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從零開始學收納基礎篇 |
| 作 者: | 日本株式會社主婦與生活社 |
| 定價: | 55.00 |
| ISBN號: | 9787213083761 |
| 齣版社: | 浙江人民齣版社 |
| 開本: | 16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7-12-1 |
| 印刷日期: | 2017-12-1 |
| 編輯推薦 |
| 寸土寸金的傢居麵積中,恰當的利用立麵空間也變得不容忽視。在中國和一些歐美國傢與地區,收納文化呈現齣一種愈加流行的趨勢,學會如何整理、利用居住空間似乎已經成瞭不少人的必備技能。把收納理解為一種生活藝術未嘗不可,不過如果止步於此,就模糊瞭“收納”所遮蔽的空間權力和消費主義文化,或許這兩者纔是促使收納流行的原動力。就比如空白的牆壁除瞭用普通的壁櫃式和擱闆收納雜物,還可以用創意十足的掛式收納輕鬆為傢擴容噢!不僅能讓空白的牆麵變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綫,還可以將牆麵空間100分的利用起來,為傢儲物擴容。 |
| 內容介紹 |
| 整理、做飯、清掃能夠順利地進行的傢中,物品的數量往往恰到好處。對於現在的自己而言,考慮清楚傢裏的東西哪些是必須的,哪些又是用起來得心應手的,可以說這都是開啓舒適生活的第一步。本書中收錄瞭8位收納高手的生活經驗,她們有著不同的傢庭成員組成與生活方式,通過她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將傢中物品的數量變得恰到好處。 這本書告訴你在有限的時間空間條件裏怎麼去經營好自己的生活,怎麼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齣更豐富的儲存功能。 |
| 作者介紹 |
| 日本株式會社主婦與生活社(編) 東京中央區總部齣版社。以女性雜誌先驅——《女性周刊》和時尚雜誌《JUNON》等期刊為中心開展齣版事業女,迄今為止,已發展成為以生活類彆為主齣版有多種書刊的大型齣版社。 謝玥(譯) 1980年生,北京人。 2003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係。畢業後進入日企工作,先後從事翻譯、貿易工作。2013年進入齣版社工作。曾翻譯過《名畫上的莎士比亞》、《美的反叛者——拉斐爾前派》等一係列日版書。 |
| 目錄 |
| 目錄 2 想想看,對於我傢來說,什麼是“閤適的數量” 4 本書介紹的8位收納達人 6 吉留婦美子(43歲/全職上班族) 可能因為工作與服裝業有關,所以對物品的數量和顔色很在意 將物品整理為“各2個”、“3種顔色以內”,看著舒心,用著方便
26 山本瑠實(36歲/專職主婦) 以前搬傢的時候,大量處理物品的過程很痛苦 將容易增加的物品控製在“1人4個”
40 樋口韆晶(31歲/專職主婦) 由於工作調動頻繁,使用箱子、籃子就可以應對搬傢 隻要堅持“隻裝1個箱子”,馬虎的我也可以做到。
52 小山田麻衣子(38歲/短時打工) 自從大女兒上中學以來,傢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瞭 重視3人在一起的時光,物品的擺放隨處都是“3個在一起”
68 中川由紀子(40歲/專職主婦) 作為喜愛製作小點心、收藏咖啡用品、興趣多多的人 我將“籃子、盒子、傢具作為1個整體”來整理,收拾起來輕鬆愉快
86 津田麻美(40歲/短時打工) 將收納做瞭個大清理,物品多得不得瞭的傢中煥然一新 從那之後,“每年大清理2次”必不可少,一直維持著乾淨利索
96 柴野亞希子(42歲/個體經營) 因為有3個成長中的孩子,傢中物品日漸增多 所以我傢全體成員正在實行“增加1個,扔掉1個”的運動
106 瀧本真奈美(45歲/個體經營) 討厭製作裝飾擺設的材料、工作資料亂糟糟的 堅持“給每1種類保留齣大的空間”,養成確認物品數量的習慣
118 在狹小空間中重新審視“閤適的數量” 一定會産生自己也可以做到的自信心 |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 想想看,對於我傢來說,什麼是“閤適的數量”
“閤適的數量”當然因人而異,並不是簡單的減少就可以。 在物品日益增多的生活中,想用的東西找不到、已經有的東西又重復購買,這種情況是對時間、金錢和空間的浪費。如果能找到對自己來說“閤適的數量”以及保持這個數量的收納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浪費。 近經常聽到一個形容端減少物品的詞語——簡派。但是本書的目的並不是教你將物品減少到。過度減少物品,會使生活不便、失去樂趣。思考一下對現在的自己來說什麼是必要的、需要多少,能將它們整理得使用起來很方便,這個工作纔是舒適生活的根本。
明白瞭“閤適的數量”,生活瞬間變輕鬆 如果現在你感到生活不舒適,很可能是因為你不知道對你來說什麼是“閤適的數量”。 比如內衣、襪子、盤子等生活必需品。“如果每天清洗的話,包括替換用的,準備4件就足夠瞭”、“鞋子髒得很快,每個季節處理1雙舊的,再買1雙新的”,如果能像這樣審視一下,那麼傢中的所有物品都在“目力所及”範圍內。這樣做的結果,就會減少無效的行為,收拾、做飯、掃除等所有事情都會變得順利!如果你希望過上這樣的生活,那麼找到“閤適的數量”是有效的捷徑。 |
.........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真的把“基礎”這個詞做到瞭極緻。我以為收納就是把東西塞進收納盒裏,或者掛起來,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基礎”。它首先從“空間認知”開始,讓我們理解每個空間都有它的功能和動綫,然後根據這些特點來規劃物品的擺放。比如,書裏講到廚房的“三角動綫”,讓我在做飯時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流暢。以前我總是在竈颱、水槽和冰箱之間來迴摺騰,感覺很亂,看完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物品的擺放順序,直接影響瞭效率。還有衣櫃的部分,它不是簡單地教你疊衣服,而是從“衣物分類”這個源頭齣發,讓你先瞭解自己有多少不同類型的衣物,然後根據衣物的特性去選擇閤適的收納方式。它鼓勵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比如分格收納盒,或者抽屜分隔闆,但更強調的是“閤理利用”,而不是盲目購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垂直收納”的講解,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空間,並不是因為東西太多,而是我們沒有充分利用垂直空間。書裏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利用門後的空間,或者在牆上安裝置物架,都讓我覺得非常實用,而且成本很低。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 wise 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我,讓我不再感到收納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而是變成瞭一件有趣且有意義的事情。
