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张连阳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外科解剖创伤外科医师

正版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张连阳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外科解剖创伤外科医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创伤外科
  • 外科手术
  • 手术技术
  • 解剖学
  • 创伤
  • 急诊外科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 张连阳
  • 损伤修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恒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中国)
ISBN:9787030571069
商品编码:28251986887
出版时间:2018-05-16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定价 19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中国)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开本 16
作者 (美)季米特里奥斯·德米特里德斯等主编;张连阳等译
页数 0
ISBN编码 9787030571069


内容介绍

本书由多名来自美国著*高校具有资深临床经验的外科专家编著,全书按照人体解剖结构分为10篇共39章,主要介绍了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外科解剖、手术基本原则、显露范围、确定性治疗措施及技巧和陷阱。每个术式从皮肤切开到关闭切口,包含多幅细节图片,皆有详细的图解说明,将急诊外科及创伤外科中各常见术式以直观而又细致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共引用600多幅高清彩图,皆来自真实人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



目录

**篇 手术室常规管理 001

第1章 创伤手术室 001

一、手术室 001

二、设置和设备 002

三、保温 002

四、输血 003

第*篇 急诊室复苏性操作 005

第2章 环甲膜切开术 005 

一、外科解剖 005

二、基本原则 006

三、特殊手术器械 006

四、体位 007

五、技术 007

六、技巧和陷阱 009

第3章 胸腔闭式引流术 011

一、基本原则 011

二、体位 011

三、置管位置 011

四、开放技术 012

五、经皮技术 013

六、胸腔引流管拔除 015

七、自体血回输 015

八、技巧和陷阱 015

第4章 急诊室复苏性剖胸术 017

一、外科解剖 017

二、基本原则 017

三、特殊手术器械 017

四、体位 018

五、切口 018

六、步骤 018

七、心外膜起搏 021

八、切口缝合 024

九、技巧和陷阱 024

第三篇 头部 025

第5章 颅内压监测导管置入 025

一、外科解剖 025

二、基本原则 025

三、颅内压监测类型 026

四、特殊手术器械 026

五、体位 026

六、步骤 027

七、技巧和陷阱 029

第6章 急性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清除 030

一、外科解剖 030

二、基本原则 030

三、手术指征、器械、体位和切口 032

四、钻孔及去骨瓣 034

五、清除血肿及控制出血 036

六、关颅 038

第四篇 颈部 039

第7章 颈部创伤手术基本原则 039

一、外科解剖 039

二、基本原则 039

三、体位 041

四、特殊手术器械 041

五、备皮 041

六、切口 041

七、技巧和陷阱 042

第8章 颈动脉和颈内静脉损伤 044

一、外科解剖 044

二、基本原则 046

三、特殊手术器械 047

四、体位 047

五、切口 047

六、手术技术 048

七、技巧和陷阱 057

第9章 锁骨下血管 058

一、外科解剖 058

二、技巧和陷阱 068

第10章 腋血管 070

一、外科解剖 C 070

二、基本原则 070

三、特殊手术器材 070

四、体位 070

五、切口 071

六、血管显露 071

七、血管损伤的处理 072

八、关闭 073

九、技巧和陷阱 073

第11章 椎动脉损伤 074

一、外科解剖 074

二、基本原则 074

三、特殊手术器械 074

四、体位 074

五、椎动脉第1段显露 075

六、胸锁乳突肌切口入路 077

七、技巧和陷阱 078

第12章 气管与喉 080

一、外科解剖 080

二、基本原则 081

三、特殊手术器械 081

四、体位 081

五、切口 081

六、修复 084

七、技巧和陷阱 086

第13章 颈部食管 087

一、外科解剖 087

二、基本原则 087

三、特殊手术器械 087

四、体位 087

五、切口 087

六、食管显露 088

七、修补 089

八、技巧和陷阱 090

第五篇 胸部 091

第14章 胸部创伤手术基本原则 091

一、外科解剖 091

《创伤外科解剖与手术精要》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创伤外科医师提供一本集解剖学基础、病理生理理解与临床手术技术于一体的权威参考。本书以清晰、系统的结构,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创伤外科领域各个关键部位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诊断要点以及相应的现代手术治疗策略。全书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坚实的桥梁,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创伤外科的诊疗精髓,提升临床决策能力和手术操作水平。 第一章:创伤外科概论与解剖学基础 本章首先对创伤外科的定义、发展历史、重要性以及临床面临的挑战进行概述,强调了其作为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特点。随后,深入回顾创伤外科必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聚焦于骨骼、肌肉、血管、神经以及重要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在创伤中的可能受累情况。 骨骼系统: 详细介绍骨的结构、生长与代谢,以及各类骨折的力学原理。重点阐述四肢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腓骨)、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骨盆以及颅骨的解剖分期和重要标志点,强调其在骨折分型、评估和固定中的指导意义。 