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糖尿病用药与饮食调养
定价:22.00元
作者:陈惠中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6049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糖尿病用药与饮食调养》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包括糖尿病的一般医学知识、中西医用药及饮食调养。其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突出了实用性,既适合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使用,也可供社区及基层医护人员参考。
目录
一、糖尿病的一般医学知识
(一)糖尿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2.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3.糖尿病的中医学病因
4.糖尿病的西医学病因
5.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6.糖尿病的西医分型
7.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8.糖尿病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二)糖尿病的诊断及并发症
1.常用实验室检查
2.糖尿病的诊断
3.糖尿病的危害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6.糖尿病性高血压
7.糖尿病性心脏病
8.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9.糖尿病肾病
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12.糖尿病并发感染
13.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
(三)糖尿病的防治
1.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2.患者的自我保健
3.针灸疗法
4.肥胖型糖尿病的耳针治疗
5.运动疗法
6.散步锻炼
7.跑步锻炼
二、糖尿病的用药
(一)西医用药
1.胰岛素制剂
2.各种效应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及适应证
3.胰岛素制剂的选择原则
4.胰岛素初用剂量的估算方法
5.胰岛素用量的调整
6.胰岛素不良反应及其纠正方法
7.胰岛素泵治疗的功效及优点
8.胰岛素治疗方案及其适应证
9.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处方
10.胰岛素增敏药
11.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药
12.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药
13.磺脲类降糖药的适应证及代谢特点
14.双胍类降糖药的适应证及代谢特点
15.а-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的适应证及代谢特点
16.口服降糖药的用药处方
17.糖尿病的经济型用药处方与难治性糖尿病用药处方
18.糖尿病并发感染的西医治疗原则
19.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西医治疗原则
20.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21.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22.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西医治疗原则
23.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2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西医治疗原则
2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西医治疗原则
2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西医治疗原则
27.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西医治疗原则
28.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西医治疗原则
(二)中医用药
1.糖尿病辨证施治方
2.治疗糖尿病的秘验方
3.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制剂
4.糖尿病并发肺炎的辨证施治方
5.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辨证施治方
6.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辨证施治方
7.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辨证施治方
8.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辨证施治方
9.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辨证施治方
10.糖尿病肾病的辨证施治方
1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辨证施治方
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辨证施治方
1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辨证施治方
14.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辨证施治方
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一)饮食调养原则及饮食宜忌
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原则
2.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热能控制及三大营养素的合
理搭配
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忌
4.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5.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6.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7.糖尿者患者宜选用的动物性食品
8.糖尿病患者宜选用的蔬菜类及其他副食品
9.糖尿病患者宜选用的果类食品
10.糖尿病患者宜选用的五谷杂粮类食品
11.糖尿病患者忌选用的蔬菜类食品
12.糖尿病患者忌选用的其他副食品
13.糖尿病患者忌选用的果类食品
14.糖尿病患者忌选用的五谷杂粮类食品
(二)辨证食疗方
1.心胃火盛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2.肠胃结热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3.肺胃燥热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4.肾阴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5.肝肾阴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6.脾胃阴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7.脾胃虚弱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8.脾肾气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9.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10.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11.湿热中阻型糖尿病的食疗方
(三)药食兼用之品食疗方
1.人参方
2.党参方
3.黄芪方
4.灵芝方
5.山药方
6.薏苡仁方
7.山楂方