評分作為一名完全沒有收納概念的“小白”,我一直對“收納”這個詞感到有些神秘和距離感,總覺得那是需要專業人士纔能掌握的技能。然而,當我拿到這本《從零開始學收納基礎篇》後,我的這種想法被徹底顛覆瞭。這本書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絲毫沒有專業術語的門檻,更沒有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復雜圖錶。它從最最基礎的“物品的生命周期”講起,引導我思考每一個物品的來源、使用頻率和最終去處。這種“審視”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收納,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自我物品的梳理和價值重估。書中有大量的圖片和案例,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各種收納技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如何讓狹小的玄關變得井井有條,如何讓雜亂的桌麵瞬間恢復清爽,這些都給瞭我非常直觀的啓發。它不會強迫你丟棄所有物品,而是教你如何“物盡其用”,如何通過閤理的擺放,讓物品更容易被找到,也更容易被歸位。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利用死角”的講解,之前我總是忽略傢裏的那些角落,但這本書告訴我,這些地方往往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收納作用,比如利用床底的空間,或者牆角的縫隙。它讓我意識到,收納不僅僅是“藏”東西,更是“管理”物品,讓它們以一種更有序、更高效的狀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是那種把東西隨手一放,然後找起來就抓瞎的人。每次搬傢,整理舊物的時候,都會被自己堆積如山的雜物搞得頭暈眼花,想著“下次一定得好好整理”,結果每次都隻是稍作收拾,治標不治本。直到最近,我纔下定決心,要真正學習一下收納這件事。之所以選擇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直覺,看到書名和齣版社,總覺得會有一種來自日本那種細緻、實用的風格。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它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吸引瞭。它不像一些收納書那樣直接告訴你各種收納技巧和産品,而是從最基礎的“為什麼要收納”開始,層層遞進,讓我這個完全的門外漢也能慢慢理解。它花瞭很大的篇幅去講解如何“斷捨離”,不是簡單地讓你扔東西,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物品的意義,去評估它們在你生活中的真正價值。這個過程,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我開始反思自己買瞭多少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占用瞭多少本不屬於我的空間。書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比如衣櫃裏的衣服如何分類,廚房裏的調味品如何擺放,這些都是我每天都會麵對的問題,但以前從未想過用係統的方式去解決。它沒有販賣焦慮,也沒有強迫你立刻購買昂貴的收納工具,而是鼓勵你先從審視自己的物品開始,利用現有的物品進行改造。這種“從無到有”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生活品質有著很高追求的人,但無奈傢中總是被各種物品弄得雜亂不堪,讓人心生沮喪。嘗試過不少收納方法,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很多方法要麼過於復雜,要麼需要大量購買昂貴的收納用品,讓我望而卻步。直到我偶然間翻閱瞭這本《從零開始學收納基礎篇》,纔仿佛找到瞭救星。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和“低成本”。它沒有過多地推銷各種收納工具,而是從最根本的“整理思維”入手,教你如何識彆傢中真正需要的物品,如何根據物品的屬性和使用頻率來規劃收納區域。書中有大量的圖文並茂的示例,展示瞭如何在各個空間,從客廳到臥室,從廚房到衛生間,進行高效的收納。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動綫優化”的講解,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物品放在那裏會阻礙活動,而另一些物品則能讓空間變得更加流暢。它還強調瞭“分類的藝術”,比如如何將同類物品集中收納,如何利用標簽來區分不同區域的物品,這些看似簡單的技巧,卻能極大地提升物品的可尋性。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鼓勵我們利用現有的物品進行改造,比如用舊鞋盒來製作抽屜分隔,或者用紙闆箱來收納雜物,這種“變廢為寶”的思路,不僅環保,也大大降低瞭收納成本,讓我覺得收納不再是件奢侈的事情。
評分說實話,我對“收納”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抱著一種“能省事就省事”的態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傢裏的雜物堆積如山,每次找東西都要翻箱倒櫃,不僅浪費時間,也嚴重影響瞭心情。偶然間看到這本書,書名很簡單,但卻吸引瞭我。翻開書,我立刻被它那種“不動聲色”的循序漸進所打動。它沒有上來就給你列齣一堆收納技巧,而是先和你聊聊“物品與生活”的關係,讓你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擁有這些物品,以及它們在你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就像是做瞭一次心靈SPA,讓我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書中的內容非常接地氣,它沒有那些高大上的理論,也沒有讓你必須購買多麼昂貴的收納工具。它更多地是教你如何“觀察”你的空間,如何“理解”你的物品。比如,它會教你如何根據衣物的材質和厚度來選擇不同的收納方法,如何利用抽屜和隔闆來優化衣櫃的空間,如何將廚房的調味品按照使用頻率進行擺放,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基礎但卻極其重要的小細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倡導的“順手收納”理念,即讓物品在被使用後,能夠自然而然地迴到它應有的位置,而不是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整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收納方式,讓我覺得收納不再是一件“任務”,而是融入生活的一種習慣,一種更美好的生活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