肌肉与软组织: 探讨肌肉的起止、功能、血供和神经支配。重点分析不同部位肌肉(如肩袖、股四头肌、小腿肌群)的创伤特点、撕裂机制以及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同时,介绍皮肤、筋膜、脂肪层等软组织在创伤中的重要性,以及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等修复技术的解剖基础。 血管系统: 详述主要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和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骼总静脉、股静脉等)的走行、分支及其在创伤中的易损性。重点讲解血管损伤的类型(挫伤、撕裂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及其诊断与治疗原则,包括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所需的解剖要点。 神经系统: 梳理周围神经(臂丛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等)的解剖走向、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和电生理评估。重点分析神经卡压、牵拉伤、离断伤的诊断要点,以及神经探查、缝合、移植等修复技术的解剖基础。 重要脏器: 简要回顾胸腔、腹腔、盆腔内重要器官(肺、心脏、肝脏、脾脏、胃肠道、肾脏、膀胱、输尿管)的解剖位置、毗邻关系及损伤的常见机制,为后续章节的脏器损伤诊疗奠定基础。 第二章:四肢创伤的解剖与手术技术 本章系统性地探讨四肢骨、关节、血管、神经及软组织的创伤,并结合详细的解剖图谱,讲解各类手术入路和固定技术。 上肢创伤: 肩部损伤: 详细介绍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包括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以及肩袖肌群、肱二头肌长头腱的附着点和功能。重点讲解肩关节脱位(前、后、下)、肩袖撕裂、肱骨近端骨折、锁骨骨折的诊断与手术(如关节镜下修复、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部损伤: 深入分析肘关节的解剖,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端关节,以及肘部重要的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血管(肱动脉)的走行。重点讲解肘关节脱位、尺骨鹰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头骨折的手术入路与内固定技术。 腕部与手部损伤: 详述腕骨、掌骨、指骨的解剖,以及腕部重要的韧带、肌腱和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重点讲解腕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舟骨骨折)、指骨骨折、掌骨骨折,以及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强调精细的显微解剖操作。 下肢创伤: 髋部与股骨损伤: 详细介绍髋关节的解剖,包括股骨头、股骨颈、股骨转子部,以及髋臼的结构。重点讲解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技术(如髓内钉、钢板螺钉固定),以及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与手术要点。 膝关节损伤: 深入分析膝关节的解剖,包括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以及交叉韧带(前、后)、侧副韧带、半月板的结构。重点讲解膝关节脱位、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与重建修复技术。 胫骨与腓骨损伤: 详细介绍胫骨、腓骨的解剖,以及踝关节的结构。重点讲解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干骨折、腓骨骨折、踝部骨折(如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与内固定原则,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识别与筋膜切开术。 足部损伤: 梳理足部的骨骼(跟骨、距骨、舟骨、骰骨、楔骨、跖骨、趾骨)、韧带和足底筋膜的解剖。重点讲解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跖骨骨折、趾骨骨折的诊疗,以及足部关节炎、平足等疾病的手术。 第三章:脊柱创伤的解剖与手术技术 本章重点关注脊柱的解剖特点及其在创伤中的易损性,讲解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的解剖学基础: 详细介绍脊柱的椎体、椎弓、椎弓根、关节突、棘突、横突等结构,以及脊髓、脊神经根的走行与毗邻关系。重点分析颈椎、胸椎、腰椎的解剖差异及其在不同部位骨折脱位中的临床意义。 颈椎创伤: 深入讲解寰枢关节、C2-C7椎体的解剖,以及颈部重要的血管(椎动脉)、神经(臂丛神经)的走行。重点分析颈椎骨折脱位(如挥鞭伤、C1-C2骨折脱位)、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枢椎骨折(Hangman骨折)的诊断与手术(如前路减压固定、后路减压内固定)。 胸腰椎创伤: 重点分析胸腰椎连接部的解剖特点,以及脊髓圆锥、马尾的走行。讲解胸腰椎骨折(如压缩骨折、爆裂骨折、骨折脱位)的 Denis 分型、AO 分型,以及手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技术。 脊髓损伤与神经功能恢复: 结合脊髓的解剖结构,分析不同平面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ASIA分级),讲解脊髓减压的时机与原则,以及辅助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第四章:骨盆与髋臼创伤的解剖与手术技术 本章专注于骨盆环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创伤中的复杂性,讲解骨盆骨折、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手术。 骨盆的解剖学基础: 详细介绍骨盆的组成(髂骨、坐骨、耻骨)、骨盆环的解剖与力学稳定性。重点分析骨盆前环、后环的结构,以及重要血管(骼内、外动脉)、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在骨盆周围的走行。 骨盆骨折: 依据 Tile 分型等标准,详细讲解骨盆骨折的类型(A、B、C型),以及其伴随的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重点阐述经腹会阴入路、后侧入路、前侧入路等手术方式,以及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技术。 