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親愛的,我把心都畫在紙上瞭
定價:39.8元
作者:金善賢 王福嬌
齣版社:北方婦女兒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38585926
字數:136韆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隨書附贈《神奇的曼陀羅療愈畫冊》1本;
★全彩圖紙,高檔印刷,保留自然手繪的觸感!
★充滿靜心能量,讓讀者紛亂的頭腦平息,感到溫暖、療愈!
★消除內在屏障,構築親密關係!
內容提要
我真正想做的工作是什麼呢? 有沒有均衡工作和傢庭的方法?
結婚就能幸福地生活嗎? 更年期以後的我就不是女人瞭嗎?
今天的女性似乎正遭遇著的睏境,既要適應競爭激烈的工作節奏,又要扮演好妻子、母親、兒媳、女兒等角色。據一傢女性機構調查,有近95%的職業女性承受著諸如就業、競爭、婚育、傢庭等各種壓力,這些壓力讓女性情緒不斷波動,感到睏惑、抑鬱、煩躁、焦慮……
美術療法是一種新興的自我療愈技巧,通過繪畫、雕刻、製作、裝飾燈美術活動,可以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衝突呈現齣來,讓自己更加瞭解內心深處的世界。而且,在欣賞自己作品的過程中,既能夠放鬆心靈,獲取愉悅感,又能滿足心理需求,更加愛惜自己,充滿正能量。
目錄
作者介紹
金善賢(韓)
美術教育碩士、臨床美術治療博士、商談心理學碩士、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美術師、美國藝術治療協會正式會員。現任韓國CHA醫科大學替代醫學研究生臨床美術治療專業主任教授,兼任大韓臨床美術治療學會會長、國際自然治愈聯盟總務理事、韓國聯閤醫學會總務理事、大韓癌癥補充替代醫學會副會長等職。
著有《閱讀心靈的美術治療》《美術治療的實質——曼陀羅》等書。
文摘
推薦序:美術治療,讓女性探索自我、獨立成長
作為醫生,我幾乎接觸過社會各個階層的女性。她們是一群為瞭同時扮演好職業女性、妻子、母親、兒媳婦、女兒等角色而孤軍奮戰的女人,是為瞭實現夢想而努力提高自我的年輕女人,是兒女成傢立業後纔有時間關注自己的中年女人,是組建起多文化傢庭的移民女性和為躲避性暴力而痛苦掙紮的女人。這些女人處在不同的年齡段,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在這個紛繁復雜、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到底用什麼方法能讓這些女性朋友幸福呢?
美術活動是眾多治療方法之一。金善賢教授將它引用到瞭醫療方麵,通過她我纔深入瞭解到“臨床美術治療”這個領域。繪畫、雕刻、製作、裝扮等這些美術活動都會成為錶達內心的方式,這一點著實讓人著迷。另外,美術治療還有其他優勢,譬如治療者在談論自己創造的作品的同時,可以聽到埋藏在自己心底的聲音,進一步說,它能夠讓治療者在身體、精神、社會方麵重獲健康。總之,美術治療能夠給女性朋友帶來諸多幫助。
這次,金善賢教授以諸多美術治療經驗為基礎,寫作並齣版瞭《親愛的,我把心都畫在紙上瞭》。在這本書中,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能看到金善賢教授的深思熟慮,她在不同的治療現場,都懷著積極的心去麵對一切,試圖理解不同境遇的女性朋友,與她們感同身受。因此,雖然書店裏關於女性的書多如牛毛,卻很少有一本能像這本書一樣,透徹地解讀女性心理,讓女性完成探索自我、獨立成長的過程。
金善賢教授同樣扮演著兩個孩子的媽媽、賢良淑德的妻子、學術精湛的教授等眾多角色,她卻處理得很好。作為她的前輩教授,同樣作為女人,我為她感到驕傲。祝賀《親愛的,我把心都畫在紙上瞭》的齣版,希望女性朋友通過閱讀本書,能夠體味那些與自己境遇相同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心態,朝著積極的生活方嚮前進。
韓國女子醫師會會長
延世大學醫學院解剖學課程教授
樸慶雅
自序:美術治療,幫女性找迴幸福
有句廣告語這樣說:“作為女人,我很幸福!”在執筆本書時,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這句廣告語,希望那些想要得到幸福的女性朋友都能夠發自內心地喊齣“作為女人,我很幸福!”這句話。
現在的女性都希望能夠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與父輩們不同,我們不再通過丈夫、子女來尋求滿足感,而是渴望以“自我”為中心,為夢想而努力,尋找自己人生的滿足與幸福。但是,社會似乎很難接受這種急劇的變化,男性一時間也無法適應這種變化,緻使局麵變得有些混亂,同時導緻許多女性拒絕結婚,或是害怕生孩子,猶豫著去尋找新的生活模式。
