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 |
| 作 者: | 华骏铭 |
| 定价: | 12.00 |
| ISBN号: | 9787811185454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64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0-1-1 |
| 印刷日期: | 2010-1-1 |
| 编辑推荐 |
| 收录常用古诗词名句1350余条——量多 按意义类别编排——实用 标明朝代、作者、篇名——易考 串讲名句的本义及引申义——义切 附义类表、名句义类索引——便查 |
| 内容介绍 |
| 一、本辞典收录自先秦至清末的著名诗词中的名句约1350句。 二、名句按意义类别编排,共分26类。同一类别中的名句按所出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三、每一名句条目包括所引句子、朝代、作者、篇名、释义等五部分内容。 四、释义力求准确、简明。如有难字、难词,先加注释;有典故的,说明出处。 五、为便于读者查检,正文前有“分类总目”,正文后有“名句笔画索引”。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凡例 分类总目 正文 名句笔画索引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周原朊朊,堇荼如饴。 《诗·大雅·绵》 周:地名,在岐山之南。古公父避西方狄人侵扰,率领周人从豳迁到岐山之下,在周定居下来。原:宽广平坦的土地。朊朊:肥美的样子。堇:多年生草本植物。荼:一种苦菜。饴:糖浆。诗句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极言周原之地水土之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潜《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鸡是栖息在树上的,而桑树又是种在屋前后的,所以有“鸡鸣桑树颠”句,再加上深巷的犬吠,写出郊居闲适之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潜《饮酒二十首》之五 傍晚时山中云气聚集、飞鸟结伴归巢。诗句使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乐趣。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诗句描写孤屿上的自然美景:白日与彩云交相辉映,长空与江水共显清新。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朝夕。清晖:清丽的日光。娱:乐,这里作使动用法。儋:安适。诗句极言石壁景物之美,使人乐而忘返。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南朝·宋]谢灵运《过白岸亭》 涓:细流,这里作动词。诗句写近处的涧里细水流过水中布满的大小之石,远处的山峦掩映在稀疏的林木之间,给人以一种清旷幽美的享受。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诗句前句写日,后句写风:太阳的光辉是从水中反映的,风的吹动是由草衬出的。诗句突出了水波的荡漾和细草的柔嫩。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绮:锦缎。练:白绸。诗句清新亮丽,描写出天水相映的美丽景色:晚霞四射,铺散成一片锦缎,清澈的江水平静得好似一条白绸。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 [南朝·齐]王融《江皋曲》 诗句描绘出一幅活动的山水画面:树林断开的地方有山接续着,水洲的尽头,江面又开阔起来。 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 [南朝·梁]萧纲《陇西行》 幕:帐篷。诗句写出边塞地区风沙弥漫、旷野的夜云深似城楼的自然景况。 远村云里出,遥船天际归。 (南朝·梁]萧绎《出江陵县还二首》之一 诗句勾勒出一幅十分空旷的画面:村落在远处的云里出现,行船从遥远的天边归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乱:这里指香气扑鼻。诗句赞美蔷薇花芳香扑鼻、花瓣轻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明·梁]王籍《入若耶溪》 |
自从我开始使用这本《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以来,我的阅读体验和对古诗词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呈现出的那种“融会贯通”的编排思路。它并没有把古诗词的名句孤立起来,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呈现。例如,在“怀古咏史”的章节,我不仅能找到那些描绘历史遗迹、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还能看到辞典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以及对作者创作背景的分析。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我能够更立体地理解诗句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而且,辞典在对诗句的解读上,非常注重其“应用性”。它会清晰地指出,这条诗句常常用来表达哪种情感,适用于什么样的场合,甚至会提供一些巧妙的化用示例。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经常在演讲、写作中引用古诗词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担心引用不当或者理解有偏差,因为辞典为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指导。更值得一提的是,辞典的语言风格十分典雅又不失平实,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也让我在与人交流时,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语言表达上总希望能够多一些文采和深度的读者来说,《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的出现,简直是一场及时雨。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名句大全”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智者,用一种极其条理分明、又富有温度的方式,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呈现在我面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分类”设计。它不是生硬地将诗句分门别类,而是巧妙地捕捉了诗句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思想。比如,当我需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时,辞典中“游子思归”的板块,一下子就能将我引向一系列触动心弦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并且每一句的注释和赏析,都恰到好处地 Explains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此外,辞典在对名句的解读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和艺术品味。它不会简单地给出字面翻译,而是会深入挖掘诗句的象征意义、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例如,对于一些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辞典会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来烘托情感的,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被解读得淋漓尽致。这让我不再是机械地记忆诗句,而是真正地理解了诗句的“魂”与“魄”。