髋臼骨折: 详细分析髋臼的解剖结构,包括髋臼前壁、后壁、上壁、下壁,以及髋臼的骨性连续性。讲解髋臼骨折的 Judet-Poirier 分型,以及经后侧入路、经前侧入路、经耻骨上入路等手术方式,强调解剖复位与稳定固定的重要性。 第五章:创伤性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本章系统阐述创伤性血管损伤的特点、诊断方法和现代治疗手段。 血管解剖与损伤机制: 重申重要血管的解剖走行,并结合不同创伤类型(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枪弹伤)的力学特性,分析血管损伤的常见类型(挫伤、撕裂伤、穿通伤、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闭塞)。 诊断方法: 详细介绍体格检查(脉搏、皮温、颜色、感觉)、超声多普勒、CTA、DSA等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血管损伤诊断中的作用。 治疗策略: 重点讲解血管探查、清创缝合、段性切除与血管移植(自体静脉、人工血管)、血管结扎、支架置入等治疗技术,强调显微外科技术在血管修复中的应用。 第六章:创伤性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本章关注创伤性神经损伤的评估、诊断与修复。 神经解剖与损伤分类: 回顾周围神经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创伤中的损伤机制。重点介绍神经损伤的 Sunderland 分级(神经束膜损伤、轴突损伤、神经鞘损伤)和 Seddon 分级(神经挫伤、轴突断裂、神经完全断裂)。 临床评估与诊断: 强调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感觉、运动、反射)以及电生理检查(EMG、NCV)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神经修复技术: 详细介绍神经探查、神经松解术、神经直接缝合、神经移植物(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人工神经导管)、神经束膜缝合等修复技术,强调手术显微技术的重要性。 第七章:创伤性关节、肌腱与韧带损伤的修复 本章探讨创伤性关节、肌腱、韧带损伤的诊断与重建。 关节损伤: 重点讲解关节囊、滑膜、关节软骨的解剖与功能。分析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复位技术,以及关节内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肌腱损伤: 梳理主要肌腱(如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股四头肌腱、跟腱)的解剖、功能。讲解肌腱撕裂、断裂的诊断与修复技术,包括肌腱缝合、肌腱移植。 韧带损伤: 详细介绍膝关节交叉韧带、侧副韧带,肩关节肩袖、盂唇,踝关节外侧韧带等重要韧带的解剖。讲解韧带撕裂、断裂的诊断与重建技术,包括自体肌腱移植、异体肌腱移植。 第八章:感染与骨不连的防治 本章深入探讨创伤后感染和骨不连的发生机制、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创伤感染: 分析创伤性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以及感染的早期识别与处理。重点讲解清创、引流、抗生素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等治疗方法。 骨不连: 探讨骨不连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生物学因素、力学因素、感染因素。讲解骨不连的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法,包括植骨术(自体植骨、异体植骨)、骨髓刺激疗法、外固定架治疗。 第九章:创伤外科的微创技术与发展趋势 本章介绍创伤外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微创手术: 重点介绍关节镜、腹腔镜、脊柱内镜等微创技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3D打印技术与导航系统: 阐述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以及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在提高手术精准度方面的作用。 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 探讨干细胞疗法、生长因子、新型生物材料在骨、软骨、神经修复中的潜在应用。 多学科协作(MDT): 强调创伤外科与麻醉、重症监护、康复、影像、病理等科室的协作,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外多位在创伤外科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他们将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融入书中,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内容全面、结构严谨、图文并茂的创伤外科权威著作。本书不仅是创伤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的案头必备,也是相关研究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学习的宝贵参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创伤外科的精妙之处,更自信地应对临床挑战,最终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创伤外科的书籍已经不少了。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谱”性质,通过大量高质量的解剖图和手术示意图,将复杂的解剖关系和手术步骤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画”得好,对于每一个部位的损伤,都详细讲解了相应的“常见手术”以及其背后的“外科解剖”原理。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深入的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教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把握,比如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微结构,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书中都给出了预警和应对策略。张连阳教授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创伤外科整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临床上的各种挑战。