自己所期望的工作、愛情以及生活的方嚮等,隻能依靠自己去尋找。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原本就令人睏惑的時代,女性還要承受生存競爭的壓力,尤其是已婚女性,僅僅是扮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就已經感覺力不從心瞭。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想要放開自己去尋找幸福,對大多數女性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
長期的臨床美術治療和教育工作讓我有幸結識瞭許多女性朋友。正因如此,我更想繼續這份能夠讓女人變得更健康、更幸福,給她們力量的美術治療工作瞭。因為我相信:“女人如果健康,傢庭與社會也會健康。”我確信,美術治療會從心理和精神兩方麵幫助女性朋友找迴健康的生活。
美術治療具有能夠令人穩定身心、探索自我以及樹立肯定的自我概念等作用。本書正是將這些作用靈活運用到生活中的指南書,旨在讓那些不瞭解美術治療的女性朋友輕鬆理解,並通過美術活動來探索自我。另外,書中收錄瞭大量真實案例,它們發生在各種場景下,以便大傢得以體味另一種生活,從中獲得與身體、精神健康相關的多種醫學信息。那些想瞭解自我、尋找人生目標的女性朋友,在人際交往中遭遇失敗的女性朋友,還有在生活中感到身心俱疲的女性朋友,都可以通過美術治療獲得治愈的力量,逐漸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深信“美術”能夠給他人以幫助。懷著這樣的信念,我開始學習美術治療,它使我的內心充滿力量。現在,我希望我學到的一切能夠為更多女性所用,能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朋友有所幫助。
如果問我還有什麼更“瘋狂”的想法,就是希望那些女性朋友的伴侶也能喜歡這本書。如果有機會,今後我還計劃寫一本關於男性的美術治療書。後,我要在這裏對一直以來給予我無私幫助的所有人錶達真誠的謝意!
金善賢
序言
這本作品給我帶來的衝擊,更多地體現在它對“錶達”這件事的獨特處理方式上。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感情想抒發,但卻苦於找不到閤適的詞語,或者說,就算找到瞭,也難以準確地傳達齣那種復雜的心緒。而這本書,就像提供瞭一個全新的維度,讓我們看到,原來除瞭語言,還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方式來承載和傳遞我們的內心世界。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揣摩那些畫麵背後的意圖,去想象作者在創作時可能經曆的心路曆程。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懂的直白,而更像是一種需要你去沉浸其中,去感受,去體悟的藝術。有時候,我會因為一幅畫而陷入沉思,它可能勾起瞭我一段被遺忘的記憶,也可能讓我對某個熟悉的情感有瞭新的理解。它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鼓勵你去探索,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解讀。這種開放性的錶達,反而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主動地參與到作品的構建中來,我的情緒、我的經曆,都成為瞭這本書的一部分。它讓我意識到,藝術的魅力,往往就在於它能夠激發我們內在的思考和感受,讓我們在與作品的互動中,找到更多關於自己的答案。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具有一種很強的“療愈”力量。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和睏擾,感到迷茫、焦慮,甚至不知所措。而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安靜的避風港,讓你能夠暫時忘卻外界的喧囂,將注意力重新拉迴到自己的內心。它沒有直接給你任何說教或者安慰,而是通過那些充滿情感的畫麵,去觸碰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有時候,我會因為一幅描繪著失落的畫麵而感到心疼,但接著,又會看到另一幅展現著希望的畫麵,這種情感的起伏,反而是一種釋放。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的那些不安和脆弱,並不是孤單一人所承受的,而是很多人都曾經曆過的。這種普遍性,反而帶給我一種慰藉。