评分翻开这本《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首先就被它严谨的编排所吸引。辞典的开篇,并没有急于罗列诗句,而是花了不少篇幅介绍古诗词的演变脉络、主要流派、创作手法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古名篇。这部分内容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古诗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名句集,更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大门。接着,辞典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意境对诗句进行了分类,比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离别相思”、“励志格言”等等。这种分类方式非常人性化,当你想寻找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景色的诗句时,能够迅速定位,大大节省了翻阅查找的时间。而且,每一条名句后面都附有出处、作者以及简明的释义和赏析。这些赏析并非千篇一律的套话,而是结合了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句本身的艺术特色,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名句的内涵和深意。我特别喜欢那些对诗句意象、典故的解读,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对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描绘凄凉意境的句子,辞典的解读不仅分析了每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还结合马致远的生平,点出了这首《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将旅人的孤独与愁绪挥洒得淋漓尽致。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感觉像是有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旁边指导,而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收到这本《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面上的诗词类书籍实在太多,很多都只是简单地堆砌名句,缺乏深度。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和使用它时,我被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深深打动了。这本辞典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一条名句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提供诗句本身,更重要的是,它为你揭示了诗句背后的故事、作者的心境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在“壮志未酬”这类分类下,它收录了许多充满豪情壮志却又带着些许失意感的诗句。对于诸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的名句,辞典给出的赏析就非常精彩,它不仅解释了诗句的字面意思,还深入剖析了李白当时的心境,以及这句诗所蕴含的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它还会联系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让你对诗句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另外,辞典的注释部分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一些比较晦涩的字词、典故,都做了清晰的解释,避免了因为生字而影响对诗句的理解。这种细致的考量,让这本辞典不仅适合有一定古诗词基础的读者,也对初学者非常友好。它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让你在领略诗句之美的同时,也能收获丰富的文化知识。
评分作为一个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尝试过不少关于古诗词的参考书,但《常用古诗词名句分类辞典(第3版)》给我的感觉是最为扎实和实用的一本。它的编纂者显然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功底,并且在如何呈现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给普通读者方面,下了巨大的功夫。首先,辞典的选材范围非常广阔,涵盖了从先秦时期那些朴拙而充满力量的歌谣,到唐诗宋词的辉煌,再到明清时期那些风格各异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绝大部分经典。1350句名句的选择,既保证了数量的丰富,又严格筛选,力求都是那些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富艺术感染力的句子。这种“精挑细选”的态度,让我在翻阅过程中,总能邂逅那些曾经触动过我心灵的文字。其次,辞典在内容编排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分类”维度。它不是简单地按作者或朝代排列,而是根据诗句所传达的情感、主题、场景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归类。例如,有“人生哲理”、“离愁别绪”、“山水田园”、“边塞征战”等等。这种方式极大地便利了像我一样,在写作、演讲或者日常交流中需要引用诗句的人。当我需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怀时,只需翻到相应的章节,就能找到最贴切的诗句,并附有简洁明了的解释,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而且,对于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诗句,辞典也能给出多维度的解读,这一点尤其值得称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