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任继愈谈墨子与墨家
定价:36.00元
作者:任继愈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83234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任继愈谈墨子与墨家》是任继愈先生关于墨子墨家研究的著作,该书从墨学的产生到成书,从历史故事深入到墨子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详细分析综述了墨子以及墨经形成的认识论与自然观、>逻辑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介绍了《墨经》对于后世科学的贡献。为读者展示了墨子及其《墨经》的文学魅力与哲学影响。
目录
作者介绍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前馆长。师从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汤用彤及中国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课程。1964年负责筹建国家宗教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
文摘
序言
在某个慵懒的午后,我偶然翻开一本关于古代哲学家的书,书名虽不直接提及,却让我对那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思想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细致描绘了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列国争霸,士人奔走,思想碰撞出璀璨的火花。那位思想家,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乱世中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我读到他关于“非攻”的理念,在那个战争频繁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呼唤,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极致尊重。他并非空谈仁义,而是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试图用理性去化解冲突,用策略去维护和平。书中还着重讲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他强调法律的公正,主张人人平等,反对特权,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仿佛看到了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对待知识的虔诚,以及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世界,一个至今仍能引发深刻反思的精神源流。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非常有趣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书,虽然它着重介绍的并非显赫一时的显学,而是一股潜流,但其思想的锋芒和现实意义却丝毫不减。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一位思想家如何从民间崛起,如何用一种与当时主流截然不同的逻辑和方法论来审视世界。我被书中关于“尚贤”和“尚同”的论述深深吸引。他提出的“尚贤”,不仅仅是对有才能者的认可,更是一种对社会公平和人才选拔机制的根本性质疑,他呼吁不拘一格地选拔贤才,这在那个贵族垄断权力的时代,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改革思想。而“尚同”,更是将社会治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要求上下同心,意见统一,但这并非愚昧的盲从,而是建立在对共同目标的认同之上。作者的笔触充满了学术的严谨,同时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他将抽象的哲学理论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相结合,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力量,一种源自民间的、务实的、充满变革精神的思想体系。
评分最近,我沉浸在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群体起源的书籍中,虽然书名并未直接点明,但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一位以勤俭、兼爱、非攻为核心思想的学派及其创始人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挖掘般的严谨,将这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形成脉络以及学派的传播发展,娓娓道来。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节用”和“节葬”的论述所吸引。在那个崇尚奢靡、礼仪繁复的年代,他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强调朴素实用,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追问——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物质的堆砌。书中对于“兼爱”的解读也颠覆了我以往的一些认知,它并非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倡导一种超越血缘、超越阶级的普遍关爱。这种“泛爱”精神,在那个充满分裂与对立的时代,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人们心中对和谐与共存的期盼。整本书的叙述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智识的魅力,让我对这位古代的“平民”思想家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深的敬意。
评分最近,我在阅读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书籍时,被其中一个篇章深深吸引。该篇章并未直接点明书名,而是着重描绘了一位思想家及其学派的独特贡献,这位思想家以其对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关于“法”的理念,即以法律作为国家运行的基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点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循名责实”的讨论印象深刻。他认为,名字和实际的相符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每一个职位都应该有其对应的职责,每一个言行都应该有其对应的结果。这种严谨的治理思想,在纷乱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作者的笔触冷静而客观,他将抽象的政治哲学融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让我看到了一个思想家如何在现实的土壤中孕育出影响深远的理念。整本书的学术价值很高,但又并非晦涩难懂,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古代世界。
评分最近,我被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流派的书籍所深深吸引,其中对一位以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著称的思想家及其学派的探讨,尤为引人入胜。作者以一种别具一格的视角,剖析了这位思想家在那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的独特地位。书中关于“三表”的论述,我读来颇感震撼。他提出以“事实”、“理论”、“效用”作为衡量一切言论和主张的三个标准,这是一种何等朴素而又深刻的智慧!在那个充斥着诡辩和空谈的时代,这种基于实践和实效的评价体系,无疑是对思想界的一剂良药。它告诫人们,任何思想,无论多么华丽,最终都要经受现实的检验。书中所阐述的“名辩”思想,也让我对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清晰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是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更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整本书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洞见,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思想的智慧光芒,也引发了我对当下社会言论乱象的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