评分

评价四 作为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外科医生,我们接触到的创伤病例种类繁多,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首先,它以“图谱”的形式呈现,这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每一个解剖结构都绘制得非常清晰,配合着对“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讲解,让我对如何处理这些损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中文翻译版更是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更专注于手术技巧本身。张连阳教授在创伤外科领域的声誉,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充满信心。书中强调的“外科解剖”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手术的原理至关重要,也帮助我更好地评估风险,制定更安全的手术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启迪思维的书,它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升了我的整体诊疗水平。

评分

评价三 对于我这种已经在创伤外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来说,一本好的参考书不仅要信息量大,更要实用、精准。而这本《正版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图谱”的形式让我能够快速地查阅和回顾,那些我可能有些遗忘或者不那么熟悉的解剖结构,通过书中精美的插图,立刻就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其次,书中对“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梳理,非常贴合临床实际需求,避免了那些过于罕见或理论性的内容,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最常遇到的病例上。这对于提升日常手术效率和成功率非常有帮助。张连阳教授的专业背景,也保证了本书内容的权威性,让我能够信赖书中所述的每一个手术方案和解剖要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外科解剖”的深入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理解手术的精髓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我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提供精准、可靠的指导,让我少走弯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评分

评价五 对于我这样一名刚刚开始接触创伤外科领域的医学生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开启了专业学习的大门。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图谱”这个形式,它用生动形象的插图,将那些抽象的解剖结构具体化、形象化,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每一个部位的“外科解剖”。书中所涵盖的“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也正好是我目前最需要掌握的知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手术步骤,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步背后的解剖学原理,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于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至关重要。张连阳教授的名字,也给我一种信赖感,知道这是出自一位资深专家的手笔。中文翻译版这点真的太贴心了,让我能够无障碍地吸收书中的精髓。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给予我指导和启发,让我对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充满了信心和兴趣。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初入创伤外科领域的医生,我总是对那些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精准的手术技巧感到既着迷又有些畏惧。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首先,它的“图谱”二字就足够吸引人——生动形象的插图,将每一个可能遇到的损伤部位,从骨骼、肌肉到神经、血管,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比那些只有文字描述的教科书,更容易让我理解和记忆。而且,中文翻译版这点真的太友好了,省去了啃外文的痛苦,让我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书中对“常见手术”的侧重,更是抓住了我们日常工作的痛点,那些反复出现的、最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得到了详尽的剖析。张连阳教授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充满了信心。我尤其喜欢它对“外科解剖”的强调,这让我明白了,好的手术不仅仅是照猫画虎,更在于深刻理解身体的构造,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恰当的判断。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手术指导,随时准备在我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让我不再感到孤立无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