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人间失格
作 者:(日)太宰治 著,高詹灿,袁斌 译
I S B N :9787201079707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印刷时间:2013年3月
字 数:282字
页 数:385页
开 本:32 开
包 装:精 装
重 量: g
定 价:29.90元
目录
《人间失格》
《奔跑吧!梅勒斯》
《美男子与香烟》
《维庸之妻》
《斜阳》
《道化之花》
《美男子与香烟》
《满愿》
《候鸟》
《秋风记》
《雪夜的故事》
《Goodbye》
附录·太宰治年谱
内容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
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后的句点。
《人间失格》由译者高詹灿倾力翻译,本书还收录有《斜阳》《奔跑吧!梅勒斯》《维庸之妻》《道化之花》《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雪夜的故事》和未完成遗作《Goodbye》等太宰治经典代表作。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
だざい おさむ
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出生于日本青森县津轻郡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同时也是位政治人物。他是家中排行倒数第二的孩子,14岁起便与友人自办同人志,发表小说、杂文及戏剧,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心。19岁时他迷上马克思主义,但明白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出身落差甚大,所以他与相关人员的往来并未持续太久。
1930年他进入东大法文系就读,1933年开始用太宰治为笔名写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选届芥川赏候补,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说创作。自1936年发表《晚年》后
我喜欢这本书带来的那种强烈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它不像某些严肃文学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地,甚至可以说是“同流合污”地贴近人物的内心深处。这种体验是极其私密的,仿佛你正在偷窥一个绝望者的日记,记录的都是那些见不得光的、自我矛盾的念头。主人公的软弱、他对周遭世界的恐惧以及他试图用荒唐行径来掩盖内心空洞的努力,都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也许我们都有过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是局外人,被排除在世界的精彩之外,而太宰治则把这种瞬间放大了、永恒化了。他把“失败者”的美学推向了极致,让人在替主人公感到痛惜的同时,又隐隐约约地佩服他敢于直面自身黑暗的勇气。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教导了我们什么,而在于它坦诚地展示了人性的幽暗面,让我们知道,原来有人可以把这种“不完美”写得如此动人心魄。
评分这本书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种无法言说的“气氛”。它不是那种直白的、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而更像是一首冗长、低沉的挽歌。文字的流动性很强,像水银泻地一般,润物细无声地侵蚀着读者的心理防线。读完之后,并不会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反而会留下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无解的困惑。太宰治似乎在用他全部的生命力去书写这种“苟活”的艰难。这种文学的沉重感,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它不是一本适合在轻松的午后阅读的书籍,它更像是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独自面对内心深处时,才会真正与其产生共鸣。这种深刻的、近乎哲学层面的体验,远超出了普通小说所能提供的娱乐价值,它提供的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洗礼,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其留下的思考印记是深刻且长久的。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就把我拽进了一个晦暗、压抑却又带着奇异魅力的世界。太宰治的文字,像是一把锋利却又沾满污渍的刀,精准地剖开了人性的某些角落,那些我们不愿正视的自卑、怯懦与虚伪。读着主人公在人群中的格格不入,那种努力扮演“正常人”却屡屡失败的挣扎,简直能让人感同身受地感到窒息。特别是他对自我厌恶的描绘,细腻到令人心惊,仿佛作者正赤裸裸地站在你面前,展示他最不堪的一面,却又带着一种近乎忏悔的、令人无法抗拒的真诚。这种真诚,在充斥着矫饰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又令人不安。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游走在崩溃的边缘,以一种近乎夸张的自我折磨来对抗世界的荒谬。这种极致的体验,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想逃离,又忍不住一页一页往下翻,想看看这个可怜的灵魂最终会走向何方。这种矛盾的阅读体验,正是太宰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不提供廉价的慰藉,只留下深刻的思考和心底挥之不去的阴影。
评分阅读的过程像是在一场阴郁的梦境中跋涉,那些句子构造的场景,充满了日式美学中那种颓废而精致的韵味。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战后日本特有的,笼罩在集体失落感下的那种无力感和对“美”的病态追求。太宰的叙事节奏很奇特,时而像涓涓细流般低语,将内心的独白铺陈开来,那种绝望是缓慢渗透的;时而又像突然爆发的狂躁,将人物的失控行为推向极致。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伪装”的探讨。他笔下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在戴着面具生活,为了融入社会,为了不被抛弃,他们学习着那些“体面人”的言行举止,但内里早已腐朽不堪。这种表里不一的痛苦,被太宰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得不反思,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礼貌”和“得体”不过是包裹自己的又一层薄纱。这本书不是关于如何成功,而是关于如何失败,如何作为一个不合格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种反向的视角,极具冲击力。
评分从文学技法的角度来看,太宰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的语言是如此的简洁有力,摒弃了冗余的形容词,直击情感的核心。但这种简洁却带着一种极强的穿透力,仿佛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只留下最尖锐的部分。尤其是在描绘角色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时,他总能找到最精妙的意象。比如那些关于饮酒、关于夜店、关于与女性的纠缠,这些场景描绘得极其真实,却又被一层化不开的哀愁笼罩着,显得既诱惑又危险。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堕落的小说,它更像是一份时代的剪影,记录了一个特定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迷失与困境。我们今天读来,或许可以从中找到某种跨越时空的共鸣,那种对现代社会异化、对人际关系肤浅化的隐秘不满,在太宰的笔下找到了最直接的宣泄口。这本书的耐读性在于,每次重读,似乎都能从那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和场景中,挖掘出新的、更深层次的悲剧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