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第三版)
作者:新聞齣版總署科技發展司,新聞齣版總署圖書齣版管理司,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時間:2008-5-1
印刷時間:2008-5-1
印次:8
紙張:膠版紙
頁碼:原704頁,新版834頁
ISBN:9787506649056
開本:大16開
包裝:平裝
字數:1329000
內容簡介:
本匯編收集的標準的屬性(推薦或強製)已在本目錄上標明,標準年號用四位數字錶示。鑒於部分國傢標準是在標準清理整頓前齣版的,現尚未修訂,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樣,讀者在使用這些標準時,其屬性以本目錄標明的為準(標準正文“引用標準”中的標準的屬性請讀者注意查對)。由於所收錄標準的發布年代不盡相同,我們對標準中所涉及到的有關量和單位的錶示方法未做統一改動。 本書可供齣版界管理人員,廣大作者,齣版社、期刊雜誌社、報社的編輯工作者使用,也可供有關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目錄:
圖書齣版管理規定
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
電子齣版物齣版管理規定
音像製品製作管理規定
齣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
一 數字、文字
GB/T 8170-1987 數值修約規則
GB/T 15835-1995 齣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GB/T 1250-1989 極限數值的錶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259-1992 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
GB/T 15834-1995 標點符號用法
GB/T 16159-1996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GF 1001-2001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錶
GF 2001-2001 GB 13000.1字符集漢字摺筆規範 圖書齣版管理規定
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
電子齣版物齣版管理規定
音像製品製作管理規定
齣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
一 數字、文字
GB/T 8170-1987 數值修約規則
GB/T 15835-1995 齣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GB/T 1250-1989 極限數值的錶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3259-1992 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
GB/T 15834-1995 標點符號用法
GB/T 16159-1996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GF 1001-2001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錶
GF 2001-2001 GB 13000.1字符集漢字摺筆規範
齣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
新舊字形對照錶
簡化字總錶
現代漢語通用字錶
關於地名用字的若乾規定
漢字統一部首錶(草案)
漢語拼音方案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錶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
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
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彆行政區漢字簡稱、羅馬字母拼寫及代碼錶
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人名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實施說明
地名管理條例
關於用漢語拼音拼寫颱灣地名時括注習慣拼法的請示
二 譯寫規則
GB/T 17693.1-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英語
GB/T 17693.2-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法語
GB/T 17693.3-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德語
GB/T 17693.4-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俄語
GB/T 17693.5-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西班牙語
GB/T 17693.6-1999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阿拉伯語
GB/T 17693.7-2003 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 葡萄牙語
CY/T 33-2001 譯文的標識
三 量和單位
GB 3100-1993 國際單位製及其應用
GB 3101-1993 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GB 3102.1-1993 空間和時間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3-1993 力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4-1993 熱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5-1993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6-1993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7-1993 聲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8-1993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9-1993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10-1993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和單位(節錄)
GB 3102.11-1993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號(節錄)
……
四 圖書、期刊、論文的編排
五 辭書編纂
六 語種及有關代碼
七 書刊編號
八 其他
附錄
我是一傢小型齣版機構的初級校對,工作內容涉及對各種稿件進行細緻的審閱和修正。在我日常的工作中,常常會因為對某些標準和規範的不確定而感到焦慮。 《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第三版)》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書中關於標點符號的最新用法、數字和量詞的規範化處理、以及各類圖錶和公式的編排要求。我尤其希望能從書中找到關於中英文混閤使用、古籍引用、以及特殊體例(如法律條文、科技術語)的校對指南。這本書的及時更新,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知道齣版行業的規範一直在發展變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大量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通過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從而在未來的校對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減少差錯,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業度,為齣版高質量的圖書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近期正在撰寫一篇重要的學術論文,並且計劃將其擴寫成專著。在學術寫作中,嚴謹的規範和統一的格式是不可或缺的。我在查找相關資料時,偶然發現瞭《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第三版)》。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學術論文格式、參考文獻引用規範(例如APA、MLA、Chicago等不同風格的詳細解析)、以及學術詞匯使用的準確性方麵的介紹。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專業、更嚴謹地呈現我的研究成果,避免在格式上齣現低級錯誤,從而提升論文的整體質量和可讀性。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如何在學術書籍的編輯過程中,保持學術嚴謹性,同時又兼顧易讀性的內容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我更好地與齣版社溝通,確保我的專著能夠以最專業、最權威的形式齣版。
評分作為一名熱愛閱讀的資深讀者,我一直覺得一本好書的背後,一定有一群默默付齣的編輯和齣版專業人士。我總是對那些排版精美、文字流暢、邏輯清晰的書籍情有獨鍾。因此,我對《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第三版)》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雖然我並非齣版行業的從業者,但作為一名對書籍品質有較高要求的讀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窺見書籍製作的幕後世界,瞭解究竟是哪些標準和規範,造就瞭我們手中這些令人愉悅的閱讀體驗。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關於書籍設計的原則,比如字體選擇、行距、段落劃分等,以及這些設計如何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受。另外,我也想瞭解一下,在編輯過程中,如何處理不同作者的風格差異,以及如何確保一本書的整體風格統一而又不失個性。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扇瞭解書籍誕生過程的窗口,讓我能更深刻地欣賞每一本書的來之不易。
評分最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作者和編輯在日常工作中所依賴的標準與規範的參考書,終於入手瞭這本《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第三版)》。收到書的時候,就被它厚實而沉甸甸的質感吸引瞭,翻開扉頁,紙張的觸感也相當不錯,讓人覺得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成品。我是一名剛入行不久的編輯,在處理稿件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拿捏不準的地方,比如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引文的規範格式、以及各種學術術語的界定等等。雖然市麵上不乏一些零散的參考資料,但總覺得不夠係統,缺乏一個權威性的指導。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正好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排版、校對、以及齣版流程中的一些行業慣例的詳細介紹,畢竟這些細節往往是決定一本書質量的關鍵所在。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對一些新興的齣版技術和規範有所涉及,畢竟齣版行業也在不斷發展。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實用性和專業性,我相信它一定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幫助我更從容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提升編輯水平。
評分作為一名有多年經驗的作者,我深知規範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學術論文和專業書籍的寫作中。很多時候,作者在遵循通用寫作指南的同時,也需要瞭解不同齣版社、不同領域的具體編輯標準。我一直關注著《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範》這本書,這次終於迎來瞭它的第三版。上一版我也有看過,對其中的內容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格式規範、引文標注、以及術語統一性方麵,給我的寫作提供瞭極大的幫助。新版的到來,我非常期待它能更新和補充更多最新的行業標準,例如針對數字齣版、在綫內容的編輯規範,以及國際上一些通用學術齣版的最新動態。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增加一些關於版權、著作權保護方麵的最新法律法規解讀,這對於作者來說同樣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新版能夠更加細緻地剖析不同類型書籍(如學術專著、科普讀物、教材等)在編輯處理上的差異和側重點,從而為我這樣需要處理多種類型稿件的作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