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价:36
作 者(清)朱彝尊 著,张可辉 编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3-10-1
ISBN9787101096125
版 次:1
页 数:278
字 数:150000
印刷时间:2013-10-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内容推荐
《食宪鸿秘》是清代大学者朱彝尊所撰重要饮食文献,分上下两卷,涉及饮、饭、蔬、果、鱼、禽、卵、肉等15属,计有菜肴、面点、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种,附录汪拂云抄本菜肴制作方法79条,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少量引自明高濂撰《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有些则是首次见诸记载,部分条目又被之后的袁枚《随园食单》、顾仲《养小录》等饮食烹饪专著所引用。本书对于中国烹饪史的研究和烹饪技艺的继承开发都有重要价值。
目录
前言
卷上
食宪总论
饮之属
饭之属
粉之属
粥之属
饵之属
酱之属
蔬之属
卷下
餐芳谱
果之属
鱼之属
蟹
禽之属
卯之属
肉之属
香之属
种植
黄杨
附录:汪拂云抄本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作者仿佛是一位导游,带领着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去探访那些曾经辉煌而如今略显模糊的生活细节。从食材的来源、采摘,到烹饪的火候、调味,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匠心独运的考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古老器皿的描述,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器皿,与食物本身一样,都有着各自的生命故事。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编著者在梳理和注解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充满了趣味性。读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宝箱,里面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经验,让人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活出精致,活出品味,活出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让人爱不释手。封面采用了传统的宣纸质感,摸上去温润而有力量,书名“食宪鸿秘”几个字更是用烫金工艺,在灯光下流光溢彩,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典雅的气韵。翻开书页,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清晰,字迹古朴又不失辨识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内页的排版也非常考究,疏密得当,留白恰到好处,让人感觉沉静下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与朱彝尊先生一同品味那些流传千古的中华生活智慧。尤其是那些配图,虽然不是高清彩图,但水墨写意,古朴典雅,与文字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主人不俗的品味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每一次拿起它,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从视觉到触觉,都传递着一种精致与考究,这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饮食事文化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总能发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智慧。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生活美学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饮食之道。作者在考据方面的严谨态度,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不仅仅是记录了琳琅满目的菜肴和精妙的烹饪技巧,更深层次地挖掘了食材的选择、时令的变化、器皿的讲究,甚至烹饪过程中的仪式感。这些细节的展现,让我明白,古代的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求,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张可辉先生的编著,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注释和解读,使得这本书在学术价值和可读性之间取得了绝佳的平衡。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对“食”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只是简单的“吃”,而是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文化的传承。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温润如玉”来形容。它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也没有浮光掠影的华丽辞藻,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中华生活中的“吃”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细致入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的力量,一种对传统的敬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朱彝尊先生的文字,虽然古朴,却充满了生命力,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情。而张可辉先生的编著,则如同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披上了一层现代的解读外衣,让古老的智慧得以与时俱进,被更多人所理解和珍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生活经典,不在于其多么复杂或多么昂贵,而在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持久的生命力。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品味生活,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精致与优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物质至上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忽略了生活中那些最基本、最纯粹的美好。而“食宪鸿秘”恰恰提醒了我们,古人是如何以一种更为平和、更为用心的方式去对待食物,对待生活。它并非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我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制作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对食材的尊重,对季节的顺应,以及对烹饪者的敬意。那种“不时不食”的智慧,在今天听来,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教导我们,如何从简单的日常饮食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每一次阅读,都能引发我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是否过于追求便利而牺牲了本味?是否过于追求花哨而忘记了食材本身的纯粹?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着我被现代生活方式所侵蚀的心灵,让我重新审视“吃”这件事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