,比如字体选择、行距、段落划分等,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另外,我也想了解一下,在编辑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作者的风格差异,以及如何确保一本书的整体风格统一而又不失个性。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了解书籍诞生过程的窗口,让我能更深刻地欣赏每一本书的来之不易。
评分作为一名有多年经验的作者,我深知规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的写作中。很多时候,作者在遵循通用写作指南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出版社、不同领域的具体编辑标准。我一直关注着《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这本书,这次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三版。上一版我也有看过,对其中的内容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格式规范、引文标注、以及术语统一性方面,给我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新版的到来,我非常期待它能更新和补充更多最新的行业标准,例如针对数字出版、在线内容的编辑规范,以及国际上一些通用学术出版的最新动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增加一些关于版权、著作权保护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解读,这对于作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新版能够更加细致地剖析不同类型书籍(如学术专著、科普读物、教材等)在编辑处理上的差异和侧重点,从而为我这样需要处理多种类型稿件的作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作者和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所依赖的标准与规范的参考书,终于入手了这本《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收到书的时候,就被它厚实而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翻开扉页,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让人觉得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成品。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拿捏不准的地方,比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引文的规范格式、以及各种学术术语的界定等等。虽然市面上不乏一些零散的参考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一个权威性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正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排版、校对、以及出版流程中的一些行业惯例的详细介绍,毕竟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一本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对一些新兴的出版技术和规范有所涉及,毕竟出版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实用性和专业性,我相信它一定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帮助我更从容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升编辑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