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单本链接,需要请点击哦!!!
有机化学(上册)(第5版)
作 者:李景宁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 等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第5版
ISBN:9787040324648
版 次:5
页 数:388
字 数:620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价:35.30元
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上第5版)》从1979年第一版的面世至2011年第五版的出版经历了32年,每一次的修订都体现了知识的更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机化学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新修订的第五版既涵盖了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反应机理,又反映了时代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它沉淀了编者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成为更加适合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教材。
李景宁主编的《有机化学(上第5版)》是在第四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与第四版比较,全书基本框架未作大的变动,仅作一些调整。全书分上、下两册,仍按官能团体系分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为烃类;第二部分为烃的衍生物;第三部分为专论,主要叙述天然和生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上第5版)》删减了部分内容,个别章节进行了精简、调整和合并,增加了新的反应、学科的新成就和环保知识;增加了“知识拓展”部分,扩大了知识面;突出基础学科教学和师范教学的特点,重新编写并核实了习题,以方便教与学。本书附学习光盘,其内容丰富,包括了电子教案、主要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原子的振动模式、反应机理及光谱图、化学家小传和ChemOffice使用教程。本书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类院校相关专业选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
二、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
三、共价键的断裂
第三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一、按碳架分类
二、官能团
习题
第二章 烷烃
第三章 单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 脂环烃
第六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芳烃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醛和酮
有机化学(下册)(第5版)
作 者:李景宁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 等编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第5版
ISBN:9787040338911
版 次:5
页 数:317
字 数:500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价:38元 (含光盘)
李景宁等编著的《有机化学(第五版)》是在第四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与第四版比较,《有机化学(第五版)》基本框架未作大的变动,仅作一些调整。全书分上、下两册,仍按官能团体系分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为烃类;第二部分为烃的衍生物;第三部分为专论,主要叙述天然和生物有机化合物。
第五版删减了部分内容,个别章节进行了精简、调整和合并,增加了新的反应、学科的新成就和环保知识;增加了“知识拓展”部分,扩大了知识面;突出基础学科教学和师范教学的特点,重新编写并核实了习题,以方便教与学。木书附学习光盘,其内容丰富,包括了电子教案、主要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原子的振动模式、反应机理及光谱图、化学家小传和chemoffice使刷教程。
《有机化学(第五版)》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类院校相关专业选用。
第十二章 羧酸
第一节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羧酸的物理性质
二、羧酸的光谱性质
第三节 羧酸的化学性质
一、酸性
二、羧基上的OH的取代反应
三、脱羧反应
四、a—H卤代反应
五、还原反应
第四节 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一、氧化法
二、羧化法
三、水解法
第五节 重要的一元羧酸
一、甲酸
二、乙酸
三、苯甲酸
四、天然脂肪酸
第六节 二元羧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个别二元羧酸
第七节 取代羧酸
一、羟基酸
二、羰基酸
第八节 酸碱理论
一、布伦斯特酸碱理论
二、路易斯酸碱理论
习题
……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和含硅有机化合物
第十六章 过渡金属π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九章 糖类化合物
第二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二十一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
我发现这套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对“为什么”的深入探讨,而不是停留在“是什么”的表面描述上。很多教科书在讲解反应的产物和条件后就戛然而止,但这本书总是会追溯到分子轨道的理论基础,解释为什么某个取代基会影响反应的速率,或者为什么特定的立体构型会成为优势产物。这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讲解方式,彻底改变了我对有机化学的理解,从死记硬背的“配方”变成了基于物理化学原理的“设计”。特别是它在处理那些看似“反常”的反应现象时,总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成就感。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位优秀的思维导师,它教会我如何像一个真正的化学家那样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于任何希望在有机化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的读者而言,这套书都是无可替代的选择。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书虫”,我对教材的排版和字体设计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本《有机化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阅读起来倍感舒适。纸张的质量上乘,即便是长期翻阅也不会轻易泛黄或破损,这对于需要保留很久的参考书来说非常重要。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控制恰到好处,即使是密集的化学方程式和图示,也不会显得拥挤不堪。更赞的是,它在概念的引入和解释上,非常注重语言的精确性与生动性的平衡。它不会用过多的花哨辞藻来掩盖知识的深度,而是用精准的语言将复杂的化学现象描述得清晰易懂。比如,在讲解酸碱性和亲核/亲电反应时,它会用一系列递进的比喻来帮助理解电子的“偏好”,这种教学上的用心,真的能感受到编者对读者的关怀。一本好书,不仅要内容好,载体也要舒服,这套书在细节上的打磨,体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贯的专业水准。
评分这本《有机化学》绝对是化学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这门学科的同学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那些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简直像天书一样难懂。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堆砌晦涩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基础概念。比如,它在讲解立体化学的时候,会配上非常直观的插图和模型解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区别。再说说反应机理部分,作者的逻辑梳理能力超强,每一步反应的电子得失和过渡态的形成都解释得鞭辟入里,让人感觉自己仿佛亲手画出了电子的流动路径。书中的例题设计也非常巧妙,从简单的概念应用到复杂的综合推理,难度梯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思考与拓展”部分,它不仅仅是检验你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更是在引导你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化学原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教材都偏重理论的深度而牺牲了可读性,但这套书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做到了极高的可读性,绝对是自学者的福音。
评分这套书的编写团队背景强大,汇集了多所知名高校的智慧结晶,这一点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就能体现出来。它在基础知识的覆盖面上做到了无懈可击,从最基本的烷烃到复杂的杂环化合物,几乎涵盖了现代有机化学的所有核心领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波谱分析(如NMR和IR)的讲解部分,处理得极其细致和系统。很多教材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技术的原理,但这本书却通过大量的实例图谱,手把手教你如何解读图谱,如何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结构。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化学研究前沿摸索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技能。此外,它对一些新兴的研究热点也有所涉猎,比如不对称催化和绿色化学,虽然篇幅不长,但点到为止,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指明了方向。整体来看,这套书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整,逻辑性强,非常适合作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指定教材,同时也足以支撑研究生阶段的初步学习任务。
评分说实话,我用了好几本不同的有机化学教材,但最终还是绕不开这套“ab8现货 有机化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这在纯理论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比如,在介绍官能团转化时,它不仅详细描述了反应的机理,还加入了大量的实际合成案例,甚至提到了不同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有机合成的兴趣。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也非常高,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反应历程图,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避免了视觉疲劳。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面对未来实验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有时候,我甚至会把它当作一本参考手册来查阅特定的反应条件和注意事项。相较于一些只关注诺贝尔奖级别成果的“高屋建瓴”式教材,这套书更接地气,更贴近我们实际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需求,实在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