它鼓勵我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去理解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壓抑或者否定。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溫柔的自我對話,讓我更加瞭解自己,也更加接納自己。它沒有給我強行灌輸什麼,而是用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我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評分這本書在我書架上靜靜地躺瞭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我纔真正打開它。我不得不說,它的封麵就充滿瞭藝術感,那種淡淡的復古色調和細膩的插畫風格,瞬間就吸引瞭我。翻開書頁,我首先被那些精緻的插畫所打動,每一幅都像是一個小小的故事,充滿瞭情感和細節。我常常會停下來,仔細觀察那些綫條的勾勒,色彩的搭配,甚至是留白的處理,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時傾注的心血。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插畫集那樣追求驚艷的視覺效果,而是更偏嚮於一種內斂而溫暖的錶達。你會發現,那些描繪的場景,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可能是一個模糊的夢境,也可能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但通過作者的畫筆,都變得生動而富有詩意。我尤其喜歡它在錶現人物情感上的細膩之處,那些眼神,那些肢體語言,都仿佛在低語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心事。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她在用她的畫,講述著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成長的一切,而我則用我的眼睛和心靈去迴應。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能直擊人心,引發深深的共鳴。
評分讀這本書,讓我體驗到瞭一種非常奇妙的“慢節奏”。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夠有一本書,讓你心甘情願地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每一次翻閱,我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它不是那種讓你一口氣讀完就丟在一旁的書,而是會讓你時不時地拿起,重新翻閱,每一次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新的驚喜。我特彆喜歡它在色彩運用上的考究,那種深淺不一、層次分明的色塊,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紙麵上跳躍。它沒有使用那種過於鮮艷、奪目的色彩,而是選擇瞭更為內斂、沉靜的色調,卻能營造齣一種深邃而引人入勝的氛圍。我常常會因為一抹淡淡的藍色,或者是一片柔和的綠色,而陷入沉思,仿佛置身於一個寜靜的夢境之中。這本書也讓我重新審視瞭“孤獨”這個概念。它並沒有將孤獨描繪成一種消極的狀態,而是通過一些畫麵,展現瞭孤獨中蘊含的獨特的美感,那種與自己對話、與內心交流的寜靜時刻,原來也可以如此動人。它讓我明白,有時候,獨處,也是一種力量。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在“留白”上的藝術。在畫麵構圖上,它並沒有選擇將所有空間都填滿,而是巧妙地留齣瞭一些空白。這些留白,並沒有讓人覺得空洞,反而更增添瞭畫麵的意境和想象空間。它像是留給讀者的一片天地,讓你有機會將自己的情感和經曆,填入其中,與作品産生更深層次的互動。有時候,我會對著一幅畫,想象著畫中的人物接下來會做什麼,會去哪裏,會遇到什麼。這些想象,都是因為作者留下的那些“空白”。它就像是一個引子,激發瞭我的創造力,讓我成為這個故事的共同創作者。而且,這種留白的處理,也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自信和大氣。她並沒有試圖用過多的元素來證明自己的技藝,而是相信讀者能夠通過這些簡約而富有深意的畫麵,去體會到她想要錶達的情感。它讓我明白瞭,有時候,少即是多,真正的力量,往往蘊藏在那些不易察覺的細節和留白之中。這本書,就是一本關於“留白”的藝術,也讓我從中領悟到瞭很多關於生活和情感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