8.茯苓方
9.玉米须方
10.莲子方
11.葛根方
12.天花粉方
13.百合方
14.黄精方
15.枸杞子方
16.何首乌方
17.赤小豆方
18.白扁豆方
19.茶叶方
20.粟米方
21.南瓜方
22.藕方
23.洋葱方
24.白萝卜方
25.胡萝卜方
26.苦瓜方
27.黄瓜方
28.韭菜方
29.菠菜方
30.芹菜方
31.猪胰方
32.兔肉方
33.鹅肉方
34.鳝鱼方
35.蚌肉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朋友”。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冰冷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医学概念。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觉得亲切。书中有很多“小贴士”和“温馨提示”,比如在某些章节的末尾,会总结一下本章的重点,或者提醒读者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小细节,让我觉得作者真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患者案例,讲述他们如何通过科学的用药和饮食调养,成功控制血糖,重拾健康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非常有感染力,让我觉得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方法,一定能战胜它。这本书还鼓励读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虽然不是直接的用药和饮食建议,但却是维持身体健康、稳定血糖的重要辅助因素。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个整体的健康管理指南。
评分这本《糖尿病用药与饮食调养》的书,我真的得好好说道说道。我是在我表舅确诊糖尿病后,他老人家愁眉苦脸地看各种资料,我才跟着一起关注起来的。之前对糖尿病的认识就是“不能吃糖,要打胰岛素”,感觉挺可怕的,但具体怎么管,怎么吃,怎么用药,完全是一头雾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挺意外的,封面不算特别华丽,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实在。翻开来,开头的部分就给我打了剂强心针。它没有上来就吓唬人,而是很温和地解释了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不是绝症,而是可以管理的一种慢性病。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慢性病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解它、控制它,生活质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尤其是关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区分,以及它们各自在用药和饮食上的侧重点,讲解得非常清晰。我一直以为糖尿病都一样,看完才知道,原来还有1型、2型,还有妊娠糖尿病等等,它们的成因和治疗思路也不完全相同。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专业,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信息。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全面,从基础的疾病知识,到具体的用药指导,再到细致入微的饮食建议,几乎涵盖了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运动与糖尿病管理”的章节。之前我一直以为糖尿病患者只能“养着”,但这本书告诉我,适当的运动不仅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对控制血糖、改善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书中给出了不同强度和类型的运动建议,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给出了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比如,对于刚开始运动的患者,建议从散步、太极拳开始;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尝试慢跑、游泳等。而且,书中还强调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比如血糖监测,以及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且给出了预防和应对的建议。比如,足部护理、眼部保健等等。这让我意识到,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控制血糖,更是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维护过程。这本书就像一本“糖尿病患者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和管理糖尿病。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药理部分我看得有些吃力,毕竟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作者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解,来解释各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比如,把胰岛素比作“钥匙”,打开细胞的“门”,让葡萄糖进去;把二甲双胍比作“交通协管员”,指挥葡萄糖去它该去的地方,而不是滞留血液里。这些生动的比喻,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大概理解,为什么医生会开某种药,吃了之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一点太重要了!以前只知道遵医嘱吃药,但很多时候对药的作用和潜在风险并不清楚,这本书弥补了我的认知空白。它鼓励我们主动去了解自己的药物,而不是被动接受。而且,它还特别提到了药物和饮食的配合,强调了“三分靠药,七分靠管”的理念。有时候,明明是健康的饮食,但如果和药物的服用时间不协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书中列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比如服用某些药物后,哪些食物更应该慎重,或者哪些食物可以辅助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这让我意识到,用药和饮食调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评分这本书在饮食调养方面的篇幅,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糖尿病饮食的理解,就是“什么都不能吃”,简直是食之无味,生活失去了很多乐趣。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告诉你“不能吃什么”,而是教你“怎么吃”。里面详细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升糖指数(GI值)和营养成分,并且给出了非常实用的食物替换建议。比如,如果你想吃米饭,但又担心升糖快,书中就告诉你如何选择糙米、全麦米,或者搭配蔬菜、蛋白质来减缓米饭的升糖速度。它还提供了很多不同场合的饮食方案,比如在家吃饭、在外就餐,甚至是一些聚会场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巧妙地选择食物,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有效控制血糖。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烹饪方法”的建议,比如蒸、煮、炖比煎、炸更能减少热量摄入,并且保留食物的营养。还有关于“餐次安排”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少量多餐,以及什么时候吃点心,吃什么样的点心。这些细节,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但对血糖的稳定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